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实施“四化战略”工作总结

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实施“四化战略”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11:48 | 移动端: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实施“四化战略”工作总结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瑰宝,我们要继承发扬。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实施“四化战略”工作总结,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暑假,***学校以学科教研、主题论坛、跨学科整合等形式创新校本研训,实施“四化战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自然、艺术、人文底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拓展美育实施路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升华和再创新。 

一是改革课堂教学阵地化。学校以跨学科整合为切入点,打造课堂教学主阵地,渗透美育价值。要求各学科组众筹思想,共创智慧,引导教师选择适当的美育教学资源,辅以图片、音乐、语言,配以观察、讨论、观摩等多种教学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能够鉴别美丑,分清爱恨,明辨是非,提升审美素养。深入挖掘音乐、美术、语文、历史等学科富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设美育重要阵地。以《青花瓷》鉴赏、旗袍之美、大历史时代下的文人命运等子课题研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的精髓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引领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 

二是推进校本课程特色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发美育校本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校本课程体系。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深挖“大学之道,在明***”学校文化和诸城“东鲁遗风”“密州故地”等地方文化特色,合理定位;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从传统经典中寻找课程资源,从本地传统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开设齐鲁文化、孔孟文化、大舜文化等子课题;优化课程实施和评价,注重过程化管理和考核,着眼于学生在学习美育课程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构建以培育学生美育素养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是创新实践活动主题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美育由“文而化之”的过程,转变为“实践化之”的过程,开展多种“主题+体验”式美育实践活动。开展名句、名篇诵读赏析活动,剪纸、篆刻等主题活动,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考究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在美育活动课程中将礼仪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艺术教育融为一体,贴近生活,体现高雅情趣。 

四是实施“互联网+”广角化。以“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推进美育工作,注重互联网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创新“直播+教育”等适应“互联网+”要求的美育新模式,打破“面对面学习”的时空限制;开发唐诗、宋词、元曲“优秀经典新说”等适应“互联网+”要求的美育课程资源,实现美育课程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大范围的传播;构建网络数字化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朋友圈等适应“互联网+”要求的美育新平台,开辟“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阵地,使美育的教育渠道由单向传播走向多向共融,提升其传播广度和即时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实施“四化战略”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