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关于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初探

关于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初探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08:28 | 移动端:关于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初探

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直接接触知识,而不是老师的灌输。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初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课堂活动是师生交往中重要的双向互动过程,是决定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实践之一,因此新课程要求高度重视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究竟什么样的地理课堂活动才是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笔者通过听课等课堂观察方法和教学视频片断,结合师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许多误区。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通过分析目前地理课堂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点误区,提出有效实施高中地理课堂活动的相应实施策略,希望进一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目前地理课堂活动实施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1.活动实施面太窄。目前高中课堂活动实施面过于狭窄,常限于示范课和竞赛课等公开展示形式的课堂。而活动的目的,也往往是为了应付听课的需要,而不是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师生双方的活动技能。在这样非常有限的公开课堂中,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活动惯例和提高学生的活动技能,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和调控课堂活动的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2.活动的目的性不强。高中地理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完整体系。高中地理课堂活动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实际教学中,往往活动较肤浅,或等同于简单游戏,一味追求活动的表面形式,忽视活动设计的最初目标;或者活动目标单一,只注重学生的单维发展而不是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不能实现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例如,一位教师在“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案例设计时,照搬了网上的“珠三角的农业景观变迁”活动实例(授课地并不在珠三角地区),这时的活动仍然达到预设的知识目标;可是,如果这位教师把这个案例活化为当地的农业景观变迁案例,则可以在达到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家乡农业的了解,增进学生乡土情感,就可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使得活动的有效度大为提升。

3.活动内容选取不当。当前很多地理老师对课堂活动活动内容的选取过于随意,难度失度,使得地理课堂活动多流于形式。活动内容过于简单,会导致课堂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活动内容太难,又会让得学生不知所措。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一节过程中,老师一上课就宣布:“学生前后桌四个一组,开展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地球运动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由于本节内容较深奥,小组合作无法探讨出这些规律。这样的小组合作的内容太难,使得学生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展讨论和合作,完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缺乏实质内容和让学生茫然失措的课堂活动,都无法使学生得到应有的思维训练,久而久之会逐渐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会使学生丧失对活动的兴趣。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活动的内容,要难易适度,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启发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唯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课堂活动的兴趣,真正地开展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

4.活动过程不严谨。在实施课堂活动过程中,活动环节随意、散漫或者形式单调、教师指导无力,缺乏科学、严谨、有效的构建,只满足学生的低层次的需要和停留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难以凸现其有效性。例如,一位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的活动。一位接一位的学生上来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但教师还是连连摇头表示不满,活动进行5、6分钟后,教师终于揭开谜底:地球公转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一位曾上台来表演的学生立刻举手说,“老师我做到了,我在模拟时地轴的空间指向是一致的。”教师想了一下回答说,哦,这位同学做的是对的。在此过程中,老师的指导是低效的,活动环节不紧凑,使本来严谨的教学活动进行的散漫,突然浪费了教学时间,教师的威严也受到了影响。

5.活动时间不恰当。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不会给学生太多的时间讨论,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不够;或者由于准备不充足,组织不善,导致活动时间过长,这些都影响课堂活动的效果。在前述“地球的运动”分组活动中,四个问题只给了学生5分钟讨论,使得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活动的最终效果自然收效甚微。另一位老师的”地球的公转”演示活动,原本5分钟内就能完成的,却花了近10分钟,使得课堂显得松散,且重点不突出,也延误下一环节的正常教学。这两种时间现象看似相反的活动,都是活动时间不当,最终的效果都是使活动的有效性难以体现。  

  6.学生的参与不平衡。新课标的目标是实现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是,在实际活动中,往往是成绩好的学生主导了活动发言权或者操作权,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容易受到教师的重视。久而久之,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形成自己不参与而依赖同学的不良习惯,存在严重的“搭车”现象。7.活动评价不完善。有的教师觉得评价麻烦,或者意识薄弱,往往没有对学生活动结果做出评价。有的教师常常则关注班级最活跃回答问题的同学,其他同学一直得不到教师鼓励和肯定,也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或者评价不当,挫伤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在评价小组活动时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小组个人评价忽略小组整体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前述“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案例中,在学生代表发言之后,教师就没有做任何评价,使得学生对活动的热情大减,课堂活动的效果不佳。

二、课堂活动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上是通过课堂观察法和教学视频观察法,发现中学地理课堂活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教师方面因素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其中,活动实施面太窄和活动评价不完善主要由教师的思想意识薄弱所致,活动的目的性不强、活动内容选取不当、活动过程不严谨、活动时间不恰当、主要由于教师的活动准备不充足和活动指导技能欠缺造成;学生的参与不平衡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关系较大,另外,跟教师的活动分组及评价不合理也直接相关

。1. 教师观念没有转变。中学地理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对地理课堂实施活动的认识程度是拓宽地理课堂活动实施面的的关键因素。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地理课堂活动的内涵没有真正体会,思想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中,对地理课堂活动的优势还存在怀疑。有的教师认为地理课堂活动难以有效提高学生能力,却浪费课时,影响学生成绩。为了赶教学进度,有的教师即使采用了活动教学,也很难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有的教师认为班级人数较多,一旦开展课堂活动,学生纪律难以控制。另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这一教学方式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活动评价也麻烦。因此,这些老师在地理课堂中不愿意采用活动教学。

2.教师缺乏指导地理课堂活动技能。虽然很多教师很重视也很认同在中学地理课堂上实施活动教学,尝试并应用了课堂各种课堂活动,但是由于在师范教育及工作后很少接受地理课堂活动技能的培训,缺乏课堂活动掌控技能,很难有效指导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开展活动。部分教师在活动备课过程中没有深入思考,对活动的目标不明确,导致活动内容选取不当;或者,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不能充分实现活动的三维目标,往往只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层面的提高,而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情感价值观目标往往被疏略。有的教师活动准备不充足,没有充分考虑各环节的衔接过渡,没有预设可能出现的一些情景,致使活动过程不严谨。有的教师的课堂活动调控能力欠缺,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适当的指导,或者由于角色定位不准确、分组不合理,对讨论过程中的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容易造成小组成员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就草草了事,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没有得到有效激发,活动品质难以有效提升,导致课堂活动缺乏实效。由于教师由于对教学环节没有做精心的安排和对学生没有很好的引导,部分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都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或者学生讨论思考时间足够了,却因课堂活动占用了过多的时间而影响整个教学的进度。另外,部分教师对课堂活动根本不评价,或者教师的表达能力欠缺,评价不得当,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些都体现了教师指导地理课堂活动的技能是决定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实施的成败。

3.学生主体意识差。大多数中学生从小到大深受传统班级授课制影响,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社会、家庭很少能为他们提供课堂活动的机会,使得中学生普遍不愿与他人合作,学生活动的主体意识不强。因此,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主动去争取活动的表现机会,而是坐等老师“发落”;而教师往往又未能了解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容易把机会给成绩好和较主动的学生,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的愿望落空,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一方面,学生的参与面就窄,学生的参与就不平衡;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会挫伤,不愿意配合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活动,加之部分学生的自制力差,学习不专心,就趁机做小动作和聊天,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加之部分学生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和合作,导致课堂活动环节难以顺利衔接。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是影响课堂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4.学生缺乏课堂活动技能。中学生普遍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和课堂活动技能,如课前预习的习惯和表达、倾听的交流合作技能。调查显示,很多学生不清楚课堂活动是怎么回事,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课堂活动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没有对活动内容进行预习,学习方法也不恰当。学生往往不知道怎样有效与他人进行有效互动。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往往不愿意在小组学习中和同学们交流并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当出现与自己意见相悖时往往争论不休,课堂秩序比较混乱。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青少年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老师在平常的课堂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活动惯例,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堂活动技能。  

  三、课堂活动教学有效性策略针对以上课堂活动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人教版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活动的编排,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策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活动的编排:高中地理课堂活动类型多样,主要有讨论活动、思考活动、演示操作活动、游戏竞赛活动、图表作业活动、阅读活动、练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纵观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可以发现练习活动在每一章节都有安排,演示操作类活动主要体现在地球运动、热力环流和山前冲积扇等内容里,阅读活动、思考活动、讨论活动和图表作业活动在不同章节虽有侧重,但是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分布。而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研究”的形式直接编排在每一章的最后,针对每一章的学习内容进行拓展,是对每一章内容的延伸和必要补充。必修一共5章,即有5个研究性学习,具体活动安排为:第一章的研究性学习是“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是“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是“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是“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是“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下面,重点结合研究性学习,提出以下活动策略,以期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1.强化课堂活动意识。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活动是学生实现课堂主体地位的主要形式。课堂活动较之传统的接受形式,往往更能增进学生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理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地理技能的提高。有效的课堂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实际体验和升华对社会生活的情感。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求知欲。而“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则除了加强对洋流、水资源等知识的理解之外,还给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思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又让学生更切身地体会到水资源的宝贵,情感得到升华。作为地理教师,必须明白地理课堂活动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形式,是今后地理课堂的必要形式,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尽可能多的开展有效课堂活动。

2.认真钻研新课标,明确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活动目标对活动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课堂活动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活动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课堂活动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课标,根据各节的教学内容,明确每个课堂活动的目标。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除了会加深学生对宇宙天体的理解外,还会让学生产生对宇宙的向往和敬畏之情。而“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除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惯性,还会增强学生对身边生活的实际体验。

3.落实地理教学新理念。将活动目标付诸行动开展实实在在的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活动环节是有着主次顺序的,其衔接关系到活动过程是否顺畅进行、是否延误课时,关系到活动的目标的实现与否,决定着活动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选取适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用心设置每一个小组问题,尽量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设置一些稍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热点问题、我们生活中的地理常识,这样可以增强地理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活动过程一定要科学严谨,切忌犯科学性的错误。对于学生的不恰当活动细节,教师一定要及时作出必要的纠正。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不断深入活动内容,适时的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探究活动中,借助将冰山运往目的地时面临技术上的重重困难,让学生认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更切身地体会到水资源的宝贵。要注意活动环节的过渡,避免活动环节之间太突兀。还要注意对活动时间的把握,尽可能做到既保证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又不会延误课时。另外,要对课堂活动作出适当的评价。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课堂活动,以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2)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活动技能。教师要不断地反思地理课堂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不断积累课堂活动经验,提高地理课堂活动技能。通过调查发现,教龄长的教师比新教师更会反思,会经常与同学科教师讨论如何开展地理课堂活动,他们往往更有经验,而新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活动技能不够还需要加倍学习。这要求教师提高参加培训与听课等形式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多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等地理核心杂志,不断总结经验,也有助于教师的活动技能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一位孝感的老师收到启发,将“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活动主题,改为“江汉平原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这样就容易增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活动的有效度。(3)培养学生良好的活动惯例。目前的中学生普遍主体意识不强,课堂活动的技能有待加强。教师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形成良好的活动惯例,以便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调控,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如“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活动开始前,老师可以提前将学生分好组,让他们在微机课时分别查阅西北地区的环境特征、冷季型草坪在改善欧洲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甚至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查阅的成果作出幻灯片,并鼓励学生代表上讲台展示或者交流查阅的成果。这样既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活跃课堂氛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活动惯例的形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活动初探》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