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浅析婴幼儿成长阶段母亲的角色定位

浅析婴幼儿成长阶段母亲的角色定位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00:18 | 移动端:浅析婴幼儿成长阶段母亲的角色定位

每个孩子婴幼儿时期,母亲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浅析婴幼儿成长阶段母亲的角色定位,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摘要】婴幼儿阶段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母亲角色非常重要,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保护孩子的安全,还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及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陪伴、教养和帮助孩子。母亲还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避免扮演不当角色,与家庭成员维持良好的关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帮助孩子养成开朗的性格,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婴幼儿 特点 需求 母亲角色

孩子的性格,影响一生的命运,也关乎家庭的幸福。孩子身心健康,积极向上,不仅对自己,也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婴幼儿阶段是孩子形成性格、养成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婴幼儿阶段的抚养和培育至关重要。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扮演好母亲的角色,科学地养育孩子。

一、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

给年幼的孩子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条件,是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没有独立生存能力,需要大人的喂养和照顾。婴幼儿的脑发育速度非常快,需要大人通过科学的方式营造丰富的环境刺激,开发孩子的能力,并且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让孩子健康成长。

婴幼儿的脑发育和身体发育,需要丰富的环境刺激,合理选择和利用玩具对婴幼儿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根据婴幼儿脑发育情况和脑功能开发方面的研究,0~3岁婴幼儿需要适当的玩具来帮助脑发育,开发智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在使用玩具和做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增强体魄,实现脑与身体协同发展。

(一)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和需求

1.身体快速生长。婴儿出生后,身体继续快速生长。由于身体快速生长,他们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食物。由于身体小,一次只能吃少量食物,只能通过增加摄入食物的次数,积累食物的总量,满足身体生长的需要。温饱是孩子的基本生存条件,不仅需要大人科学喂养,还需要大人给他们适量的增减衣物,保持他们的正常温度,过冷、过热都要不得。

2.大脑快速发育。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出生时脑质量370g,6个月时脑质量约为出生时的2倍(600~700g);2岁时达3倍(900~1000g);7岁时已接近成人脑质量,约1500g[1]。最新脑部发育的研究证明,婴儿的早期经验(包括丰富的环境、积极尝试、自由参与、 收获体验及应对挑战),对脑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对突触的增多、神经网络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0~3岁是脑细胞之间的联系——突触大量形成时期,早期经验有一部分转化为习惯。所以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不仅对早期智力的开发有重大意义,而且还为后续的智力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神经层面的最佳准备。这一阶段的母亲,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以及专业人士的建议,选择适当的玩具,营造有效的环境刺激,帮助孩子开发潜能。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

情感需求是婴儿从胎里带来的。婴儿对母亲特别依赖,靠在母亲身上、与母亲对视、感受母亲的气息、听母亲的声音,都能使婴儿找到熟悉的安全感[3]。随着时间的推移,照顾婴儿生活起居的其他人,也会被婴儿所熟悉,婴儿也会从他们身上寻找这些感觉,喜欢被这个人抱,喜欢靠在这个人身上,喜欢听这个人的声音等等。随着孩子长大,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家庭成员的意义,对其他成员也产生相应的感情。

1.渴望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0-3岁婴幼儿的情感特点是:冲动、易变、外露,年龄越小,特点越突出。婴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对其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会激起婴幼儿的探求欲望与行动,寻求更多的刺激,获得更多的经验。

母亲对婴儿的哭闹或其他信号经常给予回应,能使孩子经常体验愉快的情绪,打下良好的人格发展基础,这类孩子往往富有探索精神,独立性强、智力发展正常。只要以温柔的感情怀抱婴儿,婴儿会感到自己是被疼爱的,这种爱会融入孩子的心灵[4]。

孩子喜欢和父母互动。讲故事、玩玩具、做游戏、出游、购物等,都是父母和婴幼儿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途径。和父母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可以使孩子有安全感、心情愉快,有自信心和行动力。

2.情绪容易受到感染

婴幼儿的情绪更多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不是被稳定的主观心态来左右。好孩子的品行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被感染出来的。母亲对孩子的情感培养,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摔倒了,你不去拍打地面,孩子就不会养成凡事抱怨别人的习惯;看到母亲努力克服困难,孩子也学会了坚韧。树立好的榜样,是教育孩子最强有力的方法。

另外,孩子还需要母亲的感情一以贯之。如果母亲对孩子有时亲近,有时突然情绪化地暴躁、冷淡,孩子也会变得易生气、急躁、多疑、焦虑、不愿探索、不愿意接触人。婴儿出生后3-4个月就能察觉大人的表情,大人可以利用赞扬、反对等孩子能看懂的表情和态度,诱导婴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5]。

二、母亲角色定位

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取得成就,生活幸福。要实现这一理想,母亲们在要积极行动起来,对孩子开展科学有效的养育,通过温馨的陪伴和行为示范,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生存条件保障者

喂养水平、营养的搭配,关系着孩子的生长发育。母亲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食物,保证易于消化吸收、营养均衡。哺乳期间,母亲本身就是孩子的“粮仓”;断乳之后,母亲还要科学地配置孩子的饮食,为其购买和制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随着孩子牙齿数量的增加和咀嚼能力的提高,要循序渐进地增加食物的种类,满足孩子生长发育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

舒适的温度,对孩子的睡眠、饮食和情绪有积极作用。母亲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适量增减衣物,保证孩子温暖舒适,避免过热和脱水。

(二)玩伴

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都离不开“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通过看、摸、咬、舔、扔、打等动作去开展他们的探索和尝试。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孩子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身体各方面机能也能得到加强,同时还促进了脑的发育。这一阶段的母亲要陪孩子一起玩,在“玩”中学习,探索和认识世界。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也增强了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也增加了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为今后的相处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安全保卫者

婴幼儿对世界认知不足,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容易受伤。母亲不仅要陪孩子玩,还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确保孩子的玩具和其他物品的安全与卫生。不卫生的、不安全的东西不能放在他们够得到的地方,对于其他不安全因素,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护。

(四)共同学习者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拓宽和加深,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作为母亲,要不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关于婴幼儿养护的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与时俱进。只有正确认识孩子,才能正确有效地养育孩子。还可以与孩子分享知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会模仿母亲学习的样子,渐渐地热爱学习。在这种氛围下长大,孩子将来上学也会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好,父母也轻松。

(五)多面女人

如果是“全职妈妈”,母亲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懂得享受生活。母亲可以带孩子一起做家务、吃美食、旅游、读书、购物、运动和健身等,享受劳动的过程和成果。如果是“职场妈妈”,母亲要兼顾职场和家庭,不仅要成为家庭和生活的“多面手”,还要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在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既懂得生活,又能够为家庭和事业作出贡献的母亲,是孩子的示范和良师益友。

(六)“时代精神”示范者

孩子的思想感情容易被大人所感染。大人往他们的脑子里输送正能量,则孩子充满正能量,反之亦然。母亲要以科学的世界观、豁达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践行“时代精神”,明辨是非,从善从德。在和母亲的互动中,孩子模仿母亲的言行,潜移默化地继承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价值观。这样的孩子非常有“精神”,这种精神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当他们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就会引领社会风气,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排除不当角色

要扮演好母亲这一角色,要把握好尺度,还要避免不当角色。这些不当角色,不仅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还影响了母子之间的情感。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也影响了一代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时代。

(一)万能保姆

所谓万能保姆,就是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做好,就连玩玩具、吃饭、穿衣、交友、说话,都能抢在孩子前面做完,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是通过自己的运动、探索和尝试来认识世界的,被母亲全部包办之后就,他们的肢体得不到充足的运动,脑部得不到很好的发育,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习惯之后,认为母亲替他们做事理所应当。这样的孩子,容易自卑、有交流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不肯找工作、不肯找对象、“啃老”。“万能保姆”不是母亲应该扮演的角色。

(二)甩手掌柜

所谓甩手掌柜,就是对孩子几乎不管不问,交给保姆或其他人。母亲角色缺位,孩子往往缺少安全感,也得不到很好的养育。孩子知道保姆不是亲人,更不是母亲,即使和保姆比较亲密,他们的内心仍然有缺失。保姆带出来的孩子,特别向往母亲的怀抱和陪伴,为了补偿内心缺失的亲密和依赖感,往往会有特别的嗜好和小动作,比如长大了仍然喜欢咬手指[6]。老人带孩子,孩子一直模仿溺爱小孩、思维老化、行动缓慢的老人,所以这些孩子往往任性、思维僵化、语言能力差、行动力差,“甩手掌柜”不是母亲应有的角色。

(三)施暴者

母亲往往被称为“慈母”,仁慈、包容、温柔、慈祥,常常用作母亲的标签。母亲实施语言暴力、肢体暴力或者冷暴力,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害。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要么容易胆小、内向,要么也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不会表达爱。“施暴者”不应该是母亲的角色。

(四)消极抱怨者

家庭生活不如意,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母亲心中充满抱怨和愤懑。与其他成员难以沟通,孩子就会成为母亲全部的精神寄托和倾诉对象。负面信息不断输送到孩子的脑子里,消极、愤懑的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7],母亲遇事抱怨别人的习惯也会被孩子习得。本该天真烂漫的孩子,变得忧郁、自卑、心中有仇恨、不合群、喜欢推卸责任。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避免成为“问题孩子”,母亲不应当“消极抱怨”。

“养儿方知报母恩”。母亲在养育子女的时候,要对孩子温柔、细致、耐心。还要克服困难,把负面情绪深埋心底,对孩子精心照顾、悉心教导,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等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便会对母亲更加感恩,也会把这一份爱传递下去。

四、条件和保障

母亲角色不是单独存在的。母亲这一角色的有效发挥,需要家庭的配合、平衡与补充。母亲还要通过学习和自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更好地养育子女。

(一)和谐家庭

养育孩子,不仅需要母亲这一角色的陪伴,还需要“父亲”和“丈夫”角色的全程陪同。母亲本身也是“妻子”,需要“丈夫”的角色来陪伴。几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也是如此,家庭成员一起营造和谐家庭[8],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快乐成长,让孩子心情愉快、开朗自信、积极向上。

(二)角色平衡

孩子的心田,不仅需要母亲的温柔、细腻、谨慎、慈祥来滋养,还需要父亲的坚强、豁达、勇敢、严肃来照耀。母亲和父亲角色要互相平衡,避免出现一方绝对压倒另一方的情况。在单亲家庭、“隐性单亲家庭”,母亲本身就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疲劳、焦虑、抑郁、烦躁、愤懑等,这样的母亲养育出来的孩子,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和性格问题。

(三)设立“母亲课堂”

科学有效地养育孩子,需要先对母亲进行教育。有关单位可以考虑设立“母亲课堂”,根据不同的对象和需求,灵活开展知识讲座和问答交流活动。“母亲课堂”下基层、下企业、下社区、下乡村,让母亲们学到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育儿知识,提高素养和培育孩子的能力。还可以邀请母亲们分享育儿经验,形成案例合集,互相交流学习。

失学女孩长大成为母亲后,缺乏充分的知识来科学地养育子女。“母亲课堂”可以针对这些人群,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分享育儿经验。关注特困、单亲等特殊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提供帮助和鼓励,让每一个母亲都可顺利地扮演好“母亲”这个角色,养育出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子女。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陈燕惠.儿童脑发育与行为干预.实用儿科临床杂志[J].2008(6):897-899

[2]吴玲.脑科学对0~3岁婴幼儿玩具选择和使用的启示.教育导刊[J].2012(12):28-31

[3]张晓明.婴儿也有情感需求.儿童与健康杂志[J].2003(4):15

[4]、[5]孙晓迪.浅谈育婴员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科技视界[J].2014(8):399-340

[6]王岑琳.婴幼儿情绪特征分析和管理方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3

[7]朱晓静.家教中母亲的角色定位及问题的归因分析.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4(12):34-35

[8]徐勤玲.家庭教育中的母亲角色.大众心理学[J].2016(9):31-32

[9]田梦.浅析母亲角色对子女品行教育的影响力.学理论[J].2015(10):190-191

[10]张激,李菊,任欢迎.浅析母亲在孩子教育发展中扮演的主要角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08(9):155

[11]李旺珍.农村女孩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析婴幼儿成长阶段母亲的角色定位》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