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是一门艺术,不需要古板的教学,而是自己发散思维、天马行空。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美术活动中如何有效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
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视性和生动性,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给予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的需要,对幼儿来说,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交流,美术就成了他们表达思想、宣泄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在学前儿童美术发展过程中,从涂鸦期开始的乱涂,到象征期为事物象征性地创造一个多半是不完整的、粗具轮廓的形象,再到图画期用画来表达多种概念,都显示出他们独特的创造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在其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在幼儿美术作品中,他们可以打破成人美术的条条框框,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这种超常规又独特的现象,正好体现出幼儿大胆的想象力和神奇的创造力。
在幼儿美术创作过程中,他们先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审美客体有情感的感知,伴随审美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再经过手的技能运作活动,创造性地用作品来传达内心世界的活动。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概括地说,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包括两方面:一类创造是实在的可视形象的创造。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儿童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中那些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主观想象的色彩、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另一类创造是幼儿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这是幼儿基于自身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在特定的具体的审美理解活动中的一种创造。《纲要》对两类艺术创造都作了说明,并且特别强调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纲要》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要求的偏向。”《纲要》同时要求“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综上所述,创造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核心,培养幼儿创造力是我们的重要任务。那么,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创设宽松环境,尊重幼儿主体性轻松愉快的心理情境,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因此,教师在辅导幼儿画画时,应当以幼儿为主体,切实尊重幼儿的创造表现,尽量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幼儿一些自由度,允许幼儿依据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方法做他自己想做的事,使幼儿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得到充分展现。比如,在教学《我自己》时,我先引导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是怎样随着面部表情的变化而变化的,然后请幼儿描述出来并进行表演,最后才让幼儿大胆地动手画。在幼儿画画时我并没有去干涉他们,而是让他们自由地创作。孩子们显得很自然,很快乐,整节活动课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只做旁观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予以提示,帮助幼儿完善绘画。教师要学会赏识,正确对待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以和蔼的态度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的气氛,让每位幼儿都有从自己的创造中得到正面反馈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如在一次绘画“大树”时,一位小朋友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将树叶的颜色画成绿色,而是画成了黄色和红色。我没有马上制止他,而是问:“你为什么画黄叶子和红叶子,而不是画绿叶子呢?”他说:“秋天树叶变黄了,变红了”,原来他是在画秋天的大树。所以,教师要心细如丝,审慎对待幼儿的行为,从而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创造性。
二、尊重情感体验,激活幼儿表现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动力,有了兴趣,孩子们才能在美术活动中感到愉快,进而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所以,老师要激发幼儿兴趣,并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一次“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我爱妈妈》的命题画创作活动。多多(系化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在美国,多多根本没有和妈妈在一起的生活体验,所以他对这次的命题画毫无兴趣。通过和他交谈,发现他对星期天和奶奶游儿童乐园的场景津津乐道,我就建议多多把它画下来,多多欣然接受,在我的辅导下,一幅《快乐的星期天》跃然纸上,画面上的多多神采飞扬。由此可见,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中有他更感兴趣的、更愿意表达的内容时,老师可以临时改变活动内容,顺应幼儿的表现需要,尽可能地为每个幼儿提供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学习的机会,以调动和保护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三、运用多种形式,拓展幼儿创造力
1.充分利用园内的自然资源。我园有个“小植物园”,里面的植物种类较多,一到春天,黄的迎春花开了,红的桃花也开了,还有白白的梨花,更有那碧绿的柳条;夏天,太阳花、栀子花、喇叭花相继开放;秋天硕果累累,有黄橙橙的梨,也有红彤彤的枣;冬天,白雪皑皑,腊梅花儿在枝头俏放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因此,我常常带孩子们去那里散步、观赏,在游玩中,引导幼儿用小树枝、小石头、小手指在地上自由画画,或带着画板进行景物写生。在作主题画“我眼里的春天”时,我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植物园旁,孩子们拍手欢叫着。我引导孩子们找好角度边观察边写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孩子们自信地说“我画的柳树最好看”,“我画的桃花最美”,“我画的蝴蝶花像真的一样”……这种随机而教、随时而画的方法成为我教学的常用手段,效果很好。
2.充分利用园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格尔曾说过,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性观念的富裕。因此,幼儿必须有一定的经历和生活经验,才可能用具体形象的美术作品把生活中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为此,我经常带孩子外出,到原野、山水、公园、动物园、社区商店、市民广场、小区建筑群体、社区节日活动中去,让幼儿感受感知,激发灵感。在幼儿获得经验的过程中,我则根据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适时引导幼儿进行“移情”和“拟人”,如将一只大白兔和小白兔比作妈妈和孩子,将小花和大花比作花宝宝和花妈妈等。这样,眼前的物体就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这时产生的美术作品,就可能蕴含幼儿更多的创造元素。
3.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众所周知,幼儿的艺术经验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因此,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可以激发儿童创造的欲望。例如,可提供棉签、印章、各种果蔬、树叶、毛笔、色纸、油画棒、纸团、水果网等,让幼儿进行棉签画、印章画、果蔬拓印画、水墨画、撕贴拼贴画、油画棒渐变色画、纸团印画、水果网拓印等种种尝试。还可鼓励幼儿借助手指、手掌、小脚等练习印画和添画。这些新颖的作画手法,能使幼儿更有兴趣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性作画能力。
4.采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将游戏融入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幼儿发挥想象力而尽情地进行创作提供前提条件。为此,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了一些活动,小班有“小猫绕毛线”、“鱼儿吐泡泡”、“有趣的曲线”、“为老虎造笼子”、“彩色糖球”、“春天的花树”等;中大班有“未来的幼儿园”、“我的梦”、“圆的畅想”、“鞋子的联想”、“小小服装设计师”等,侧重于对夸张技巧和想象力的培养。四、采取激励评价,调动幼儿积极性评价是幼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首先,评价应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以往的集中评价容易造成漏评,使个别幼儿产生被忽视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使幼儿降低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可采取随机动态评价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评价。比如,在完成时间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可采取随机评价的方法,即对完成得比较快的个人或小组先行评价(如赏识性评价),然后可引导完成得比较慢的幼儿进行展示互评,最后还可进行集体评价。其次,还可根据幼儿的作品特点设立相应的奖项,如画面优美奖、布局合理奖、最佳创意奖、认真细心奖……让每个幼儿都有奖可拿,使每个幼儿都成为活动的主人翁。这样,就能给每个幼儿提供参与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孩子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美术活动是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的最佳形式之一。幼儿是未来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只有让幼儿接触生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自由表现,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努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的重要责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