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家风征文精彩原创范文2000字10篇

家风征文精彩原创范文2000字10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00:12 | 移动端:家风征文精彩原创范文2000字10篇

家风体现了我们的素质、教养,你家有没有优良家风?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家风征文精彩原创范文2000字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去年初秋,我的父亲——一个平凡的老地质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走的很安详,却给我和全家留下难以忘怀、终生受用的地质人的情怀。

   父亲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华北农村考入当时地质部所属的河北正定地质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新中国一名地质勘探工作者,成为一名地质人。与父亲生活相处四十余年,儿时的我还多次跟随父亲去上班,亲身感受他的工作生活。回忆起父亲——一个老地质人走过的历程,不胜感慨,父亲主要从事地质钻探工作,足迹踏过河北、内蒙、河南、安徽、浙江、**,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来到**省第一地质大队。

   父亲虚心好学,工作精益求精,是地质队里的一名技术骨干,三十多岁就当上了机长。对钻探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父亲都能从容应对,尤其对钻井内发生事故有丰富的处置经验,不但能使自己的钻机安全高效运转,还常常被队领导派到其他钻机去处理棘手的故障和事故,也总是能圆满的完成任务。

   父亲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父亲的钻机基本都在很远的山野,经常几个月才回家休息几天。姐姐曾对我说过,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只请了五天假,期限一到,他不顾仍然卧床的母亲的挽留赶赴工作岗位。在他看来,说好的假期是不该随意超过的,家事也不能与工作相提并论,只有隆隆的钻机声才能平和他那颗敬业的心。那时的工作、生活、设备等条件差得现在人难以想象,爬高山、住帐篷,风里来、雨里去,是老一代地质人的家常便饭。山上没有路,设备没法运输,他们就把钻机、钻塔拆成一个个部件扛上去,再进行组装,一切就是为了早日开钻,早日找到国家建设急需的矿产资源。

   父亲勇于担当,常常在工作最需要时服从安排,从不讲条件。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地质系统为了发展,同时也为了解决职工子女就业,招收了许多职工子女,但也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女职工人数增多。地质系统绝大部分岗位不适合女职工工作,为了安置女职工,省地质局和第一地质大队领导决定组建“三八女子钻机”。然而在确定机长人选工作上遇到很大难度。所有人都明白,钻探工是大男人们都有所畏惧的工作啊,让一群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爬大山、扛钻杆、开钻机,这可能吗?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队领导找了几个同志谈话,他们都知难而退了。最后找到了因常年高负荷工作落下严重腰疾已不适合承担这项工作的父亲。父亲得知队领导的用意后,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单位领导分忧。就这样,**第一个“三八女子钻机”在第一地质大队成立,父亲以一个老地质人的担当,带着严重的腰疾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这项可谓是开天辟地的工作。在这个工作岗位上,父亲付出了比过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三八女子钻机”团队从无到有,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比较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成为当时**地质系统的一张名片。时任地质部部长孙大光同志视察**地质工作时,特别对“三八女子钻机”赞誉有加。当年“三八女子钻机”的姑娘们如今已是年过半百,相信她们一定还记得当年与她们一起扛钻杆、下钻具的老机长。

   父亲生活勤俭,待人诚恳。在生活中他不会乱花一分钱,然而对同事、对家人却从不吝啬。一次到外地开会,父亲把钱借给了一个急需用钱的外省同志。回家后,母亲说这辈子也许都见不到这人了,还有个还吗?父亲却笑着说救人之急嘛,什么还不还的。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一次单位调整工资,但只有百分之几的上调名额,父亲把本属于他的名额让给了一个家在农村,经济条件更困难的同事。母亲不理解,与父亲发生了争执,最后还是没有拗过他。也许在父亲看来,这是他这样一个普通人帮助困难同事的最好办法了吧。父亲常年在野外工作,生活艰苦。我们天天盼望他回家,既想让他好好休息休息,也想享受一下他给我们买的美食。

   母亲很早就随父亲离开老家,成为当时被称为随队家属的一员。父亲从事的地质工作漂泊不定,使她一生没有固定工作,更多的精力用在照顾姐姐、哥哥和我三人的生活上。也因如此,父亲才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他的事业上。母亲一生勤俭,善于持家,仅靠父亲的工资和自己打些零工的收入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从没有向别人借过一分钱,有时还帮助接济一下其他家庭。母亲常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才受穷”。她的精打细算使我们姐弟三人感觉到,我们生活总是比别人家过得富足,这归功于母亲对家庭生活的担当。

   父亲、母亲、姐弟三人,一家五口,近乎是当时一个老地质人家庭的标配。父母一生忙碌,对我们子女教育没有更多的言传。然而,身教胜于言传,他们勤奋勤俭、诚恳诚实、吃苦耐劳、勇于担当,以老地质人的情怀和朴实的行动,践行着老地质人的担当,这也正是千千万万个老地质人的情怀和担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像父亲、母亲一样平平凡凡,然而,正是他们用平凡的音符谱成了地质人不畏艰难、奋勇开拓、为国奉献的动人的旋律。正是有了老一代地质人朴素的情怀、勇敢的担当,才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几代地质人的努力,历经不同的历史时期,走向今天的辉煌。

   有幸成长在老地质人的家庭,我们一直把勤奋勤俭、诚恳诚实、吃苦耐劳、勇于担当作为自己的家训。父母的影响和教育,使我们姐弟三人在团结互助的和谐气氛中成长。牢记家训,在家中,我们不会为钱物争执,有的只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以及对父母的孝敬、对子女的关爱;牢记家训,走向社会,我们遵纪守法、宽厚待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作为老地质人的后代,我们要像前辈一样,负起家庭的责任和社会的担当。

   二十年前我有幸融入山水大酒店这个集体,成为家中唯一仍工作在地质系统的人,感到十分欣慰。

   二十年来,我从一个小青年步入不惑之年,也不时需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每当我遇到困难、困惑、挫折时,地质人的情怀和担当总能给我极大的勇气,与他们当年遇到的困难相比,自己遇到的困难还能算是多大事啊。有了地质人的情怀和担当,我们就能不心怀渺小,从容地应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就能不好高骛远,从容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续写地质事业的新篇章。

   二十年来,目睹了地矿系统和我所在的山水大酒店的蓬勃发展,这是一代代地质人带着地质人的情怀,勤奋努力的结果。经过几代地质人不懈奋斗,如今的地矿事业与时俱进,多种产业齐头并进,今非昔比。新一代地质人继承和发扬老地质人的优良传统,不断充实丰富地质人的情怀,为国家社会承担更多地质人的担当。

   跟随山水大酒店走过二十年历程,深深的体会到,尽管现在工作、生活远远优于过去,但老一代地质人的情怀和担当是永不可弃的力量之源。

   父亲走完了平凡的一生,母亲也渐渐老去,给我们留下永远不变的情怀、家训、家风。作为地质人的后代,继承、传承老地质人的优良品质是我的责任。如今,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在她身上,我隐约的看到了地质人的踪影。女儿勤奋好学,成长中的她从来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那样奔命于补习班,却成绩优秀;女儿淳朴善良,生活中从不提什么不当要求,却生活得安然。或许她明白,让父母少花钱、少操心,努力学习,就是她一个做孩子的担当吧。女儿今后的发展道路无需我们左右,但我相信,生于地质人家庭,感受地质人家风,地质人的情怀和担当永远是她人生路上的航标。

   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祖国的地矿事业将更加日新月异。一代代地质人会继续发扬传统、不辱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发展,终将实现的是地质人梦想,但永恒不变的是地质人的情怀。

篇二

我的家很普通,没有刻意的家风家训,但有着受优良传统思想影响的一些习惯。这些习惯就如同一面面“镜子”,伴随我成长,照亮我前行。

   我刚刚懂事,就感觉我的家是一个大家庭,很温暖。我父亲兄弟五个,一个姐姐。七十年代初,**苏北农村很穷,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地矿局,后又因工作需要调到徐州地质五队,常年在外工作。母亲一人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三人,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照顾我们。经常吃不饱饭,一年吃不上几顿猪肉,只有家里来客人或过年才能吃上白米饭和猪肉炖粉条。但是从我记事起发现只要家里来客人,妈妈总是先盛一碗米饭,上面盖上猪肉粉条先送给奶奶,然后再送一碗给叔叔婶婶家,客人吃完,轮到我们自己所剩无几,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自己还没吃好呢,都送人了。妈妈简单的说:有好吃的先孝敬奶奶,奶奶年纪大了,要吃点有营养的;叔叔家两个弟弟还小,有好吃的,要和他们分享啊。后来发现我叔叔家来客人,婶婶也会盛上满满一碗白米饭盖上猪肉粉条送给我家。每逢过年,我们一大家人都到奶奶身边,伯父叔叔们陪奶奶聊天,伯母婶婶和妈妈围在桌子一周,包饺子,聊家常,孩子们追逐嬉戏。那个年代生活虽然清贫,但父慈子孝、兄弟团结、妯娌和睦,我感觉每个人的心都是暖暖的,每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随着时间推移,转眼到了我该上学的年龄,看到同龄孩子背着书包,我也跟妈妈吵着要去上学,妈妈语重心长的说:现在还不行,你姑妈家大表哥、四叔家的三哥,还有你哥哥都在你爸爸身边上学,家里再也负担不了你的学费,你就在家帮我带弟弟吧。直到 我十岁那年,也就是1980年,全家随父亲迁到徐州,从那时起,我们兄弟姊妹三人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地质五队的大院里,本以为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很幸福快乐,但是事实并没那么轻松,我们一家五口靠爸爸一人微薄工资生活已经很难,还要负担三个哥哥,我问父亲:咱家生活很困难了为什么还要让表哥和三哥在这学习呢?父亲说:他们聪明懂事,在农村就埋没了。我们现在省着点,有困难多克服点,尽量多帮帮他们,只要他们刻苦努力就一定就能考学出来,离开穷山沟。也就在那两年,我表哥考上了师范学校,现在是一名中学老师,我三哥也考上中专,现在是房地产老板。这件事成为我家乡众口相传的美谈。

   80年下半学期我和弟弟终于可以在徐州上学了,我们背上妈妈亲手缝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弟弟一年级,由于我年龄偏大,被安排上三年级。可是我之前什么也没学,加上刚到徐州,语言又不通,对我来说就一个字“惨”。被老师骂,被同学笑话,期末考试门门挂“红灯”。老师叫我留级,我哭着不想上学,爸爸严肃地对我说“笨鸟要先飞,勤能补拙,咱要把前面知识补回来,在学校多问老师,谦虚向同学请教,不能让别人看扁哦,爸爸陪你。”开学那天,爸爸把我送到新班级老师面前,对老师说:孩子在农村没条件上学,耽误了,希望老师多帮帮她,只要为她好,您该打打该骂骂。谈话后我像突然开了窍,每天早六点起床,晚十一点上床,留级的那个班同学都愿意帮我,老师经常给我补课,爸爸工作之余陪着我,用一年时间,我不但补回所有内容,还预习高年级课程,并且在学校同意下跳级跟上了原来的班级。后来以全班前五名成绩考取某中学最好班。父亲至今还常常把我作为榜样,继续教育他的孙子辈。他哪里知道,如果当年不是他的鼓励和不放弃,我也许就自暴自弃,成为一个“文盲”。

   上初中那几年,学习任务重,需要学习资料和草稿纸也多,我家没钱买,爸爸就帮我借资料,并且告诉我说:借来的书读得快。的确,因为急着还,会很快去看。我们那个时候喜欢几个人或好朋友一起写作业,我发现他们的草稿纸都是办公用的稿纸或空白表格纸,而我用的是旧报纸或旧书本撕下来做验算纸,当时觉得很丢人,回家也跟爸爸说,我也想要办公室的稿纸。爸爸的话让我一直难忘“稿纸是公家的,是单位办公用的,怎么能随便拿呢,况且用稿纸做验算也太浪费了”。从那以后我再不敢提要爸爸办公室的东西,哪怕是一张纸。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我们家太拥挤,人太多,原因之一是我最小的堂弟也被爸爸带来上学,他和我弟弟差不多大,很好学,爸爸说:只要家里哪个愿意学习,我们再难也要帮他们。另一个原因是,家乡好多人到徐州看病,知道我家的或通过我叔叔伯父联系我爸妈的,都会投奔来,短的住一天,时间长得能住半个月,而且一人看病,陪同的两三人,我爸妈结婚时的1.5米的雕花床上,最多睡过六个人,几乎是横过来睡的,有段时间我正面临中考,家里来了三四个我不认识的几个大人带一个孩子来看病,真是大的吵小的闹,我根本没法学习,我恼火地把书摔到地上,对那几个人喊了一声“吵死了”。房间立刻安静了,他们惊呆了,妈妈赶紧过去安抚他们,说我不懂事,让他们原谅。爸爸过来关上我的房门,指着床边说:跪下,反省一下,知道错在哪里再起来。我委屈的跪着,眼泪不断的往下流。过两分钟,爸爸问我知道错了没有?见我没说话,就接着说:“人家有困难才找我们,别说是家乡人,就是陌生人有不得已苦衷,我们也该帮人一把,他们不是孩子生病,请都请不来呢,况且对他们来说,这么多年就来麻烦咱们一次,你这个态度,以后谁还敢上你家门啊”。我站了起来,跟爸爸说知道错了,不该发火,困难我自己克服。爸爸摸摸我的头出去了。后来我长大明白了,我每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有种莫名的开心,原来是爸妈的行为,言语一直影响着我。就连在我家上过学的,看病住过我家的亲戚朋友都把他们做榜样。现在回到家乡,提起我爸妈的名字,七里八乡没人不知,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我家这样的环境不但没影响到我的学习,相反更加让我发奋努力,终于在87年考上了中专。即将离开家去遥远的福建上学,妈妈帮我整理行李,爸爸郑重其事的跟我谈了一次话:离家一人在外要保护自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尊敬师长,好好和同学相处,常给家里写信,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四年很快过去了,结束我学生时期,91年我工作了,爸爸给我上班前的训话,我牢记在心:到工作岗位一定要勤快,上班早点到,把办公室卫生打扫好,水烧好,下班晚点走,关好办公室门窗,工作更要勤学多问,多做点事情不会累着的,和同事相处要诚恳,俗话说得好,“吃亏是福”,最主要的是要有担当精神。还给我讲了他的工作经历。他调到五队后,经常加班,每逢节假日都会到野外,机台和工人一起度过,常常过年让别人回家团圆,他去野外慰问、值班。我母亲偶尔私下跟我奶奶埋怨,说父亲不顾家,一大家子什么事都丢给她,着实太辛苦。我奶奶年龄虽大,不识字,但觉悟很高。对我母亲说:他是公家人,为公家办事,不要影响他。母亲的付出、父亲的言行、奶奶朴实的话语,影响着我,鞭策着我,伴随着我成长。

   现在我们兄弟姊妹三人都成家有自己的孩子。爸妈还常常开家长会,提的最多的是要好好工作,好好孝顺公婆,特别强调说:“我们家几代媳妇之间都很和睦,没有忤逆虐待老人现象,妯娌之间没有红过脸,希望你们传承下去”。

   我们传承着,最典型是我弟媳,对待我父母比对自己爸妈还好,我母亲住院,生活不能自理,她端吃捧喝,倒屎倒尿,洗澡抹身,照顾的无微不至,同病房病友都说我母亲有个好女儿,我妈总是自豪的说:是媳妇,她比女儿都好,能干,细心,贴心。我们三家关系很融洽,过年过节都会聚到爸妈身边,做家务,烧好吃的,聆听老人教诲。

   平时在工作生活中,每当有心烦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有为难情绪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面面镜子”,那是爸妈的言行,长辈的身教。使我有了动力,有了方向。我父亲是家里第一代地质人,我和弟弟是第二代地质人,我们传承父辈的事、工作作风、为地矿事业奉献奋斗终身精神,传承引领我走向光明人生的温暖大家庭的故事,传承伴我成长的一面面“镜子”——我的家风家规。

篇三

质勘探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行业,“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原来是搞钻探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地质人真实写照,是人们对地质人的普遍印象。

   可是在这个艰苦的行业里,却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地质二代”或“地质世家”。他们从事着和父母一样的职业,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和父母同在一个单位。

   地质行业这么艰辛,为什么还愿意在地质行业奉献和坚守?在岩土工程公司第九工程处职工王辉看来,正是朴素淳朴的家风和对地质事业的一份执着,成就了自己对地质行业的热爱。

   王辉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地质之家,父母、妻子、岳父和自己都在地质系统工作。对于他而言,家风就是父亲的兢兢业业,母亲的吃苦耐劳,自己的踏实勤奋,妻子的善良贤淑。

   父亲:老实做人,实在做事

   王辉的父亲王锦仁是一名老地质人,1958年**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成立之初参加工作,直到到龄退休。

   “父亲没有带给我们富足的生活和丰厚的家产,却教会我们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这也是老父亲自己一辈子的信条。”父亲对王辉的影响很大。

   记得父亲任职地质一队行政科副科长时,有一次机关食堂及锅炉房的燃煤用完急需去南京煤场拉煤。因科室人手紧张,派不出其他人员,当时患严重胃病的父亲二话不说,揣上医务室开的药就带车从云台山来南京煤场。

   也许现在人很难想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供应的年代,那一趟煤父亲硬是排队等候了两天两夜。吃住都在货车里,原本身体不好的父亲两天之后回来时明显的又瘦又弱。

   “这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极深。当时除了心疼父亲,还有点责怪父亲工作太积极,太认真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那时我还只是名中学生,一家的生活基本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但父亲的回答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你看看大家因为有了我才有了热饭吃,才有了热水用,每个人都应有集体观念、为他人服务的观念。”王辉说:“从此我树立起了大局观念,让我终身受用。”

   母亲:勤勤垦垦,吃苦耐劳

   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让父亲安心地质事业,王辉的母亲胡兆英在1979年三四月份,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从老家来到一队的家属农场。那时农场的条件只能用“艰苦”二字形容,贫瘠的山地,缺水少肥,真可谓一穷二白。

   王辉介绍,妈妈那时年届40了,与岁数比她小很多的同事一起劳作。为了给庄稼施肥,妈妈和同事们从距离近一公里的老队部院子里几处公厕用粪桶一担一担挑肥,浇灌庄稼的水同样也是一担担地从大水库往山坡上的庄稼地里挑。每次从农场下班回到家,妈妈总是累得直不了腰板,还得强打精神,为我们洗衣做饭。不是一天,而是常年如此劳作,那双呵护我们的打手由于常年打磨,好似一把大锉刀,原本柔弱的肩膀好似披上了一道铠甲。

   “勤劳善良的母亲为了初创的农场,为了我们这个小家,勤勤恳恳,吃苦耐劳而毫无怨言!直至家属农场解散,妈妈才结束了那份辛苦。虽然妈妈是个识不了几个字农家人,但从她的身上看到的满是善良、大度、坚韧、勤劳的品质。”回望时光中母亲的剪影,王辉饱含深情。

   王辉:子承父业, 勤勉工作

   “我自1988年底接替父职以来,始终记住父亲的教诲,遵纪守法,诚信做人,踏实做事,不畏艰辛,虚心好学。”王辉谈到自己的工作和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王辉回忆,记得1993年3月,他主动请战,要求去生产一线——淮安盐井施工的104机台,后被安排和师傅一起负责机台生产用电设备、线路维修保养。安7井(淮安7号盐井)施工至960多米深时正值盛夏,当时酷暑难耐,中午时分白班班长突来反映钻机主电机无法启动。

   当时孔内有900多米的钻具,如耽误时间过长易引发埋钻事故,损失巨大。那时恰好是王辉刚刚单独操作,(师傅由单位调往别处)尽管快到午饭开饭时间,他还是立即拿上工具快步走上机台。

   原以为是控制线路的保险丝熔断了,换根保险丝就能解决问题,现场检查后发现并没有如此简单,万用表测量相关的控制线路均为正常,所有电器元件无一损坏,半个小时过去了,故障依然没有排查出来。看着机长焦虑不安,同事们心烦意乱,个个失去了信心,王辉着急万分,但还是用商量的口吻跟机长说:“机长,你先让同事回去吃饭休息一会儿,再容我仔细检查检查。”

   大家陆续离开,王辉用两只衣袖拭干滚落的汗珠,长长深吸一口气,滚烫的空气直刺肺部,不得不赶紧吐出,他稳了稳心神,使劲的闭上眼睛,10秒钟后,终于感觉稍微安静下来,睁开眼睛一个人静静地寻找故障源,一个一个元器件检测通断、阻值、电压。终于他发现一个中间继电器在得电情况下貌似吸合了(动作正确)却吸合不彻底而造成主接触器不能工作,于是立即换下继电器,故障排除了!这时,王辉的工作服已经湿透,他所蹲着的地面上散落着刚刚被大地烤干的汗滴斑痕。

   谈到目前的工作,王辉表示:“现在,岩土施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乎圈外人的想象,作为一名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更是来不得半点的松懈!”

   2012年初,第九工程处承接了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公寓的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王辉被任命为该项目的执行经理。尽管施工前精心计划、精心组织,除了合理的安排施工设备,还合理安排了施工顺序,但是林业大学对此项目工期要求特别高(次年新生开学需投入使用),加之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的深度为1米,且岩石硬度高(40~75Mpa),施工难度巨大。为了确保合同工期,在施工场地许可的前提下,增加了四台套施工设备,可建设单位现场提供的施工用电不能满足要求,建议增加发电机组,可是这是一笔费用不小的开支,建设单位不愿意轻易承担。那几天真是焦急万分。为了工程顺利进行,王辉只好频繁地去林大基建科,基建科定不了再跑基建处。无数次的无功而返,无数次的不甘罢休,终于促成由林大基建处牵头,林大纪委监督,跟踪审计审核,监理现场见证,在第五次的专题会后,签订了发电机组使用的补充协议。最后,该项目顺利竣工,并因高质、高效得到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领导的好评及认可。

   “为了既定目标,加班加点、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经常连节假日也得牺牲掉,甚至孩子的高考都无暇顾及......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王辉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和自豪。

   妻子:井井有条,认真负责

   王辉的夫人吕咏梅跟他同年参加工作。吕咏梅也是队上老职工子女,老地质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她身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退休前的那几年,她被安排在地质一大队的总务科,吕咏梅除了管理总务自己仓库、水电抄表收费外,还兼管着队上的一些材料、物品的库房。总务的事多,繁、杂、乱,她总能凭借女人特有的细腻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一个休息天,有一工程处要进场施工,需到物品仓库借钻杆、钢管,恰逢她带老人去医院看病。当她接到电话后,安顿好老人,二话没说立马赶到单位,打开库房,让机台借到所需的物品,保证了所需设备顺利进场,等这一切办妥当后,她才又匆匆赶去医院照顾看病的老人。

   她没有因为工程处未提前告知而拒绝,也没有因为是休息天而拖延,更没有因自己快退休而敷衍。正如她自己在退休前常说的一句话:站好最后一班岗。

   家风是父母留给孩子的珍贵财富

   王辉的家庭是一个爱岗敬业的地质之家,也是一个充满亲情友爱之家。

   “尊老爱幼是我们家庭的传统,家庭里最难处理的莫过于婆媳关系,但在我们家根本就不是问题:老妈视媳妇如己出,妻子视老妈如亲娘,大家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王辉说。早在1998年,王辉这个家庭就曾被单位评为“文明新风家庭”。

   今年,王辉的儿子就要大学毕业了。为了备战“国考”,他起五更,睡半夜,连续奋战数日,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他始终牢记爷爷和父亲的教诲,“勤奋是最好的敲门砖。”家风是父母留给孩子最珍贵的财富,它浸润于后人的血液,需要一代又一代去继承和发扬。相信,王家淳朴的家风将给这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小伙子带来更多积极的能量。

   “我们的家庭同千家万户一样,平凡而普通!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王辉谦逊地说。

   王辉的家庭同千千万万的地质家庭一样,平凡而普通!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日常温馨的生活。中华大地上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一个个朴实的家庭,一代代传承着家风文化,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为国家、为集体做着微薄但无私的奉献。愿普天下都是“王辉的家庭”!

篇四

“把‘垂下叶子’换成‘耷拉着脑袋’怎么样?”“老土”关切地询问着。那是7岁时我第一次看图写话,耷拉、脑袋,席卷而来文字冲击,迅速攫获了我,有什么东西开始不一样了。

   “今天是你同学们第一次来家做客,我们一起给他们画幅欢迎板报好不好?”“老土”跃跃欲试地拿起了粉笔。那是小学我第一次带小伙伴来家的前夕,笔锋苍劲的四字配以恰到好处的牡丹,书法、绘画,携着对艺术最初的感知款款而来,某根心弦被波动了。

   周末的书店,佐饭的时事新闻,如数家珍的历史更迭,闲暇之际的武侠小说……“老土”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领航者,带领着年少时的我探秘一个又一个未知的世界,鼓励我去攻略一个又一个全新的领域。那时的“老土”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峰。

   随着年岁渐长,“老土”逐渐被我贬下了神坛,一根筋地猛扑工作、全身心的奉行信仰、朴素至极的生活作风,这种与花花世界全不相符的“老土”是叛逆时期崇尚“酷炫”的我无法接受的。矛盾交锋间,我开始真正走近了“老土”,走近他为之奉献的事业,走近他坚定不移的信仰,走近他广博而深沉的情怀。

   少年“老土”为实现自己的土地情怀,放弃已有活计踏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求学之路。地处乡间毫无基础的他仅凭那骨子钻劲儿,硬将那一摞摞晦涩的专业书籍啃了下来,英语不懂就通过各种渠道问,一本破旧的英语字典从头到尾生生地给背的烂熟于心,连睡觉都不肯放下。睡公园,啃干粮,苦读书,就这样才终于入了门。入职后,从未接触过电脑的他为迎头赶上,每天下班后坚持在单位摸索电脑至深夜,清晨天尚未亮就趁着上班前苦钻专业技术,外出测量要开车就抓紧没人时的街道练习。一架仪器,一双球鞋,风里雨里;一本簿子,一杆墨笔,挨家挨户。满屋图画的地图,整本标注的书籍,随处可及的绘图笔,属于他的夜那么短,又那么长。年幼的我拿着绘图笔在描摹纸上“创作”时还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中二渐退,才惊觉不该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白发早已爬满了他的双鬓。他是骄傲的,为他的“老土”执着而骄傲着,每每家人出行,他总能骄傲的指出这个地方是我几几年放线测量的,他满怀激情地叙述峥嵘岁月的画面播下了我土地情怀的第一颗种子。他,“老土”,一个土地人,我的父亲。

   “老土”是他给自己取的别称,用他的话来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可不就是老土吗?多年后也已踏入土地大门的我曾不止一次的问过他,对比同期,这样老土地干着土地后悔吗?他总能毫不迟疑得回答我他很知足。那一块块经自己丈量而成的土地是他最大的骄傲,每一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足迹和故事,作为一个土地人还有比这更大的荣誉吗?动容的同时,深感自己远远没有入门。

   “老土”还有个“初代老土”,我的祖父。幼时坐着祖父的二八大杠穿梭乡里,乡里人满意的笑容是祖父每天最大的动力,热情的招呼声连我都能连带着为祖父感到骄傲。父亲多次对我说道祖父那个年代的特殊性,为自己谋求点便利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那位“初代老土”就是这么的“不知变通”,一辈子老土地和土地打着交道,虽像嗔怪间,但我晓得他对祖父是敬重的,除却血缘关系的那层敬重。直至今日,自己也已年过半百的父亲仍坚持与祖父交流工作心得,生活感悟,祖父是他一生楷模。而祖父这位老革命对于他的这个儿子同样是骄傲的,“你父亲当年睡公园,没日没夜的学都熬过来了,你现在比他那时候不知好多少,工作上,多花功夫,好好学,你还年轻一定要肯吃苦,多吃苦。”每当与祖父谈起工作中的不顺,他总以父亲为例激励着我。偶尔我也会争辩几句:“现在时代不一样啦,科技发展的那么快,不是你们那时候啦!”但通常这种情况下最先打脸的是我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祖父对新发布的政策、条例、思想从来了如指掌,反观自己不过空架子罢了。理想远大却又脆弱不堪,我有着当代很多年轻人的通病,入职之初的我在现实的打击下有些站不起身,父亲不以为然道:“我天资那么鲁钝都可以学的下来,我的女儿那么优秀肯定比我行。”记忆中那天我为自己的不争气哭了许久。就像他们挚爱的土地一样,我们家的“老土”从不会煲什么靓丽的鸡汤,只用他们土地般质朴的言行引导着我,支持着我。“脚踏实地,吃苦肯干”,择一业而终一生,他们用自己诠释了土地精神的传承。

   多年熏陶下,“土地”二字在我心中有着无可匹敌的高度,从选择专业到工作至今,每当有人问及我为什么弃文从工时,总答以因为我热爱测绘事业。情怀,在这个渐趋利益化的时代,于多数人而言或许只是一句空谈社会主义的笑话吧。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我爱测绘,爱它丈量的那片土地,爱那片饱含着我爱之人所爱的那片土地,那份土地情怀是支撑我前行的不二动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文艺到近乎矫情的一句话,却是我内心最真的直白。

   如果说“老土”们是带领我一路高歌猛进的坚实厚土,祖母和母亲则是治愈我的涓涓细流。贤惠、朴实、能干,我心中的祖母配的上任何对于女性的溢美之辞,读书不多,年少时又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生活对她的诸多考验从未压垮她,反而造就了她那份额外的坚毅与洒脱。“只要你肯苦,日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同样坚韧的还有我的母亲,父亲求学之前已然成家有了我,家里里里外外都需要这么一个主心骨,周围人对于父亲这种“不务实”的做法满是非议,而母亲却力排众议支持了父亲,一边照料着刚出生不久的我,一边做点小买卖用以支撑父亲的求学费用,过度的劳累使年轻的她坐下了一些病根,学成后的父亲倾尽所能的弥补那些年对母亲的亏欠,也不断地教导我要懂得感恩、孝顺。我的父亲母亲,最最平凡的一对小镇夫妻,我对鹣鲽情深的最初理解。

   “常怀感恩之心”是父亲母亲教导我最多的一句话。于室,漫长的岁月里,乡邻们交口称赞的孝子是对他们莫大的肯定,也是对我践行孝道的鞭策。对外,初入社会的我在向他们倾吐不忿时,获得的回答通常是那句“常怀感恩之心,加强自我修行。”从刚开始埋怨他们不“同仇敌忾”到现在的充分理解,不一味的传教,而是让我自己去经历去感知再加以点拨,父母从来比我通透睿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唯常怀感恩,方能自在豁达。

   大谈家风的形势下,也曾多次想过该以怎样的文风表述我的家风,思量再三还是平铺直叙罢。褪去华丽的辞藻,过度的包装,家风就是我平凡家庭的缩影,是我家庭的每一位成员,是祖辈父辈平凡质朴言行的传递,是我对他们精神财富的承接。第一笔报刊稿费,第一个书法证书,第一座辩论奖杯,第一次青年表彰……一路走来,我的每一个足迹都有他们的印记,每一次收获都是我们共同的喜悦。现在的我每完成一篇习作,总习惯的请父亲先为过目,一如往常他会毫不留情地单刀直入,地指出列举我的种种不足,然后母亲第二天会告诉我父亲看到我的进步开心了一晚上。就像祖父当初得知我入党时不苟言笑,私下却不时“得瑟”家里又多了个小党员一样。

“老土”们依旧“老土”着,母亲们日常的温暖着,没有什么强行伟大,平凡的日子照旧平凡地推进着,桌上的茶已泡开,厨房里张罗端午的身影还在忙碌着,捧上一盏茶许下一个小的“目标”——“老土2.0”,听了这么多年的“自传”,也该是我娓娓道来了。

篇五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颜色和味道。通过林林总总的颜色,我们辨识着亿万家庭之一。凭借着特殊的味道,一代又一代的后辈去追寻属于他们的立身之根。

   有人说,这就是家风。很难捕捉,却无处不在。

   记得几年前,央视曾策划了一档《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的特别节目。节目播出后,“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岁月荏苒,时光飞逝,可关于什么是家风的追寻和探讨仍在继续。“门风正了,村风也就正了;村风正了,人心也就正了。”一位庄稼地老汉面对央视记者问,如此说到。

   的确,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关于什么是家风的回答,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传统精神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

   也许家风就是一种底线的坚守,温暖的守望,善良的传递。

   “她喜欢,我们自己买,不能拿别人的。”很多年过去了,我仍记得那个深秋的夜,父亲驮着我,往返二十几里的山路,归还我从远房亲戚家偷偷拿的一把小手枪。那一年,年少的我第一次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道歉。那一年,第一次看到了一向慈善的父亲还有另一副严肃和冷峻的面孔。那一年,年少的我,开始在心底里根植一个想法,不是自己的东西,再也不拿。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读到了开国元勋任弼时对次女任远征的一句话:你不能搞特殊,人生底线要清楚。我恍然大悟,有原则的严苛,对子女而言,更是一种深沉的爱。

   家风是温暖的守望。父母从千里之外的东北老家来到了我工作的地方,由于南北方言差异很大,父母刚到**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是对外没有什么语言交流的,甚至于基本的买菜等日常生活,都要凭着手势和人沟通。就是这样的一种尴尬局面,在他们来这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发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改变。

   咚,咚咚……轻缓而有节奏的敲门声,打破了我们三口之家的谈话。“会是谁呢,应该是敲错了。在这个没有亲戚,也无人熟知我家住址的异乡,应该不会有人来做客。”心里一边嘀咕,一边打开了房门,看见楼上邻居满带笑意的脸。

   邻居看见我开的门,先是微微一怔。这时,母亲站了起来,亲切招呼着这个楼上的客人。两个人虽然语言上还存在你说东,我听西的交流障碍,但是这并不能阻碍两个人交流的欲望。在我看来,她们更像一对久未谋面的老朋友,滔滔不绝讲着彼此相识的过往。

   邻居走后,我迫不及待央求老妈为我解开这个让我吃惊不小的谜题。话说,当初因为楼上晾晒没有拧干的衣物,淋湿了我晒的被子,还与这位邻居发生了点口角。老妈笑了笑说道,其实也没什么,这边人家都不腌制酸菜,前些日子,就用老家寄来的袋装酸菜包了酸菜饺子,多包了一些,就拿去给楼上楼下的邻居们尝了尝……我有些惭愧,受了20年的教育,却没有老妈那种容人的气度和胸怀,因为淋湿被子的一桩小事,竟和邻居有了摩擦和隔阂。

   “爷爷,奶奶,我打不开门了,能帮我去开一下门吗?” “我是你家楼上的邻居,你家房门的钥匙忘记拔了”“你家晾洗的衣服被风吹掉了,掉在了我家,风大最好不要晒衣服”……琐屑和繁杂的邻里相处,因为有了父母的存在而变得简单和温暖。

   渐渐地,家里热闹了起来,经常有附近的邻居过来串门。而我出去上班的时候,也会碰到笑意盈盈的左邻右舍。在父母来到**的第五个月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有了一个特别的称谓:东北那家的小孩。

   父母在**过第一个春节的时候,家里有些冷清。春节长假前夕,父母和我说起,可以喊因家远而不能回去过年的同事,到家里来玩。

   当时,我只当他们一说,并没在意。毕竟,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回家过年差不多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无需提醒的自觉。

   可是事情就那么巧,那一年有两个同事,因为种种原因真的没有回家过年。我便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他们先是迟疑,表示这样会不会给我父母添麻烦。在得到明确的答复后,他们欣然赴约。春节那天,父母像款待久未回家的孩子,做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由于彼此不是很熟络,开始气氛有点尴尬。随着话题的深入,平时内向的同事聊起儿时的趣事,滔滔不绝。

   也许是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同病相怜,席间两位同事谈到家乡的味道,情绪变得激动起来。“我们做工程项目的,常年在外跑,离家又远,吃惯了工地上的大锅饭,家乡的味道已经记不太真切了。”“做我们地质这一行的,最亏欠的就是父母,妻儿……”“你们以后常来玩吧,你们和我家小孩都差不多大,一个人在外地工作不容易,这就是你们的家。”这顿饭以后,父母常让我把家里做的包子、饺子、馄饨等吃食带给他们。

   随着爱心便当传递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几个千里之外的异乡人有了工作之外的生活话题。当有时间聚在一起,就会聊聊哪家的菜馆最有特色,哪条路又新开了一个饭馆,哪家的哪道招牌菜最好吃。吃过了太多地方美食,他们最爱的仍是老妈做的东北菜,他们常说菜里有家的味道。

   家风是一种善念的传递。“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父亲、母亲用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可是了解容易,践行不易。常常在街头,车站、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遭遇各式各样的专业行乞人员。其实,对于他们,我内心里是排斥的。因为,他们浪费了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过度消费了他人心底深处的那份真善。

   不过,每个人都渴望被世界温柔相待。即使常人看来的万恶不赦之徒,也有心底深处的柔软和被温柔相待的期许。路遇行乞之人,我会对他说:你饿吗?我带你去吃东西吧。大部分行乞人员会错愕几秒,抽手而去,转身离开……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默默祈望这些人可以放下手中那行乞的盆钵,开始依靠自己,独立、自强。

   随着90后女生为环卫工人撑伞涉嫌炒作案、郭美美事件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事件的陆续曝光,有人曾呼吁为道德立法,让人们做好事没有后顾之忧。其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比与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划出公众行为道德的底线,我相信公众更愿意看到人们践行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出于道德责任和人性本真的善意,而不是一份付出的回馈和他人的肯定。

   网络上曾经流行一段北大副校长吴志攀说的话: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应该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是的,透支社会信任的行为固然可恨,但是其却凸显出社会对正能量的渴求。所以,在这个所谓“道德滑坡的时代”,我们更要去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信任是可以传递的。那么有了这份坚定,我们就不必因为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缺少一句感谢而耿耿于怀;有了这份向善,就不会看到摔倒的老人,在扶与不扶的选择中纠结;有了这份执着,我们就会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父母说得对,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世界温柔相待。

篇六

在老家的村子里,外公家离我家并不远,确切的说外公家就在我家的后院,但是要去外公家却要从街上绕一大圈才能到,所以总是不喜欢去外公家。小时候父母很忙,总是早出晚归,由于没人照看,就经常把我放在外公家里,外公家的院子里有个一米多宽的月台,记忆里我每次都蹲在月台上等母亲过来接我回家。每次母亲来接我,外公总是笑眯眯地逗我说:小野啊,不要回去啦,晚上就住在姥爷家,让你姥姥给你做好吃的。而我总是甩开外公的手,紧紧依附在母亲身边,大声说不要。直到我长大后,外公还总是拿我当时的样子笑我。

   外公年轻时就读于热河省立第二师范,毕业后他推掉了城里的工作机会,坚持要回到村里来工作。在村里的小学他从一名普通教师干到小学校长,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外公是一位老校长,受到村里很多人的尊敬;外公还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为人正直,直言不讳,受到一些人的嫉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外公被人从屋里拉到月台上要批斗他,村里人冲上月台,解开捆绑外公的麻绳,把要批斗外公的人全都赶出了村子。文革结束后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外公恢复了学校里的工作。

   我还没上学的时候,经常去外公的学校玩,在外公的办公室里挂着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中国历史年代表等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中午休息的时候,外公会抱着我站在地图前,给我讲哪里是中国,哪里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是黄河,哪里是长江……讲着讲着,我就趴在外公的肩膀上睡着了。梦里我常常登上巍峨的珠峰,任凌冽的寒风吹打我的脸颊;踏上广袤的蒙古草原,纵马驰骋,展翅飞翔;遨游在长江黄河,和河里的鱼儿拼比谁游得更快。

   外公的小学后来成了我的母校,再次踏入校门的时候,我不能再喊外公“姥爷”,我要称他为“校长”。作为校长的外公很严厉,对学生要求很高。他总是教育他的学生,要正直、诚信、勇敢、上进。有一次中午我跟几个小玩伴不睡午觉,偷偷溜出去到河里摸鱼,还把一个大伯家的庄稼都给踩坏了,大伯发现我们的时候,我们却一溜烟地跑没影了。大伯怒气冲冲地跑到学校里来告状,外公就带着大伯把我们一个个都揪了出来,让我们在同学面前给大伯道歉、做检讨。感觉受了委屈的我哭着跑到外公家,站在月台上向外婆告状。外公晚上回到家后,拍了拍站在月台上怄气的我,对我说:小野,上学了就要有规矩,有进步,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做对的、好的事情你能受到表扬,做错的事情就要敢于承担批评,认真改正……。外公跟我说了很多,我却似懂非懂,只是慢慢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委屈了。

后来我上中学了,外公也退休了,由于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我去外公家的次数更少了。外公退休后倒是经常到我家来,每次在屋里转一圈,推开我的房门看一看就走,也不久留。我上高中后,为了节省路费,我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去看望外公的时候,外公都会站在月台上跟我聊一会儿。外公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好好读书,不要在外面学一些不好的东西,也时常跟我谈他以前上学时候的日子,告诉我该怎样学习。我却总觉得他谈的东西都太老套了,已经不符合现在实际情况了,于是心思游离到别处。看到夕阳下,外公的身体依然挺直、硬朗,头发却从一开始的花白慢慢变得雪白,我想,外公正在变老了。

   高考结束后我去外公家,外公坐在月台上问我填报了什么学校,我告诉他,我第一志愿填报的是中国地质大学。外公听到之后十分高兴,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了。他跟我说:地质大学好啊,地质大学就是要给我们的国家解决矿产能源问题,这是国家最是需要的学科。以后你到了工作岗位,在地质队里工作,不管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因为你们的工作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强大做贡献,为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做贡献。我说:我报考学校也没想这么多,我就想现在好好学习,以后好好工作,到时候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外公说:你有这个想法是对的,就像雷锋同志说的一样,做一颗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说到兴奋处,外公还唱起了《地质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告别了一切疲劳和寒冷……”安静的农家小院里,悠扬的旋律慢慢扩散开来,同时扩散开来的还有着一个老人的自豪和喜悦。

   上大学后,我回家的机会更少了,看到外公的机会也更少了,每次放假去外公家,外公还是会跟我聊很多,聊我的专业和生活,也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际形势。从外公家出来的时候外公总会站在月台上跟我告别,我慢慢觉得,外公说的东西很有道理,每一句话,没一个关键词都在向我传达着正确的价值观,我也不知不觉地在外公的影响下树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在学校里我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在大三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也就是在这一年,外公突发脑溢血,病情十分危急。接到母亲的电话我立即向家里赶,回家的路上我焦急万分,这火车怎么这么慢啊,这路途怎么这么远啊,我恨不得生出一对翅膀,马上飞回家里,飞到外公的身旁。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我终于来到了外公的身边,病床上的外公头发雪白,面庞憔悴,身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子,原本挺直硬朗的身材被一堆堆的医疗器械对比得格外弱小。我坐在床边,握住外公的手,伏在外公的耳边说:姥爷,我回来了!外公没有睁开眼睛,只是把我的手握得紧了又紧。经过手术治疗,外公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留下了后遗症,无法正常自理自己的生活了。出院后,我把姥爷背回月台,背回屋里,姥爷用含糊不清的语句对我说,让我赶紧回学校去,不要耽误了学业。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带着我的妻子回老家,来到外公的家里看望外公,外公高兴的像一个孩子,用不太清晰的话跟我说:小野长大啦,成家啦,姥爷高兴啊,以后你们一定要夫妻和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我拉着外公的手说:一定,一定!外公握着我的手笑了。从外公家里出来,走在这个并不宽敞的月台上,我眼眶湿润了。是啊,我已经长大了,成家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调皮捣蛋,宁死也不肯留在外公家过夜的小屁孩了。而外公却老了,再不能站在月台上跟我聊天了,也再不能送我出门,站在月台上看我远去了,也许再过几年我就再也不能见到我的外公了。是啊,也许再也见不到我的外公了,但是外公教会我的做人,教会我的认知却会永远伴我前行。

篇七

“儿子,你大姑今天六十大寿,你记得给她打个电话——再发个红包过去。”母亲通过微信发来一条信息,我看到后,第一时间没有把电话打给大姑,我打给了母亲。

   从母亲那证实,大姑这是第一次庆生,我在记忆中搜索,这么多年了,大姑确实没过生日,我也是第一次得知她的生日是今天,在母亲的提醒之下得知此事,一时间,我显得有些愧疚。我立马给大姑打去电话,向她道了生日快乐和祝福,电话中大姑异常开心,一个劲说谢谢侄儿,生日就是一家人随便吃个饭不做操办,话语中透露着突然收到生日祝福时的不好意思。语毕,她又突然开始关心起我的生活情况——侄儿吃过饭了吗、天气热不热呀、工作还顺利吧,我愉悦地一一作答。挂了电话,我给大姑发去一个微信红包,写上“祝大姑生日快乐!”,接着打开手机日历,备注下了“大姑生日·阴历·每年提醒。”

   这不是母亲第一次提醒我了,这么多年来,她总是会第一时间提醒我别忘了做什么,要记得什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提醒我勿忘恩情,知恩图报。

   揣起手机我开始在脑海里回忆与大姑一起的时光。小时候的寒、暑假,我一半的时间在家呆着,还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大姑家度过。大姑作为母亲的亲姐姐,把我视为她的亲儿子一般疼爱,做我喜爱的饭菜,整理我踢乱的床铺,在崎岖的山路上拉着我的小手走过一遍又一遍。这些事情母亲自然都知道,她甚至知道的更多——我睡着后大姑怕我热醒为我扇扇子,我裤子摔破了是大姑忙活一天回来后在灯下为我缝补,我玩水弄感冒了半夜发烧迷迷糊糊是大姑忙前忙后照顾我。母亲时常感慨说,你大姑真是对你比对她孩子都好,你长大后可不能忘了她。

   我一直都记着大姑,长大后去外地求学,一有机会,我就回去看望她,即使工作去了更远的地方,只要是节假日或者有什么开心的事,我也会打电话给她问好、报个平安。在外呆的久了才明白,亲人之于游子,没有什么比几句关怀问候更让她们心安了。

   亲人哺我长大,老师则育我成长。在我的求学生涯中,有众多教育和培养我的老师,我尊重和感谢他们,有些老师即使我已记不清他们的模样——比如我的幼儿园老师——也没关系,我母亲记得。她说,你的老师都是你的贵人,尊师重道你不能忘。

   我肯定没忘呀,我的小学老师吴老师,教育我“响鼓不用重锤”,于是我牢记在心,做人做无须敲打也要保持声响。我的初中老师王老师,告诉我“练字用心”,于是我多年来坚持习字,书法已成为我人生兴趣之一。我的高中老师杨老师,鼓励我坚持写作,于是我心中一直燃着写作的激情未曾熄灭。我的几位大学老师,学识丰富、治学严谨,诲我孜孜不倦,与我亦师亦友,时至今日我们还保持着联系,我也会在每年教师节寄上亲手写的卡片给他们。我在时时刻刻以行动践行着老师们的教导。

   你的幼儿园老师呢?母亲提醒我说,你的名字和幼儿园王老师女儿的名字一样,你老师还开玩笑问我是否个给你改个男儿名,我没同意这个提议,这一来二去,你就成了她另一个“女儿”,经常被邀请去老师家里做客玩耍,享受着她女儿一般的“特殊待遇”。诸如此类幼时的趣事,我大多都没什么印象了,亏得有母亲提醒,才让我在长大以后还能重温曾经的欢乐时光,我感谢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他们丰富了我的人生,也感谢我的母亲,她对于感恩的提醒。

   母亲时常提醒我感恩,但不仅仅只提醒我感恩,她也在一直教我如何感恩。

   初升高时,我报名参加了外市一所百年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考试那天恰逢家里有事,父母无法送我去外地赴考,又不放心我一个人去,一时十分焦急。有名同班同学恰巧也报名了考试,在得知我的不便后,主动联系了他父亲请求带上我一同前往,考试前同学的父亲亲自到家中接我,结束后又护送我平安返回,我也还算争气,通过了考试。后来母亲特别感谢我这位同学和他的父亲,屡次登门拜谢,千万次地嘱咐我一定要记得这位同学和送我去参加考试的同学父亲,珍惜同学情谊,不忘这份恩情。

   大学期间,有次我生病咳嗽就是停不下来,在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感染了肺炎,在医院足足输液输了三天。这三天校外有亲戚捎来水果对我关爱有加,校内有同学送来饭菜照顾我无微不至,这让当时我这个“病号”在病好之后还感动了好久,我的老师也在备课之余给我补课,生怕我落下课程跟不上进度。后来母亲得知,专门从老家寄来特产,让我带给同学老师尝尝,以示感谢。

   一些在人们眼中是理所当然的获取,其实不然,这世上不求回报的爱与付出并不多,也不那么容易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在我看来,那些愿意不求回报的对我们付出的人,往往是最需要感恩的人。

   母亲教导我要有感恩之心,这份感恩不仅仅是对人。母亲从小教育我要珍惜粮食,敬畏自然。家里曾有几亩地,种有小麦、水稻,也收红薯、玉米,再留些区域给落花生、地瓜、果树生长。一年四季,母亲的身影进进出出,阳光下带上草帽,大雨后脱下斗篷,等母亲坐下来休息时,地里的庄稼就开始了疯狂生长。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对着坐在另一个小板凳上我说:“这庄稼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管你吃饱不饿,珍惜它们呢,来年能收获更多。”我抬头望下母亲,不自觉地在写字本上写下了“珍惜粮食”四个字。

   等到上餐桌就餐时,母亲亦提醒我要感恩大地,一粥一饭应思来之不易。有次遇到不爱吃的菜,我吃了几口就不想再吃,母亲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就骗我说:“这顿饭菜吃了就能长高!”我又吃了几口,奈何调皮劲儿起了不愿再吃,就胡乱刨上几口,丢下一句“我吃饱啦”就奔门外玩去,留下半碗米饭和撒落一地的米粒。过了几日,母亲说地里有南瓜熟了待摘,吩咐我和她同路去,临去时母亲叫我背上个小背篓,背两个小南瓜回来做炒菜。我便以好玩的心态随母亲去了,母亲摘了老南瓜放自己背篓,又摘几个小南瓜给我背上,我便随着她往回走去。起初我摆摆摇摇还不觉得累,走着走着腿就有些发软,感觉背上的南瓜像铁球般滚来滚去,背篓的肩带也压得我生疼。母亲见我踉踉跄跄的模样,知道我肯定是背不动了,就带我稍事休息,随后,我跟在她的身后,一路摇晃着坚持着,满头大汗地回到了家,放下背篓,肩膀早已勒出两条深深的红印。

   这次劳作,让我切身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前期的锄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况且不说,单单收割这一环节就要付出不少艰辛。母亲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会我要珍惜粮食,感恩收获。自那以后,我吃饭就再没挑嘴浪费。

   母亲她有个抽屉,里面放有许多粮票和一沓一分两分的纸币,我曾一度觉得好奇,有一次母亲就给我讲了我还没出生前她那时的生活:“粮票是用来购买粮食的,是填饱肚子的保证,那些黄色绿色的一分两分钱纸币,都是那个年代辛辛苦苦积攒而来”,母亲说,“你爱吃的冰淇淋,一两分就能买到,你爱吃的青椒炒肉,一元钱就能买回一块肉。不过那时可舍不得买零食花掉,吃肉也得间隔许久。”我心里想着冰淇淋,忍不住傻笑,母亲却沉浸在回忆中,感慨道:“还是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富足了啊!”我知道母亲是在感恩这个时代,感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从这些粮票中我也能想象到母亲的感恩和教我感恩不是毫无来由,这些票据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社会的改革发展,也将父辈们的回忆留存了下来。

   母亲还有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人要感恩,才能知足。她感到知足,同时也把一部分知足感寄托在了我的身上,比如她读书不多,就殷切希望我多读些书,她说要感谢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和教育条件的改善,让我能安安心心读书,这样她的心也就踏实下来;她年轻时奔波在外吃了不少苦,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四处漂泊,子女有份安稳的工作也会让她倍感知足。耳濡目染间,奋斗的同时,也让我对如今的生活少了些抱怨、充满着感恩之心。

   有了感恩之心,内心也变得敏感起来,看事情自然就往好的一面看去了,不作算计,不计得失,真诚的活着。万物同样也有了鲜活的生命,我会对一只停在窗台的鸟报以微笑,会同情一棵被踩踏的草,会不忍将天空睡着的云朵打扰。

   哦,对了!母亲提醒了我这么多,但有一点她从没提过,这一点在我的心里,我一直记得——我感恩我的母亲。

篇八

立夏已至,夜安静地到来。给女儿讲过几篇睡前故事,看着她们安然酣睡,习惯性拿起床头柜上的《傅雷家书》,展开书页,暖暖地感受书中如陈年普洱一般的淳厚气息,想起一个亘古的话题。

   家风,一个人最初的奠基石,一个家庭凝聚的风气,一代代人精神品质的传承,承载着祖祖辈辈们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家庭是人的品格的塑造场,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中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是最能融入一个人血脉的东西。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立家规正家风的传统,从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孔鲤过庭、岳母刺字、文帝尝药、孔融让梨等典故,再到老一辈革命家严谨敦厚的家规家风,好家风如同清泉润泽后代,薪火相传。《陈云家风》言及陈云对家人和子女要求非常严厉,塑造了其子女勤俭、自律的品质,成就各自精彩人生,堪称典范。

   而家风于我,应该就是那一缕书香悠然,是“左手染墨,右手繁华”的自在,虽平淡如纸上泼墨般只黑白两色,却教会我摆脱了虚华浮躁,酿出万般岁月静好。

   静谧水乡,跌入文字芬芳

   在上世纪70年代贫瘠的农村,人们刚刚填饱肚子,电视机、收音机还是奢侈品,书籍的稀缺更是让普通人难以奢望。我的母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不经意间,跌落在文字的芬芳里,沉醉不知归路。没有书,就反复读为数不多的几本课本,基本上能将课本倒背如流。外公偶尔带回几本诗集,或是几册小人书,母亲更是视若珍宝,精心收藏。农忙之余,各家闲话家常时,她却悄悄躲在田边麦堆旁,手里端一本书,看上一时半会,哪怕只是一首唐诗、半阕宋词。而我,就在那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古镇,在看不尽的诗词歌赋和唐风宋雨中,哇哇坠地,想来对文字的热爱便是如此与生俱来的吧。

   那箱子泛黄的小人书

   母亲常说,也许是胎教使然,我从牙牙学语起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忆能力也是出奇的好,两岁多就能熟背数首唐诗宋词。但要说与书真正结缘,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暑假,家里长辈外出农忙,我百无聊赖之际在衣橱里发现了母亲珍藏的一箱子小人书……那箱泛黄的书,陪伴了我整个夏天,凉席上、门槛前、灶门口、或是躺在庄稼麦堆上,一颗心随着那本本小书儿恣意欢畅,也开启了我最初的阅读之门。

   这扇门一经打开,再也没有关上,我也因此得一名号“书毒头”。远离喧嚣的日子,得一隅静坐,翻开一页,便是满心欢喜,所有浮躁、忧愁、烦乱,彷如尘嚣即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战火连绵人才辈出的《三国演义》,歌颂摆脱偏见的《简爱》,批判现实主义的《复活》,还有红极一时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没错,这些现在看来仍觉意味深长的书籍,便是在小学那会儿就注入了我的心田。虽然好多字不认识,很多章节似懂非懂,却也看得津津有味。

   但凡爱书之人,大概都有躲在被窝里就手电筒看书的经历,我也不例外。中学住宿,熄灯后周围一片漆黑,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用一床被子严严实实地包裹着电筒那束微弱的亮光,越看越觉精神抖擞,睡意全无。最可气的是正看得入神,充电电筒却电力耗尽。于是便开始备着两个充电电筒,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大学毕业,不知道用坏了多少个,眼镜镜片自然也是越来越厚。而那时读得的好词好句,也都抄录到精心准备的笔记本里,几年下来积累了厚厚的几本,现在闲暇时间较少,已没了摘录的习惯,但偶尔翻到,看到自己当年稚嫩的笔迹,最初的感动又重新被唤醒,心中倍感温暖。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本无声,春风化雨,回想我并不一帆风顺的成长岁月,感恩一直有书相伴。她自有一番滋味,或满口生津,或回味甘鲜,陪我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伴我走荷塘月色小桥流水,鼓励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畅游在书的海洋里,一文一字,皆是人生百态,咀嚼玩味,不时与心灵碰撞,如同一位大师和风细雨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启迪着我。让我了解未知的事物,身处繁华亦能观人类数千年波澜壮阔沧桑巨变,身处江南却能赏别具一格的大漠风情;让我开拓视野,心胸宽阔,包容豁达,增加人生高度,遇事不斤斤计较,远离自私狭隘;让我能够独立思考,坚守初衷,勤勉自律,不受歪风邪气侵扰,在任何环境下有所取舍,选择自然致简的生活。

   正如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手捧书卷的踏实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传统的书本阅读渐渐被电子书所取代。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们,在巴掌大的手机屏幕上纵览世界风云,分享喜悦哀伤,消磨空闲时光。但对我而言,手捧书卷的那份踏实,却是任何一种阅读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因为纸质书不仅承载了阅读内容,还承载了儿时温暖的阅读记忆。

   我也不遗余力地把这一缕书香浸染着我的女儿们,将做人做事的道理明辨之、审问之、笃行之,让她们在书香浓浓的氛围中成长。说到这,就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趣事,犹太人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把书上涂上蜜,让他们从小以为书是甜的,从骨子里开始喜欢书。很庆幸,我的长女,从小就爱看书,特别喜欢听故事,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书信手拈来并看得津津有味的孩子,睡觉前要听,吃饭时要听,上厕所时也要听,倒是省了给书涂蜜的招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热衷于购买五颜六色的书籍画册,给她讲一些简单的故事,教她背《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教她认识大自然和各种动物生物等,也经常融入一些日常好习惯,而我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放松一天紧张的心情。上了幼儿园后,我更是经常带着她一起在书本中畅游:在《安徒生童话》中读懂同情和爱心;在《司马光砸缸》中学会机智冷静地处理问题;在《巴黎圣母院》中学会分辨美丑;在《老人与海》中认识坚强坚韧。对我而言,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闲暇之余,一家人各拥一书静读。这种浸染着墨香的家庭熏陶,也教会了我们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让家成为我们每个人心灵栖息之所。家有书香缭绕,何愁家风不立?

   为人父母,都想为子孙后辈留点什么,古来有留田宅官爵的,而今有留房子票子的,殊不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任凭积累再多的家产财富,几代之后也就消耗殆尽了。且不良的家风如同鲜花掩映的陷阱,你看那些落马的老虎苍蝇,其家庭往往成为背后的权钱交易所,只有利益,没有亲情,没有良知,往往落得个“狱中相怜”的下场,最终将整个家庭沦为废墟。所以说,与其留利禄给子孙后代,不如身正为范,将家规家风一代代流传,在小家大家的交相辉映中塑造时代新风,支撑起淳厚社风国风。

   夜微凉,岁月安暖。目光和指尖悄然划过手中书页,静听纸上花开,让书香一缕,掸去岁月浮尘。  

篇九

面对参天大树,我时常会发出惊叹,惊叹其树冠之大、惊叹其树身之高。联想到如此大树,根一定会有多深;并且为它虽经历风雨,却依然坚忍不拔之精神而钦佩。

   其实,家,就像一棵树,家庭每个成员属于这棵大树上的分支,每一个分支都紧紧系着这棵树。健康成长的树能给予这些分支充分的滋养。英文这样解释家族族谱的词:family tree。(直译为家庭树)可见,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没有差异,共同认为以树来比作一个家庭是最恰当的。

   扬州个园有两副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家训深深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和做事方式。

   我的父亲是一位对文字怀有浓厚情愫的人,读书写文已然是他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从小他就喜欢背《成语字典》及《新华字典》,如饥似渴地熟读名著,阅览群书,热爱写作,并时常将文字见诸于报刊。孩提时我的记忆中,父亲的剪影就是泡上一杯茶,捧上一本书,静静地阅读,或者伏案默默写作。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篇他写我母亲的散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当年参加常州市征文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之后经《常州日报》转载,在小小的县城还引起一阵轰动。以至30多年后的今天,这篇文章仍旧能让我母亲回味起来感觉幸福无比。我的母亲亦是如此,读书对她而言,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父母亲经常会互相推荐阅读后的优秀作品,并作交流,这几乎成了我们家中的一种生活旋律。如今,父亲年近六十,作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却依然坚持深入生活,采访调研,外出采风,其散文、小说多次荣获全国散文一等奖和优秀小说奖,去年还主编出版了《茅山竹海》散文诗歌集。

   受家庭浓厚读书氛围的影响,我从幼时起便通过查找《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进行阅读学习。每年儿童节和生日,内心最希望得到的礼物便是一本书。学生时代也是因为父母的激励,一直是班级的“故事大王”、语文课代表,时常在刊物上发表一些文章,作文曾经入选过金坛《学生优秀作文选》。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已经拥有越来越便捷的手段去触摸社会,获得信息。真不知道从何时起,我无形中已经很少再有耐心去读完一页纸,更不用说去阅读一本书。离开学校,刚刚投入工作岗位的那段时间,每天朝九晚五,一下子走出紧张的学业,进入了安逸稳敦的生活。闲暇时我不再是认真读书,却是沉迷于追剧。由此带来的弊端就是仅安于完成工作,人的精神状态开始慢慢放松懒散。父亲发现后也时常督促我:要继续阅读写作,不要放弃学习的乐趣。希望我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且保持这种能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化为文字的能力。可是我已经有些排斥这些说教了。连书桌前都懒得去,怎么还能像从前一样坐下来读书写作呢?我把父亲的话当做耳旁风,并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领导让我写一篇很简单的材料说明,坐在电脑前,着手准备时,才发现自己才思枯竭,“斗大的馒头,无从下手”,头脑中空无一物。什么是“失落无助”?恐怕当时的感觉,对这个词的体会最深。由于没有日常生活素材积累,没有对事物分析的感受,没有大量的知识贮备,只有空洞无物的韩剧美剧泡沫剧。略带挫败感回到家,不好意思将这事向父母诉说。之后,当我重新开始关注身边人和事的时候,突然发现,父亲总是能在公众场合将一些看似简单平乏的事描述得引人入胜,大家的目光都无法离开他,非听完不可。显然这是他一直以来坚持阅读和学习的结果。有一句英语谚语:Smart is the new sexy。睿智是一种新的性感。优雅的谈吐,智慧的大脑,丰厚的阅历,在这个浮躁社会里更加显得难能可贵。这一切也给了父亲欣赏美的独特眼光,他总能在各个地方发现让人称叹的美。由此,我“知耻而后勇”,重新跃入阅读的海洋,尽情享受知识的滋养。重新开始了对未知的探寻和深究,对情感的刻画和描述,对生活的感知和倾诉,从而享受读书学习带来的身心愉悦。读书的重要性更在于学以致用,为了更好的贴近单位文化和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在怀孕期间我毅然坚持完成了测绘专业的地质大学函授课程。时时刻刻不忘提醒自己做一个大脑充盈的人。

   被称为“中兴明臣”曾国藩的人生智慧便是:耕读传家,泽及后代。他撰写的《八本堂》,第一句即为“读书以训诂为本”。他对家人的告诫极为严格,还规定了功课,按时检验。今天虽然网络发达,资讯丰富,娱乐活动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然而,安安静静地读书便成为一件很考验耐心也相对很单调的事。它没有声音、没有画面,读书这件事就和平日里吃饭睡觉一样。如果人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习惯,延续下去,通过阅读现有的主要学科的一些重要著作,来建立对这个复杂世界的系统性认识,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宇宙,了解内心,岂不是一件乐事。

   有人会问,读书为了什么?我认为:读书可以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读书除了能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掌握世界外,对培养和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及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也很有益处。

   读书可以明白“俭能养德”的道理。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健康生存,要想科学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家训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更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节俭”也是我家几代人一直坚守的生活理念和信仰。

   我奶奶虽是出身于苏州富贵人家的小姐,但自小接受了严格的书香熏陶。50年代初读完苏州商校她就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毅然放弃城市工作来到一穷二白的金坛。记忆里奶奶就是以“勤俭节约”为荣。我记事起,奶奶总是用家中的旧手绢旧毛巾缝制家用电器的罩子,很多衣服都是爷爷穿了改给爸爸,爸爸穿了改给叔叔穿。什么都是缝一缝,补一补。奶奶去世后家人整理她的遗物,感叹道:这老人怎么没一件像模像样的新衣服。爸爸担任单位的党委书记多年,虽然可以有公车接送上下班,但他总是以骑自行车为主要代步工具。我读初中、高中时,他常常是满头大汗,骑着自行车赶回家给我做午饭,晚自习后接我放学。这样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母亲总对我告诫: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到一定穷。这个道理我到现在都还常常提醒自己。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整理一下自己的东西,用的穿的,做到心中有数,不去随意重复购买已经拥有的东西。如果有一些旧衣服也会整理好送给需要的人,或者送到小区的爱心捐助箱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有一些生活品质上的要求当然是被允许的,但是仍然不能忘记了勤俭节约的本质。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很难兴旺发达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物质条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更需要每个家庭、每个人永葆勤俭节约的本色。

   人的生活需要一个均衡的中心点,良好的家风家训就是这个重要均衡点。爱读书、读好书,善节俭——这种家风家训就是通过每一天每一件事所逐渐形成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也许我们不会每天都挂在嘴上说,也许无关乎贫穷富贵,也许无关乎钱多钱少,也许无关乎长得美丑,因为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德行。只有清朗而公正的价值取向,才会让处于波动、起伏、浮躁世界里的家庭不落寞不颓废。用行动来维护和传承这棵家庭的大树,让它枝繁叶茂,以每个人的优秀品行确保这个世界风清月朗,花盛鸟静。

   也许,幸福就会在其中。

篇十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和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大力弘扬,“家风”逐步被人们重视并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每个家庭都有家风,而我们家——三代地质人的家庭,“敬惜万物”可以作为概括。

   中国古代有“敬惜字纸”的传统。敬惜字纸,就是敬惜带字的纸,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而字纸,代表的即是文化。“敬惜字纸”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良好美德,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也凸显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由此及彼,推敲而去,除了字纸、世间万物,哪样不值得我们敬惜呢?陈振学在《敬惜万物日方好》中提到“这个世界很优美,花花草草,全是花屏;这个世界很丰富,鸟虫走兽,能吃的东西太多。好景好图,供人们欣赏;鸡鸭鱼肉,让我们品尝。一切的一切,因我们而存在,因我们而蓬勃,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但不能轻视万物。在这个世界,高山有峰顶,海洋有容量。无论是飞的、跑的、游的、爬的,能动的,不挪窝的,等等,都有定数。我们挪用一个、就少一个;挪用一件,就少一件。草,可以再长,花,可以再开,但若将花草生长的土壤破坏了,将花草生长的空气、阳光、雨水损伤了,花草就会萎谢,甚至夭折。”是啊,太阳供应我们光明和温暖,没了它,宇宙混沌,日夜无常;植物给予我们芬芳和美好,没了它,地球不再五彩斑斓;禽畜在带给我们陪伴、安全、便利的同时,更多的是牺牲和成全……所以,不论何时、对待何物,都应保持“敬惜”之心。我想,我的家人们一定也这么认为,因为在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敬惜万物”。

   敬业爱岗,努力完成每项工作。

   爷爷、奶奶、外公、爸爸、舅舅都在地质行业工作过,他们有的从技术员一步一脚印走到了管理岗位,有的则一辈子都在荒郊野岭、整日与钻机为伴,但无论身在何处、从事哪样工作,他们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力求做好力所能及之事。

   奶奶1952年参加工作,通过地质部的招考,她光荣地成为我国第一批女钻工,当时全国一共只有三人。这些有着花样年华的姑娘们和男同志一样,走南闯北,翻山越岭,把青春献给轰鸣的钻机,将年华留在广袤的大地。她们用娇嫩的双手挥刀弄斧,在乱草丛中开辟出一条条小路;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把一台台钻机设备扛上山坡;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她们用执着的信念、过硬的技术、辛勤的汗水在祖国大地上找到了一座座丰富的矿藏。爷爷是从事地质技术工作的,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负责编写勘探报告。在野外,一个矿区数台钻机,相隔少则数百米,远的有好几里地,一天跑下来,每天都是十几里,甚至四五十里路,无论是大雨滂沱的酷暑,还是银蛇乱舞的寒冬,全凭两条腿走,深一脚、浅一脚,留下一串串足迹,在田野里、在山坡上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爷爷、奶奶一样的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常年在野外奔波,住窝棚、睡草地。由于长期接受烈日的暴晒,接受风雨的洗礼,接受沙尘的侵袭,他们每一张生动的脸庞,都被晒得黝黑黝黑的;他们每个人都有抬头纹,深深地刻在额头上,彷佛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在那个年代,由于在野外工作,交通不便,整日在钻机上工作的地质队员的吃饭问题常常无法保障,馒头就野菜,生吞硬咽,有时忙起来,抽不出空吃饭,等再想起来的时候,已是下午两三点,大冬天里,原本松软的热馒头早就冻的跟硬石块似的。尽管条件如此艰苦,辛苦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在谈到毕生的事业时仍满怀深情,他们时常说,学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地质事业,就应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也许,他们说不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者“努力工作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的豪言壮语,但长辈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良好的工作成果对“敬业爱岗”作出了生动诠释。我想,支撑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实工作、在困难面前想尽办法不轻易放弃的信念,也许就是来自对工作、对责任、对名声的那份敬畏与珍惜。所以,即使工作简单枯燥,长辈们依然认真对待;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他们还是卯足了劲勇往直前。新时期**地矿精神中的“奉献”和“探索”应该也是从千百万个这样普通人平凡事中提炼出来的吧。

   节约勤俭,充分发挥物之所用。

   节约勤俭,从幼儿园起老师就教导我们,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之一。依稀记得,曾经寒暑假在爷爷奶奶家,卫生间里总是摆放四五个盆。根据奶奶的介绍,有的装了洗手的水,洗过几次后,那盆水是要倒进水桶里,洗拖把;有的装了淘米水,可以洗抹布;有的盆里的水是洗衣服剩下的,用来冲马桶……因此,每每初到奶奶家,看着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盆,我总要认真地强制性记忆一番。即使这样,也难免发生头脑空白、记忆混乱,直接把浇花的水倒进了马桶,而不是按奶奶的吩咐,先来洗拖把再去冲马桶。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祖辈比父辈要夸张些。虽然小时候我并不能理解,为啥奶奶要把床单补的像张地图,这样岂不是既耗费时间又浪费布和线?!但慢慢地,我不再对他们的简朴表示质疑或者不屑。我想,他们是从贫困时代走来的一群人,他们记忆中留下了物资匮乏的深刻烙印,所以,即使现在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依旧对粮食、资源、每一件物品充满着敬畏、爱惜之情,他们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物件的功效和作用,破了、坏了就修修补补;实在不能使用,他们会把它擦洗干净,放在墙角,而不是破烂不堪地随手丢弃。奶奶曾经对着那台修不好的香雪海单门冰箱看了好久,默默地说“用了这么些年,还真舍不得扔”。为了这份“舍不得”,她花了三个小时,把它里里外外擦个干净,满大街找了位穿戴还算整齐的师傅,将它拖上了车。这种小心翼翼、甚至虔诚敬畏的表现与物质水平、富裕程度无关,是源自于长辈们心中的自律和感恩,让他们自发地节约勤俭,真诚地敬惜万物。

   现在,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我能做到:纸张双面打印,用完的水笔更换笔芯后接着使用,随手关灯,擦肥皂时关闭水龙头,诸如此类,事情都不大,也并没那么重要,但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是祖辈们留给我的宝贵财富,这是家庭教育对我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是区别我与他人的指标之一,我有责任贯彻践行。

   友善宽容,真诚对待所遇之人。

   无论是上学时、还是工作后,长辈们常说,大家能在一起就是缘分,要好好珍惜。是啊,《白蛇传》中一句“十年修得同船渡”,我们不仅耳熟能详,更是感慨万千。十年修行才得以同渡一条船,而陪伴我们三年、四年、六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同学、同事、家人,是怎样的缘分,才让我们能够一起共度漫漫岁月,牵手悠悠时光。曾经他们犯下的那些“让人不能原谅”的错误,终究在成长的河流中没了痕迹,如今竟再也想不起来,当初为什么不能释怀;而那个恨之入骨的讨厌鬼,如今会偶尔想起,伴着的却是嘴角上扬的表情;至于那句“再也不想见到你”,已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是的,如今,真的再也见不到你。

   不自觉的,又想到史振兴,老同事口中的“老史”,年轻职工常称“史工”。这位1997年就已退休,2004年毅然接收单位返聘邀请、继续投身地质事业的老专家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经常为《一队简报》提出宝贵意见,甚至对排版、稿件中词语的使用等细节也提出看法与我交流。每次到他的办公室,史工总会热情地介绍到,这个矿石里含有团块状金黄色的金属矿物,是黄铜矿,发黄闪光的就是黄铜矿里含的自然金;那块岩石里的亮片更亮些,星星点点,闪着白光,是方铅矿……简单的实物和话语,让我在欣赏到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我对这位爷爷辈的老同志一直很尊敬,有时会带个苹果,更多的时候是去700号看看他,问问他最近在忙些什么。2014年9月19日,史工突然离世,消息传来,除了惊愕,更加惋惜。因为是身边人,触动更大些,便觉得,世事无常,对待身边人更应该好一些。

   友善的对待身边每个人,不仅是长辈的教导,也是为人的基本之道。

   在“敬惜万物”的影响下,我们的家风世代相传,尽管很难精准地评价它是否符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但不容置疑地是,以“敬业爱岗”“节约勤俭”“友善真诚”为代表的传统已融入我的生命、贯穿我的生活,也许我不会有新作为、新成果,但我会将“敬惜万物”的理念发扬光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家风征文精彩原创范文2000字10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