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成语研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成语研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0:39:58 | 移动端:成语研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成语研究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成语研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我国成语是对民族文化的浓缩和反映。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试图采用分类手法,将成语进行分类,研究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并以“刀耕火种”为例,尝试发现此类成语对于我国尤其安徽省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及指导作用,帮助推动文化乡村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成语作为熟语一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经历5000年浓缩,积淀出来的中华语言之精华,具有深刻文化意义。农业民俗是世代传承且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其本身有利于乡村生活的丰富和凝聚力的提升。将两者进行联系,有利于推进文化乡村事业的发展。通过对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北京第一版2012年4月北京第16次印刷的《成语大词典》(彩色版)(后直接略写作《成语大词典》)的统计。发现其中收录的万余条成语中,与民俗相关的成语有六百余条之多。而农耕生产作为各类民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数量上虽远不如乡村生活农业民俗类成语,其重要地位,却不容忽视。

一、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的界定及分类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成语数量庞大,内涵丰富,在将其分类的实践中,常常会遇到无法对其分类归属进行明确界定的成语。其具体分类,也可能会因为界定标准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所指的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即收录于《成语大词典》中,与农耕生产关系较为密切的一切成语。包括农耕方式、农事收成、农事祈福等各类成语,但并不包括有关手工业如与纺织等有关的成语。关于计量单位、计时单位一类的成语由于其与农耕生产关系并不密切,也未曾纳入。(但有一部分成语源于农耕生活,虽然其当今意义已几乎与此无关,但也将其纳入分类。)按照这样的统计方法,统计《成语大词典》,可得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近四十条。尝试将这部分成语进行再分类,但因为其划分太过模糊,难以完成再次的分类。但即便如此,也可以总结出这些成语的大致涉及方面。如关于农耕经验总结的成语,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人对于农耕经验的总结对于后世农耕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与此相关的成语有“半青半黄”“瓜熟蒂落”等等。而关于农事祈福一类的成语有“风调雨顺”“瑞雪照丰年”等。这些成语大多是在农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美好愿望,也可见当时的民风民情。在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涉及的具体方面中,又以关于农耕方式类的成语较为重要,数量上也较占优势。它们包括了关于具体农耕方式的民俗,有“拔葵去织”“拔苗助长”“刀耕火种”“焚林而田”“剪草除根”“精耕细作”“快刀(斩)乱麻”“破天荒”“蹊田夺牛”等。这些成语与农耕方式的密切程度不一,展现的农耕方式的正误情况不一,农耕方式如今的存否状况也不一。但都与农耕方式的民俗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研究这些成语的演变情况,对于当今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导向作用。

二、“刀耕火种”成语背后农业民俗的现状分析

本文试图以“刀耕火种”为例,来研究农耕生产类的农业民俗。“刀耕火种”这一成语在《成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为“把草烧成灰作肥料,用刀挖坑下种,是一种最原始的耕作方法”。其近义词为“火耨刀耕”,反义词为“深耕细作”“精耕细作”。出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而在尹绍亭所著的《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事业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下文简称为《人与森林》)中涉及到了大量文献对于“刀耕火种”一成语的释义,与《成语大词典》的略有不同。而《人与森林》中的各个例子,如明代顾山介《海槎余录》,夏瑚《怒俅边隘详情》等,阐述大致相同。认为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自生自实”,“无犁锄”,并谈到了其土地轮歇方式。土地轮歇方式的提出,对于证实刀耕火种未必会破坏生态平衡等有着重要作用。两方对于刀耕火种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异。但都认为这是一种出现很早、较为原始的耕作方法。而尹绍亭在《人与森林》中提到:“几千年来,中国众多民族的生计方式———刀耕火种,就这样一直被鄙视为‘原始习俗’而与‘农业’无缘,这显然是封建社会时代的民族和文化偏见。”而在中国,农史学家从来都把刀耕火种视为原始农业。因此,很容易得出结论,即:刀耕火种是民俗,更是农业民俗。这样,将其归纳入农耕生产类农业民俗也就有了理论来源。刀耕火种农业,古代曾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而当代则仅仅残余于中国西南边境地带。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云南省,是中国刀耕火种残存最多的省份。这和云南省现实的土地状况和少数民族众多有着一定的关联。刀耕火种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甚至还有长达数十年的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然而,当代刀耕火种最受重视的地方,并非其古老的农业史问题,而在于它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涉及当代人类较为关切的环境问题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刀耕火种的耕作模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应当被彻底地禁止。如陈宗仪就曾在《关于西双版纳制止毁材开荒的探讨》中提出“西双版纳若继续毁林开荒,将使荒山草地、灌木丛以及紫茎泽兰不断扩大,其后果不堪设想”。而于光远学者在给云南社会科学家的一封信中写道“看到西双版纳毁林开荒的严重情况,对这方面的研究一定要‘快’”。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存在其他的见解。认为超出自然科学的角度,从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刀耕火种面临一个“抢救”的问题。它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如其背后的农耕礼仪与原始宗教、物候历与历法起源、土地轮歇方式及其生态学的意义等,应当被挖掘、整理和继承,以造福人类。并且认为人口与森林土地面积比例适当的话,刀耕火种并不一定会打破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对于云南等地区的刀耕火种,可以采取与对于内地汉族耕种的不同态度。

三、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对于文化乡村建设

从“刀耕火种”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观念有冲突的地方,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理解它们,有利于推动当今农业甚至是社会的发展。我国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努力解决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耕地的保护等问题。1978年就开始实行农村改革,1998年底中央就已经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于耕地,更有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的农业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别山区虽然GDP持续较快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但仍然面临着经济整体实力依然弱小、专业化程度低,难以发挥比较优势等问题。安庆市的土地肥力尚需加强问题、宣城市的耕地抛荒问题等已经被提出。而生态文明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有较大帮助。安徽大别山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既影响其辐射范围内生态产品的供给,更扩及相邻省市地区的生态安全。在合理规划该区域发展定位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红色影视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借以畅通融资渠道,优化产业布局,落实转移支付,创新培养机制。扩大公众参与,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而乡风民俗作为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且积久相沿的风尚,其保护和传承无疑有助于这一系列提议的推进。生产流通活动是人类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生活需求的根本手段和方式,它能够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能够体现民众群体基本的文化意识,还能够反映民俗文化带来的人类本能文化特质。物质生产和流通的民俗包括农业生产。关于农业生产的民俗,涉及预测收成、防灾抗灾、选择耕作时间、积肥施肥、开犁试耕等诸多方面。关于刀耕火种的众多研究,给三农方面的建设以启示,即:研究传统农耕文化,继承发扬其精华部分,重视其文化意义,不可拘泥于一个角度来对待传统农耕文化,应注重其作为精神内蕴,加强农俗文化感染力并顺应产品生态化的市场趋势。以推进文化乡村的建设,推进农村、农民、农业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成语研究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