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农业工作者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范文原创9篇

农业工作者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范文原创9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24:59 | 移动端:农业工作者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范文原创9篇

改革开放这40年不仅是城市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工作也不同于以往。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农业工作者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范文原创9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当你徜徉在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项山村中时,一排排整齐的徽派风格屋舍掩映在树荫中,白墙青砖黛瓦,飞檐斗拱蜿蜒,宽阔的柏油马路,永远跟党走的雕塑树立村广场中央,新修的学校传出朗朗书声,远处一片片花田,美丽的市民租赁小屋错落其间,居民悠闲地散步,儿童欢快地玩耍,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谁能想到,这个在汉武帝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就建立的“骑龙镇”,经过二千多年的兴衰变迁,如今成为武汉市美丽乡村的典范,未来将是仓埠都市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域。在武汉市像项山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还有许多,从贫穷落后到美丽宜居,乡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还要从武汉市“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新农村建设说起。

武汉市的新农村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到2011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武汉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全力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浪潮之中。前后6年时间,市政府投资25亿,全市2084个建制村,每村平均投资120万元,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在农村建设“四通四改一场一化”,即通水、通电、通路、通信息,改水、改厕、改垃圾堆放方式、改牲畜饲养方式,建设多功能活动室,增强村湾绿化。但由于缺乏经营主体,未能形成内生循环,在时间的冲蚀下,新村经过三四年后又变成了旧村,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新建的村湾也随之消亡。

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市高度重视,在2012年开始第二轮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全面总结第一轮新农处建设的经验教训,时任武汉市委副书记胡曙光在考察浙江新农村建设以后,提出了“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观点,申请建设美丽乡村的村湾除必须为永久保留村湾外,还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必须要有产业,二是村级班子战斗力强,三是农民参与积极性高,四是必须要有经营主体。通过统筹整合资金,农民积极参与,提升基层服务保障,加强业主管理,形成了内生动力,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突破。涌现了如江夏区小朱湾、蔡甸区大金湾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典范。

第三个阶段是2017年刚到武汉市履新不久的陈一新书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乡工程”的新农村建设新思路,把武汉的新农村建设推向了又一高潮。武汉市相继出台“黄金20条”“钻石十条”等配套政策,鼓励市民到农村租房,返乡农民自主创业,企业家到农村办企业。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下乡市民、返乡创业能人和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创业环境;通过实施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发挥了市场的主体作用;通过吸引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把农村的产业发展起来,把农村的闲置资源利用起来,让农民的日子富起来,武汉市的农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三乡工程”就是武汉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被社会各界誉为乡村振兴的“武汉样板”。

武汉市通过这十几年坚持不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村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农村环境变美了,文明乡风回来了,农村闲置资源盘活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拓宽了。

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仓埠田园综合体围绕苗木花卉特色产业升级,推出了靠山绿色生态小镇、倒水湿地观光带、周铺楚剧文化主题公园、紫薇特色小镇、仓埠山庄等特色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和采摘文化园,打造武汉版都市桃花源。仓埠街党委书记高兴地说道:我们街的土地60%都进行了流转,进行企业化运营,引进牛汇科技等6家公司入驻,20家公司签约,吸引大学生创业200多人,吸引下乡租赁住房市民100多户。农民现在可以有几份收入,土地的流转费,闲置资源的入股分红,工资性收入,农地托管合作的收益等等。农民还自发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社,有水产养殖合作社、稻田养虾合作社、蔬菜合作社、水果合作社等等。农民收入方式多样化,农民组织科学化,新农村建设规范化,基层创业服务专业化,未来的仓埠都市田园综合体将吸引更多市民、能人、企业家到这里观光旅游创业发展。

从“一人富”迈向“整村富”。黄陂区杜堂村在回乡能人葛天才的带动下,全村130多户都加入了合作社,通过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租赁农民房屋,光去年一年给村民的分红就是500多万元,当农民把鲜红的票子拿到手上时,笑的眼睛都闭不拢,说:祖祖辈辈都没有拿过这么多钱。这一情景被在村里创业的画家画成了油画,表达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江夏区小朱湾是一个有30多户人家的美丽村湾。江南式水乡、荆楚风貌建筑、宁静自然的古朴气息,让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许刚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他在此租赁350平方米空闲农房开设“新民文化书院”,为大中小学生提供国学教育,使人文元素融入乡村,增强了村湾的文化底蕴。

2017年“三乡工程”建设吸纳社会资金160.1亿元,签订空闲农房出租协议10078户,年租金达1.58亿元,增加农民收入22.12亿元,农民人平增收864元。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0887.17元,比2005年增长了近380%,城乡收入比也从2005年的2.5:1缩小为1.82:1。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映入眼帘,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迎面而来,一个个新兴的产业蓬勃发展,新农村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篇二

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而陌生。新修的柏油路,平坦而笔直。漫步于湖边的堤岸,路两旁是一排排垂发的少女。夏日的阳光炙烤着湖水,白蒙蒙一片,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阳光透过树缝斜射下来,形成班驳陆离的花瓣,明暗相间。

今日的湖边小镇已不是往昔,乡间泥泞的小路不见了、牛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各种车辆行驶在公路上,鸣笛声,马达声形成一片,热闹非凡。村内低矮的土砖房不见了,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车上了刘大桥,它是我们那里最长的一座桥,横卧在湖水上,犹如一条巨龙。湖水还是那么的清澈,鱼儿成群结队地嬉闹着,欢迎归乡的人。

宿鸭湖是一处人工湖,未修成之前,一到夏季,暴雨顷刻间便会淹没良田,冲坏道路,附近的人们饱受洪涝灾害的侵袭,这一切已成为过往。此时,人工湖已修建完毕,她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原大地上,附近的人们安居乐业、满脸欢笑。我家就在湖边的一个小村庄里,每当农闲时,小时候的我就会光着腚跟着父亲打渔,尽情享受着湖的温馨。

夜幕时分,夏日的余热还未褪尽,风轻柔的吹在身上,带着水气,滋润着每一寸干热的肌肤。湖面被朦胧的月光掩盖,象披上了一缎白绸子,给视觉带来不一样的冲击。岸边的一切已有些朦胧,不远处几家灯火在闪烁,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没有了朦胧的感觉,乌云遮住了月光。空中的繁星已经疲倦的回到闺房。东方天际,一条条玫瑰色的霞带与一块块灰白色的浮云相互交错,绚丽灿烂,仿佛一位大画家的神来之笔。村里人叫它烧霞,给人一种神奇清新之感。

静坐船上,任其漂流。风平浪静,微波不兴,湖水象一面偌大的镜子,把晴空中的蓝天白云,岸边的红花绿叶,以及那低飞的海鸥,都映在自己的怀抱里,水中的天地,似乎更加美丽。小船平静的行驶着,打破平静的湖面。风吹柳动,垂下的柳条轻拂着大地,如翩翩舞女的裙带。倒映在湖中,仿佛有无数身着绿裙的仙女,在扭动着多姿的腰身。柳梢头,睡眠上,一群群的水鸟,在尽情的飞翔。

此刻的宿鸭湖,一改往日的颓废,湖面上往来的游船,飞驰的汽艇,打破往日湖面死一般的寂静。东岸绿树成荫,柳浪百里。西岸荷花飘香,万亩芦淘。南有气势雄伟的七闸门,北有历史悠远的古都蔡国。新建的亭榭,增置的画舫,添造的水阁,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仙女桥、壶仙观、白马将军庙、燕亭,太多的故事,让你对她充满了向往。悠悠小船来到仙女桥,据说东汉末年,董永为避兵荒马乱,逃至汝南。家贫佣耕,父亲死了,无钱下葬,便以人代钱,此等孝心感动了上天的织女,织女真助他还债,结为良缘。后来人们就在他们相遇的地方修建一座小桥,命名为仙女桥。据说一个叫费长房的汉朝汝南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壶仙在壶仙观相遇,他想弃官学道,造福于人民大众,壶仙为了试探他的诚心,让他独自一人,践荆棘于群虎之中,以朽索悬万斤石于其心上,还有众蛇恶之,他都不惧,可见心成志坚,学成之后,由于思乡就回到家乡,临走时,仙人教他一咒语,让他骑杖而归,他为百姓医治百病,鞭笞百鬼。

宿鸭湖的美丽,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游玩。多年来,人流不断,为当地人们带来了文明,带来了知识,带来了财富。改革开放四十年,曾经沧海化桑田。排排高楼拔地起,昔日愁容换新颜。游船吱吱呀呀的向岸边摇来,在夕阳的余辉里那么显眼。火烧霞再次出现在眼前,湖水更加的美丽惹眼。

夕阳中的湖水,被乍起的微风吹拂着,这里、那里,泛着金波。海鸥们似乎感到时光的珍贵,更加勤奋的在火红中翻飞。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朝远方飞去。从湖水深处驰来几只晚归的渔船。船上传来渔家姑娘和小伙子动人的歌唱。立于船头,情不自禁附和起来,家乡的小调,优美而动听。

宿鸭湖水水连天,

岸边尽是好庄田。

湖水浇开致富花,

千家万户喜开颜。

篇三

1978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时至2018年,正好是改革开放的第40年,40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出生于1989年,今年已经29岁,对改革开放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上升,“衣食住行”个方面影响巨大。以前家里只有一台空调,只有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才舍得开,现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有一台空调,夏天到了,觉得热的时候就会适时的开一开空调;以前,过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都是挤大巴士,人挤人还总晕车,现在,家里已经有了两辆小汽车,出门开车,方便又舒适;以前家里住的是底层楼房,我和我弟弟挤一个房间,现在不仅住上高层楼房,我还有了自己的房间;以前,读书的时候,坐火车去哈尔滨至少要3-40个小时,现在,坐火车比以前少了将近十个小时,只要20多个小时,火车也从以前的绿皮火车变成了现在的子弹头“和谐号”,不仅速度快,舒适度上也大大提高了;以前,出门买东西必须带钱,现在,互联网和电子支付让出门不带钱包变为可能;以前,党中央领导人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现在,党中央领导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物质层面升级到了精神层面;自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我国的大好河山越来越美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定居在我国,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很多外国人自称自己是“中国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40年,我经历了29年,这29年的变化让我叹为观止,真的印证了这句话“厉害了,我的国”,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我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我为自己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征程中的一员而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篇四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国营企业的重大改革——自主经营权、自主调控市场。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已历四十年,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被承认并唤醒,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全面爆发。从食物生产供应到就业住房,人从计划经济制度下被动的“口”,变成了市场经济时代能动的“手”。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票据取消了、农村人口进城打工的限制取消了、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废除了,而粮食蔬菜供应增加了、就业问题解决了、收入大幅度增加了。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日趋合理化,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中国三产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9%、40.5%和51.6%。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幅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人均GDP水平的角度看,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人民币,仅为同期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当时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国家;而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59660元人民币(近8800美元),已经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前后共计有7亿多人脱贫。

在已经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包括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整体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日趋成熟,逐渐由初始“唯GDP”论的发展思路过渡到可持续发展思路。改革开放初始,囿于自身发展经济的困境,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国内不少学者认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中国自身也日益意识到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早在200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在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的新路子”。以碳排放减少为例,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最近十年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将近4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显然,中国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初显成效。

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日益面临重大阻力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为355亿元;2017年,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达到27.79万亿元,是1978年的782.82倍。其中,进口额由1978年的187.4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5.33万亿元;出口额由1978年的167.6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2.46万亿元。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2016年,中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额占全球的份额由8.4%上升至9.7%。显然,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繁荣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球贸易额增长率长期处于低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增长做出了不小贡献。2018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贸易报告显示,中国商品贸易出口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份额的12.8%,而中国商品贸易进口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与此同时,根据2017年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961.5亿美元,蝉联全球第二大投资国地位,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比重首次超过10%。此外,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新的货币篮子,从而获得国际主要货币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中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将对全球贸易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

数据见证40年中国经济巨变,也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而今,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

篇五

6岁那年,我把二八自行车推到太行山下坡路段,右脚单脚站在左边踏板上,左脚悬空,靠着惯性让车子往坡下溜,然后又推到坡顶,如此反复。12岁,我终于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没有横梁的坤车,最喜欢奋力爬坡后冲坡的速度,乐此不疲。求学路上,怀揣着录取通知书乘绿皮车一路向南,跨过黄河、平原,穿过太行山脉、层层麦浪,从长江北到长江南,江风、轮渡、租界,豪爽、冲劲与市井之息铺面而来。毕业后扎根长江沿岸,在人流穿梭的地铁上偶然看见家乡的旅游宣传广告,“如果一生只能去一个地方旅行,那我一定要去***。现在出发,3小时直达景区”。一时感慨,12小时的求学路途,由于高铁的飞速发展,竟将太行山与长江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岁月如梭,成长路上,交通工具的变更,让我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迅速,“中国速度”蹄疾而步稳,频频刷新纪录,获得国人点赞,也赢得世界目光。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体验新干线后,对记者说:“这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40年改革开放,中国一直在跑,在追赶发达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自己开发的高速铁路已经超过日本新干线的285公里时速,跑出了每小时394公里的速度,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历程的总和,凭借实力一步步稳站世界高铁规模首位。

如今,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海外的一张“国家名片”。曾经有一段网红视频风靡世界,一位在中国旅行的外国人,将一枚硬币竖立在时速300公里飞驰的高铁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8分钟而不倒”,中国高铁“粉丝”暴增。一项调查显示,票选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高居榜首,成为国外青年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对内,中国高铁运输网络基本实现“四纵四横”,铁路运输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出行体验和感受,密织的高铁网络串联起一个个城市间互惠的“经济圈”和“旅游带;对外,从蒙内、中巴铁路到雅万高铁、两洋铁路,再到土耳其、印尼、俄罗斯第一条高铁,中国高铁在悄然间向世界各地延伸,沿着“一带一路”一步一个脚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努力创造一个互通互联的美好世界。可以说,中国高铁是改革开放中国发展速度的缩影,肩负着追逐世界光明前途的使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国家40年的变革与发展给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改革的春风如阳光雨露,沐浴着千家万户,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激发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阳光明媚,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

篇六

那是1984年,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6个年头,那年我2岁,妹妹和弟弟还没出生,但是改革的春风似乎还是没有吹到我们这个江汉平原的小农村。父亲在村里的小学里当老师,每天白天在学校上课,傍晚回来家里帮母亲干农活,晚上伏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备课。因为家里还有双目失明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尽管父亲和母亲两个劳力白天黑夜的干,还有父亲每月有23元的教师工资,但是5口之家的生活还是举步维艰。

有一天,母亲走娘家回来,悄悄的和爸爸商量:这么种地教书没有出路,咱们大人苦一点没关系,孩子不能跟着遭罪,将来他们还要上学读书,不能一直窝在农村,我看我们村老张的小卖部开的挺红火,以前政策管的紧,不能自己做生意,现在改革开放了,我打听了,小卖部一年能挣几千块呢,你看你工资又不高,地里每年还要交公粮,咱们分家出来又没有家底,要不我们把父亲从街上的亲戚家(当时祖父在街上亲戚餐馆帮忙做事混口饭吃)接回来,也学着在村里开个小卖部吧。父亲很迟疑,他是一个天生就随遇而安的人,担心没有本钱。母亲说:可以去借,不用多久就能还上。尽管她知道亲戚也没有钱,但是母亲认定的事,父亲还是会竭尽全力去办,他找到了在镇上工作家境比较殷实又是独生子的高中死党,借到1000元,组织五个叔叔在村头的小桥边盖了一个小红砖房,把祖父从街上的供销社接回来,小卖部就这样开起来了。从此父亲又多了一件事,就是每天天不亮就挑着担子到镇上去打货,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全是黄土路,没有自行车,晴天一身土不敢说,毕竟那时候空气质量贼好,但是雨天一身泥是毫不夸张的。果然,小卖部从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我们全家仿佛一下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一下就有了盼头……

1985年、1987年妹妹和弟弟相继出生了,我们的生活在1990年有了明显的好转,祖父的吃苦耐劳和诚信经营,让小卖部的生意格外红火,小卖部成了是当时整个村的CBD,在别人还在计算每周吃一次肉或者逢年过节在小卖部排队买肉的情况下,我们家已经每天都有肉吃,而且我和妹妹慢慢的厌倦吃肉了,因为父亲说吃肉会长胖……而弟弟的出生让父亲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彻底从教师的岗位上被撵了下来。

1994年,父亲毅然背起了行囊,南下深圳打工去了。那时候,每个村才一两部电话,每个周末,妈妈都会带我们去姑妈家,给爸爸打电话。记得好像是1995年,国家大力兴修水利,好多外地人来我们这里开展杨家新沟清淤工程,住在我们这些当地人家里,自己烧火煮饭,所有物质都在小卖部采购,小卖部的生意格外红火,祖父每天要骑着自行车去打两次货,累的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而母亲既要照顾我们三个,还要到店里帮忙。那段时间,爸爸也会在每个月按时给我们写信,傍晚我会在妈妈的口述下给爸爸回信,汇报地理的收入、祖父的身体和小卖部的生意,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习成绩,父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说好好学习,只有考大学才有出路。

2001年,我考上了大学,妹妹和弟弟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每个月只放一次假,父亲辗转到了武汉打工,祖父的小卖部生意还是在坚持,但是生意每况日下。他的眼睛随着年纪变大也越来越不好,县城和村里道路逐渐修通,人们交通出行更加的便捷,慢慢的都骑着电动车去了城里买东西,母亲因为土地收入太少,也跟着父亲来到武汉打工。

2006年,随着弟弟最后考大学出来,小卖部的生意基本很清淡,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南下打工了,剩下的全部是老年人带着孙子,快递业的发展迅猛,需要什么只要手机一点,商品物资直接送到家里来,小卖部排队买肉的现象从此不复存在。

2009年,在祖父去世后,父亲和母亲就没有在外面打工,安安心心的在家里守着这个小卖部。相反,我们三个读大学出来之后一直在外面工作,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小卖部还是那个小瓦房,里面进行了装修,到那时与周围破土而出的一幢幢小洋楼比起来,显得特别的不和谐,也许他的寿命将要终结在新的新农村建设中。

2018年,因为政府规划,也要面临拆迁了,这个在小卖部作为一个小小的家族事业经营了34年,虽然没有做大做强,但是也算是乘着改革的春风自主经营了三十多年,在那个物质匮乏,农民贫困的时代为我们三个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支撑。但是我们好像没有遗憾,我们几代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过上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幸福生活,感谢这个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时代,让我们施展了自己的才华。

篇七

我出生于80年代初。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过节有猪肉吃、过生日有荷包蛋吃,那绝对算得上奢侈。如果哪天早晨起床,发现大人在杀鸡,或者听说过年要杀猪,那我肯定会乐得直蹦,吃饭的时候早早地去厨房守着,等着打牙祭。

那时候正好是改革开放初期,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物质匮乏,肉、蛋等畜禽产品自然成了奢侈品。为了能吃到肉,几乎每家都了养了些鸡,有些家庭还养了1-2头猪。然而在那种落后的养殖模式下,大部分畜禽最终由于感染疾病而死亡。村里也没有兽医,家里畜禽生了病只能用“土方子”治疗。记得有一次家里的鸡拉白屎(鸡白痢病),我看见奶奶将菜油涂在病鸡的屁股上。这种治疗方法当然没有什么效果,没过几天,得病的鸡全死了。每次发生鸡瘟的时候,奶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里的鸡一天天地减少,最终除了几只抵抗力强的老母鸡外,无一幸免。即使是死去的鸡,奶奶也舍不得丢,还是煮熟吃了。当然,因为是病死鸡,大多时候不会给我吃。

也许是看多了动物疫病的危害,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兽医专业,最终如愿成为一名兽医工作者。不过村里人对我的选择很不理解。在他们眼里,考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跳出贫穷落后的农村,选择农业中的兽医专业,实在是下下策。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兽医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兽医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在养殖场当技术人员外,也可在科研单位做研究,许多兽医专业的研究生还可以获得出国深造或者留着国外科研单位工作的机会。兽医专业逐渐成了农业院校的香饽饽。我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畜牧兽医科研机构,后来又考入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成为一名公务员。

工作后,我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畜牧兽医领域的飞速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利益。现在的农村,农户养鸡、养猪大多是出于爱好或消遣,就跟种花养草一样,不再是为了能吃上肉或蛋,因为肉、蛋、奶等畜禽产品早已不是奢侈品,可以很方便地在市场上买到。

农村地区的养殖业也从原来的散养为主转变成了规模养殖为主,畜禽生产更加规范,疾病更少,肉品质量更有保障。畜禽疫病防控体系更加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更加稳定,兽医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以武汉市为例,畜禽疫病防控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专职的防疫队伍、专用的工作经费和完善的工作机制。从村级防疫员到市级兽医专家,从基层兽医站到市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一应俱全,足以为全市千余家规模养殖场和众多散养户提供动物疫病防控服务。每年,省、市财政都安排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和防控补助资金,用于强制免疫、疫病监测、疑似染病畜禽扑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等工作,使得畜禽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由动物疾病引起的养殖损失大大减少。全市肉、蛋、奶的供应稳步上升,人们的菜篮子日益丰富。

作为一名兽医工作者,我庆幸自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畜牧兽医行业如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得到了快速发展。回忆自己走过的历程,不得不感谢改革开放对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让我对当初选择畜牧兽医行业感到自豪。

回首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所见证的变化,犹如神舟升空一般令人振奋,这些变化全世界的人们都看得到,中国正在崛起。相信在习主席的带领下,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八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2018年,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很值得好好纪念。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今年,是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几个数字叠印在一起,并不是偶然的。振叶寻根,观澜索源。它启示当代共产党人不停地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就是历史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既是一种“向后看”的眼光,更是一种“向前看”的眼光。“向后看”,是为了总结经验;“向前看”,是为了把握方向。因此,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这是因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旨在从历史中引申出对现实的分析,在现实中满怀对未来的希望。

信仰的力量在于躬身践行,信仰的践行铸就永恒的辉煌。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邓小平晚年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另一个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

习近平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信仰之于人们也是如此,其力量在于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言行之中。从信仰的味道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习近平始终持守这样的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直面问题,不畏艰难,这就是信仰的品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时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一脉相承”,其要旨在于:(1)它们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它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它们有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脉”,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譬如,它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坚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基础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坚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它坚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谱写浓墨重彩的华章,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愈益彰显其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共产党人的事业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在哪里?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论断,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高度概括了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缺失的严重危害,深刻阐明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历史不能臆造,但并不妨碍我们作理性的推论。如果马克思还活着, 他一定会发出“自信人生二百年,风云激荡五大洲”的无限感慨,并乐见世界今昔之云泥巨变;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构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世界肯定不是今天异彩纷呈的这个样子,而是会呈现出 “地球依然不是平的”那种另外的样子;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推到遥远的未来,我们在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的自信更是毫无根由。

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中国要发展,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行,没有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也不行。没有信仰、没有信念,就没有感召力,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中国奋力前行的密码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依靠信仰的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信仰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是因为有了信仰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在未来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贡献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贡献给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必将是红色的玫瑰和甘露的芬芳!

篇九

我的家乡是东湖高新区糊口村郑吴湾,我出生在60年代的一个小山村里,记忆里还是那条弯折崎岖不平的碎石小路於外界相连,四周都是小山,我的村湾就坐落在小山凹里面。祖辈们世代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

依稀记得从我记事起,就会跟着爷爷的身后,拿着粪耙、撮箕,帮忙放牛、捡粪、砍材等,为家里做些永远也做不完的那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当时出行靠的的是双脚步行,购买生活物资和看病,必须沿着碎石小路步行十几公里到流芳公社才能购买、看病就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住的是黑瓦土砖房,喝的是没经过消毒的井水。那时购买生活物资不管买什么东西都需要凭票,比如粮票、油票、肉票、布票........,如果没票什么都买不到。

小时候依稀记得,只有缝年过节时才能有新衣穿、有糖果吃,一年当中只能在这个时候才能吃上几次鱼肉,只有这时感觉才是人生最快乐、最高兴的时光。

小时候依稀记得,没什么娱乐设施,最开心是跟小伙伴们一起趴在地上打弹珠、掏鸟窝、捉迷藏、跳房子等游戏,一年难得看上几场电影,也只有重大节假日的时候,有的村湾才组织放电影活动,那时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

四十年弹指一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变了当代中国国运的改革开放大幕就此拉开,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中华大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包容,社会转变,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小康的社会转变。改革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肚子饱了、钱包鼓了、房子大了、道路宽了..........我现在的家乡完全变样了,原来的穷山村已变成了现代的工业园,到处都是整齐划一的厂房、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掩映在绿树葱荫中、到处都是宽敞明亮的马路。原来的村民已变成了居民,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的小区,住的是电梯楼房,出行的是家家户户的小轿车、有轨电车、地铁,喝的是自来水,做饭用的是清洁高效的天然气,生活是非常的富足,日常生活饮食也丰富多样,天天就像过年,由原来的温饱型转变为健康保健型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相互交谈的内容大多是吃什么东西健康、到什么地方旅游度假........。亲戚朋友间联系用的是无线可视电话,现在的人民精神生活也很富足,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随时都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购物就医也很方便,小区旁边建起了大型的商场超市与协和分院...........这就是伟大英明的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所给我们家乡带来的巨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业工作者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范文原创9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