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就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10篇

就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10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00:36 | 移动端:就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10篇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就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

2018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人社就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基本步调,以就业精准扶贫工作为重点,全面开启全县就业创业服务新征程,圆满完成了半年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扩大就业规模指标:完成城镇新增就业0.2421万人,完成市目标任务0.41万人的59.0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0471万人,完成市目标任务0.09万人的52.33%;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0142万人,完成市目标任务0.025万人的56.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二)职业技能培训指标: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480人,完成市目标任务950人的50.8%;贫困劳动者技能培训615人,完成市目标任务650人的94.6%;创业培训180人,完成市目标任务350人的51.4%。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以钉子精神抓好就业扶贫

1. 搭建就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经县委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县人社局2018年1月出台了《**县2018年就业扶贫春风行动暨普安工业园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实施方案》,于2月3日至9日,以中心场镇为主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连续在新宁镇白云村、回龙镇、任市镇、普安工业园区、讲治镇、永兴镇、甘棠镇等地举行了2018年就业扶贫春风行动招聘会,共组织招聘企业52家,提供180个工种4600余个岗位,全县20个乡镇共6500多名劳动者到场咨询求职,其中贫困劳动者1500余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870人,签订就业协议850人,其中贫困劳动者520人。

2018年 2月12日,《人民日报》第13版以“四川**把招聘会办进贫困村”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省就业局门户网站2月5日以“岗位进村真扶贫、岗位定制扶真贫”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让“就业扶贫”这块金字招牌在全社会更加闪亮发光。

2. 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2018年市上下达我县贫困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任务650人,县人社局、财政局2018年3月制定了《关于开展2018年农村贫困劳动者技能培训的通知》,安排在2018年退出的23个贫困村各开展一期培训,共培训贫困劳动者950人。上半年已开展培训15期,培训615人,剩余培训班次正在陆续开班中。培训中,我们采取优选培训机构、强化业务指导、严格过程监管、广泛接受监督、规范资料归档的五项措施,切实保障了培训效果。

3. 建立就业基地,鼓励吸纳就业。2018年1月,县人社局、财政局制定了《**县2018年脱贫退出贫困村建立居家就业扶贫基地的实施方案》,安排在2018年计划退出的23个贫困村,依托专合社、养殖场、企业等,建立一批居家就业扶贫基地,解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居家就近就业,每个村的基地补助金额不超过2万元,上半年在2018年计划退出村中,有8个贫困村上报了居家就业扶贫基地10家,将带动当地20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

4. 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县人社局、财政局2018年1月制定了《**县2018年开发临时性公共服务岗位实施方案》,安排在51个贫困村每村安排5个临时性公共服务岗位;2018年4月,又制定了《**县深度贫困村开发临时性公共服务岗位实施方案》,针对3个深度贫困村(讲治镇光明寺村,灵岩镇灵岩寺村,八庙镇白腊园村) 每村另设置了10个临时性公共服务岗位共计30个。临时性公共服务岗位主要在本村内从事保洁保绿、道路河道维护等公共服务工作,每月补助300元,从2018年2月开始(深度贫困村岗位从2018年5月开始上岗),共吸纳300名65岁以下的贫困家庭劳动者上岗就业。

5. 加强扶贫专员管理,助力脱贫攻坚。今年我县继续使用(就业)扶贫专员166人。 县人社局、就业局组成工作组,深入到全县20个乡镇,对(就业)扶贫专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走访和慰问,并开展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价活动。2018年1月22日,四川组工网和四川脱贫攻坚网以《**为扶贫专员“画像”》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5月4日,县人社局组织召开了2018年(就业)扶贫专员表彰暨业务培训会,对新宁镇五里桥村就业扶贫专员王芬等28名同志进行了表彰鼓励,对2018年就业扶贫政策、就业扶贫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培训。

6. 实施交通补贴,鼓励转移就业。经县人社局、财政局同意,县就业局2018年1月出台了《**县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实施方案》,对全县贫困家庭劳动力在2018年1月1日以后外出务工,发放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贴。文件印发以来,县人社局、就业局广泛宣传,印发了《补贴公告》和《办事指南》,张贴到村,发送到户,并通知到各机关事业单位,让各帮扶干部掌握政策,协助落实。目前已有103人审核合格,发放补贴总额2.9万元。

7. 创建扶贫车间,促进就近就业。我局拟草,经相关部门审议,报县委、县政府领导批准,2018年3月由脱贫攻坚办印发了《**县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工作试行方案》。在我局积极组织下,各乡镇、各帮扶单位共同努力,目前已有3家扶贫车间落地运转。目前我局正组织对政策进一步优化,以促进更多扶贫车间落户贫困村。

8. 实施创业奖励,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经县人社局、财政局同意,2018年1月县就业局制定了《**县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奖励实施方案》,对办理了营业执照、正在经营创业实体的全县创业的农村贫困劳动力,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元奖励,目标已收到申请52人,拟补贴金额26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40人。

(二)以开拓精神抓好就业服务

1. 考核激励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2018年初,我局组织各股室,对各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年工作成效进行了量化考核打分,下发了《**县人社局关于对乡镇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进行奖励的通知》,按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的名额,对新宁镇等11个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表彰;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补助”资金中,列支18万,对所有乡镇进行了业务经费补助和劳动保障协理员个人经费补助。制定下发了《**县人社局关于分解下达2018年乡镇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加强了考核,推进了工作,确保全县在就业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宣传发放、创业创新大赛组织发动、创业培训、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做出新亮点。

2. 转变补贴方式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县人社局、县财政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2018年度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坚持“先垫后补”的培训办法,由培训学员自主缴费,培训结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凭缴费发票向县就业局申报补贴。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去产能失业人员、贫困家庭子女、退役士兵等经济困难人员和重点培训群体,个人缴费确有困难的,在签订代为申请补贴协议后,可补贴到培训机构。当全年培训任务1400人完成后,就不再接受开班申请及补贴申请,促进各培训机构克服困难,多拉快跑,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截至目前,已有76名高级保育员在开展培训。

3. 进一步加强公益性保洁岗位管理。在保洁岗位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用人单位招人不易、监督管理难以下手等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隐患。为此,2018年3月,通过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县人社局、县财政局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同意,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公益性保洁岗位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采取了“提高补贴标准、降低补贴人数、银行打卡直发”三项举措,精准切入,靶向施策,进一步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也让监督管理更加便捷有效,推动了我县公益性保洁岗位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4. 积极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基地。2018年1月,县人社局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事业单位申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通知》,我们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目前已认定县国资办、县旅游局、县医保局等37家就业见习基地,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已吸纳16名大学生参加见习。

5. 积极推进失业保险支持技能培训工作。2018年4月县就业局印发了《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的通知》,5月10日组织县内20多家参保企业,召开了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工作座谈会,围绕政策规定、组织培训、证书颁发、补贴申报进行了座谈交流,进一步宣传了政策,促进了工作落实。目前已实现了补贴发放零的突破,下一步将进一步调动企业及职工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全年力争发放补贴50人以上。

6. 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018年3月,落实兑现**年社保补贴576人,补贴资金154万元,与**年度相比,补贴人数减少329人,补贴资金减少65万元。让“4050”就业困难人员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城镇低保家庭人员、累计缴费不满15年的失地农民以及所有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等四类弱势群体,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将有限的就业补贴资金用到了确需帮扶的弱势群体身上,增强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7. 积极落实失业保险待遇。今年1-6月,共为全县154名失业人员落实失业保险待遇93.45万元,特别是妥善解决了**县万顺煤业有限公司百余名失业残疾人集体上访要求享受失业保险相关待遇的问题,通过及时主动介入查清情况,责成企业及时缴清失业保险欠费,各股室、窗口密切配合、高效服务,共为90名失业残疾人按月发放失业保险金7.29万元,缴纳城镇职工医保费2.16万元,有效发挥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宣传了失业保险工作,提升了就业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8.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监管。我局以全市失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加强人员配备,常态化开展基金监管工作,进一步扎紧“安全阀”,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转。

9.积极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我局报请县人社局、财政局同意,安排资金近20万元,购买电脑、打印机、扫描设备,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委托专业档案公司开展信息录入、档案整理工作,目前设备购置、委托服务工作正在按流程办理,7月份将正式开工运行,10月底前全面完成,实现档案管理网上办理。

(三)以创新精神抓好创业服务

1. 贴息贷款扶持创业。我县通过政策东风主动“引”, 牵头单位主动“压”, 基层机构主动“找”,念好创业担保贷款“三字经”,特别是将2018年创业担保贷款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乡镇,年终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与乡镇就业平台补助资金挂钩,促进各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转变工作方式,从坐在办公室等人上门到主动上门,“找”人申贷,现场服务,将担保贷款办成了“直通车”,推动了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第一批创业担保贷款审核合格32人,已发放贷款20人200万元,第二批申请贷款25人正在贷前调查审核中。

2. 创业培训引领创业。2018年以来,**县就业局以返乡农民工及农村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基地等为重点,我县组织举办了“创业培训+现场教学”、“创业培训+导师回访”、“创业培训+导师巡诊”等活动,将培训导师引入企业,为参训学员进行现场教学,为已培训学员进行培训回访,为各类业主进行巡疹导航,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创业培训及创业活动,在全县种下了一颗颗创业创新的种子,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创业、全域创新,同时也进一步积累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脉和声望。

3. 创业大赛助推创业。积极组织筹备参加达州市第一届创业创新大赛,协调县财政局,制定了大赛经费补助和奖励办法,积极宣传发动,组织各优质企业项目积极报名,动员各企业主要负责人拨冗参赛,亲自上阵;加强审核把关,组织邀请创业专家和礼仪专家,对PPT和路演进行指导,确保了参赛项目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在初赛中取得佳绩,9个参赛项目有7个获奖,5个进入总决赛。

4. 创业补贴扶持创业。我局通过门户网站、制作宣传单、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对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并积极落实。目前,我县第一批大学生创业补贴工作已进行完毕,共收到申请资料53份,补贴符合条件46人,补贴资金46万元。2018年5月29日,《中国劳动保障报》第5版以“**县向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补贴”为题,对**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全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心和士气。

(四)以党建精神引领精准扶贫

1.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帮扶村蚂蟥沟村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工作,促进扶贫工作与农村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

2.每月定期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组织党员义务劳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意识,增强党员理想信念;

3.积极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大学习”,主要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二是深入开展“大讨论”,主要是聚焦省委治蜀兴川“六个重大问题”,结合就业工作,献言献策;三是深入开展“大调研”,提高站位谋发展,对标要求深调研摸实情,聚焦问题谋思路找办法。

4.积极建设产业扶贫基地。会同梅家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统一规划,进一步发展本土特色农产品蕉藕150多亩,蕉藕产量大、易种植,蕉藕粉口感好,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预计产量3000斤,贫困户年劳务收入预计增加3000元。

5.联系梅家乡政府、其他帮扶单位和村支“两委”共同开展“村风文明、感恩奋进”为主题争创“四好”家庭活动,制定方案,每月组织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群众代表对参与争创“四好家庭”的蚂蟥沟村、小溪沟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就“文明和谐、感恩社会、勤劳致富、整洁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打分。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抓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下半年要继续对照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完成扩大新增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各项指标。

(二)抓就业扶贫工作,继续举办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促进转移就业;积极打造扶贫车间,就业扶贫示范村、居家就业扶贫基地、转移就业扶贫基地。

(三)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三大活动”,坚持“实干导向、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实现从“单打式”脱贫向“融合式”脱贫的深度转变,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落地见效。

(四)抓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开展普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班和创业培训班,努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篇二)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按照区委2018年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结合市人社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落实“燕赵百万工匠”培育、“双创双服”培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孵化指导、组织召开了各类招聘会、人性化开展对失业人员提供各种就业服务,出色完成了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一、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组织开展招聘会活动。上半年开展各类招聘会7场,其中“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招聘会2场,“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1场,“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1场,“校园行”“社区行”专场招聘会3场。共组织招聘单位268家,提供就业岗位9736个,达成用工意向 506人次,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18400余份。全年目标任务10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70%。

2、扎实开展职业创业和技能培训,年内培训2000人。上半年完成创业培训1112人 ,完成目标任务56%。

   3、援助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全年任务目标完成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援助160名,现已完成83人,完成目标任务52%。

4、加强失业人员接收和救济金发放。上半年共接收辖区失业人员564人,征缴失业保险金715万元,发放失业救济补助金1270万元。全区共有失业参保企业1106家,参保人数达40706人,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5、失业人员档案管理服务。上半年共接收辖区失业人员档案1408份,累计管理档案达40959人。

6、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我区符合条件的、有贷款需求的83家企业跑办贷款140万元。

7、上半年城镇登记平均失业率2.97%,做到了控制在3.5%以内。

二、举办各项大型招聘会活动

上半年我局共举行7场招聘会。其中“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我局利用“互联网+”服务优势,采取现场和线上求职招聘相结合。现场招聘用人单位与求职者“面对面”双向选择,当场签订用工意向。线上招聘一是利用了就业服务“一体机”,求职者凭身份证进行自助匹配招聘;二是与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网站“金柚网”合作,通过在线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实行“一地签约,全国服务”,扩大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选择范围。

在征集用工岗位时,我局联合区工会、区妇联、区检察院、区孵化基地“非公党组织活动中心”积极协调联动,发挥了各自部门优势,从不同渠道征集用工岗位。组织了90多家企业参加招聘活动,涉及机械制造、地产开发、餐饮服务、酒店管理、装修装饰、环保化工、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传播、网络科技、电子商务、航空服务等专业。“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还得到了省内8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市就业服务中心闫新生副主任对我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招聘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提高“2018就业援助月”活动成效

上半年我局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为主题,通过精心组织安排,确定援助重点。先后深入谈南社区、盛世长安社区、胜北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援助月活动。为帮助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尽早实现就业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营造声势,启动“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主题活动日。二是摸清调查,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情。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213户,掌握其家庭情况、个人现状、就业意愿、困难问题,建立就业困难人员摸底调查台账。三是征集岗位,广泛拓宽就业渠道。征集了170家单位共3374个就业岗位。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安置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四是搭建平台,建立援助长效机制。将每一位援助对象的帮扶工作落实到辖区各站所,指定熟悉政策业务、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受就业援助咨询工作。

四、 抓好“四个对接”落实“双创双服”

今年开展“双创双服”和“4+4”工作以来,我局积极落实全省“双创双服”活动动员部署大会和石家庄市加快“4+4”产业发展动员大会精神,认真研判就业创业形势,以“四个对接”为抓手,举全局之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创新创业。

  一是充分发挥非公党建组织企业作用,抓好孵化基地企业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对接。充分利用非公党建组织企业和人才之间的纽带,企业和党员之间的纽带,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纽带,企业和发展之间的纽带,通过党组织把党的组织和群众优势转化为管理与发展优势。

  二是抓好与人大代表中的企业经营者对接。邀请企业中的人大代表考察我区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孵化基地企业经营者眼界,不断增强孵化基地企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是与政协财经组委员对接。孵化基地集中组织入驻企业法人代表深入政协财经组委员企业,学习经营管理经验,收集商业信息,直接与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帮助孵化基地企业增加营业收入。

四是与政府职能部门直对接。通过与市、区工信局、科技局、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结接,了解市区工业规划信息,帮助捕捉商机。与科技局主要对接前沿科技信息,提高企业创业科技含量,与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对接,加强了贷款支持力度,缓解了孵化基地企业融资难。

五、优化办事失业保险金领取流程

由于我区特殊的产业结构,导致我区拥有棉一、棉二、棉三等众多国企改制企业,使得我区每月接收大量新增失业人员,在使用指纹签字系统发放失业金后,我们进一步优化办事方法,继续将指纹系统应用于新增失业人员报道手续中,由以往人工填写告知书,改为电子录入指纹后直接打印带有个人信息并印有个人指纹的告知书,既节省了以往人工填写个人信息、签字、按指纹的时间,也避免了老弱病残人群在填写信息时由于老花眼、特殊身体状况等问题带来的不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办事人员。

同时我们还将其他各项业务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制作成明白纸,强化提前告知工作,方便办事人员了解办事流程。并在失业金签字等业务办理期内,实行延时服务,中午工作人员不休息,保证失业人员随到随签,随时办量各项业务,由于方法得当,确保了我区失业人员保险金发放准确率达100%,其他各项业务办理过程优质高效。

   六、存在的问题

1、招工难、就业难的矛盾在我区依然较为突出,驻区企业绝大部分缺少技术性人才。

2、学员培训完成后后续服务和跟踪回访力度不够,无法完全掌握学员学习培训成果;学员完成培训后的就业率较低。

3、创业孵化基地入驻的创业人员,在创业过程选择的创业项目一般化,融资难度大,加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运营中业绩平平。

4、需要加大招聘会前期宣传工作,做到针对性强,以便提高用工岗位与求职者合理匹配。

     七、下半年工作打算

1、推动现有创新平台提质升级,进一步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继续做好扶持10家小微企业创业的工作。

2、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3、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继续组织开展好下半年的各类招聘会。创建2个省级充分就业社区。

4、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年内创业培训2000人的工作。

5、提升完善人事代理工作操作流程,不断扩大服务范围,简化办理手续,为更多自谋职业人员服务。

6、进一步加强对培训学员的跟踪回访力度,准确掌握学员动态,计划完善学员跟踪回访制度;加强与成熟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开拓创业就业渠道,给培训学员提供更加宽广的创业就业平台。

7、加强孵化基地创业孵化指导,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到省内外先进创业孵化基地学习,力争创业孵化有重大突破性进展。  

(篇三)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就业服务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确立的“扎根一个服务,用活二笔资金,打造三个平台,抓牢四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扎根一个服务

作为民生工程,服务是就业的根本。我局一直以来都把热情服务、精准服务、廉洁服务作为根本,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一是热情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要主动热情帮助上门群众、注重一言一行,让群众满意,增强服务的责任感。对服务态度差,工作不认真的人和事果断采取措施。去年以来,共对3位同志提出批评和停岗等处理,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二是精准服务。工作人员要做到业务精、反应快、态度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精准把握服务对象的需求,有的放矢,让群众享受熟练、高效的服务,努力使窗口成为展示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的一面旗帜。三是廉洁服务。强化廉洁意识,不吃拿卡要、不甩脸色,不吃服务对象的一顿饭,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和相关纪律要求,维护了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用活二笔资金

用活就业资金和创业贷款贴息资金是支撑就业政策落实和工作开展的生命线。一是严格资金管理。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严格执行各项就业补贴支出项目、支出标准和支出程序,确保支出资金符合就业政策规定的使用范围。积极接受省、市、县的专项和综合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二是资金使用紧扣全县大局。对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清洁工程、项目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我局充分发挥这两笔资金的撬动作用,从公益性岗位、创业贴息、技能培训等方面,以少量资金带动全局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三是拓宽资金来源。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电子商务培训力度,贫困户帮扶力度,要向省、市、县争项目和配套,缓解资金压力。今年通过各方努力,争取到县级创业贷款新增配套140余万元。

三、打造三个平台。

县级服务窗口平台、乡镇基层平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建设是我们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最主要平台,也是展示我们工作成效的窗口。

(一)打造县级服务窗口平台。县就业局服务窗口平台是集人力资源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培训指导、失业保险、职业介绍为一体的为民服务平台。6月份我局将按县里统一要求进驻县市民之家集中办公,借此契机,要进一步规范窗口形象,打造一流县级服务窗口平台。牢固树立“窗口无小事”的观念,从细节养成抓起,筑牢服务意识、文明意识、窗口意识,坚持立足小窗口,服务大社会。

(二)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今年我县将重点打造2个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一是打造飞天创业园孵化平台。飞天创业园自去年下半年开园以来,目前已有86家创业团队200余人入园创业,涉及农业、服务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上半年,创业园营业销售总额达7100余万元。也出现了一批创业典型,其中残疾人创业典型何建林,创办了萍乡寅葫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聘请了5名残疾人士。公司主要针对全国各地的盲人朋友,经营各种盲用产品,包括电子产品、生活用品、食品等,月营业额已逾1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有不少残疾朋友通过其成为盲人专用产品的代理,解决了他们就业难的问题。二是打造仙风三宝孵化平台。仙风三宝孵化平台借助宣风镇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契机深挖宣风谷酒、板鸭、萝卜三宝文化内涵和底蕴,采取“文化+特色产业+旅游+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重点建设生态概念区、三宝文化区及湿地生态区三大区域,以观光游览小火车为线索,串联各个景观节点,营造了“森林休博园”概念,展现出田园风光、自然生态、饲养农耕、湿地沙滩、乡土文化相融合的美丽画卷。项目总投资5.4亿元,已完成投资1.5亿元。该项目现正在紧张的建设招商之中,开园后将引进游乐园、餐饮、宾馆、商铺、特色经营项目等数十个招商项目,并适当安排部分贫困户到园区创业就业,竭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独具特色的私营创业孵化和扶贫基地。

(三)打造乡镇基层平台。重点从制定工作制度和考评措施上着手,下发了《芦溪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考核细则》,3月份召开了各乡镇就业重点工作部署会议,将各项工作分解到各个乡镇,明确了工作任务职责,每季度对工作进度进行统计通报,根据各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年终评比排名。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打破了原来协管员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平台经费拨付方式,按2:3:5的比例评选一、二、三类村和社区,将考核结果与协管员的工作补贴、基层站所的工作经费挂钩。今年将打造4个一流乡镇平台,新增10个一类村级平台,让我县的乡镇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发挥乡镇村平台的作用,协助抓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按月上报有关数据,发掘典型事例和做法。

四、抓牢四项工作。

业务工作永远是我们的根本,因此抓牢创业贷款、公共就业、培训创业、失业保险这四项基层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抓牢创业贷款发放工作,确保创业担保贷款稳中有进。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贫困户等重点群体的扶持力度,简化办理程序,创新反担保方式,对市场前景较好、带动就业效应较强的就业项目予以优先扶持。上半年,共开展发放贷款上户调查340 次,召开审贷会5 次,发放贷款5 批。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21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1%,其中个人贷款2929万元,企业贷款1290万元。全县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直接扶持318名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并带动1400多余名各类人员就业。其中为4户贫困户发放创业贷款18万元,有效缓解了其创业压力。

(二)抓牢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困难人员再就业。进一步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切实为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帮助各类求职者实现就业。积极组织召开各类招聘会,利用各乡镇赶集的日子举办就业扶贫“送岗位”下乡活动。上半年,共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4场,开展就业扶贫“送岗位”活动7次,活动集中了400余家企业16000余个用工岗位,共发放招聘信息、公共就业服务指南等政策宣传单26000余份。直接达成用工合同意向4300余人,有效促进零距离岗位对接。免费职介6700人次,其中为4**户贫困户提供岗位对接,实现上岗456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459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63.4%;城镇就业率97% ;困难群体(4050人员)就业1**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64.6%;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 ;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14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9%,其中:省内新增转移1429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64.9%。

(三)抓牢培训创业工作,努力提高劳动者适应工作能力。一是针对企业的需要,对园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定向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到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育什么人才。二是聘请专家进行保育员、月嫂等家庭服务业培训,提升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三是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贫困户、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失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将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有效的结合起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等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以创业拉动就业。四是聘请专业学者和技术专家进行“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及分析、网上开店技能提升、农村电商应用等电商知识的培训。上半年,共计培训1923人:其中工业园区企业定向培训1310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65.5%;;家庭服务业培训206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58.9%;创业培训26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1.1%;电商培训1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其中共培训贫困户49人次,有效增强其就业创业的能力。

(四)抓牢失业保险征缴工作。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征缴额,积极开展失业保险参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为享受失业保险对象做好审查、发放等工作。进一步开展稳岗补贴工作,对提出申请的广宣鞋业、南方水泥等企业做好审查审批工作。上半年,共征缴失业保险金191.63万元,同时发放失业补贴16.5万元。同时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实行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管理体制,提供档案的接收和转递;档案的整理和保管等公共服务。上半年,共计接受档案72份,转递档案29份。

五、下阶段就业工作部署

按照上级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打算在下半年继续围绕“扎根一个服务,用活二笔资金,打造三个平台,抓牢四项工作”的工作目标认真开展工作。

(一)继续抓好队伍建设,打造一流服务环境和团队,服务芦溪发展大局。

(二)继续把关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把廉政建设作为日常工作来开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作用。

(三)继续加强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发挥3个平台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尤其是要加快2个创业孵化基地的申报工作,推进全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对乡镇平台建设要突出龙头引领作用,对积极性高、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和村、社区要加大支持力度,不搞平均主义。发挥县乡村三级联动,协助抓好就业扶贫工作。

(四)继续抓牢创业贷款、公共就业、培训创业、失业保险四项工作,按时按进度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六、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盘活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两笔沉淀资金的使用效率,每年可适当比例调配到就业资金统一账户。

(二)减少县区配套压力。对就业资金、创业贷款贴息县区配套上,建议中央、省领导下基层调研。对县区配套普遍不到位问题出台办法,甚至是取消县区配套的要求。

(三)就业资金支出政策端口多。就业资金可支出的政策端口非常多且逐年都在增加,但资金配套却非常有限,导致许多政策的出台根本在基层就很难执行,缺乏执行的可行性。建议中央、省对相关政策进行疏理,对有些不适宜普遍推广的政策予以调整或取缔。    

(篇四)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人社局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四区两化”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多项举措实施就业精准扶贫,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就业民生目标,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目标任务推进完成情况

上半年,我局圆满完成市、区下达的各项就业目标任务,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0143人,完成73.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1人,完成71.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29人,完成72.2%;大学生就业创业2610人,完成60.7%;大学生创业82人,完成68.3%;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142人,完成61.74%;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20人,完成60.0%;对五类重点人员实施就业精准扶贫,帮扶22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全面推进就业精准扶贫,保障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制订《青羊区就业创业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将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城镇居民增收对象“五类”人员纳入帮扶范围,对城镇居民增收对象599人进行入户调查统计,“一户一策”动态管理。持续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状况调查,调查失业率为5.19%,居民就业稳定,收入稳步提高。采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拓宽灵活就业渠道、下岗职工转岗培训、搭建用工求职平台等方式,保障重点就业困难群众就业,上半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85个,办理就失业登记598人,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16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29人,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439万元。

(二)实施就业服务精细化管理,促进基层就业服务均衡发展。继续深化“三级联动”+“三定考核”管理服务模式,以《青羊区街道就业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为抓手,持续开展就业日常巡查和绩效考核,将重点基础就业服务工作向社区延伸,实现重点人群帮扶、就业岗位推荐、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跟踪服务等在社区一级成熟开展。召开了基层就业服务工作交流会,金沙、少城、文家、黄田坝先进工作经验交流推广。强化对街道、社区工作指导,开展集中业务培训4期培训130人。

(三)深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青羊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就业招聘活动、青羊大学生创业交流QQ群、就业微信服务平台等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建立区、街道、社区三位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青羊创业就业,上半年,我区完成创业培训242人,实现创新创业2610人,大学生创业82人。四川车优里科技有限公司、**云瞰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创新企业相继涌现,李佳泽等创业青年脱颖而出,青羊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氛围更加浓厚。

(四)实施实用技能就业能力培养计划,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深化就业培训改革,针对市场和劳动者需求设置培训项目,稳步实施培训个人直补,发放直补补贴0.**万元。继续实施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行动,提升青年劳动者技能素质,完成下岗职工转岗培训785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709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供餐饮、家政、建筑施工等特色职技能培训服务,完成中、高级品牌培训120人,组织146名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42人。强化培训监管,实施实地巡查、视频监控、纪委巡查等多种监管方式,资金审核层层把关,上半年未发生一起违规违纪现象。

(五)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高效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坚持每月开展就失业监测分析,60家重点企业上半年共提供岗位28017个,用工需求总体平稳。加强与辖工用工企业对接,收集空岗岗位,通过微博、微信、QQ等发布用工信息,开辟院落用工信息专栏,每月更新信息4次以上,上半年共开发岗位8667个,登记求职人数3995人,求人倍率达1.02。积极搭建用工求职平台,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招聘活动30场次,提供岗位5125个,达成意向性协议721人。组织30家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见习服务,见习人员38人,发放见习补贴2.16万元。

(六)深化区域就业互动,提升区域就业合作水平。加大青蒲对流合作力度,对蒲江县大塘镇洪福村开展对口帮扶,制订《蒲江县大塘镇洪福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文化产业、人才扶“智”、优势产业发展、返乡民工创业、职业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困难群体“一对一”帮扶等8项精准扶贫行动,帮助洪福村在2年时间内实现脱贫。继续对得荣县提供就业帮扶,为得荣县提供就业岗位141个,为藏区“9+3”学生提供岗位150个。

(七)落实失业保险政策,援企稳岗。充分发挥失业保险援企稳岗作用,将失业保险费率下调为1%,为268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203.83万元,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失业保险待遇核发工作,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上半年共发放失业保险待遇2456.4万元。牢牢做好失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上半年我区无一起漏发、错发现象。

(八)深化就业专项资金检查,确保专项资金安全。每季度坚持开展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修订完善《就业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等制度,建立起规范有序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进一步强化资金审核拨付过程监管,严格执行社区、街道、就业局、人社局四级分级审核管理机制,并按规定进行公示,设立公开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上半年共引领高校毕业生创业82人,对其中66名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66万元,在发放补贴的同时对补贴资金申领做到层层把关、现场核实,防止虚报冒领创业资金。对职业技能培训按照不低于参培学员人数20%标准进行电话抽查或实地核查,对创业实体补贴做到100%现场实地核查,对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者随机抽查面85%以上。通过层层把关、严格监管,我区就业专项资金平稳安全运行,未发现有任何违纪违规现象。

三、特色亮点工作

(一)打造青羊样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现有1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五城区唯一一个)、4个“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基础上,经与各街道、社区充分沟通、调研论证,并综合考量社区资源、设施配套、人员素质及工作能力等因素,将少城街道办事处商业街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等16个点位为确定为青羊区首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示范点。在政策扶持、资金安排上对示范点位予以倾斜、重点建设,希望通过就业服务示范点的打造,并借助示范点位的带动作用、示范作用和提升作用,促进辖区基层就业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均衡发展,为以后创建省级、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奠定基础。该项工作由就业部门独自牵头开展,是青羊五年就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目前仅青羊区一家开展了此项工作,领跑市内其他区县,走在了**市就业工作前列。

(二)深入推进青羊基层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市独一无二,全省领先。紧密结合区情实际,积极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推进青羊基层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在青羊区《关于对创业指导机构、孵化基地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实施补贴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政策基础上,研究制订《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实施细则》,持续发力,为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保障。目前,府南同德“社会组织”、东坡西村“创业产业”、少城明堂“文化创意”、草市“健康养老”等4个基层创业孵化基地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2个基地正处于建设之中。这些基层创业孵化基地均是小型专业化孵化平台,由人社系统单独牵头打造,是适合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载体,也是对区级大型综合类孵化园区的有益补充。大小型互补、综合化专业化并存的“青羊特色”基层创业服务模式初步建立,青羊创业发展模式全市独一无二,全省领先,成效明显,上半年我区共促进创新创业2610人,大学生创业82人,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66万元。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今年,我区大学生就业创业目标任务重,完成十分困难。市上下达目标任务数为4300人,较**年2000人的目标任务增加了115%。青羊辖区内高校在五城区相对较少,目前仅有四川商务职业学院青羊校区这一所规模较大的院校,今年完成4300人的目标任务压力很大、非常困难。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跟进各项目标任务实施情况,在半年目标进度“双过半”基础上,继续自我加压,精准发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做好青羊就业微信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和管理使用,加大就业信息投送量,扩大就业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扎实推进基层就业工作统筹管理,继续深化“三级联动”+“三定考核”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做好16个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示范点位的建设,促进街道、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促进基层就业服务工作均衡发展。

三是继续抓好重点困难群体就业,落实对区内“五类人员”的就业精准扶贫,加强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强化对街道社区扶贫工作指导,组织开展各类集中性就业帮扶行动,对“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托底安置。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实现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0%就业。落实好对蒲江县大塘镇洪福村的对口帮扶,抓好**年洪福村产业提升项目的建设,帮助村内18户68名重点困难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四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公共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在现有3个孵化基地基础上,力争完成2—3个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合理的基层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培育孵化一批优质创业项目。组织实施好大学生两大“行动计划”,带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稳步推进就业培训改革,继续深入实施技能培训直补,扎实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全年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9520人以上。 

(篇五)

   今年以来,我区就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社局的具体指导下,以及全区目标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和三项要点开展就业工作。一是统一思想,坚决落实就业工作实名制;二是主动作为,确保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三是落实政策,完成就业精准扶贫任务。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年目标实现“过半”。

   截止6月底,新增就业16109人次,占年度目标的80.55%;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2308人次,占年度目标的69.93%;扶持创业带动就业3825人次,占年度目标的85%;城镇登记失业率3.0%。组织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培训527人,占年度目标的52.7%。形成“15分钟就业圈”方案,拟报市人社局审核后实施。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以“春风行动”为主题,开展系列服务活动促就业。年初,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人力资源局审时度势,联合大街网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千企万人‘互联网+’”综合招聘会。本次招聘会线上线下邀请到了联邦快递(中国)、卓尔、华中数控等数千家优质企业,提供管理、技术、销售、文员等各类工种的就业岗位达7000余个。本次招聘会突出”互联网+”的特点,分为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此次招聘会目的是为供需双方搭建有利平台,形成品牌效应。做好企业与社区的对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配置,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二)以“第五届武汉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大赛”活动为契机,完善创业环境,打造“硚口”名片。本次大赛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硚口区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武汉人才市场、相关高校、企业和社会机构协办的公益性赛事,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服务平台。举办此次大赛是区委区政府针对硚口区“老工业区、底子薄、困难多、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开展的一次大赛,较好地打造了“生态硚口”“创业基地”的城市名片,为吸引各大企业和高新人才奠定了基础,也是响应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的有力举措。

   (三)主动作为,确保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落实。与区财政局、民政局积极沟通协调,传达市局通知精神,大力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扩大贷款范围和数额。结合我区财政相对困难的实际,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争取兄弟部门的理解。针对去年小额贷款审批时限长、放款慢等问题,今年更换了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并获得了区政府的批准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为今年的创业担保贷款任务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四)落实政策,重点援助,完成就业精准扶贫任务。认真学习领会并执行《关于武汉市社会保险补贴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武人社函〔**〕28号)文件精神,落实好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对市内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继续享受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于之前不能办理的女性超过50岁,男性超过60岁,但还未办理退休,符合享受政策的人员,均可接受办理。上半年,全区有灵活就业人员超过1.3万余人次领取到社会保险补贴,支付社保补贴资金 1800余万元;二是全面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去年我区有15个社区达到零就业家庭和双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目标要求,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五)统一思想,把就业工作实名制落到实处。依据市局《关于实行就业工作实名制管理的通知》要求,我区及时召开会议,学习领会通知精神,并制定措施抓落实。一是将通知要求及时传达到社区专干,统一劳动服务工作人员思想。二是明确区、街道、社区三级实名制落实的具体责任人,划分职责、明确分工。三是积极学习市局文件精神,统一各类实名制报表填报标准与报送日期。四是区级部门定期检查评比,形成长效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性失业现象加剧,困难人员就业更难。从宏观上讲,我区劳动力总体状况仍是供大于求,结构性失业矛盾依然存在,有人没事做和有事没人做现象并存。由于用工企业需要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大多数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高科技公司需要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和产业工人,而我区又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有大量的失业人员要求就业,而得不到就业;另一方面,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又招不到工人,形成“用工荒”的假象。在年龄要求上,主要集中有18-35岁,这种结构性失业矛盾有加剧趋势。上半年全区仅灵活就业人数达1.3万余人次,这部分人员就业岗位不固定,收入不稳定,无合同无保险,一旦优惠政策到期,由于年龄和技能等原因就业和生活将更加困难。

   (二)街道编制体制改革暂无定论,一定程度上影响队伍干劲。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均无编制。他们除了兼职做劳动保障工作,还承担着其他大量的乡镇社区的工作。尤其在各街道劳动服务保障管理所工作人员经常变动,一名工作人员好不容易刚刚对劳动保障工作有所熟悉,就又离开了劳动保障工作岗位,更迭频繁,导致工作队伍不稳定,难以保证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效的开展,致使劳动保障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很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一名工作人员服务的对象就是两三千人,工作量大,工作标准高,不允许出现差错,任务较重。而且目前街道机构改革正在开展,人员安置暂无定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工作干劲。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大多是公益性岗位招聘的下岗失业人员,没有编制,工资从就业专项资金中解决,收入较低,而且没有规范的工资晋升机制,过低的收入严重影响了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工作人员工作不安心。

   (三)创业担保贷款更换金融机构后,抓手仍然不足。今年我们私下做了大量工作,虽然更换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建议获得了批准,但由于长期以来受资金不足的限制,再加上各区与担保公司、合作银行的具体合作细节方式较多,无统一标准和工作流程,因此,我区的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还有很对具体困难需要解决。

   (四)就业工作实名制的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实名制是一项服务大众、惠及万民的系统工程,有力地保障了民众权益,促进民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社区专干人员较少、服务对象较多、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以及宣传工作不到位,民众欠缺配合等因素限制,各项数据的取得与实际情况或多或少有点出入。我们将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纠正和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快“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建设。受领任务后,今年我们积极向区人资局党委汇报,争取支持,通过5次协调会,已经确定我区就业信息平台的硬件配置要求与软件项目构成,即将步入具体施工安装阶段。我们将安排专人全程跟踪工程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二)协调银行,加快放款速度,力争创业担保贷款目标的完成。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主动作为,靠前工作,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协调担保企业和银行,借鉴其他各区成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硚口特点的工作流程,加快放款速度,加大放款力度,力争改变现状,完成目标。

   (三)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项扶持政策。切实将《关于武汉市社会保险补贴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武人社函〔**〕28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加大对社区专干的培训力度,让他们熟知了解并能够熟练操作,加强社区宣传,做好上门服务,确保复核享受条件的居民一人不漏。

   (四)以“互联网+助推春风行动”为主题,搞好用工对接服务。扎实开展就业服务活动,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实现扩大就业的目标。根据今年我区企业搬迁,老企业下岗人员多的特点,增加大型招聘会次数,为各类企业和失业人员服务。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衔接作用,主动走出去,靠上前,根据企业需要,随时为企业提供招聘用工服务。社区专干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品牌效应,做好企业与社区的对接。

   (五)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要认真学习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要增强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实干,善于摸索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推进就业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篇六)

半年来,本局按照党的**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总要求,在局党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秉持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工作理念,大力抓好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全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公益岗位管理等工作,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质高效的推进就业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效

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679人,占全年任务的75.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33人,占全年任务的76%;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825人,占全年任务的75%;组织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008人,占全年任务的75.2%;在岗就业人员双技能培训2256人,占全年任务的75.2%;创业培训763人,占全年任务的76.3%;扶持创业人员748人,占全年任务的74.8%;带动就业2252人,占全年任务的75%;新增创业主体763,占全年任务的76.3%;建立创业示范基地12个,占全年任务的8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8笔2124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城镇参加失业保险达14257人,占全年任务的100.2%;新扩面837人,占全年任务的83.7%;征收失业保险费187.57万元,支出74.38万元;政策性资金争取完成144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8%;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年初,结合“五联”活动对零就业家庭、长期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低保户、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入户家访,了解其面临的具体困难和就业需求,将有就业愿望的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

为了引导农村劳动者有序转移就业,加快城乡统筹就业步伐,为具备基本外出条件和要求的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拓展就业渠道。2月18日,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楼前举行“保康县**年春风行动暨城乡劳动力就业现场招聘会”,共有35家用人单位进场开展招聘,其中县外企业7家,县内企业28家,提供就业岗位5400个,活动期间发放春风卡及宣传资料18500多份,吸引了8000多名返乡农民、大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人员,现场签订意向性协议3056人。

(二)以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全力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本着以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成功典型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3月份我们根据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的实际情况,及时注入担保基金500万元(担保基金累计达1500万元,可放贷7500万元),全力为本县各类创业人员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为确保基金运行安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的精神,严格执行创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程序,认真审核相关贷款手续,做到了贷前审核、贷中监管、贷后跟踪等服务。截至目前,培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成功典型10家,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8笔2124万元。

(三)根据政策要求,全面推进公益岗位管理。根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关于印发〈保康县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保人社字〔**〕47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关于开展公益性岗位清理工作的通知》(保人社字〔**〕99号)文件要求,从**年9月1日开始,所有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标准按上级政策规定标准60%执行,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达到或超过3年期限的将停发补贴。为确保清理工作顺利完成,我局提前给相关单位发出通知,要求积极配合自行整改。截止目前,共发放岗位补贴273.9万元,社保补贴92.7万元。

(四)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创业能力。在开展城乡劳动者培训时,根据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培训方式。一是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增强创业指导性。近年来,针对保康山高地少,缺乏创业场所这一现状,尝试着开办了网络创业培训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今年上半年,就业训练中心开展了四期网络创业培训,培训学员287人。二是开展典型引路培训,增强创业实效性。根据创业者需求,邀请近30名成功创业人士现身说法,向培训学员讲授创业经历、分享成功经验,交流创业心得。将创业者选送到产业龙头基地、培训实训基地、创业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实训,提升创业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素质。1至6月份,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创业培训763人,技能培训2256人,为创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6.6万元。

(五)强化失业保险功能,全力保障民生工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失业保险条例》,以“核定、扩面、征缴”为重点,严格按政策审核单位参保及缴费情况,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金的人员认真核定其待遇标准,实行复核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杜绝了骗取、冒领和不符合条件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现象的发生。二是积极参加局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对未参保单位进行政策宣传,将更多单位纳入失业保险范畴。三是积极落实稳岗补贴政策,上半年共为10家符合享受稳岗补贴政策的企业给予补贴29.**万元。

(六)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2月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本局严格按照局群教办的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制定了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开展了交心谈心,发放意见建议征求表60份,征求意见建议28条,针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正在进行对照检查撰写剖析材料和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目前,群教活动正在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扎实有序推进中。

(七)努力做好“挂钩扶贫、三万、五联工作”。上半年,本局分批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先后12批次深入黄堡镇寨湾,开展“三万”、“五联”、脱贫奔小康帮扶活动,对该村进行了全覆盖调查走访,确定了17个五联户,填写入户调查表及调查问卷总计60余份,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职业培训、就业招聘简章各200余份,并在村委会安装两块大型宣传展牌。同时,为支援该村春耕生产,出资5000元,购买化肥4000斤发放给村民。针对该村大病患者胡萍的情况,专门向人社局汇报,在全局发起捐赠活动,在4月份的道德讲堂上,现场募捐7325元。为解决寨湾村的村民出行难、农用物资运输难的问题,本局筹措帮扶资金4万元,协调相关部门配套资金8万元,修建一座便民桥。目前,便民桥现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本局挂钩扶贫工作深得当地干部群众高度称赞。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本局上半年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公益岗位管理问题。按照公益岗位的有关管理规定,公益岗位人员期满三年后,必须退出,但该县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都是由村干部兼任,由于没有合适人选,期满三年后无法退出,这就造成了现实与政策相矛盾。

二是争创工作,部门配合问题。保康县“争创”工作主要由人社部门下属二级单位劳动就业管理局承担,基本上是在唱独角戏,而与我们相配合的都是各主管局,很多工作不好协调,工作有难度。

三是基层平台建设问题。目前,就业训练中心只有两间微机教室可用,改造了一栋陈旧危房用于教师等工作人员办公,还没有学员食堂及学员宿舍等配套设施。基层乡镇人社服务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11个乡镇人社服务中心中仍有6个没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在下一步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无地可建的尴尬局面。

四是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问题。本县目前有灵活就业人员6500余人,如果按目前标准核算执行的话,年所需资金将会超过1000多万元,远远超出本县再就业专项资金的承受能力。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针对上半年工作所出现的问题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全民创业。一是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就业援助、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财政投入、融资担保等优惠政策,扶持更多的人自主创业。二是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创业质量。三是加强部门协调,强化责任,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对重点工作组建专班,实行硬帐硬结。

二是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窗口服务作用,实行“一站式”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做好企业用工和劳动者职业介绍工作等。

三是继续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坚持政府积极推动和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城乡劳动者技能素质。依托县就业训练中心、职业培训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行业配合、学校参与、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技能劳动者培养工作新格局。

四是全力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按照人社局党组、群教办要求及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我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五是继续抓紧日常机关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和全局的日常综合管理工作,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篇七)

**年上半年,根据市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以就业扶贫工作为重点,主动作为、狠抓就业创业政策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580人,占市指标4800人的74.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58人,占市指标1200人的6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0人,占市指标350人的60%;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2%;创业培训380人,占市指标700人的54%;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985人,占市指标1800人的55%;技能培训脱贫行动1531人,占市指标2900人的53%;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43人,占市指标75人的57%;安置“9+3”藏区学生就业9人,完成任务数14人的64%;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8万元。

二、**年上半年就业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

以服务全县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园区、景区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畜牧养殖、农家乐等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实际,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设扶贫专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突出实际、实用、实效。

1、围绕县委全域旅游战略,抓好巴山大峡谷等景区旅游扶贫培训。4月19日至6月24日,我局委托县职中开展了二期“宣汉县巴山大峡谷等景区从业人员培训”。来自樊哙、下八、**、马渡关等25个乡镇共382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导游”、“厨师”、 “特色产品营销员”、“酒店管理”、“客房服务员”等5个工种的培训,培训合格率在98%以上。

2、开展就业培训“扶贫专班”。我局分别在毛坝镇天坪村、隘口乡德胜村和**乡开展了三期就业培训“扶贫专班”,共有149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3、开展劳务品牌培训。4月7日至16日,我局在县职中开展了“家政服务员”品牌培训,培训合格人员459人。

(二)实施就业促进脱贫行动

1、做好建卡贫困户劳动力实名制入库工作

根据省就业局的要求,我局在贫困劳动力实名制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年已脱贫和**年预脱贫贫困人口劳动力情况进行了标识。一是对全县各乡镇劳动保障协理员进行业务培训;二是以乡镇为单位由分管领导带队,深入村社逐户采集信息;三是按照“精准、详细、动态”原则,对贫困家庭劳动者的基本情况、转移就业状况、培训需求和创业意愿进行调查并登记入库,精准掌握就业创业需求。截至目前,我县已对**年已脱贫的19169名建卡贫苦户和**预脱贫的19626名建卡贫困户分别进行了标识。

2、带岗位到农村贫困家庭托底推进就业扶贫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我局在54个乡镇70个预脱贫村开发设置临时性公共服务岗位,为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建卡贫困户提供托底就业帮扶,共解决700名困难群众就业,帮助700个贫困家庭1400人脱贫,共拨付资金336万元。

3、实施转移就业和企业吸纳就业脱贫行动

为进一步鼓励企业吸纳招用贫困劳动力,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一是和柳池工业园区联合在县汽车站和南坝镇开展了“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8家用工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先后帮助42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二是组织我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厦门市人社局签订劳务输出合作协议,为农村建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搭建平台。三是就业培训+招聘就业同步推进。我局创新工作方式,超前谋划,采取事前联系,上门服务,广泛宣传,发放资料等方式,免费为培训学员搭建就业平台,让每个学员都会在家门口得到一次就业机会。

4、实施创业引领行动

一是落实创业就业奖补。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按照吸纳安置1名贫困家庭劳动力给予一次性奖补资金1000元。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和企业作为就业扶贫基地,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奖励。二是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出台了《宣汉县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操作办法》,对有创业要求、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所有城乡劳动者,贷款额度为5-10万元,贷款期限由2年调整为3年。截至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8万元。三是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助其创业成功。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3名高校毕业生申报创业补贴。

(三)高标准创建就业扶贫示范村

按照“创建一村,整村脱贫”目标,创新探索“就业平台+产业引领+多元收益+政策援助”就业扶贫新模式,在毛坝镇天坪村投入10余万元高标准建立了一个就业扶贫工作站、设置了一个就业扶贫专员、设立了一个就业扶贫安置基地、创设了一个信息化服务平台,体现了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就业特色、产业特色和帮扶特色。量身开展了果树栽培技能培训、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指导松柏公司广泛吸纳周边困难群众就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购买社保、农保和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公司与群众共建共享。389名群众转变为产业工人,既拿工资又享受社会保障,带动64户、128个贫困户脱贫。

三、存在的问题

1、市局下达的培训任务完成难度大。部分群众对技能培训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培训是政府行为,参加培训耽误农活,内生动力不足。同时,他们认为国家花钱搞培训不如把这笔钱直接发给他们实用,没有认识到掌握技能更能学到脱贫致富本领的重要性。所以,每年参培人员的组织难度较大。

2、招工难与用工难矛盾仍然凸显。近年来,我县积极组织举办各种招聘活动,为贫困家庭劳动力等各类求职者搭建用工对接平台。各类企业、求职者也都积极参与,现场用工对接效果也能达到预期期望,但是最终能上岗的求职者只占很少的比例。企业招不到满意的员工,而社会闲赋的劳动力又过多过剩。

四、**年下半年就业工作计划

(一)继续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一是结合我县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需求、县域产业发展和特色优势,采取订单、定向、委托等培训模式,以贫困家庭劳动力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技能培训;二是采取开设扶贫专班等形式,在培训人员较为集中的乡村、乡镇,通过“农民夜校”等平台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开展就业培训“扶贫专班”,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门实用性技能。计划各类培训1500人。

(二)落实省就业扶贫工作奖补政策。按照我局和县财政局联合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就业扶贫工作九条措施的通知》精神,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方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生产经营主体和企业兑现奖补政策。

(三)继续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委托达州市达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以“一人就业,一家脱贫”为主题的就业扶贫系列招聘会,全县将在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中心场镇和县城组织开展10场次的“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拟帮助200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或就地就近就业。

(四)纵深推进就业扶贫示范村建设。印发了《宣汉县**年就业扶贫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全县将重点规划创建21个分布广泛合理、特色亮点突出、就业更加充分、创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就业扶贫示范村,在总结毛坝镇天坪村创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提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助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村脱贫摘帽。

(五)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一是用活用足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惠民政策,力争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万元以上;二是充分发挥能人、科技、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以典型“引”,激发创业热情,并做好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创业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脱贫奔康。

(篇八)

**年上半年,就管中心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市局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街道劳动保障所的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年度各项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就业服务和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服务,全力推进全区创业型街道、创业型社区创建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就业目标完成情况。1-6月份,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8**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6.75%;实现再就业3560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515 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9.11%和57.22%;培育自主创业者794人,创业带动就业7299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5.62%和68.86%;大学生创业215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7.19%;市民卡新制卡发卡18803张,完成年度目标的125.35%。

2、培训目标完成情况。1-6月份,新成长劳动力培训246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256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66.5% 和64%;在职职工培训5860人,失业人员职业培训1530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1.4%和66.5%;创业培训37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3.33%;新增高技能人才37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5%;职业技能鉴定取证903 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2.9%;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262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74.86%。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认真做好窗口各项业务工作。一是累计办理劳动合同录用备案19366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6073 本,就业证年检69**本,就业困难人员认定709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2笔计70万元;办理《大学生创业证》272 本;开展项目评审13期,52个项目,注册落地28个;申报优秀创业项目37个,其中获奖7个。二是做好失业保险各项业务工作。失业金在领1417人次,计2620.02万元;办理延长失业金申领2**人次;终解备案17171人次;审核失业金待遇1225人次;接收档案126 份;办理退休697人;人像采集10563人次,市民卡制卡21419 张,市民卡补卡3497张,市民卡发放49125张。

(二)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扎实开展专项就业服务工作。一是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举办招聘会19场,发放“春风行动记事本”等宣传册10800份,接受政策咨询2210人次,组织273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8580个,约3150人进场报名求职,达成就业意向1350人。二是开展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依托街道、社区开展“进家入户”摸底调查,以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为重点,共走访困难家庭341户,登记困难人员223人,其中残疾人3人,实行动态长效跟踪帮扶。截止目前,共帮扶困难人员201人实现就业。

(三)落实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数量,保稳定促就业。一是做好各类补贴的申报和发放。发放单位岗位补贴128 人次,补贴金额11.5万元;发放单位社保补贴133 人次,补贴金额32.1万元;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4786人,补贴金额709.9万元;小微企业社保补贴23 人次,补贴金额6.07万元;受理企业稳岗补贴137家,补贴金额396.5万元。二是做好大学生住房租赁补贴、小微企业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各类补贴的专项检查。组织召开各街道所长和具体经办人员补贴工作会议,针对补贴受理、审核、发放各个环节全面展开自查自纠,并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统一台帐的装订标准和要求、发放程序,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各类补贴的正常发放和专项资金的安全。

(四)做好高校毕业生住房租赁补贴的审核和发放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保障的实施意见》(宁政发<**>142号)文件精神,对高校毕业生实施住房租赁补贴。严审资料的真实性,与银行对接,采用批量发放的形式,提高发放的成功率,每月把握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1-4月份累计审核963人,审核通过人员891人,发放一季度租房补贴1609人,金额267.**98万元。

(五)落实创业型街道、创业型社区创建工作。按照创建期内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区、街道专人负责,精心抓好落实,严格按照创建的相关要求做好各类档案台帐、资料的整理。截止目前,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各创建单位已做好省级验收的准备工作。初步确定先期验收沙洲街道、北圩路社区、苍山路社区三个点。

(六)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工作。按照市局《关于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有关工作的通知》(宁人社就管办〔**〕1号)要求,做好本区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员的信息采集、跟踪服务,并及时掌握就业状态,在平台上及时更新就业状态变动情况和提供服务落实政策情况。

(七)优化创业环境,全方位多举措落实创业政策。一是以推荐优秀创业项目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带动全区大学生创业上层次,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的引领作用,营造创业的氛围。二是落实区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活动“四位一体”全方位服务,发放**年度大学生创业奖励78000元。三是深入高职院校开展各类创业校园行活动,组织创业宣讲。同时发挥政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了“创响南京”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做好“赢在南京”第四届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宣传报名工作。

(八)规范失业保险服务流程,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一是做好失业人员“两节慰问”工作,全区共发放1594人次,105万元,其中重疾等特困人员22人,2.86万元。二是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按市局要求,从今年1月起对辖区内40家企业做好岗位监测工作。我区积极组织企业召开工作动员大会,布置相关要求,截止目前,40家大型企业已进行5期监测,约18000人。依据监测数据,我区用工数量和质量整体平稳。

(九)扩大劳务代理单位数量,提升服务水平。截止6月底,新增代理人数225人,终止解除备案217人。代理单位共 107家,3663人。收取服务费67.34万元,代发工资、代缴公积金、代收代缴社保费2575万元。一是做好代理单位**度缴费基数申报和人力资源二级单位信息登记。二是做好个调税申报、劳务派遣协议和劳动合同到期的续签工作。三是做好代发工资、社会化人员登记备案、应届大学生集体户挂靠、薪酬调查等工作。四是积极处理好代理单位员工工伤、生育医疗报销、伤残鉴定、慢性病和异地就医备案、劳动纠纷仲载调解等工作。上半年共办理工伤认定4人、伤残鉴定4人、在职死亡1人,享受生育津贴报销35人、退休24人、申请劳动仲裁27 起,自行调解19起,法院受理5起。

(十)创新思路,推动培训鉴定工作全面发展。今年以来,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开展多场“送技能、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的“五送”活动,通过现场宣传培训政策、展示培训成果等方式更直观的向百姓宣传培训。同时,加强与创业园区和众创空间的服务对接,对有创业培训愿望的人员及时开办GYB、SYB培训班,在创业培训的教学上开展创业意识、创业理论+技能的培训模式,提高学员的创业能力。针对江心洲失地农民,联合市总工会开展中式烹调师(农家菜)培训班,紧密对接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就业转型。严格按照街道开班计划,紧抓落实,提前做好竞标、授课老师的安排,开班全程的管理,确保培训学员的到课率及考核率。

(十一)积极推进金保二期新系统程序测试工作。按要求对街道、社区平台重新购置更换电脑,保障了新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各业务条口工作人员按照市局要求陆续开展新系统的测试培训。同时,全面参与全市组织的市、区、街道三级全系统的业务联测演练工作和问题反馈,确保新系统平稳顺利上线运行。

(十二)认真做好后勤保障。一是做好区档案局年度文书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装订及迎查工作。二是抓好中心大楼的安全管理落实工作,严格安全工作责任制,搞好水、电管理,确保中心大楼工作、生活用水需求和用电安全,加强节假日及夜间安全值班管理。

(十三)加强窗口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窗口日常管理和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规章、考勤管理制度,《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标准》,定期组织窗口人员业务轮岗学习交流,确保窗口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窗口人员的队伍建设。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紧盯目标任务不放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实行目标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督促,加强与市局业务部门的协调沟通,力争全年目标超额完成。

(二)加大力度开展创业工作,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重点深入校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和对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加强各类创业园和众创空间的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结合全区开展“大走访”活动,对我区的就业创业政策进行疏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

(三)做好**届本市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微信、QQ等联系方式对**届离校未就业的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调查登记,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需求,持续为他们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帮扶其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四)贯彻落实创业型街道、创业型社区创建工作。根据南京市**年-2020年全面建设创业型街道、创业型社区的工作布署,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安排专人负责,指导督促街道和社区严格按照创建的标准,抓紧落实,做好相关业务培训,按时间节点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完成。

(五)做好市局对各类补贴和专项资金的迎查工作。进一步指导督促街道做好各类补贴台帐的整理、装订,开展业务培训,统一标准,对补贴的发放流程进行疏理、开展自查自纠,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做好下半年的迎查准备。

(六)做好金保二期工程新系统上线工作。新系统升级更新上线后,对全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统一政策操作口径,业务标准化操作,完成新老系统的顺利转换。

(七)加强培训政策宣传,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多途径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宣传培训工种,搜集培训信息,纳入到培训库,加强跟踪回访。二是进一步引进合作培训机构,合作政府职能部门,拓展培训能力和培训工种,拟增加软装设计、商业插画等培训。三是加强培训基础建设,建设一流实操,管理规范的实训教室。四是加强创业培训,在职业指导课程中加强创业政策的宣讲课时,继续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园区“三讲”创业宣讲活动。 

(篇九)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将就业扶贫放在重要位置,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4514人,占目标任务6400人的70.5%。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723人,占目标任务1000人的72.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55人,占目标任务330人的**.2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累计完成就业见习人员46人。扶贫培训610人,已完成目标任务1150人的53%。创业培训260人,已完成目标任务500人的52%。上半年共开展专场招聘会二十二场,提供岗位3015个,达成意向的贫困劳动力2445人。公益性岗位安置846人。失业保险基金参保人数1.83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万人的91.5%。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任务,细化指标,压实工作责任

年初我局召开专项会议,坚持组织领导作表率,抓认识重落实。进行了指标分解,责任细化,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强化指导入手,制定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完善了就业目标体系。同时,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广告标语、宣传手册、就业信息传单等,把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到全县各个扶贫村镇,积极营造“贫困户参与就业”的积极舆论氛围,推动我县就业扶贫工作开展。

(二)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完善基础信息

着力掌握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重点推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信息库”和“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即贫困劳动力“一库五名单”建设,针对原有信息与人社部要求核实的信息库及脱贫攻坚指挥部信息库不相符合情况,召开专题会议,重新培训业务,重新发放表册,重新核实信息,落实专人比对,抽调人员录入,力求对象精准识别,基础信息准确无误。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更新业务于六月底进行考核,考核指标为入库数据更新率达到30%以上。目前信息采集己基本完成,截止6月底,共有32个乡镇传送劳动力花名册电子表格;共计15万余条劳动力数据更新,更新占比达到26%,预计月底全面完成。确保数据录入,基础信息建立完善。

(三)灵活方式,丰富内容,强化技能培训

  一是以全县贫困人口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开展针对务工人员的各项技能提升培训活动,统筹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根据用工市场需求,采取“村乡出名单、企业下订单、培训机构出菜单”的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 注重实用技术提技能,开展“引导式培训”,大力实施“贫困劳力技能提升计划”。分类分期集中开展电焊、汽修、养殖等专业为主的特色劳务品牌培训,提升贫困家庭人员就业能力。邀请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小微企业培训、创业培训等。二是对拟转移劳动力、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开展3个月以上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促使掌握上岗就业技能。鼓励单位、企业与院校开展扶贫就业培训,引导采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输送到当地上岗就业,根据培训专业、培训成本、培训期限等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见习补贴。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对已经创业或者是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设培训专班,邀请专业人士讲课,组织创业成功者分享创业经验和成果,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四)拓宽渠道,丰富载体,深化就业援助

  一是专场招聘。为实现转移就业,促进创收致富,我县积极搭建就业扶贫用工平台,先后开展了“春风行动”、“企业招聘周”“百企千岗”等各项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农村贫困劳动者就业开辟绿色通道。在招聘搭桥工作中,优先解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接企业5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二是积极拓宽渠道,发挥长期友好合作单位和县内外商会引领作用,建立完善输出机制。与国德塑业有限公司、家丰服装有限公司、温氏企业等多个用工密集型就业部门、优质企业达成劳务合作关系,并通过招工管理办事处广泛收集和考察用工信息,定期汇总整理,及时传达。三是深入田间地头,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引导贫困户就业,将就业岗位、就业信息送到贫困户家中,助力贫困家庭脱贫。为促进劳动者对企业的了解并畅通企业用工渠道,定期开展“入园入厂入车间”参观活动,有效实现了劳动者就业增收和企业健康发展双赢。

(五)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促进就业创业

一是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增强发展活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通过创业指导中心组织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跟踪扶持等服务。二是鼓励能人创业带动,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等带回技术、项目,大力创建种养殖业、电商、农合社等产业基地。如我县亮垭村引进**企业,创建贫困劳动者安置基地,租用荒山1000余亩,从事种养殖,已安置贫困劳动者30余人,基地建成后,计划安置100余人。对带动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等经济实体,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50万的贴息贷款。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的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三是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当年新招用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或贫困家庭成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百分之三十,超过百人的企业达到百分之十五,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密集型小企业或就业基地,给予最高额度不超过200万的贴息扶持,并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社保补贴、子女入学保障等政策。

(六)开发岗位,兜底安置,落实就业扶持

确保贫困村零转移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针对未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偏大、转移就业难度大等特点,按照资源申请、公开报名的原则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定向开发乡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岗位,以及城镇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安置。对原无资金来源渠道的政府公益性岗位,通过村社推荐公示、县级审定办法托底安置。每个贫困村安置5个,今年已安置贫困村公益性岗位846个,按每人500元|月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一二季度补贴已发放。

(七)宣传扩面,及时征缴,增强失保职能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截至六月,发放宣传资料1150份。二是加强稽核工作,以规模大,参保人数多及缴费不正常的企事业单位作为稽核重点,主要稽核用人单位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申报缴费基数等情况,努力营造“诚信申报,依法缴费”的良好氛围。今年失业金征收目标任务为480.83万元,截至6月企业失业保险基金已征收142.27万元,另有财政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基金334.27万元,预计年底超额完成任务。失业保险发放方面,1-6月为2135人次发放失业金 ,发放失业保险基金共 208.17万元。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做好**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宣传落实工作;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办理、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进一步开展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的直接宣传。

(二)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平台作用,服务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积极发挥平台服务及宣传作用。打破局限,继续加强劳务合作,与市内外相关职业院校增强沟通协作,开展培训、招聘、建立基地等多种合作。

(三)扎实推进就业扶贫示范村、示范点建设。贯彻落实九条措施,积极实施奖补政策,如贫困户创业奖补、农业大户吸纳就业奖补等。

(四)继续开展贫困村专场招聘、培训,送技术、送岗位到村入户。坚持“确保培训质量,落实帮扶政策,搞好就业保障”,通过培训专班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力争使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通过培训就业,推动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目标。

(篇十)

**年,省人社厅将我市确定为全省就业工作支持脱贫攻坚抓点示范市,在此背景下,我们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强化就业资金管理,大规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举办各类招聘洽谈会,搭建网络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开发建设,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就业工作亮点纷呈,全市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现将**年就业创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就业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29人,完成年任务1.5万人的108.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461人,完成年任务5100人的107.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93人,完成年任务2100人的104.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5%以内,低于年任务3.9%的0.35个百分点;就业培训7543人,完成年任务5000人的150.9%;就业技能培训4053人,完成年任务3000人的135.1%;创业培训3471人,完成年任务2500人的138.8%;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8亿元,完成年任务的3.5亿元的110.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8万人,完成年任务27万人的103.07%;创经济收入52.03亿元,完成年任务50亿元的104.06%;职业技能培训7.7万人,完成年任务7万人的110.33%;全市提供就业岗位51904个,求职登记62805人,职业指导38764人,职业介绍成功33452人,职业介绍成功率86.3%。

二、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工作责任,召开全市就业工作座谈会

为了对全年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3月8日,在全市人社工作会议期间,我们召开了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并与各县区人社局、就业局签订了《**年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将任务一一落实,夯实目标责任。6月中旬,为了掌握各县区上半年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情况,推进工作进度,我们对各县区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8月份,为推动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打开新局面,我们在安塞县召开了全市就业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会上对前期就业工作进行了总结通报,对各县区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积极调整各县区任务指标,确保全年工作稳步推进。

(二)完善就业政策,保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统筹做好“十三五”期间就业创业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双创”大会,会上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延安市创业促就业五年行动计划(**-2020)年》(延政办发﹝**﹞17号),“五年行动计划”是我市未来五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市就业服务处抓紧落实、认真组织、积极协调,作为配套文件分别印发了《关于举办**年贫困“两后生”和进城务工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的通知》(延人社发〔**〕56号)、《关于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延人社发﹝**﹞65号)、《关于下达**年度就业创业培训计划的通知》(延人社发〔**〕6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延人社发﹝**﹞70号)、《关于开展创业先进典型宣传有关问题的通知》(延市就发〔**〕7号)等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有力促进了我市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三)加强资金管理,降低就业资金结余率

就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规范和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保障就业专项资金的安全,降低资金结余率,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一是测算年度就业专项资金。年初我们对市本级和9个县区(不包括安塞、延川、延长黄龙4个省管县)全年就业专项资金进行了预算,涵盖公益性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大学生见习补贴、大学生一次性求职补贴、招聘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资金、创业孵化基地补贴9个方面。二是分配就业专项资金。**年省人社厅共拨付两批就业专项资金1.5亿(含省管县),其中第一批为9350万元,第二批为5656万元。我们在分配就业资金上,对资金结余较少的县区给予了倾斜,对资金结余量较大的县区扣减相应的就业资金。对财政省管县同样要求,资金结余量大的县区,市局向省厅通报,奖优罚劣,确保各县区就业资金使用更高效。三是开展就业专项资金检查。5月,我们联合市财政局组成两个就业资金专项检查小组,以抽查的方式对延长、吴起、志丹、甘泉、洛川、黄龙、黄陵七个县**年至**年的就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对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创业培训等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对于此次检查出的问题督促各县区逐条整改,并对县区提出建议,指导县区更好的使用就业专项资金。四是对**年省厅检查就业资金的问题进行整改。针对省厅提出的就业资金拨付程序不够规范、用就业资金支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超范围使用就业资金、延长县挪用就业资金、延川县和富县就业资金滞留、部分单位资料报送不及时不完整、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就业资金结余量大的八个问题,我们督促各县区逐条整改,解决到位,并建立长效机制。五是督促监控县区就业资金的使用和结余情况。**年,省厅共分配延安1.5亿元就业专项资金,其中县区分配占比87.7%,用好就业专项资金的关键在县区,从第四季度起我们对各县区就业专项资金的结余情况和待拨付项目进行跟踪,督促各县区及时完成《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就业资金结余任务。

(四)强化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

为更好的推进我市就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我们将就业培训作为工作重点来推进。一是落实政策,实现培训带动就业创业。年初,我们对全市的就业创业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区、市级各相关单位和定点培训机构要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同时,鼓励县区加大培训力度,明确培训方向,拓展培训范围,并将培训补贴提高到800-1400元。二是开展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实现就业脱贫。今年,我们与市扶贫局、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组织开展了3期精准扶贫技能培训,设置电焊、电工电子、电子商务、汽车驾驶(C1)四个培训专业,培训了270人。5月份,我们对**年首期参与培训的99人逐一做了电话回访,了解他们培训后的就业动态以及对培训工作的意见。经与财政协商将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的生活费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00元。改变过去先设置培训专业再报名培训的“先入为主”模式,经过走访贫困家庭,了解“两后生”的培训意愿和市场需求,全市共开展腰鼓、剪纸、果树培训、电子商务、大棚蔬菜、酒店服务、月嫂、汽车驾驶(C1)等十四个扶贫技能培训专业,共培训贫困“两后生”和进城务工贫困劳动力2397人,培训后就业1609人,创业428人。三是改变培训模式,实现培训就业创业。利用我市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区职教中心、职业培训机构和各类有特色和有实力民办培训机构,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合理确定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建立培训效果与培训补贴联动机制,将大学生村官和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纳入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对象范围。对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采取“订单式”“就业式”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免费培训模式,提高他们技能水平。今年,我们会同市就业培训中心与央企彩虹集团下属的彩虹(延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京东方集团合作,组织了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和就业式培训,帮助彩虹(延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培训215人、京东方集团培训60人。四是加强培训监管,规范培训补贴工作。我们对申报开班的资料进行详细审核,符合开班要求方为其出具开办批复函;我们组织专人负责培训监督检查工作,对参训人员执行身份核实签到制,降低了培训中存在的虚假培训、替代培训等风险;我们对对定点培训机构申报培训补贴的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培训补贴政策要求的,坚决不予以补贴。**年,市级就业培训批准开班24个,企业岗前培训班3个,不符合政策要求取消7个班次。

(五)扶持农民就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市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从零散地自发组织人员外出务工,逐步转向有组织的输出,向有序流动的方向发展,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农村贫困劳动力统计监测制度。我们联合市扶贫局转发了《省人社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建立农村贫困劳动力统计监测制度的通知>》,要求从**年5月开始,建立市、县(区)、乡镇、行政村(社区)四级农村贫困劳动力统计制度,全面掌握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总量、转移就业创业情况等信息。同时要建立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帮扶台帐,实现对辖区贫困劳动力的动态监测。二是开展全省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我们收到省厅《关于开展全省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陕人社函〔**〕**9号),并转发至各县区,对全市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建设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支持。通过此次摸底调查,我市设有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的共有3个县区,分别是宝塔区、子长县、洛川县;尚有延长、延川、安塞、志丹、吴起、甘泉、富县、宜川、黄龙、黄陵10个县区未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开展输入地农民工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我们收到省厅《关于开展输入地农民工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陕人社函〔**〕219号)并转发到各县区,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农民工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我们将此项工作与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作相结合,同安排同实施,要求县区继续做好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乡镇、示范基地建设工作。6月中旬,我们与省厅检查组同时对县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县区,按期完成此项工作任务。截止年底,全市已建立19个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乡镇,4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吸纳就业的农民工达到4615人。四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实名登记。为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工作,更好的支持脱贫攻坚,动态掌握辖区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情况,我们要求各县区加强对辖区内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各类劳动者的培训需求、就业情况和创业意向等,9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并要组织专人随时更新数据,确保我市转移就业创业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管理。

(六)搭建供需平台,举办各类招聘洽谈会

1月5日至2月5日期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帮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为援助对象上门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免费为求职人员,特别是年龄大、技能弱等特殊就业群体提供优质“一对一、面对面”的公共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其灵活就业,活动期间,全市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293户,共帮助14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残疾就业困难人员13人,低保家庭成员19人,帮助45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2月底,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搭建供需平台 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2月24日,我们和市扶贫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举办了市本级“**年春风行动”,共组织用工单位80余家,提供了2600多个就业岗位,现场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发放宣传资料近2万份,接待服务对象8000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400多人。春风行动期间,全市共组织专场招聘会44次,提供免费服务43232人,发放各类宣传宣传资料93916份,达成就业意向6449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11760人;4月20日,我们在中心街凤凰广场举办了“延安市春季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53家用人单位共提供了62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房地产、酒店餐饮、保险、建筑建材、汽车销售、家政管理等多个行业的管理、财务、设计、文秘、销售等几十个工种,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供就业服务3500余人次;8月份,指导宜川县组织开展灾后人力资源供求会,积极为宜川、延长两个重灾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促进当地受灾群众增收创收。

(七)托底安置,举办市直公益性岗位招聘

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借鉴其它地市先进做法,健全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一是加强动态监管及时掌握岗位变化情况。7月初,我们抽调专人,全面核查了全市劳动保障协理员上岗资格、并限期完善了台账信息,有效规范了台账制度。二是公开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资金申报、审批和拨付程序,严格申报时限制度,及时审核、汇总、上报资金,有效确保了资金安全。三是实行实名制指纹签到。分批采购了五台指纹签到机,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分年度指纹签到,从根源上杜绝了代签、冒签,达到“人、岗、事”一致。四是加大检查监督力度。通过电话访谈等形式加大对用人单位岗位使用、待遇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政策补贴落实到位。五是严格执行“能进能出、渐进渐出、岗位相对稳定、人员合理流动”的人员退出机制。明确每个从业人员的退出时间,9月份,**年度市本级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期满平稳离岗(除初次申请、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延长至退休),确保了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的可持续性。六是开展**年度市直公益性岗位招聘工作。按照年初安排,10月中旬开始面向全市市直单位征集岗位信息,11月28日至12月2日开展了个人报名工作,12月3日,在延安实验小学组织招聘会,共有114家市直单位参加招聘,累计报名5948人,目前培训工作正在进行中。

(八)发挥创贷作用,多途径鼓励大众创业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体系,积极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人员、参加创业大赛人员、异地创业者和市级国有改制企业失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启动市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从**年开始,我市积极启动市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目前,协调财政部门已落实担保资金400万元,已具备发放贷款条件,每年可为200人左右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二是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建设。按照省人社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建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陕人社发〔**〕17号)的要求,我市按照“先试点、后推进,先行政村、后乡镇”的方法,首先确定延川县和安塞区两个产业结构有明显优势的行政村开展信用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出台了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具体规定了信用村的认定申报程序和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标准,对经过认定的信用乡村推荐的创业人员免除反担保,简化了贷款程序,缩短了贷款时限。截至目前共为两个信用村46户农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4万元,很好的破解农民创业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推动农村双创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大力筹备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按照省厅的要求,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延安初赛从4月底开始筹备,我们从报名的108名选手中确定20名选手进行系统性培训,并参加省级初赛,有一位选手获得省级大赛二等奖,三位选手获准参加全国大赛,我们对26位参赛选手的创业事迹在新闻媒体上进行连续宣传报道,为全社会营造了积极的创业氛围。

(九)利用创业载体,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按照市政府办印发的《延安市创业促就业五年行动计划》(延政办发〔17号〕)要求,五年内全市建成各类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基地30个以上,**年每个县区建成1所创业孵化基地和1所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签订目标责任落实全年创贷工作任务。年初,在全市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区)根据本辖区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创业担保贷款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加大对贫困劳动力扶持力度,利用创业孵化带动扶贫。二是完善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按照《延安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实施细则》(延人社发﹝**﹞6号)文件,年初,我们充分利用各类社会优势资源,先后认定了28家创业孵化基地,14家农民创业孵化基地,为初次创业人员提供672个左右的孵化场所,带动就业4032人,兑付创业孵化基地资金400多万元。4月份,我们专门召开创业孵化基地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创业孵化基地按照文件要求,加强管理,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跟踪指导等服务。三是组织学习兄弟地市先进管理经验。6月底,我们组织全市就业服务系统负责人赴咸阳市、西安市学习创业孵化基地先进管理经验,看到了与外地的差距,也坚定了工作信心。

(十)开展就业扶贫,助力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扶贫战略决策,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省人社厅将我市确定为全省就业工作支持脱贫攻坚抓点示范市,厅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并在多项政策上予以了倾斜,在工作上给予指导。我们及时将省厅支持我市的八项措施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8月2日至3日,我们同局领导赶赴受灾严重的延长县和宜川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受灾情况,寻求人社部门在灾后重建时的帮扶措施。9月28日,省劳务交流指导中心组织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在延安市宜川县召开劳务交流对接会议,会上关中五市与受灾严重的延长县和宜川县达成了对困难群众进行有组织劳务输出框架协议,共有19家企业参与,缓解了当地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11月9日,省人社厅市场处携手5家大型中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延交流,帮扶我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此次交流为我市地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中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搭建了平台,在提供就业岗位、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帮扶合作意向。

我市部分县区还涌现出不少精准扶贫优秀做法,例如宝塔区在城市街道社区开展“一岗双助”帮扶活动,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选择有意向的城市零就业和困难家庭的劳动力对社区孤寡老人、无人照顾残疾人等进行上门服务,使两个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都得到保障,截至目前,已确定服务对象156人,服务人员56人。吴起县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培训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启动实施了“人人技能”工程,**年以来对全县45岁以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全口径、全覆盖的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54人,今年培训451人。洛川县为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促进大学生、农村剩余劳动力、退役士兵等人员创业就业,解决以苹果为主的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问题,组织开展了以电子营销洛川苹果为主要内容的“千名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培训”,仅**年上半年完成电商人才培训285人,残疾人电商培训100人,孵化电商企业45家。安塞县通过产业扶贫支持脱贫攻坚,发展五型大棚蔬菜种植,给诚信度好的创业户每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万元,用于弥补大棚修建和种植等方面资金短缺,共扶持大棚种植的农村劳动力创业户2480户;发展养殖业,建成各类大、中型养殖场650户,实现劳动力创业800多人;发展山地苹果种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苹果年产量达11万吨,实现产值2.72亿元,实现农村劳动力创业1000余户;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剪纸、腰鼓、民歌、农民画和曲艺等,全县已成立了20多个民间艺术专业合作社,通过就业服务中心树立就业创业示范点11个,1500余人进行创作(其中返乡农民工240人),成为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的一大平台。

(十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就业信息平台

一是多渠道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我们充分利用“延安市公共就业服务网”、“延安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延安就业”等网络宣传平台,将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日常工作等内容通过网站、微信发布,加强了市县沟通,提高了宣传质量,加快了信息流转传播。我们还通过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社区和村级就业服务站在各劳动力市场、社区、集市集中设点宣传、广播电视报纸跟踪报道、上门宣传、开设专栏、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对全市公共就业机构业务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为进一步推广延安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的使用,促使各县区业务人员更好地掌握业务知识和操作步骤,我们委托浙江网新恩普软件有限公司于**年3月开始,对各县区业务人员进行2个月的培训,培训活动在各区县会议室举行,参训人员共150多人。三是大力宣传创业典型。今年8月,我们与延安日报社联合,在《延安日报》开设“创业先锋”专栏,组织记者到13个县区发掘采访了25位优秀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组稿在延安日报上刊发。在延安公共就业服务网上设立专栏,连续报道了8位农民工创业典型。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激情和信心,带动更多农民工积极创业。

三、加强自身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会议精神,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

(一)组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我们要求每个党员逐字逐句认真研读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围绕专题进行学习讨论,并写出心得体会。按时完成党员小书包中的学习任务,认真参加学习测试和学习竞赛,同时对个人学习笔记进行不定期检查和评比,掀起了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热潮。

(二)认真开展学习讨论,努力进行整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基础在学、关键在做、重点在改。我支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会上每名党员结合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认真对照,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整改,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将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务求实效。支部在确定学习内容上,组织与业务相关的政治学习。主管领导亲自讲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深化岗位行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在深处、干在实处,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四)建立“两学一做”学习交流微信群。微信群的建立,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微信群里大家出主意,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有新的学习任务时,微信群变成了监督员,督促大家尽早完成学习任务;有精彩内容时,微信群又变成宣传员,让每名党员都能及时收到分享内容。

四、**年就业工作思路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加上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数量庞大,另一方面,我市受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需求下降,劳动力总量压力依然很大。 “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就业观念陈旧,使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专项资金支出占比有待进一步优化,公益性岗位补贴占比84%,比例依然偏高;创业贷款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占比仅3.3%,低于省上要求的30%。

**年,我们将继续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以《延安市创业促就业五年行动计划(**-2020)年》为统领,贯彻落实中省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政策。

(一)主动出击,加大职介工作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延安公共就业服务网、“延安就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大力开展用工信息收集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工作。二是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引导求职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普及就业维权知识,竭力搭建更加广阔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平台,为供求双方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授之以渔,开展符合我市发展的特色培训。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培训机构增强师资力量,多渠道举办切合实际,多种培训类型的培训班。打破当下被动的职业培训局面,向主动培训的方向发展。围绕全民创业,坚持培训与产业结构、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培训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鼓励农民工自觉参加服务型、技能型、基础型实用技术培训。以城乡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将所有有就业愿望的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都纳入培训范围,力争让每一名城乡未升学毕业生都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实现高质量就业,切实做好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三)强化业务,确保市县沟通渠道畅通。“外塑形象、内强素质”, 通过在岗培训、业务研修、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加快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与服务对象建立良性沟通渠道,及时解决管理工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做好本职工作。

(四)调整结构,引导就业专项资金合理利用。一是鼓励增加创业孵化基地补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灵活性就业人员补贴。二是对于用就业专项资金支付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社保补贴占比较大的县区,减少就业专项资金分配额度。三是鼓励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占全年贷款发放的30%以上,充分发挥其扩大就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以上方式,使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五)连接专网,加强就业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我们将敦促各县区尽快架设专线,启用“延安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发挥信息系统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就业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10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6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