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文案写作课程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广告文案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对于广告文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摘要:广告文案写作能力是广告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专业能力之一,因此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不可或缺。该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广告文案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本文对广告文案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实践教学环节困难所在,再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具体方案的初步设想。
广告文案在广告中十分关键,如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曾言:“广告是文字性的行业……在奥美公司,通常写作越好,提升越快。”故而高校在进行广告文案课授课时,除了必要的理论讲授环节,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一、广告文案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曾有人误以为广告文案仅是纯文字型广告,这种理解是较为片面的。最近几年,很多学者对广告文案有了更多阐释。如学者王志等认为“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全部的语言文字”,从中可以看出,广告文案是表现广告创意的途径之一,也是广告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广告的最终表现环节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形成,广告文案的重要性得到新认可,如社交媒体中充斥的大量软文、在线短视频里的旁白或对白等等,都离不开对“文案”的需求。其次,广告文案写作需要的能力涉及广泛,包括对市场与广告目标的分析力,围绕广告主题进行创造性写作的能力等,这些并不是单纯地依靠文学写作力能达到的。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广告文案写作能力,该课程的教学难度一直较高,不但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广告文案的基本概念、领会广告文案写作的思考框架等,还要培养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尤其是基于新媒体的广告文案写作新要求、方法与技能等,最终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具体广告文案写作任务。此外,广告业界对广告写作能力有较高要求。广告文案不仅要有效地表达广告意图,还有严格的时效性需求。每到热点爆发期就会涌现大量借势广告,这势必要培养学生写广告文案时又快又准。此外,纵观各大求职网站中广告相关职业的要求,无论是广告策划还是广告文案专员等,都要求有较佳的写作能力,这无疑加大了广告文案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的难度。同时,本课程不但针对广告学专业学生展开,还涵盖了部分设计专业。综上所述,如何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环节教学,成为本课程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广告文案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广告文案写作涉及的具体类型较多,对应的实践教学任务设置较难。在教不同类型广告文案写作时,需要对每一类广告文案设置不同的实践练习。不同的广告文案类型,写作量也有所区别。当下广告文案写作类型划分很多,如平面广告文案、电视广告文案、较为新兴的网络广告文案等。每种文案类型根据不同媒介的需求,在具体写作要求上都有所区别与侧重,这使针对其对应设置的实践教学任务类型与任务量也略有不同。例如,网络广告文案要求文字简洁明了,广告信息重心大多集中在广告文案的标题部分,具体语言风格多变,尤其需要灵活使用当下的流行语。如果涉及具体品牌,还要考虑其受众圈层,使用“圈内语”。故而让学生掌握适当的言语方式,学会组合使用短语短句,有效融入网络热词,使其文案中的广告标题一开始就极具“诱惑力”成为主要任务。而传统的平面广告文案则略有区别,其广告信息量通常较多。根据不同的广告内容,如何有层次地筛选并呈现广告信息则是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学生从广告策划的创意中心去整体理解思考广告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学会协同广告视觉设计共同展现广告信息、掌握面对不同广告受众与广告主体时如何使用具体词汇与语言表达等等。电视广告文案与平面广告文案区别则更大,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广告故事本的写作,即完整构思广告的情节内容,还要掌握分镜头脚本等的写作,这意味着学生要学会镜头语言等与摄像相关的知识。综上可见,不同类型的广告文案需要的具体写作能力区别非常大,需要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任务,课程实践任务量也较大。但是随着实践任务的加重,学生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特别是前期实践热情较高,到了课程后期容易产生写作疲劳状态。基于此,在指导学生实践时,如何基于不同的写作类型,合理设置实践任务类型与任务量,选择不同实践方式需要不断尝试。2.广告文案相关知识点较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时机选择较难。广告文案写作除了包括写作相关知识外,还包括对广告创意、广告策略等相关知识点的融合。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思考,如要理解广告文案是基于整体营销战略基础上的文案写作,而非纯文学创作;广告文案需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度与理解度,并且产生一定的促销力。学生要学会使用写作技巧,如使用数词进行形容表达等。与此对应的理论授课所需时长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在不同授课阶段导入实践环节的时机略有区别。如在前期需要学生深度理解理论知识时,实践教学设置可能要在整体理论知识讲授完之后,其实践任务相对较少;而后期进入具体创作环节教学时,需要理论与实践快速结合,一边授课一边就要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教学任务相对较重。如何保证学生在正确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有效切入实践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反复思量。3.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课堂教学中对单一学生实践指导难度大。广告文案写作能力跟学生个人各项基本能力息息相关,如具备不同基础写作能力的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与学习热情也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合适的实践项目因材施教,能更好地达到授课目标。但是,课堂教学中针对单一学生的实践指导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是非单班教学,那么这个时间相对更少。如何才能有效保证通过实践训练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完善,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呢?笔者基于8年的教学实践,对以上问题提出初步探究成果。
三、解决措施
1.根据授课内容,合理采用多种实践形式,设置多重实践环节。广告文案写作涉及的具体写作实践较多,根据授课进度与具体教学内容灵活组合不同的实践形式成为必要选择。例如,在理论环节讲授完之后,可以将常见的“案例教学法”与“问题本位学习”相互结合导入教学实践环节。具体操作可以采取纯理论导入后快速切入案例,加深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而在案例的最后,留一个或多个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培养其整体思维能力与宏观思维习惯。根据笔者课后对学生进行的调研显示,学生倾向的方式是“理论授课-案例-练习”的三重组合式。在设置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采取阶梯式问题难度设置。具体可由易到难,如设置由单一的写作技巧问题到需要结合广告营销战略整体思考如何进行文案创作的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运用发散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体的文案创作能力。又如在进行写作技巧训练时,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将常见的写作技巧转换成较能激发学生兴趣点的“小游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实践的欲望,具体如限时发散性思维训练、多种文字表达的“穷举法”训练等。在此项实践环节,教师在练习中设置“游戏”奖励,让学生分组进行“PK”与排名,可以增加课堂活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可以设置荣耀奖项等,如笔者会提供一个流动奖杯,由每次表现最佳的小组掌管,每一组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进行写作尝试,最后由组长上台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不同的文案表达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部分写作成果可以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进行展示,对比大家的实际点击率与转发率等。该实践练习既能增加学生写作后获取的成就感,又可以提升其主动参与度,同时还能调节课堂氛围。2.依据授课进度,巧妙融入系统性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实践任务组。由于广告文案写作总体任务重,课堂授课时间相对有限,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在设置实践环节时,确定合适的实践时机与实践环节的时间长度需要教师谨慎决定。随着“慕课”等在线课程的发展,课堂慢慢向翻转课堂转变。但是,哪些实践练习在课后,哪些必须在课上进行,一样需要合理安排。在结合理论授课环节设置不同写作实践任务时,可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性实践任务组。如在广告业界实践中使用率比较高的平面广告文案写作,总体占的实践比例较大。根据平面广告文案本身的特征,可以采取分阶段拆分式任务设置来安排实践环节,形成一套实践任务组。无论是投放于传统媒体的平面广告,还是投放于新媒体的平面广告,其广告文案一般分为标题、正文、广告语和随文几个常见部分。进行实践练习时,可以根据其结构进行拆解练习,如标题写作练习、广告语创作练习等。而在不同授课阶段,灵活安排不同任务量的实践环节,根据平面文案不同部分在广告最终呈现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创作需求量有所差异。设置实践任务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多或者减少某个拆分环节的任务量。如可以加大广告标题的创作实践,相对减少随文的创作实践,一方面可以保证实践环节的覆盖面,另外一方面可以控制实践环节的频率,提升实践效果。在设置实践任务时候,不仅要考虑某一个实践任务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几个任务组合成的实践任务组是否达到实践任务需要的能力覆盖范畴以及任务总量是否合适。3.合理设置实践环节难度梯度,将课内实践与课后实践相结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为方便快捷。无论是利用即时聊天工具进行单人或者多人联系,还是利用邮箱等进行反馈,都极为迅速。结合互联网的开放性,可以让实践环节的设置更为高效。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课外延展性知识点的补充,并提出略高于课内实践的任务,激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后学习,搜集相关知识以解决问题。例如,提供业界较为有影响力的广告文案网站等,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接收最新的广告业界资讯。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接受一些“真实”的实践任务,如指导学生在任务类网站选择合适的任务投稿。特别是鼓励部分在课堂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后的业界实训环节中加强实践。这样既能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有效学习,又能使学生接触业界实际,认清自身不足,加强后续学习。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广告文案写作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首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尽可能多地根据每一届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时俱进地设置不同的实践任务。其次,依据授课进度,既要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训练,又要使其不会产生倦怠感。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频次与时长。最后,将课内实践与课后实践相互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由于客观条件和自身理论知识、研究视野和实际研究水平的有限,本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能够与更多教师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以求使本课程实践环节的设置更为丰富与科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