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验交流有益于我们更好的改进,更好的工作。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档案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报精选11篇,大家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根据自治区关于在全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确保今年全面完成任务的工作要求,近日,玉林市档案局对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档案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情况如下:
一、工作进展
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共有105个乡镇1378个村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调查家庭承包方134万户,确权面积265.7万亩,占全市承包地总面积的97%;二轮公示整镇完成86个,占总镇数的81.9%;整村完成1234个,占总村数的89.5%;完善承包合同119.7万份,占总农户数的89.1%,全市可发证率达89.1%。**市已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并向自治区申请验收。
在确权工作中,各县(市、区)同步开展了确权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区、**市、**县均已按照相关标准完成确权档案室的建设;**区、**县、**县、**县档案室已装修完成,正在进行档案密集架采购安装、档案盒采购等。**市统筹安排各乡镇确权人员10多名到市确权办,集中开展档案规范化整理归档,极大地提高了档案整理的规范化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是档案整理工作进度较慢。目前,全市农村土地确权外业工作已基本结束,转入内业整理、审核签字阶段。由于缺乏档案整理知识,已完成外业工作的不少地方仍处于观望等待状态,只对“一户一档”的文件进行初步收集整理,其他门类的档案资料未进行收集与整理,档案规范化整理工作推进较慢。
二是归档文件材料收集不够齐全。多数乡镇只重视对权证类“一户一档”文件的收集,忽视了确权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的收集,综合类文件的收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入户调查、一轮公示、二轮公示、村组会议决定,特别是特殊载体资料(录像、照片等)的收集尤为欠缺。
三是确权资料规范性不足。调查发现,各县(市、区)确权档案资料普遍存在填写不完整、调查员和审核员未签名、地块调查的指界人未签名、一些要求农户按手印的地方未按手印等。特别是农户“一户一档”资料中要求收集所有共有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不少县(市、区)只收集有户主身份证。
四是确权档案保管条件较差。大部分县(市、区)未及时申请和预算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整理经费,确权档案保存场所和档案整理装具未落实;部分档案保管存放场所条件不符合安全保管的需要,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县、镇、村确权材料散放在工作人员办公室或测绘公司项目部办公区内,易丢失毁损。
三、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从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和政府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确权登记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巩固确权登记工作成效、维护集体和农民权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确保自治区工作部署的全面落实,确保任务如期完成。
(二)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突出各县(市、区)、乡镇“一把手”以及确权办、档案部门在确权登记工作中的相关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主体,加强督查问责,督促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将土地确权与档案整理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推进确权登记档案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按质按量完成。
(三)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在经费上,确权办应商档案部门,及时将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整理经费申请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在人员上,应充分整合各乡镇确权人员和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联合作战,发挥整体力量和互补优势;在设施上,要按“八防”要求设置安全规范的档案用房、柜架、装具等。
(四)示范引领,力促规范。各县(市、区)可在本地确定一到两个乡镇作为档案规范整理的试点,把试点乡镇的土地确权档案的综合类、确权类、特殊载体类全部按规范整理。通过培训或采取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本地区确权档案整理工作规范开展。
篇二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局派出人员对我市村级档案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村级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固有观念、基础条件和人员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许多村级档案工作在思想意识、基础管理、设施设备配备、档案资源建设和人员、经费的落实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村委干部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对档案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生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及产生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感受不深,从而导致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疏于档案工作的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有的村将应存的档案材料乱堆、乱放、乱扔,还有的村委干部将档案占为己有或随意销毁,严重影响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2.经费投入不足,硬件配置滞后。由于部份村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档案管理混乱、残缺不全,有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村,没有专门档案室,没有铁质档案柜,所有归档与不归档的档案资料、杂物等都一起堆放在老式的木柜或杂物间里,没有配置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虫等设施设备,档案保管条件落后,给档案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
3.归档整理不规范,管理不科学。村级档案很多都存在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门类不完整、归档杂乱无序的现象,有的档案管理存在村委干部谁都可以保管、甚至有的村干部将档案存放在家里的现象,由此造成村级档案不齐全、丢失或者损坏,而且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4.档案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村级档案人员兼职过多,经常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的事,没能安排出更多的时间专心从事档案工作。一些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不稳定、职责不明确,许多没有经过专门的档案培训学习,业务能力不强,难以胜任所担负的工作,有的档案人员缺乏敬业精神,从而严重影响了档案作用的发挥,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5.利用效果不明显,服务质量不优。由于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加上村级档案保管不完整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导致农村干部群众对档案需求的迫切性减弱,档案的作用没能充分体现。同时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显得内**单一,经常无法借助档案进行优质的利用服务。
二、加强村级档案工作对策
村级档案是村级组织建设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村级档案工作,对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保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要提高村委干部对村级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村级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做好村级档案工作,才能真实记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党的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准确反映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变化。要建立健全村级档案管理机制,按照档案工作的管理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指定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
2、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加大档案硬件建设,每个村都要建立规范化的档案室 ,配备相应的档案铁柜和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虫等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改善档案保管条件。要按照村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把各种门类的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加大档案资源建设,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并认真做好规范整理归档。
3.加强指导,提高水平。市县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村级档案工作的指导,加强对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现场操作讲解等形式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要将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内**,推动村委会规范建档,保证村级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要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培育典型,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要及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动向,如掌握好农村林权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精准扶贫、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的档案管理要求,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此外,还要运用现代多媒体等技术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推进农村档案逐渐由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方向发展,逐渐推广磁盘、光盘等电子类的新型载体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
4、齐抓共管,协调配合。要做好村级档案工作还要注意多争取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特别要加强与“农、林、畜、牧、水、扶贫”等涉农部门联合,取得他们的支持,建立各种协调机制,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5、目标管理,整体推进。以开展村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管理规范化、长效化。要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严格执行村级档案归档管理制度,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保管完好。要健全检查监督机制,进一步查缺补漏,在档案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切实维护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确保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村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篇三
一、基本情况
去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在全中国全面吹响。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档案局联合制定了《**壮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可以说,扶贫档案工作是扶贫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扶贫档案对于摸清扶贫底数、确立扶贫对策、总结和指导扶贫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规划未来的扶贫工作起到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精准扶贫工作成果。
为进一步了解县、乡镇两级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情况,笔者于今年9月28日、10月8日分别对一个县级脱贫攻坚指挥部、两个乡进行了调研。各级领导和广大帮扶干部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三落实”基本到位,即落实了扶贫档案工作分管领导、办公场所和档案柜。县指挥部设立了专门的库房,并安装了密集架;二是印发了《**壮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开办发〔**〕47号)文件;三是对已经产生的大量纸质、电子、照片等精准扶贫归档文件材料,县、乡扶贫攻坚指挥部都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但是,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不**乐观。
二、精准扶贫归档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后果
1、保障条件方面:一是乡(镇)都没有专门的精准扶贫档案库房;没有满足扶贫档案所需的合格档案装柜;没有专用电脑和档案管理软件设备;全部用朔料盒分装扶贫材料,所用装订材料为铁质订书钉或长尾夹、曲别针。各种载体归档文件材料大多分散在各组、室和各自的电脑内,未能及时、系统地汇集,存在丢失、损坏、混乱等严重隐患。二是县、乡两级虽然安排了分管领导,但是档案工作以外的压力重,对扶贫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分而不管或者少管现象普遍。三是所有的扶贫档案工作人员都是口头指定安排,工作繁杂,人员变动频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时间没有保障,工作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只有在迎检时应付了事。四是档案工作人员不熟悉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无从着手扶贫档案工作。
2、基础业务方面:一是没有严格按照**开办发〔**〕47号文件分类要求预归档;上级来文没有全部打印并办理处理手续妥善保存;本级形成的文件材料没有全部打印收集;本级印发的文件材料基本上没附有签发底稿,有的虽然办理了签发手续,但基本上没有一并装订;同类文件材料(如同类表格、同一次会议、请示与批复等)全部没有完整收集并统一归类装订。各级扶贫文件材料的起草和办理环节工作不规范、彻底,除精准识别类材料归类较好外,其它类别的文件材料基本上没有按类归集。二是电子文件材料大多没有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规范》进行整理,即没有先行逻辑归档,也没有进行物理归档和备份,将会导致电子文件的丢失和失真现象发生。三是精准扶贫项目归档文件材料没有完整收集、专项保存和独立分类归档,难免会出现部分项目档案资料的遗失。四是照片资料没有按照《**壮族自治区照片档案整理规则》(**档发〔2004〕13号)进行收集、筛选、分类整理和重新命名,少数命名不完整、规范和简练,将会使大量照片变成无法辨认的“废物”。五是声像资料没有完全按照《**壮族自治区录音、录像档案归档整理规则(试行)》收集、整理。
3、机制性要求方面:一是全县扶贫档案工作没有明确贯切“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县、乡、村还不明确自身职责,一心指望县档案局包办完成。二是没有分管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职责、奖惩等管理制度的约束,没有压力和动力。三是没有完善并严格执行收文、发文、办文制度,办文手续不完整,来文处理不到位。四是没有精准扶贫档案业务培训和示范推动计划。
三、问题的原因分析
1、领导重视不够。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全县扶贫档案工作,明确县综合协调专责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由于精准扶贫工作涉及46个贫困村,4.9386万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协调工作繁重,加之专责小组副组长及其成员都有兼职任务,客观上分散了领导的精力,出现分而不管或者少管现象“在所难免”,因此扶贫档案工作仅仅停留在应付检查上,没有将扶贫档案工作与扶贫整体工作同时部署,没有把扶贫档案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进行安排和督促,缺乏工作方法创新,善始善终亲自抓扶贫档案工作的领导更是屈指可数。至今为止,县、乡两级都没有明确扶贫档案工作责任制度和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
2、培训不到位。精准扶贫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繁琐、专业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因此,不仅需要明确具体的分管领导和收集、整理的具体责任人,而且还要加强对具体责任人的档案整理基础业务培训,使档案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业务知识。可以说,目前精准扶贫文件材料整理乱象最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经过档案整理基础业务培训,档案工作人员不知道扶贫档案整理的规则、标准要求和方法步骤。县指挥部虽然印发了《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但多数档案工作人员 “读不懂”。可以断言,没有一支熟悉业务的扶贫档案工作队伍,任何企望搞好扶贫档案工作都是不可能的。
3、业务人员办文工作不严谨、规范,作风不扎实。本应顺手即可完成的工作因为工作作风不扎实,行文、办文环节工作不彻底,人为地制造了归档文件材料的分散和混乱,重新整理组合将会增加3至5倍甚至更多的工作量,给扶贫归档文件材料整理工作埋下了无穷的隐患。
四、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机构,层层落实责任。要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整体工作一起谋划,同步落实。一是坚决贯切“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在县档案局的指导下负责及时优质地完成本级扶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各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在县扶贫攻坚指挥部的指导下完成本级扶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村两委在乡镇指挥部的指导下完成村级扶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县、乡、村都要明确落实一名分管扶贫档案工作的领导。三是县、乡、村各须落实一名专职档案员全程负责本级扶贫档案收集、整理日常业务。四是解决扶贫档案工作人员的办公场地和必须的电脑、打印机、管理软件等办公设备,让他们“炊有瓢盆饮有樽”。五是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发现具体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2、举办专题培训班,分级加强指导,明确和统一标准、要求。要以《**壮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GB/T22-**)、《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9705-2008)、《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规范》(GB/T18894-2004)、《**壮族自治区照片档案整理规则》(**档发〔2004〕13号)、《**壮族自治区录音、录像档案归档整理规则(试行)》(**档发〔2006〕16号)为主要内**,尽快举办包括县、乡、贫困村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基础业务培训班,使扶贫档案工作者掌握扶贫各类、各载体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方法步骤,明确和统一扶贫档案工作标准和要求,为全县扶贫档案工作奠定技能基础。
3、示范带动。扶贫档案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业务培训是基础,具体操作示范是关键。因此,要按照各级具体操作示范对应责任即:档案局→县指挥部、县指挥部→乡指挥部、乡指挥部→贫困村,层层抓好操作示范指导工作,并根据层级责任建立乡、村两级扶贫档案工作示范点,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全县扶贫档案工作,确保扶贫档案工作高效、优质。
4、解决好“稳”和“专”问题。扶贫档案工作是贯穿于扶贫工作始终的连贯性工作。如果把扶贫档案工作片面地理解为扶贫工作终了后的事,忽视了扶贫工作终了前的科学收集,就会导致整理阶段工作事倍功半。如果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并且保持扶贫档案工作人员的稳定性,整理阶段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要妥善安排人、财、物力,确保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各级扶贫档案工作人员一旦确定并经过培训,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更换;县指挥部专职档案工作人员要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抽调并避免兼职,全身心地专一抓好县级扶贫档案工作;乡镇级档案工作人员要确保2/3的时间投入到扶贫档案工作中,贫困村扶贫档案工作人员也要有1/3的工作时间从事村级扶贫档案工作。
5、把好行文、办文源头质量关。精准扶贫工作初始的行文、办文工作至关重要,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责任感,按照规范性和彻底性要求,从文件材料的起草和接收到传递、处理、回收、组合、装订都必须严格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及时妥善办理,不留尾巴,确保每一件归档文件材料组合完整、收集齐全,并做好扶贫归档文件材料的预归档,为精准扶贫档案的系统整理奠定基础。
6、落实和完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管理和奖惩机制。要搞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必须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人员的科学管理,健全扶贫档案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严明奖惩办法。凡积极主动工作,并按时按质完成扶贫档案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奖,并作为年终评优和干部调整任用的重要依据;凡没有按时按质完成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坚决罚。表彰先进,鞭挞落后,整体推进,最终确保全县精准扶贫档案能完整收集、及时规范地整理、安全保管和按时移交进馆。
篇四
档案的凭证性决定了档案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有效保证,档案服务不仅仅是收集整理、保管好档案,更重要的是要将档案资料变“活”,方便群众及单位查阅利用,为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提供资料保障,让档案变成为群众和政府服务的有利工具。近年来,为切实抓好档案查阅服务工作,融安县档案局紧紧围绕全县稳定大局,以服务民生为主线,不断完善档案资源体系与利用体系建设,提升档案查阅利用价值,主要做法如下:
一、提升档案基础业务工作,认真抓好档案资源建设及安全保管,为档案利用服务提供有力资料保障
(一)从2010年开始,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指导、监督全县各单位档案收集整理,规范档案管理,保证档案应收尽收,应收不漏,抓好全县档案的资源建设。调整档案接收范围,尽量把所有涉及到人的档案纳入进馆范围,对有关土地山林权证、招工、婚姻登记、工作分配调动、军转安置、社会保险、工龄工资、独生子女、干部任免等民生档案优先接收入馆。丰富馆藏档案资源为方便查阅服务提供了资料保障。
(二)继续做好档案资源建设基础工作,对馆藏档案进行整理、录入,理清档案底数,逐步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以提供多种方式方便档案利用。安排专人到林改办、农村土地确权办指导,规范山林、土地档案整理,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馆藏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严格做好库房防虫驱霉、温湿度控制、防火等安全保护工作。按规定程序接待查档,提高干部的保密意识,做到不泄密、不丢失,严防档案安全事故发生。
二、重视档案利用价值,认真接待档案查阅,免费提供利用服务,让档案切实为民生所用
加强档案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县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档案意识,认真做好接待查档工作,充分发挥档案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针对不断上升的养老退休、山林土地、婚姻等民生档案查阅人次,急民生所需,提供档案无偿查阅服务,使老百姓通过查阅利用档案,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生活、养老等方面的许多实际问题,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企业改制工人的退休问题,通过查阅档案,大多数人都能顺利的找回自己的工龄凭证材料,为有关部门化解矛盾、提供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保障,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近年来融安县档案馆年均接待查档人员1000多人次,调档约3000卷左右。为土地征用、山林纠纷、养老退休、住房过户、二孩生育等提供有力的档案依据,真正地发挥出档案服务民生的价值与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每年适时对县级档案馆利用档案数据定性定量分析,汇编利用效果,保障档案利用实效。通过养老工龄计算、山林土地纠纷调处等档案利用实效的影响,也不断提升了档案的整体价值。
篇五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民生档案建设,使档案工作成果更多体现到维护民权、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来,**市**区档案局立足实际,认真履职,通过“四个强化”加快民生档案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局(馆)民生档案包括婚姻、收养、计生、低保、医疗救助等6种,合计97447卷(件)。“十二五”期间,民生档案查阅者2万余人(次),调阅档案资料3万余卷(件)。
一是强化领导。近年来,**区领导高度重视民生档案工作,历任分管领导多次对民生档案进行调研,并对民生档案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档案局(馆)把民生档案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配备了责任心强的档案管理员,使档案工作横向有人抓、纵向有人管,为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人员保证。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民生档案的相关文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黑板报宣传、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提高了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二是强化建设。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做好日常档案管理制度工作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全区民生档案工作的管理制度,建立了《接收民生档案制度》、《民生档案资料查借阅制度》等几种适应性强、可操作性的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各项规定和档案工作人员职责,并将这些制度上墙。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制度的稳定性和执行制度的严肃性有效规范了民生档案工作,严格执行民生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保证了局(馆)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强化指导。为加强民生档案的收集和保管保护工作,**区档案局(馆)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到相关部门指导婚姻、收养、计生、低保、医疗救助等民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指导部门建立与业务工作相衔接、查找方便、利用快捷的整理归档标准;按文档整理规则,严格指导分类、编目、装盒、排架,使之规范有序;对年久散存的民生档案,指导人员集中整理规范后,组织及时移交进馆,进行集中保存,延长档案寿命。
四是强化服务。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利用,为此,峰区档案局(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着眼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群众提供计生、婚姻、低保等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类档案资料,真正体现出民生档案为人民的目的,使民生档案工作在服务民生、满足民意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据统计,**区档案局(馆)平均每年查阅民生档案有 4000 余人(次),调阅档案资料6000余卷(件)。
篇六
近年来,贺州市档案局(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民生档案资源建设,通过强基础建机制,创新利用服务模式,推进档案惠及民生工程,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民生档案建设力度不断加强。资金保障到位,争取投入资金50多万元,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抢救保护等工作;制度建设到位,联合有关部门制定涉及婚姻、社保等10多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为落实惠民政策提供制度保障;监督指导到位,对涉及民生重点单位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指导整理归档36500多件,推进民生档案规范管理。
二是馆藏民生档案资源不断丰富。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建立涉及民生的职称、人事任免、退伍安置、招工招干等6个档案专题数据库和21万条档案目录数据库;建立市档案馆自行扫描的示范点,对涉及民生档案优先整理录入和扫描,使民生档案数字化扫描达30多万页。市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26000多卷,占馆藏档案47%,包括职称、行政复议等民生档案共10个门类。
三是民生档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市档案馆累计接待查阅民生档案群众1500多人次,利用民生档案13500多卷次,提供档案资料复印件12000多页。其中,为单位和个人解决突出问题335例,挽回经济损失约2200多万元,使民生档案为维护公民切身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群众查档满意度达到98%以上。
篇七
目前,我市各镇、各单位档案室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一定数量的机构并、转、撤销后废止的印章档案。然而,这些印章档案却并未得到很好的重视,不但不及时移交进档案馆,甚至还没有得到妥善保管,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一、出现废止印章的历史原因
(一)在旧机构不适应新形势下中形成。随着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原有的政府机构设置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新成立、撤销或合并一些职能部门,以符合政府工作的需要。这就使得原有的机构名称和印章停止使用,产生了一批废止的印章。
(二)在各项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我国一直在推行各项体制改革,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保险制度改革等。这些制度改革必然导致一些机构的关、停、撤、并,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些退出使命的印章。
(三)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形成。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实行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部分政府部门的职能也随之转变,增加或淘汰部分职能机构,从而也会出现一些废止的印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损毁或者遗失。废止的印章档案不及时移交进档案馆,在入柜保管前没有得到清洗,印章表面油渍满面、字迹模糊,**易引起霉变、腐蚀等现象,造成印章的损毁;甚至有因为年代久远和管理人员的变动,导致废止印章的遗失。
(二)利用废止印章作新(假)证明材料。印章是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使职权,对社会实行管理的重要凭证和重要标志。如管理不善,易造成别有用心的人员因利益问题使用废止印章制作新或假的证明材料,使单位蒙受损失。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针对废止印章可会损毁、遗失或者被利用制作新(假)证明材料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各单位应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中共梧州市委办公室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尽快将停用的印章档案移交市档案馆保存,以杜绝管理隐患和风险。
篇八
**区坚持把精准扶贫档案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认真落实自治区、市级关于做好档案管理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区、乡、村、户四级档案管理工作机制,采取三级联动,资金保障,以点促面三个举措,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
一、领导重视,三级联动
**区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成立有由1名区委常委任组长,区档案局局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驻组副组长为副组长的区精准脱贫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区脱贫攻坚指挥部驻组人员包干督导乡镇工作方案》,指挥部分成11个督导组,对全区的区、乡(镇)、村三级扶贫档案建档工作进行督导,多方联动,密切配合。不仅要求督导组负责检查督导,更要求对乡镇、村档案材料进行归档指导。该区的处级领导分片包村,对所联系村屯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具有直接的责任。通过执行“责任连带”制度,有效督促指导了各乡镇、行政村的档案材料整理收集。通过召集区直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落实责任,细化分工,协作配合,将精准扶贫档案归档清单细项内**逐一分配到相应的职能部门,通过“划分责任田”的方式查缺补漏,确保每一项归档目录清单均有牵头单位主抓,有配合单位协助收集。区直后盾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向区委、区政府递交“承诺书”,倒排工期,压实责任,承诺在限期内协助指导联系乡镇和村屯,做好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还制定了《乡镇、贫困村精准扶贫归档工作指导安排表》,要求各乡镇、贫困村按时间安排分批次到区脱贫攻坚指挥部接受“一对一”指导教学。另外,该区还安排档案组指导员分赴部分乡镇开展现场指导。使之尽快掌握精准扶贫档案的整理方法,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二、经费保障,招才揽俊
为确保扶贫档案工作正常运行,**区拨款106.4万元作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前期经费。其中65万元为区本级档案室办公及聘用人员经费,并安排了一间80平方米办公室用房作为扶贫档案室,档案室内新购置了66组铁质档案柜,三台空调、办公桌椅、电脑、档案盒、办公用品等均已配齐,档案室制度、档案整理流程等制度上墙,扶贫档案“有家可居”。此外,还为每个乡镇配备1万元、每个贫困村3000元、非贫困村2000元作为前期档案工作软硬件配备经费,现全区11个乡镇均已建成专门档案室,128个行政村均有专门铁质档案柜和铁门铁窗,精准扶贫档案的 “硬件”基础得到保障。有效促进了全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该区还为扶贫档案专责组及6个乡镇争取到28名暑假期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现全区共有专兼职扶贫档案人员149人,其中村级信息员(档案员)128人,乡镇级信息员(档案员)15人,**区级6人。截止目前,区本级已对三级信息员(档案员)开展培训2期,培训人数达625人次,对全体信息员(档案员)进行了岗前考试,对考试合格人员颁发了上岗证。并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察学习及业务交流,以确保全区扶贫信息员(档案员)队伍规范、专业、稳定。
三、以点促面,强化考核
**年上半年,区委书记覃生贤、区长曾朝伦率考察组到田阳县和**县考察扶贫档案管理经验,考察结束后确定把六甲镇政府和该镇的坡维村开展乡、村两级档案材料试点。档案局负责指导并整理了六甲镇的扶贫档案766件,其中综合管理类71件,精准识别类72件,精准施策类448件,精准脱贫类73件,照片102张。坡维村档案280件(卷),其中综合管理类18件,精准识别类68件,精准施策类66件,精准脱贫类22件,**年脱贫户档案56卷,退出户档案50卷。试点工作完成后,召开了全区扶贫档案管理现场会,组织各乡镇、村及后盾帮扶单位到试点学习观摩,推广六甲镇和坡维村在试点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为各乡镇、各村档案收集整理提供参考模板,确保档案整理规范化、科学化。目前全区11个乡(镇)、128个行政村已根据自治区档案局《关于印发<**壮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档发〔**〕14号)、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县(市、区)精准扶贫档案归档清单》标准完成了**年档案的整理工作任务。其中区本级规范整理了区级文书档案1580件,其中综合管理类439件,精准识别类255件;精准施策类768件,精准脱贫类118件;照片档案417张,光碟1张。并顺利通过了市级档案验收。
同时,为确保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做到科学、规范、详实,**区实行分工责任制、单位责任制,执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并与各乡镇、各区单位签订责任状,将扶贫档案管理纳入**区脱贫攻坚工作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与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充分发挥绩效考评在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激励作用,杜绝假数字、假佐证、应付了事等现象,确保扶贫档案精准,经得起历史检验。
篇九
**市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动各县(区)积极开展档案工作示范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10个社区被认定为“**市档案工作示范社区”。
**市按照自治区档案局《关于执行〈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依据《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扎实推进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全市各级共有21个社区开展了档案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确保社区档案在维护社区组织真实面貌、服务社区居民、服务社区经济社会建设和创建和谐稳定社区环境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领导重视、专题研究,全面部署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
一是制定试点方案。市档案局领导班子研究制定了《**市开展城市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下发县(区),明确试点目的、任务与要求,确定兴宁区望州南社区为**壮族自治区城市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各县(区)结合实际,指定本县(区)试点社区。二是明确示范标准。市档案局制定下发《**市档案工作示范社区认定办法》,对档案管理工作示范社区评定标准、社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和申请评定示范社区工作流程进行了统一规定。三是纳入绩效。从**年起,**市将社区开展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县(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与县(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绩效挂钩,实行绩效管理。
敢于担当,行动积极,全面改善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环境
一是建立社区档案管理机构。各试点社区都成立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机构,并认真开展试点工作。望州南社区将档案管理纳入社区建设规划,把档案工作列入社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社区档案室。明确了以社区书记叶显莲为组长,社区主任周靓为副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试点工作计划,明确试点工作目标与责任,指定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管理社区档案工作。二是制定社区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各试点单位都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社区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望州南社区将《档案法》《自治区档案管理条例》《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社区档案保密制度》等相关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制作成标牌挡挂在墙上,并遵照执行。三是完善社区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各试点社区都成立了档案室,安排了相对独立的档案工作用房,配备了基本设施设备,达到了档案安全保管基本要求。西乡塘区申请专项经费3.55万余元,为友爱南社区等8个试点社区统一配发档案管理软件、档案柜、档案装具和防霉防虫药,解决了社区档案设施设备不全、档案装具缺乏等问题,为社区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望州南社区腾出约6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作为档案库房、查阅室、荣誉室,并对门窗进行改造,基本达到防火、防盗、防潮要求,配置了专用电脑、打印机、空调、抽湿机、风扇、灭火器、档案柜等设施设备,基本满足了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条件。
加强指导,全程监管,确保社区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市统一社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市档案局根据《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规定,结合社区实际,编制印发了《**市城市社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明确社区文件材料的收集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划定标准;开展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就社区文件材料如何鉴定、收集、整理、组卷、编目、装订及文件保管期限划分内**等进行培训;开展档案业务指导,市、县(区)档案局多次合同县(区)街道办深入社区指导做好文书、科技、会计、声像、实物等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组卷、归档和建立档案全宗卷、编制档案检索目录、统计台账及档案开发利用等工作,确保社区各门类档案齐全完整,提供利用便捷。目前,各试点社区都建立了文书、科技、会计、声像和实物等档案门类;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各试点社区都能将已收集整理的档案进行开发利用,为社区居民服务。编研有大事记、组织沿革、档案全宗介绍、社区历任领导(委员)名单、档案利用实例汇编,为社区居民查询和办理计生、民政相关事宜、解决邻里纠纷等提供档案服务,有效地提高社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篇十
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扎实抓好我市数字档案馆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努力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市各级档案馆加大档案数字化工作力度,档案信息化开创新局面。**区档案馆于11月启动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项目,至此全市12个档案馆全部踏上数字化档案馆的征程。罗城县已搭建数字化档案馆的平台,建立基于政务网(内网)在线档案系统,待该县县政务网全线开通后,同时各单位可通过政务内网的档案系统进行在线归档和归档著录。**年度全市档案部门共扫描馆藏纸质档案505多万页,照片档案2587张。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争取领导重视,全力保障档案数字化工作开展
**市各级政府重视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把各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项目列入本级政府电子政务“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截止**年,**市各级政府在经费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向市、县(区)档案馆投入了982万元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建设到市档案局调研,要求市档案局研究制定本级档案数字化计划及经费需求上报市人民政府,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2020市本级档案馆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经费问题。各县(市、区)分管和联系档案工作的领导也积极主动深入各档案馆调研,并千方百计为各档案馆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协调解决人员、经费和场地等问题。**年,**区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拨付34万元作为区档案馆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经费;宜州市财政年度拨付90万元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天峨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进行一次性招标,分四年实施,按合同分年度支付工作经费,招标控制价在160万元。由于市、县(市、区)领导的重视,有效地推动了全市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数字化档案馆建设
全力推进档案数据库建设,全市各级档案馆实现全馆案卷级目录、文件级目录100%数字化。按照优先服务重点的思路,各级档案馆以便民利民惠民作为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把馆藏民生档案先行数字化,特别是对馆藏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纸质档案及珍贵档案进行数字化全文扫描,并通过移动硬盘、刻录光盘等存储介质对数据进行了备份和异地保存。通过分期分批地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年共完成扫描505多万页。据统计,全市各级档案馆累计完成全文扫描纸质档案1582万页。其中宜州区、罗城县档案局基本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罗城县以新建设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为契机,同步开展数字档案馆基础建设,投入80万元对馆内局域网进行升级改造,建立了电子备份中心,增加了基于政务网(内网)在线档案系统,增加了数据库系统和运行系统,实现了保密档案与开放档案分数据系统进行查阅,在政务网在线档案系统为每个单位都预留有IP端口,待政务网全线开通后,各单位可通过政务内网的档案系统进行在线归档和归档著录,率先完成了数字档案馆基于政务网的档案服务平台、公众网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数字档案馆建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规范档案数字化流程,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安全
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为确保实体档案和数字化成果的安全,我市各级档案馆建立健全各项档案数字化工作制度,细化档案数字化工作标准,规范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挂接、备份刻盘等流程管理。严把项目外包服务关,明确采购内**及要求,通过竞争性谈判和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专业资质的服务公司。严抓过程管理,杜绝档案信息外泄。与外包公司、外聘工作人员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并进行登记备案;设立独立的数字化工作场所,安装监控设备,对工作工程实行全程监控,并封闭数字化设备的信息出口,防止信息外泄;做好数字化数据成品的备份,所有数据都实行多套、异质备份,市档案馆建立了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对市、县(市、区)档案馆纸质档案扫描数据进行易地、异质备份,确保档案信息数据得到有效、安全保管。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档案数字化成果质量
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市档案局注重加强档案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市、县(市、区)机关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国家档案局举办的数字化业务培训班。都安县档案局派3名业干部参加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举办的电子档案管理与数字化档案馆(室)建设业务培训班学习。同时,为确保档案数字化成果的质量控制,**市严把数字化加工项目验收工作,设置了外包公司自检、档案局项目负责同志抽检、验收小组联合检三重验收环节,确保最终质量成果符合技术规范。
篇十一
**年以来,**市市、县(市、区)两级档案部门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市、县(市、区)农经部门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全力推动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档案工作真正做到与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扎实稳妥推进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攻坚年行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责任意识
我市自2014年启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以来,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市档案局列入了成员单位。市档案局为推动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的开展,一是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分管领导,落实业务指导科做好全市层面的监督指导工作。在**年11月召开全市档案系统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推进会,部署全市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要求县(市、区)档案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尽早启动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二是列入重点工作安排与绩效考评指标。为配合**年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攻坚年行动,市档案局将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列入**年**档案工作要点,并列为市本级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与县(市、区)档案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全力抓好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
二、加强沟通协调,多举措合力促进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开展
为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我局主动介入,加强与确权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合力推动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的开展。一是参与工作督查,督促检查到位。**-**年,先后参与了8次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督查,对各县(市、区)存在的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如**年到天峨县岜暮乡督查,发现该乡农村土地确权应归档材料保存不当,面临流失的风险,经向县里反馈,该县拨出经费在县农经局设置了档案室,安装了4列密集架,用于集中保存全县的农村土地确权归档材料。在**年的一次督查中,发现东兰县有测绘公司将应归档农村土地确权材料异地存放,存在安全隐患,市档案局唐蔚副局长带队的督查组及时向市确权办反馈,市确权办进行了通报。全市第六次督查再到东兰县检查,该县已租用两栋民房,将异地存放的应归档农村土地确权材料全部运回本县存放。二是联合开展档案工作试点,召开现场会全市推进。**年5月,我局与市确权办深入南丹县六寨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档案规范整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结束后,在南丹县召开了全市农村土地确权档案规范整理现场会。11月初,在天峨县召开全市农村土地确权攻坚年现场会,会议对农村土地确权档案规范整理工作进展提出整改清单,要求限时整改。会议对天峨县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整理成果与档案室软硬件建设情况进行了观摩。截止**年10月份,全市落实档案规范化整理和数字化工作经费累计1275.62元。三是联合举办档案业务培训,为规范整理档案提供技术支撑。**-**年,市确权办与市档案局联合举办了两期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业务培训班,培训各县(市、区)农经办、档案局、相关测绘公司业务骨干200多人次。
三、加强章立制,规范农村土地确权文件材料整理
为推动全市农村土地确权文件材料的规范整理,**年我局与市确权办多次深入南丹县、天峨县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规范整理指导工作。为规范县级确权办、乡镇、村民小组以及承包户应归档文件整理程序,编制完善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发包方和承包方(一户一档)纸质档案材料示范样本(汇编本)》《土地确权档案整理流程(权证类)》《土地确权档案整理流程(综合类)》《土地确权档案整理说明》。结合南丹现场推进会的召开,还编制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文件汇编》,将上级部门有关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悉数汇编,指导县(市、区)规范归档农村土地确权文件材料。到**年10月,全市已收集发包方应归档材料2.04万份,占全市应收集数的64%;已收集承包农户建档材料59.75万份,占全市承包农户总数的78.63%。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