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计划方案 > 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方案

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方案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00:28 | 移动端: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方案

会计教学在现今社会有很多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方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岗证赛”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应运而生。论文以实现《基础会计学》课程“课岗证赛”融合为目标,针对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课程改革方案及保障措施,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改善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学》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具有专业基石和职业引导的双重作用,是整个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基础会计理论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目前,《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仍然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课岗证赛”相互融合的理念运用于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把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岗位工作流程、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知识点以及财务会计技能大赛贯穿于基础会计学课程中,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资格与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目的。

一、传统《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岗”脱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将《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先按教材章节讲授理论知识,在用较少的课时进行实践操作。在课堂上,教师关注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企业发生的日常经济业务大都是用语言文字描述代替实际的原始单据,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应用技术型的教育特色,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不能有效的衔接,学生缺少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2.“课证”脱节,导致教学质量下滑职业证书是检验一个人专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尤其是财务会计行业。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考取各类会计资格证书成为高校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的途径之一。但是部分学校在设置《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时,并没有将会计资格证书考试,如初级会计师考试大纲中的相关知识点写入教学大纲中,造成学生在备考时对某些知识点把握不透彻,课堂教学和证书考取脱节,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和考试通过率较低。3.“课赛”脱节,缺乏有机整合近年来,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举办了各类财务会计技能大赛,旨在检验本科院校教育水平和质量,引领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由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教学改革方向,提高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本科院校在开设《基础会计学》课程时,仅仅讲授教材理论知识,未能有效利用学科竞赛中的教学资源和竞赛方式,同时,课程考核也只以期末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将参加学科竞赛融入到课程考核中,因此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赛率和得奖率均较低。

二、基于“课岗证赛”相互融合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改革方案

鉴于前文所述,传统《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接收知识,加之课时有限,学生对该门课程只有一点感性认识,显然违背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课岗证赛”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将课内理论教学与实验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强调“夯实理论,突出应用”,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以“企业实际会计处理流程”来加速学生对会计处理的认知,以“手工建账和填制会计凭证”增加实训量,以“会计技能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会初级会计师证”来巩固训练效果,最终形成“课堂学习+企业岗位认知+会计资格考试+会计技能大赛”的教学改革方案。1.构建基于“课岗”融合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基础会计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是财会类专业学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学生缺乏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论支撑,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企业参观及课程破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内容和流程,对会计职业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在开始理论教学前,发放包括记账凭证、账页、会计报表等在内的全套手工记账资料,并根据制造业的会计核算流程,调整课程教学大纲中章节的先行后续,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具体为:首先讲授会计对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内容;其次,通过演示教学法,即利用凭证、账页等纸质资料,讲解账户、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等内容;最后,以制造业某月经济业务为背景,讲解借贷记账法在制造业的应用,同时根据原始凭证填制相关记账凭证的,并完成登账、期末账项调整、对账、结账、财产清查等一系列编表前的准备工作。在完成前述工作后,编制当月会计报表。2.构建基于“课证”融合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初级会计师证书是国家对会计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此,在以会计核算岗位为指导的教学大纲基础上,根据初级会计师考试大纲调整具体教学内容,不断对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行标准化、全面化的规定,将职业考证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融入到《基础会计学》课程中。具体为:以《基础会计学》教材为主导,梳理初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中的知识点,将两者进行选择性融合,拓宽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知识点;同时,在对课程考核时,也将《初级会计实务》的知识点融入到期末考试中。3.构建基于“课赛”融合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在“课岗证”融合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以检验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具体为:在该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通过对用友U8.10.1、网中网手工实训平台等教学软件的操作,巩固所学知识点,练习会计技能竞赛内容;同时,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将竞赛内容和方式有机整合到课程教学中,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达到课赛互促的效果。最后,课程考核时,也可以考虑将竞赛结果纳入教学成果考核及评价指标中。

三、基于“课岗证赛”相互融合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改革保障措施

1.积极开发“课岗证赛”融合的配套教材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贴合企业需求、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适用性、工学结合的配套教材,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考证通过率。在任课教师和同行专家共同参与和建设下,配套教材应尽量将教材内容与会计岗位、考证要求、实践内容及校企合作内容趋同。2.滚动修订《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近几年,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掀起一股考证潮,足以说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同时,职业证书的要求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要适时修订对应课程教学大纲,不断对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标准化规定,保证人才培养与会计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紧密衔接。3.融入“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纯理论讲授或实践操作往往很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该教学模式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会计思维和技术,如微课、翻转课堂、动画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在线教育等优点融合到传统教育中,构建线上和线下教育相辅相成的教学新模式,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使应用型本科财会类专业建设发展有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具应用型特色的发展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自身专业发展规划,不断创新,引入“互联网+”概念,建立围绕专业岗位为核心、突出实践技能的“课岗证赛”相互融合的课程教学大纲,以专业岗位和所需能力定课,课程、岗位、证书、比赛在教学内容中相互融合,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匹配,让学生在课中学、考中学、赛中学,培养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方案》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656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