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在艰苦环境里奋发向上、无所畏惧的精神。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原创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中篇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的封面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充满浓浓深情厚意的话语,使我们一下子就被这本充满油墨味的新书吸引住了,几乎是用了一天时间,我便读完了这本书,掩卷沉思,一个小小的毫不起眼陕北小山村,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成了“圣地”,难道仅仅是因为青年习近平曾经在此插过队吗?答案显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呢?扉页上的一段话似乎成了答案:“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就是位于陕北高原红色圣地延安的梁家河这个小山村魄力所在,学问所在。
“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总书记深情的话语,书中人物娓娓道来的一桩桩、一件件事例,都充满着这样的哲理。当年习近平独自离开繁华的大城市,来到穷乡僻壤的梁家河,精神上生活上的落差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经历了最初的苦闷彷徨之后,青年习近平思想上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正如他自己回忆的那样:“插队本身,这是一个标志,界定着一个阶段。在插队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在七年的插队生活中,习近平和梁家河的乡亲们建立起了浓浓的亲情和崇高的感情,他们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在整整七年时光里,年青的习近平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利用上山放羊,田头锄地,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积累打下了很多知识基础,从不荒废哪怕一点时光。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习近平带领社员群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造林、修道路,还开办了铁业社、磨面房、代销店,成立了缝纫组,建成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和全省第一个沼气村,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短短的七年当中用心与群众交往,用生命劳作,努力改变着山村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习总书记回忆这期间他过的“五大关”,其中在谈到“思想关”时说到,这是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当作他们中的一份子,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我坦诚相待,经过五关的历练,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说明了“思想改变行动”的深刻含义,思想接受了,行动就积极。正是在与老百姓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习近平形成了自己的坚定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梁家河后,和村里的干部群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四次给村民回信,几次回乡看望乡亲们,为他们送去慰问品,把患有腿疾的村民接到大城市,亲自掏钱为其看病,支持村里建学校修桥梁,给经济困难群众寄钱,解决他们生活困难。2013年村里遭受雨灾,习总书记写信给村干部说:“你们在灾难中积极抢险自救,我很欣慰,让村里的乡亲们过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意,希望你们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总书记的话体现出他的群众意识,饱含大爱深情。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儿子,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做人当干部,一定要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
“梁家河”一书,读后使我感触颇深,习总书记当年的所作所为给了我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精神财富,不论我们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岗位的工作,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先从修身做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是人民的公仆,要踏踏实实的为人民做事,要看谈功名,不谋私利,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深刻理解思想改变行动的含义,向习总书记那样,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容与充满爱心的与人相处,收获更温暖的情感回报。
【篇二】
《梁家河》一书由“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部分34篇组成,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梁家河这个地方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使我深刻感受到了总书记的人格魅力和为民情怀。
我怀着虔诚的心品读了本书,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历史事件、蕴含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动了我。倾听着总书记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故事,倾听着总书记刻苦读书的故事,自己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洗礼和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党的总书记,他在艰苦环境中磨练了意志和品格,这样的经历让人佩服。他用七年知青岁月里的艰难磨砺和对农村艰苦生活的切身感受,坚定了一心为党、为国、为民的初心。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青年检察干警,学习《梁家河》这本书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人。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吟诵“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从中另有天”这句诗词时,在他心里就产生了始终不渝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在赵家河搞社教期间,他与群众一起修筑淤坝,带领群众办识字夜校;在当梁家河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村民建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带领村民打了一口井,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等等,给梁家河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村民还在受益。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学习践行总书记的为民情怀,真正去了解人民群众冷暖疾苦,做一些实实在在让人民群众拍手称赞,让老百姓说好的事情。
二是要坚持终身学习,做跟得上新时代的人。知青下乡的时候都带了很多行李,大包小包装的大多都是衣服、被褥,虽然看着挺大,但分量不重。15岁的习近平将两个装满书的沉甸甸的箱子从北京搬到了千里之外的陕北山沟沟来,可见他是多么的喜欢读书。在梁家河那段艰苦的日子里,近平从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习近平说得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唯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坚持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方法,才能在想问题干事情当中游刃有余,才能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是要养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艰苦的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习近平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开始时要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跳蚤咬的身上到处都是又红又大的肿包,奇痒无比,饮食上粗粮多、蔬菜少,没有油水,没有养成劳动习惯,劳动强度比较大。在这种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习近平锻炼出了能吃苦、刚毅坚定的顽强意志。我们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志向,养成和锤炼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朝着我们伟大的目标迈进。
四是要立足岗位,做一名合格的检察干警。基层是大舞台、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好榜样。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期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苍天”大树。习总书记七年的知情岁月,锻炼和形成了他为民务实的情怀,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的务实精神,以总书记为榜样,立足岗位实际,善于学习、敢于担当、踏实做事,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前行。
【篇三】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摘自《梁家河》
去年七一前夕去了延安,走过了梁家河,参观了习近平曾经生活七年的地方,在这里看到了一个青年成长的过程。最近又拜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这本书,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有几次我被感动得潸然泪下,从书中读到了那一代人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这一部分通过七个篇章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75年离开梁家河后分别于1993年9月27日、2015年2月13日两次回来时的情景。从一句句“近平回来了”、“哎,随娃”、“迎儿,你老了”、“向前,你上次可去过我家呢”等,可以看出习近平与乡亲们的深厚情谊,时隔四十年,他依然能够清晰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从窑洞、沼气池、知青院、酸菜……,边走边回忆,梁家河的角角落落都有着他满满的记忆。习近平也留给了乡亲们一个“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印象。在这片黄土地上,他利用放羊间隙认真读书识字,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为座右铭;不断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信念;正像他说的一样“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这一部分通过十六个篇章讲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中如何艰苦奋斗,带领乡亲们搞社教、打水坠坝、修建沼气池、成立铁业社、打甜水井。在这里他加入了共青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迎来了政治生活的曙光。也是在这里,他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明白了实干就是解决办法、事实是最好的辩手。为了读书脸被熏黑、吐的痰也是黑的,三十里路去借书;忘不了李印堂家吃过的一顿白米饭、忘不了粪水喷射到脸上的喜悦;忘不了写过的八份入团申请书、十份入党申请书……。梁家河是一所学校,教会了他什么叫实际、实事求是、群众等,也培养了他的自信心。
“一声声喊我小名”,这一部分通过四个篇章对习近平小伙伴随娃、铁锁、能人、黑子故事的描写,告诉我们: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要做行动的巨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这一部分通过七个篇章对梁家河变化的描写,从整洁的农家小院、新修的石窑、柏油铺成的村道,不仅仅是硬件提升,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梁家河的变化正折射出中国改革发展的故事。
作为一名90后检察干警,我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精神养分。在日常的办案中,注意类案总结,发扬“巧干与苦干”的精神;在平时学习上,注重提升个人理论素养,拓宽知识面,努力做一个“书痴”;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融入群众,多干实事;在党建活动中,充分寻找与检察工作的结合点,创新活动形式,做到有实效,而不是走形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享受着优越的物质资源,身处在最美的年华,有着最真的梦想,让我们用奋斗去点燃人生的底色,释放出光与热,温暖更多的人!
【篇四】
翻开《梁家河》这本厚重的书,思绪万千,带着一丝探寻足迹的念头,全身心投入到那个神奇的年代,苦难的岁月。一个逃离首都的16岁少年,在生存和毁灭中挣扎,在理想和命运的面前迷茫,他曾经彷徨过,曾经失落过,但他没有被命运所左右,没有被苦难所征服,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一种朴素的情感,热爱这片土地,拥抱这里的人民。七年的知青岁月,留下的是共产党人铮铮誓言,梁家河的山山峁峁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沼气池、淤地垻、铁业社,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为民谋福的光辉业绩。陕北窑洞中的煤油灯折射出追求理想、勤奋苦读的生命之树。
读完《梁家河》,掩卷沉思,我们嘴边常说“不忘初心”,但我们的初心是什么?_真正意义的初心是什么?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初心,就是朴素的人民之心,民本之心,作为一个黄土地的儿子,要时时刻刻不忘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不忘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人民,不忘信天游的悠扬。广袤的陕北高原和人民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流离的少年,滋养了中国革命,抚育了我们一代代大陕北的儿女。这是我们的根,也是共产党人的魂。做为一名延安检察人,我们应该以此为豪,为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而骄傲,为这片热土培育出一代代伟人而喝彩!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检察官的誓言,不忘在宪法面前的庄重承诺,为民执法,维护公平,守护正义,担当起新时代检察人的神圣使命,不让正义之剑蒙尘,不让百姓含冤,为天下黎民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篇五】
一口气读完《梁家河》,意犹未尽,就读了第二遍,感慨良多。从那段特殊的岁月,从那一个那一群年轻人的成长,我看到的、想到的绝没有这么简单,这里仅就我从中感悟到习近平同志的优秀国学品质与大家分享。
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有理想的人,就是君子,不仅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而且要合乎理想状态。儒家所要求的的理想之一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同志讲:“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只有把自己管理好的人,才可能管理好家庭、社会、国家。习近平同志就是在当年那种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磨炼自己,尽管“受扎了”,但正如他自己所说:“那可是采菊东篱下,愕然见南山。也正是这些悬崖陡壁,磨炼着我的意志”。也正是在那时“他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这也就是他当时的理想之一,也正是有这一理想,他才能一步步走到人民领袖的今天,也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的理想,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理想。
做一个一心为民的人
先秦儒家的群众责任观所彰显的就是爱众、得众、济众、容众和从众,所表达的就是对广大民众的关爱和对民众力量的认同。对现实的意义正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体察民情,群众观念淡薄,不仅对群众的事漠不关心,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违法犯罪、欺压百姓。借鉴学习儒家的群众责任观,有助于我们群众情怀的培养,从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习近平同志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可以看出,他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何其深厚,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何其努力。身体力行打坝造田,千里奔波学习沼气技术,排除困难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处处体现着他的为民情怀。
走进梁家河,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口甜水井,那正是习近平同志带领着梁家河的村民打下的一口井,就是几十年后的今天,这里的人民仍然在用着这口井。饮水思源,这份为民情怀人们怎能忘记?
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儒家讲究“天命”,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某种责任在身上,不仅仅是自我成就,光宗耀祖,更要对社会、对历史和未来有所使命。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过去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人,都要有责任感,这叫心怀天下。就是要我们有理想、有抱负,要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并为之而奋斗。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时的责任就是让这里的人民过上好生活,有了这一责任,他排除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打坝造田、建磨坊、菜园,就是给奖励的三轮摩托车也让他换成了更加实用的钢磨。在即将离开梁家河时,也要选出能够胜任的村支书,就是离开梁家河后也时时牵挂着这里的人们,四封回信,句句显露出他对这里的关爱之情。也正是梁家河岁月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正是他对中国实际的了解和深深扎根于群众的思想,才有了现在精准扶贫等一项项心系百姓的国策出台。为国为民就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习近平同志讲:“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梁家河的人都知道习近平爱好读书,在那段艰苦的岁月,读书很难,坚持读书更难,而他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因为“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他长期坚持读书,才能够在很多中外重要的场合,名言警句脱口而出,才能够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自信而强大的气场。他在梁家河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思想关”实际上也是他修身的过程。“我就是一个农民”。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正反映出他的情怀和修养。多年以后,当他再次回到梁家河,由衷地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面对梁家河这所他曾经的“学校”,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可以看出,一位人民领袖,不是天生就是领袖,而是从修身开始,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做一个讲团结的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习近平同志说:“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他的话,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意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意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团结观,习近平同志与梁家河的村民们打成一片,自觉地融入到这个集体,同呼吸,共命运,使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农民。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下,梁家河的村民团结一心,同甘共苦,渐渐的走出了贫困,到今天,村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两万。有人这样评价习近平:“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而“能团结人”也成为习近平同志鲜明的领导风格之一。
【篇六】
1969年1月,不满16周岁的懵懂少年习近平从首都北京来到“穷山僻壤”的黄土高原一个小山村延川县梁家河。从此,在窑洞一住就是七年。这七年,让我们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群众思想的诞生过程。
陕北七年,当知青们受不了恶劣环境难以生活而纷纷离开的时候,他还住在一个老百姓的窑洞里。他说他并不感到寂寞。因为晚上的时候,村里边那些半大小子都会围过来听他讲故事。大家有什么吃什么,晚上一起盖几个破被子,互相用身体来互相取暖。为什么大家对一个十来岁的小伙有如此的亲近感、亲热感。为什么其他干部开会时,群众说闲话,基本上没人听,乱哄哄的开始,稀里糊涂地结束。而他开会,大家静悄悄。因为,他没有把老百姓当外人,他深知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铸造江山的主人,共产党离不开老百姓。他不说大话、空话,都是大实话,都想听的话,他干的事都是老百姓盼望的事。(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习近平)。
为老百姓建沼气池,解决了他们的取暖做饭,为老百姓建淤地坝,使他们多打粮食,解决肚子问题,修男女厕所,解决上厕所的尴尬问题,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谋幸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过了“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据习近平总书记回忆,晚上,窑洞里有四五个小伙子陪着我,晚上不仅是他们,村里的其他人,都是陆续地吃完饭以后进了我的窑洞,来串门,来听我讲古今,因为我的故事多啊。问我这个问我那个,北京什么样子,知道还有国外,美国是怎么回事,很好奇。你们都吃些什么,在北京吃什么,什么最好吃,你们都还见过什么稀罕事,《三国》、《水浒》、《红楼梦》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就给他们讲了,讲《三国》、《水浒》、《红楼梦》,跟大家都是成为好朋友。面对数次申请入党屡屡受挫的精神痛苦,是普通百姓帮助他卸下了思想包袱,不懈追求人生理想。当他上大学离开梁家河时,因为睡得比较晚,早上一起来推开门呢,外面都站满了老百姓、乡亲们,因为我在里边睡觉,静静地等,感动地哭了。正是人民群众这些心灵馈赠,让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与老百姓紧紧连在了一起,人民情怀与日俱增,日益深厚。
七年多的知青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形成深厚人民情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他成为全党的核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从小受革命家庭的红色熏陶,15岁上山下乡,在陕北黄土高原度过艰苦的知青岁月,然后进入清华大学这个最高学府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大学出来后又进入高层领导机关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紧接着沉到县里直接当县委书记这样的“一线总指挥”,一直在改革发展稳定前沿摸爬滚打,在县、市、省重要领导岗位做实际工作。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下层军官到军委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都待过,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都当过。这么丰富的阅历,在这么多重要领导岗位上历练过,有这么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所有这些都是干好领导工作的宝贵财富。
人们常说“厚积薄发”、“多年磨一剑”,这就是典型的厚积薄发,这就是典型的多年磨一剑。始终把对人民负责作为自己的天职,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感情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用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以百姓心为心”、“权为民所赋”的真谛。归结起来是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全党核心的形成,是具有深厚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的,是党和人民之福,是国家和民族之幸。毋庸置疑,基层干部的艰难经历,为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后形成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不由得使我想起,2015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第一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不完整的,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还要做到精准扶贫。在他的身上,无不闪烁着群众思想的光芒,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生活,身上体现出来的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学习。
今天,对于我们检察机关,来说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严厉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犯罪案件,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篇七】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静下心来翻开新出版发行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整整一个上午,捧着这本沉甸甸的
“宝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已将165页的书读完。第一感觉就是《梁家河》这本书写得真实,让人备受感动,同时,也给予我更多激励,好几处,读着读着禁不住流下眼泪……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到农村插队,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那年冬天,家里寄来几块钱,我和同窑洞居住的同学买了几斤石槽子里冷冻的猪肉,回来还没烧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鲜美!后来我们说别再吃了,再吃就没得煮了。这种穷日子我们都是经历过的”。《梁家河》一书中的这段话语让我感同身受。是呀,这种穷日子我也经历过。那是1972年,老家遭“年成”,我也是有好几个月不知肉味。记得有一天,家中来了亲戚,母亲拿出了过年“抬”下的一块腌肉招待,放在锅里正准备炒,我趁母亲不备偷了一块吃,结果滚烫的锅底把手上烧起了几个泡,肉没吃成,却挨了一顿责骂!少时苦难至今仍记忆犹新。
“习近平在梁家河还吃过一顿白米饭,那是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仅有的一次。当时的陕北,大米很稀罕,逢年过节都吃不上,那碗米饭是李印堂送给他的”。这碗白米饭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后来经常说起。70年代的陕北农村,那是真吃不上白米饭。印象中我第一次吃白米饭那是在1975年冬天,大爸一家从西安回老家过年,带回来了大米,过年那晚,每人分了一小碗,那是多么香美。现在再读《梁家河》一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那个年月在梁家河疾苦,也是从那时起,贫穷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下决心一定要为民造福!
1969年1月18日,不满16岁的习近平离开北京,经过三天的旅途,1月16日来到了黄土高原偏僻的延川县梁家河村。那天是1968年古历11月28日,再过4天就是大寒节气。这个时节陕北的冬天很寒冷,梁家河那个深沟里更是刺骨地冷。习近平总书记就在那个熟悉而又陌生、温暖而又寒冷的土窑洞里过了一个热情而又凄惨的春节。没有父亲、没有母亲、没有姐姐,没有一个自己的亲人,但有梁家河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乡亲们,还有陪伴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是那一本本砖头块一样的两箱子书,让习近平幼小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让他从书中得到了温暖,看到了光明。梁家河村的七年,年轻时的习近平不管是白天黑夜,不管是天阴雨湿,不管身处何等逆境都没有磨灭自己的求知欲望,没有停止读书学习。一直追求真理的信念让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生存毁灭之间寻找到了实现理想抱负、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金钥匙”。
在梁家河的七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打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建菜园……每件事他都自己谋划,自己动手,埋头苦干,遇到困难不气馁,千方百计要为乡亲们办成事,因此,村民们都相信他,啥事都愿意跟着他干。1974年1月10日,20岁的习近平终于被组织批准入党,随后就担任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更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梁家河农民,当成梁家河的领路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为梁家河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使梁家河村大变样。
1975年10月,习近平被推荐上了清华大学,人离开了梁家河,但心却一直在梁家河。2004年8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台采访中说:“我确实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他还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人生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梁家河村我先后去过很多次,也听了很多次讲解,但远远没有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悟深刻。《梁家河》一书扉页上习近平总书记那句话让我顿悟,——“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是呀,梁家河这个曾经荒凉偏僻的小山沟走出了一代伟人,孕育了一个思想,见证了一个时代。《梁家河》一书需要我们一读再读再三读,需要一生一世去感悟!
【篇八】
分享到:0
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近日,读《梁家河》一书,思虑萦绕、幕幕在心。开篇扉页中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说道:“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山水情深,而梁家河精神何尝不是我们做好检察工作的力量源泉。
我是土生土长的延川人,黄河岸的涛声不时在梦中响起,蜿蜒的沟道、起伏的山峁、蓝格茵茵天空下散布的村落时常浮现在眼前。这是故土情深,我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有中国名镇文安驿,更有世界名村---梁家河。在这里我寻觅到了力量源泉、感悟到了精神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16岁踏上这片土地,在这里劳动、学习、生活。时隔40年当他再次回到梁家河时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这里”。
在这里他结下深厚友谊、质朴感情。在二千多个农村生活的日子中,他与老百姓一起上山置地、下沟打坝,挑粪、砍柴,朝夕相处。在这里他带领村民创建铁业社、开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艰苦的劳作中磨炼了总书记的品格和意志,与群众相处中熏陶了总书记的品质和心灵。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与老百姓的感同身受中他领悟到了人民的朴实和疾苦,感受到了人民的敦厚和无私,正如他所说:“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2014年3月7日,他在全国“两会”参加贵州团时说道:“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老百姓)放在心上,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
几步一停留,一语几深情。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他念念不忘。
在这里他不断学习、启迪精神。十几岁时是人增长学习、逐渐成熟的时间,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牢记学习、勇于克服困难。他认为一物不知,深意为耻,便求知若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他看书学习,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上山放羊,怀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时,他就拿出《新华字典》一点一滴积累。他很多知识的基础就是在梁家河农村打下来的。
梁家河精神倡导“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这也是引领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光辉旗帜。是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检察官应该永远保持和发扬的。我们只有保持像总书记一样的学习精神和学习定力才能更好的发挥所长,跟随社会发展脚步,才能更好的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才能更好的永葆检察事业长盛不衰。
在这里他练就本领、扬帆起航。他说:“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从16岁起,在梁家河这个小村庄里,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是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让他获得了升华和净化,产生真知灼见,谙熟民情,贴近实际。在这里,他练就本领,锻炼才干;在这里,他力争先进,积极入党;在这里,他积累沉淀,再次起航。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
多年后的此时,在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华大地光辉照耀,以昂扬的姿态迈入新时代,以坚定的步伐去实现中国梦和人民的梦。
掩卷遐思,久难平复。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完《梁家河》一书又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当前,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精神是我们检察机关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自我进化的力量源泉。初心难忘,于党于民于法;使命牢记,于思于学于行,这也是我们读书的初衷和归宿。
【篇九】
分享到:0
“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摘自《梁家河》
跟随着《梁家河》的脚步,我似乎看到了久违的黄土地,看到了那大片的黄色,硬实而奢侈地铺展,撑起了窑洞,长起了庄稼。坡转梁回之间,青年习近平出现在他熟悉的每一条沟、每一架山和梁家河的每一户人家里。在这里,他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把峥嵘青春燃烧在了革命的黄土地上。
青年习近平在陕北的七年,正处于我们国家的特殊时期,黑白颠倒、美丑错乱,老百姓都在挣扎着生存。但是在这里,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一部分,凭借生活的历练和满心的热烈,结合农村当时的真实情况,立足于自身实际,带领着乡亲们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在苍凉的黄土高原上,在苦难的灰烬中,酿造出属于他们的生活之蜜。
总书记的青春是一首同人民群众一起奋斗的青春之歌!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做了最好的注脚。是的,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春光没有虚度,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在我们青年之中,谈的最多的,想的最多的也正是对自我的社会“定位”问题。我们从校园出发,怀揣对新生活的向往而远走四方,如果这个“四方”不是诗和远方,而是条件似乎“不尽如人意”的基层,又该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谋求未来和发展?的确,来到工作岗位的最初几年,我们就是在不断的对自己定位,寻找归属。这个时候,如若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性质,很容易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漩涡之中跌跌撞撞,迷失方向。
回想投身到基层岗位的这几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也遇到过挫折,受到过质疑,也曾苦闷彷徨。是对“无奋斗不青春”的矢志不渝的坚信,让我始终保持着内心深处的希望,让我拥有了直面人生困难和逼仄的勇气与力量。过程很辛苦,但理想有沃土。当看到自己的稿件变成一块块铅字,看到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荣誉,看到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感谢自己还好没有放弃,终也收获了比“诗和远方”更辽阔的奋斗的荣光。
其实,无论身份职业,我们时刻都应该保持勇于追求的人格品质,成为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的青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繁荣富强而又充满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既然像总书记一样扎根在基层,为什么不大胆去拼、勇敢去闯,在广袤天地里来干出一番作为?怀揣着的梦想已经变成我们实现青春远航的动力引擎;无比的勤奋会给予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成功。在艰辛中成长,在努力中去获得更好的未来,这也是我们应该有的青年人的精神面貌。
人间四月芳菲尽,五月鲜花正盛开。有奋斗的艰难困苦,才有幸福的“诗和远方”。所以,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勇敢地去走当下的路,去做当下的事,往往最艰辛的那条路,能最早看到光亮!
【篇十】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却蕴含着深刻意义。最近读《梁家河》一书,我真切感受到其中深藏的大学问,书中简单的文字记载着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成长奋斗故事、真实反映中国农村历史长河中的巨大变化、抒发着一种始终牢记人民的初心和伟大情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读后深受感动和教育,此书深刻的内涵激励着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难困苦,不惧未知挑战,在工作生活中不断读书修身,坚定信念,务实苦干,创新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在此,分享我读此书的一些心得感悟。
在困苦逆境中读书修身,明心养德治国平天下。读书修身是立志成长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为座右铭。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物质条件极度匮乏,习近平总书记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他不断的从各处搜集书本,每得一本,变如获至宝,经常是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上山放羊,他揣着书,田头锄地休息时,就拿出《新华字典》”,几乎梁家河的乡亲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这些书涉猎古今中外、文史哲学、自然经济,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将所学知识化成故事讲给乡亲,让更多人通达明理,为乡亲们打通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将书借给志同道合的伙伴,鼓励伙伴们通过读书进步,改变命运。以读书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读过的书积淀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更好的带领人民走上富强之路,带领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同时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在红色土地上传承信念,坚定理想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在“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浪潮中,习近平选择了延安,因为那是父亲闹革命的地方,那里曾是革命的中心,中国共产党人从延安出发,缔造了一个新中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秉承父辈的伟大理想信念,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着“好读书、有想法、眼界宽、乐助人”良好品质的习近平在递交八份入团申请,十份入党申请,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成为大队书记后,他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粮食、衣物送给乡邻,处事公正、为人谦和,尽力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与群众融为一体,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干群一心,实干创业,趟出了一条条致富大道。
在艰苦环境中奋斗,拼搏实干让群众得实惠。书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带领群众干实事谋发展的细节,打坝修田,建沼气,办铁业社、缝纫社、磨房、菜园,打井,扫盲……件件都是为民谋幸福的实事。为提高粮食产量,在梁家河口攻坚克难打成淤地坝,直到现在,那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为解决烧柴照明以及水土流失的问题,远赴四川学习沼气技术,艰苦探索,多次实践,建成全省第一口沼气池,让群众广为受益,当初修建沼气拓宽的道路至今还在造福百姓;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他办铁业社、代销点,物尽其才、人尽其用,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靠着创新实干拼搏的劲头,在艰苦环境的考验中创造了难以实现的目标,用实践证明了唯有实干才有力量,实干才能成就梦想。
在变迁发展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言犹在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原动力,为人民谋幸福首先要心里装着人民,不计自身利益,甚至牺牲自身利益为人民解难题办实事。书中的青年习近平正是那样的榜样,七年知青岁月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初心,把陕北高原作为自己的根,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儿子,“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信念如陕北的柳树悄然扎根成长,为了改变群众的生活,他用双脚丈量梁家河的沟沟壑壑,用心感受梁家河人的渴望期许,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读完《梁家河》后,不禁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如何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选择怎样人生道路呢?习近平总书记用他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答案,以读书修身明礼,以信念树德立志,以实干兴业为民,以初心坚守使命,在实践工作中提升本领,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在习近平总书记离开的四十余年,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梁家河后继之人,他们秉持公心,一碗水端平;他们勇于实践,做行动上的巨人,他们勇于创新,巧干避免苦干;他们扎根人民,身上留住泥土味。梁家河今昔变化翻天覆地,但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却流进干部群众的血液,成为永远的财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检察官,我自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修身增智,勤奋务实,以法律为信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守护正义,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