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还在为大学生书香征文而苦恼?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大学生读书书香征文范文3000字7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图书馆和我们的生命一样,其意义既来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积累宽度和厚度,也来自与时更新与时俱新的主动和灵动,怀着虔敬之心,跋涉在通向未来的路上。
----题记
或许可以说,图书馆所承载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世界,就是那既存在于时间,而又超越时间并且忘掉时间的钟;既有对时间的顺从和赞叹,又有对时间的掌握和反抗。在时间的激流里,人类演绎的故事中,有不断的呼救和拯救,上升和降落,希望和失望,生存和死亡,诞生和毁灭,开始和结束,也有不断的喧哗与骚动,反抗与升华……这些关于时间本体的生命故事,过去曾经发生,现在还在发生,未来仍将发生。每当念及于此,我耳畔便时时响起,生命浮在时流里游弋时形单影只孤独无助的呼救声。面对时间激流的绵延漫卷和奔流不息,生命的个体易被空间阻隔,分散而居,心茫然地孤军奋战在知识和实践创造的各个领域。然而,渴望上升和超越的生命,身体相偎相傍,互相靠近取暖,在这暖色天涯里心心相印,冷暖共知。因生命向上的姿态和求知的热望,灵魂猝然碰撞,聚集在心灵无限可能的海洋——图书馆,组成了心灵和知识的同盟军。大家一起用营构和呵护图书馆的方式,划出人生优美的弧线,划出永恒的轮廓和缩影,随时间一起,流过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直线,流过春夏秋冬的轮回,流过你我他的心田,流过沧海桑田和世世代代,却又不曾老去。
罗曼?罗兰说,作家需要一间单独的心灵单间。实际上,不仅作家需要,我们也需要。需要书的生活,需要书来充实我们的心灵单间,冶铸我们的精神道场,静养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除了需要苏格拉底所说的阳光,水和笑容,还需要书的世界里的阳光,水和笑容。
西哲柏拉图在他的哲学体系里创造了两个截然二分和层次明显的世界,即现实的世俗世界和精神的理念世界。而现实的世俗世界存在于时间的劫流,而精神的理念世界则摆脱了时流的汹涌,达到静态的完美状态。他主张人应该从“穴居”般的现实世界挣脱出来,不断接近“凝神寂照”的理念世界。我想,图书馆便是那既存在于时间和现实中的钟,又是超越并且忘掉时间和现实的钟。他是人类实现进步和超越的中间物和桥梁。
图书馆是那超越并且忘掉时间和现实的钟。外面的世界一日千里,天翻地覆,而万丈红尘惊扰不了他。他就如那古典的江南士子,仍在室内凝神深思,静养德性,烹茶抚琴,不随世沉浮与喧哗一起老去。他淡定地看外面的景物随四季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看夏雨洒落,路上的行人匆匆走过……看时世的喧哗与骚动,看人间的正剧与闹剧……在他智慧的潜行中有凛然风骨,对五光十色的诱惑有坚定的拒绝。在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定力中,是书籍的濡养和精神独立的坚守。他常常一路行来,是玉壶冰心,虽然历经世事,仍不染风尘;虽然受到风雨侵蚀,仍是原来的月白风清。他的特质仍是那静栖于一处不事张扬的内敛和凝重,蕴涵在极深处的世事沧桑也绝难改变他丰富的沉静。
就在他的内敛和凝重里,在他丰富的沉静里,我希望与书为伴,习以为常。置身书案和书架间,我企望也熏染上古代文士静修潜行的范式,穿行于图书馆偌大的充实和丰富里,穿梭于时间的各个节点,不按顺序地任意造访各个时代的丰富心灵存在。我努力地闻嗅书页特有的清香,它是历史存在的一脉奇香。因为它试图导引我闻出书的作者和他所处的时代特有的味道来。方块字就如那密密匝匝的雨点儿,飘到脸上,滚下来的却是带着我体温的热的水珠儿。我的心也是潮湿的,仿佛音乐的外射,在心里氤氲着,飘荡,摇曳,在眼眸里映照出心灵撞击的音响。许多伟大灵魂在这里不在受短促而幽暗的时间禁锢,组成了不以死为苦的种族,他们犹如一支支火柴,点亮了心灵的火焰,躯体也随着燃烧而跃动,翔舞,驱散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游离的我们疑惑的梦魇。他们这种自燃的姿态却未曾枯萎,而给我们传递了薪火相传和心心相印的热量。我常常以我整个的感情拥抱这些深挚而又潮湿的心灵,感到在他们匀停而热烈的心跳中我读到了博大,丰富,深刻,还有孤独,骄傲,愤激……我想,正是他们的心灵敏感,多思,善于面对自我,以个体的心灵独对全人类精神的世界,才造成他们向心灵世界做内向的开掘,心走出躯体很远很远。
我常想那些伟大的写作者就像心灵从躯体中溢出,心灵坐卧孤峰之上,拈花微笑。当我靠近他们书的一刹那,当我揣想惦念他们以及与他们相交相亲的时候,我感到没有在不经意间与他们错肩而过的狂喜。是他们在锻造了我一双难得的慧眼。一座图书馆就是为他们建造的一座座碑林,一本本书就是对他们心灵和身体劳作的祭奠或传承。我们在这些碑林间穿行,就是在永恒的天地里穿行,就是在无限扩展和开放的心灵世界里穿行。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我们的家。那么也可以说图书馆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在这个世界里,现实世界退缩了,精神世界放大了,对生命的眺望和灵魂的正视中,我也是那超越并且忘记了时间和现实的钟。
与此同时,图书馆还是那提醒我们回归时间并且存在于时间和现实的钟。因为虽然它像古代的士子,而又终不是古代的士子;虽然它接近了柏拉图所谓的永恒,而又终不是永恒。它终需面对未来,面对时代本身。所以它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系统。我们也确实需要向外看和向外发展的勇气,需要在图书馆厚积后的喷薄,蓝图绘定后的行动,沉潜后的验证。人不能只有埋首书卷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也不能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人也不能泯灭突破樊篱的渴望。在室内憋闷得久了,倦了,视角也就凝固了,心智也就衰竭了。而应该像徐志摩所说的飞出去,飞到云端去,在极目的俯视中,舒展的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也应该像杜甫登高远眺岳阳楼时吟诵它“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时那样,去生活中寻觅那在书本里不曾领会的化外之境和在天地间凝结的浩然大气。我们不仅需要“半亩方瑭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通过半亩方瑭看云影天光,还需要“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极窗远眺的直接视角。在天地间和生活本身,人才能读到许多无字之书,多些做的灵感和悟的创意。径直走到外面,将思想和感情暴露在阳光下,晒一晒幽闭的心情和霉掉的思想,从另一广阔的天地反观书的生活,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因为图书馆不是囚室,不会关押和收容我们想飞的心。他也没有围墙,不想让我们陷入“围城”式想冲进去后又想逃出来的迷途和困境。我们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窗下囚徒,放弃门窗俱开,放飞梦想,贴近实在,走进时间和现实的气势和勇气。我和图书馆一样,也是那存在于时间和现实的钟。
图书馆是那超越并且忘掉时间和现实的钟,而又不仅仅是。它还提醒我们存在于时间和现实中,因为我们还有通向未来的渴望和向往!对时间和现实,我们和图书馆一样,“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既须深入图书和图书馆,又须超出和走出图书和图书馆。
【篇二】
图书馆和我们的生命一样,其意义既来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积累宽度和厚度,也来自与时更新与时俱新的主动和灵动,怀着虔敬之心,跋涉在通向未来的路上。
----题记
曾有隐逸躬耕的诸葛亮唱着那悠悠千年的吴歌乘舟而来,含恨长逝;曾有散尽家财的范蠡眼望碧水遨游五湖,揽胜观海;曾有才高于世的张衡醉心古书,观地动八方、究天人宇宙;曾有心系苍生的张仲景在庙堂前广施仁心,治伤寒杂病成一代奇书……在这里,涌动着中兴汉室的一代明君——光武刘秀的帝王之气;在这里,满蕴着千古人龙、一代名相孔明的文韬武略与治国精神,这就是古时的“宛都”——今朝的南阳。在南阳,有一条母亲河,它流淌过历史沧桑的断壁颓垣,风起云涌中见证大起大落;它任凭历史的长流滚滚,依然庇护着这一方百姓,依然哺乳着万千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原儿女。它的名字就是——白河。
二月的白河,春寒料峭。冬天渐渐解冻,春天将温暖撒播向四面八方,这千里冰封中的白河也渐次消融,泛着晶莹的冰块混杂着迅速流淌的河水在阳光下奔腾呼啸着冲刷着万里的气势。于是,“二月河”这个名字便成为了一个人从此的记号,深深烙印在他的心田。二月河,河南南阳人,他作为中国当代作家群中的“文坛怪杰”,写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从而被海内外作者所熟知。二月河本名凌解放,“解放”二字与“二月的河水”之意暗合。也许是这里的白河水的滋养赋予他宏大的写作气魄和宽广的气概胸襟,也许是这里的人杰地灵之气天然地给予他历史的厚重感与担当感,总之,二月河的作品无法离开“文化怀乡”的精神跋涉,当他在“清帝系列”的精神家园进行一场文化苦旅之时,他也被深深打上时代的印记,充满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乡土情结。而二月河的集中创作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具有强烈“文化还乡”情感取向的作家群体,即豫西南盆地中南阳作家群的崛起时期。这个在中国当代文坛充满着浓郁的中原气质的作家群,血管里流动着的是黄土大地的浑浊血脉,心中澎湃着的是黄河长江的万里流波。南阳作家群,以其阵容整齐、人数众多、作品独特成为了“文学豫军”的主要力量,在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月河的“清帝系列”蜚声海外、在中央电视台由陈道明主演屡次搬上荧屏深受喜爱;姚雪垠的长篇巨著《李自成》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由其小说《香塘河畔香魂女》改编的电影《香魂女》荣获1993年度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总之,这一曲曲由黄土大地滋养的中原儿女书写的中华文明赞歌不仅在中国的大地上回声嘹亮,更漂洋过海,将中华文明传播远方。
二月河对文学、历史有着天生的喜爱,他入伍十年,饱览《二十四史》,广涉哲学、文学著作、甚或历代碑文、清人笔记、野史杂文,都进入他的阅读范围。由于长期进行的古文阅读,他对古文的熟悉程度不亚于白话文,高中毕业的他因为自己的勤奋刻苦在文学、历史方面的造诣和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我想,正是因为这十年寒窗苦的努力才能使不鸣则已的二月河一提笔就一鸣惊人,厚积薄发的他伏案疾书写出了长篇巨著“清帝系列”。莫言曾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中这样写道:“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和难度,造成了它的庄严气象。它排斥投机取巧,它笨拙,大度,泥沙俱下,没有肉麻与精明,不需献媚与撒娇……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波浪翻滚地交配着,血水浩荡地生产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莫言把长篇小说写作誉为“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希望借长篇小说这一“伟大文体”抒发心中的“大苦闷、大包袱、大精神、大感悟”。我想,莫言对长篇小说的定义和希望,二月河都做到了。他笔下的“清史系列”选择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百年盛世”,
发奋十余年,终于一气呵成这五百万余字的长篇巨著,塑造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清帝典型及围绕他们的上上下下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形象。
就二月河的“清帝系列”来讲,他笔下的清史,就是清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康熙以下,清帝贵胄、皇亲国戚、辅宰名相、文人学士、僧侣道长、佞臣侠士、贪官污吏、平民百姓等众多鲜明角色不一而足,鲜活地跃然纸上,正是各色人物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斑斓多姿;而他笔下的四书五经、佛道僧侣、刑狱法典、礼仪乐律、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药理茶道、阴阳八卦……再加上小说对人物活动环境的真实描绘,更直接展现出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而那些宫廷建筑、官府衙门、庙宇古寺、勾栏瓦砾、酒楼茶舍、当铺商行、歌楼妓院、市井乡野、客旅古渡以及名山大川、异域风情等等,这一切无不包蕴着作者的大气魄、大手笔,更生动展现了清朝社会的方方面面。读二月河的书,就犹如展开一幅幅万里画卷,在字里行间中让我们领略清朝盛世的繁华气象。比如在《雍正皇帝?九王夺嫡》书中写邬思道重游扬州瘦西湖时,二月河这样写道“游三吴不可缺扬州,治扬州不可无虹桥。虹桥这地方,面临“长堤春柳”,东迎“荷浦熏风”,虹桥阁、曙光楼、来熏堂、海云龛……桥北有个庙,名字也起的怪,叫“虹桥灵土地庙”,每年正儿月祀神庙会,俗名儿叫‘增福财神会’。”如此看来,作者对清代扬州的描绘之细腻甚至到了极为惊人的地步,而以上述如此的描绘,更是在文章中比比皆是。如此细致的描绘从何而来?不仅源于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长期史料积累,其细致的史料收集,更由于其“文史结合”的写作艺术手法。二月河忠实于“史”而不拘泥于“史”,作为一篇小说,二月河在史料的基础上合理地融入了自己的个人想象与艺术加工,从而在作品中呈现出了一个丰满详实的扬州画面。而从作品中也不难看出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斐然的灵感文采和精心设计的小说结构:例如上述引例中的“长堤春柳”、
“荷浦熏风”、“虹桥阁”、“曙光楼”、“来熏堂”、“海云龛”等,而小说的篇目也都由对仗工整的骈句组成,例如“敝屣江山撒手去、孽海情天路无涯”“魏东亭风尘会侠女、伍次友煮酒论功名”等。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清朝历史上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让我们遥想当年康熙大帝“夺宫初政”时的“惊风密雨”、在“玉宇呈祥”后的“祸起萧墙”;让我们领略雍正皇帝时期“九王夺嫡”时的勇敢果决、“雕弓天狼”中的雄才大略、“恨水东逝”后的悲苦凄清……在二月河的书中,我们与帝王交友、与走卒闲谈;领将相谋略、瞻盛世华章。
二月河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具有着高度的责任意识与历史的担当感。他写历史小说并非“戏说”,也非“演义”,而是希望与真实的历史相碰撞:“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在处理历史史实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切入、去描绘,作品中客观再现“康雍乾盛世”中的社会内容和政治风貌。二月河在自己的历史小说中灌注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思想意识,尽力展现三位伟大的清朝皇帝的“文治武功”。他自己这样说道:“我只是真实地描绘当时的社会”、“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残忍的东西、封建社会中那种温情脉脉的很虚伪的东西拿出来给读者,使他们能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如果各个阶层看了都有一些自己的感受,那对社会就是一种贡献。我的用心是善良的。”二月河在创作中不仅做到了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更对自己负责。“观史知今当思进退、读书明志可识春秋”当我们看待历史小说时,不能把它当做真正的历史,但是也要以严肃、思辨的态度看待历史小说。“长空皓月垂青史”,我相信,在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历史小说的作品中,我们定能够寻根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骨气、察鉴中华五千年历史之兴衰!
【篇三】
图书馆和我们的生命一样,其意义既来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积累宽度和厚度,也来自与时更新与时俱新的主动和灵动,怀着虔敬之心,跋涉在通向未来的路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1994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14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老师去世后将他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这本书是当今时代吹进人心头的一阵清风。听听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对死亡、对家庭、对文化等各大人生议题的看法,大概能给每一个认真对待生命的人一点启示。
谈论死亡
莫里得的是肌萎性侧索硬化(ALS),即卢?格里克氏症,和《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相同的病。ALS像一支点燃的蜡烛,它不断融化人的神经,把躯体变成一堆蜡。这种病先从腿部开始,然后慢慢向上发展。最终人的神志被禁锢在一个软壳里,只能像怪物一样眨眨眼睛、动动舌头,直到生命枯竭。
莫里喜欢跳舞,无论是摇滚乐、爵士乐、布鲁斯,他都会闭上眼睛,悠然自得地按着自己的节奏移动脚步。有一天,跳舞终止了。病发后的莫里和正常人的一项项活动说了再见。他因为踩不住刹车只好熄掉引擎,从此告别了驾驶。他去游泳,穿衣服时发现使不上力,只好让人帮助穿衣服,从此他告别了隐私。走路经常绊倒,他买了一根拐杖,从此告别了正常行走。疾病日复一日地侵蚀着他,一天,莫里拄着拐杖走上人行道,摔倒在了马路上。继而他小便需要人扶着。他用上了轮椅。嚼咽食物也成了困难的事。米奇去探望他,在春天暖融融的阳光里,莫里穿着一件风衣,腿上还盖着毯子。
尽管莫里身上发生了这么多变化,他的脑子仍在活跃地思维。在他看来,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他和学生谈到死亡,莫里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米奇不解,为什么思考死亡这个问题这么难?莫里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在一眼看不到头的日子里,我们过多地追求物质需要,可它们并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我们忽视了周围的世界。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确实是大多数人的写照。当疾病不来侵袭时,谁会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呢?当逐生活之流终日营营役役时,谁会真正想过自己的“死法”和“活法”呢?死亡的日期,仿佛永远遥不可及。但生死只是一口气的事,能争这“一口气”,
意识到自己会死,并且时刻为它作准备,人就会在活着的时候更加珍惜生活,懂得如何取舍。
大学毕业后,米奇的梦想变了味,浑浑噩噩过了几年:付房租,看广告,寻思着生活为何不向他开绿灯。而且,第一次见到了死亡,米奇最亲近的舅舅,在44岁那年死于胰腺癌。米奇看着他痛苦却无能为力。葬礼之后,米奇相信会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凶疾把自己也带离这个世界。于是,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成为工作狂,工作上的成就使其确信他在主宰自己,可以在末日到来之前享受到每一份最后的快乐。如果不是一次偶然在“夜线”节目中听到对老师莫里的采访,接着,米奇去探望老师,上课……也许,他的生活会长期困顿下去。
如果你能接受随时都会死去的事实——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耽于抱负了。你为此而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事——你所做的工作——也许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你也许会让出空间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这是老师对米奇说的一番话。
米奇多次发现,原来为了分散莫里的病痛而让他看新闻,而他却突然扭过头去,为新闻中半个地球之外的人在悄悄流泪。在治疗之外,莫里会匀出时间回复从世界各地给他寄来的信——大多来自不幸的人。回信里洋溢着理解、真情、鼓励和向上的力量。
“我就要死了,对吗?”
“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
“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别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
莫里很坦然地接受了疾病带来的种种折磨,接受了死亡。在配合电视台采访时,莫里穿的还是那件皱巴巴的灰毛衣,他不愿为这次采访而特意换上新毛衣或打扮一番。他觉得死亡不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它很平常。
随着对莫里探访的继续,米奇开始学习有关死亡的学说,研究不同文化对人生最后这段旅程的不同诠释。北美的北极地带有个部落,他们相信一切生灵都存在着灵魂。它是一种缩小了的依附在躯体内的原我——因此,人的体内还有一个小人。当大的躯体死去时,小的原我会投胎到某某生物里,等待月亮把它送回地球。有时候,月亮因忙于新的灵魂的降世,便从天空中消失了,所以有的夜晚没有月光。但最终,月亮是要回来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这是他们的信仰。
世上的信仰也许有千万种,但都离不开对生命、对灵魂的敬重。死亡能终结生命,但无法终结感情的联系,精神的联系。
自古皆有死,无论是载入史册的人还是默默无闻的人,都不必饮恨吞声。亚历山大、庞培和凯撒曾将多少城市夷为平地,在战场上杀戮成千上万的骑兵和步兵,最后也仍旧化作尘埃。除了记忆,人闭眼时什么也带不走,所以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才是真理。
那天,莫里设想着几天后死亡火化时的情景,说:“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这话把大家逗乐了。莫里的健康心态不仅仅源于心理调节,他还有一种大的胸怀。谁会知道这么一个老头儿,从小是生长在一个冰冷残缺的家庭中的呢。
谈论家庭
莫里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有两个富有爱心的儿子,要是莫里有这个意愿,他们会放下工作分分秒秒陪在父亲的身边,伴他走完最后几个月的旅程。但莫里没有这个愿望,“别停止你们的生活,不然被病魔毁掉的就不是我一个,而是三个。”因此,尽管他将不久于人世,他对孩子们的世界仍表示出极大的尊敬和自豪。当父子三人坐在一起时,常常会有瀑布般的感情宣泄,亲吻,打趣,相拥在床边,几只手握在一块。
莫里得病后深切体会到了家庭的重要,如果没有家庭,人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如果你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你拥有的东西便少得可怜。爱是至高无上的,正如大诗人奥登说的‘相爱或者死亡。’朋友、同事会来探望你,但他们和不会离去的家人是不一样的。心理安全,只有家庭能给予你这种感觉,金钱办不到,名望办不到,工作也办不到。”
自舅舅死后,米奇做好了患癌症的心理准备。它果然来了,但找上了米奇的弟弟,和舅舅相同类型的胰腺癌。弟弟去了西班牙治病,但却不让任何家庭成员在他身边,甚至好几个月没有音信。莫里能吸引米奇的原因之一,在于他能给予弟弟所不愿给予米奇的东西。
在莫里的影响下,米奇对弟弟的选择保持了完全尊重,并开诚布公地表达了对他的爱、关心和思念。峰回路转,弟弟有了回信,言语间也开始慢慢透着乐观和幽默。家庭的含义,不仅仅是爱,还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
我想,家对于每个人,应该都是最坚实有力的情感依靠,是一直在那里的牵挂。我高中离家求学时,父母放心不下的一声声叮咛,时不时来学校送的饭和钱,念叨“又瘦了,得多吃点”的心疼,大学夜晚一通通嘘寒问暖的电话,做鼻炎手术时母亲寸步不离的悉心照顾,我站在十字路口作人生选择时,父母给我的充分尊重和自由……数不完的这些点滴,都是我心里最温暖最幸福的旋律,这是一首属于我们的歌,深厚隽永,余音袅袅。当只身在外偶感疲惫时,看看在家里拍的小视频,翻翻和父母一起拍的照片,我会笑。
生命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人,同行一程就再也不会见面。缠绕在生命周围的只有几个家人和几个朋友。没有来生,仅有的此生也无法掉头,所以,珍重。家人之爱,父母之爱,是一生最大的缘分。
谈论对衰老的恐惧
对衰老有恐惧,是因为人们过于强调了年轻的价值——莫里不接受这种价值观,他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那些来找莫里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忧:矛盾、迷惘、不成熟、活着感到累,有的甚至想自杀……年轻人还不够明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
莫里乐于接受衰老,随着年龄增加,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人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那就永远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衰老不是衰败,它是成熟。三岁,五岁,三十七岁,五十岁,这些年龄阶段莫里都经历过,他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当他应该是个孩子时,他乐于做个孩子;当他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他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他乐于接受自然赋予他的一切权利,他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他。所以他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他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看,莫里对衰老、对人生的态度如此达观。
米奇问:“为什么人们总想变得年轻呢?”莫里说:“这反映了人们生活的不满足,生活的不充实,生活的无意义。因为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你就不会想回到从前。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所有的年轻人都应该懂得,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的确,衰老是自然法则,春夏秋冬有各自的旖旎风光。试图把四季都过成春天,岂不是缺失了体验别样风景的机会?年轻自有其能量和价值,老年则拥有睿智和豁亮。
我觉得在尊重自然规则、保持一份淡然的同时,不断加强内在修养,年深月久,即使皮肤不再娇嫩,渊博的学识、文雅的气度和纯真的童心仍能让你神采奕奕、得体从容。有人说当今是个“看脸”的年代,人皆爱美,在同等条件下偏向于长得好看的,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看脸”,也不等于“永久看脸”。无论做人做事,不用心、不专心、浮躁气盛、不思进取,再美的脸庞也换不来自身的价值感、别人的肯定和长远的未来。古语云“以色侍君,色衰而爱驰。”我要说“以色图存,色不衰也如履薄冰。”花无千日红,人不能控制年龄,但可以学习穿衣打扮的常识,多阅读、多思考,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工作之外有几项自己的爱好,打球、做菜、弹琴、唱歌,生活就会有源头活水,汩汩流淌。要能享受每一个年龄阶段的风味,像莫里一样。这样的人生会死气沉沉吗?再“衰老”也是有意思的。
陈凤兮六十岁学筝,七十岁练书法,八十岁习绘画,这种“衰老”的人生是不是雅趣无穷?谁说衰老等于愈加没有价值?怎么活,全在于自己,年龄才不是什么借口。衰老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成长。季羡林享年九十八岁,八十多岁时依然没有什么特别的老相,还耳清目明、神志清醒。读他的书时,我总结原因,发现他除了平时不挑食,心态还常年保持着淡泊,并勤于用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份宠辱不惊,是季老在走人生的独木小桥和阳关大道时都有的一种态度。他在学术上兢兢业业、勤耕不辍,始终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所以老来也创作了颇多有见识的作品。看来脑袋真是越用越灵光啊!
谈论文化
莫里提出,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赚钱,偿还抵押贷款,买新车,修取暖器——陷在永无止境的琐事里,就为了活下去。我们的文化也不鼓励人们退后一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问,难道这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女人拼命想苗条,男人拼命想富有。人类的文化和教育造成了这种错误的惯性,误导了一代又一代。
其间,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内容则来自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较,总企图按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问题,逃避不是解决办法,莫里呼吁应该尽快阻断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从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不要相信原有文化,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建立自己的小文化,不是让你忽视社会的每一条准则,比如不去闯红灯,而是在如何思想和如何评判的大问题上,你自己去选择,不要让任何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替你作出决定。
只有明白了什么是真实的需要,才能走向关爱和奉献。他在最后一节课中一遍遍重申: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没有爱,我们就变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在这位身体日益萎缩的老人看来,爱是第一。
对于当时米奇没有节制地工作以获取存在感的状态,莫里的话语重心长:“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我们的心,帮我们建立自己的小文化。我们自己建立的小文化,又引导我们成为怎样一个人。一颗真实、坦然、有爱的心,千金难买。
我不禁想到了史铁生的一段话:人不能没有爱,尤其不能没有所爱。不能被爱固然可怕,但如果你爱的本能无以寄托就更可怕。假如不能被爱是一条黑暗的小路,燃着爱的心还可以照耀着你前行,但倘若全无所爱,便如那绵绵的秋雨,把你的生活打得僵冷。
勇敢去爱吧!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每个星期二,莫里都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授人生这门大课。他还谈了婚姻、金钱、爱的永恒、遗憾、原谅、完美的一天……虽然参透了人生百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在认认真真地体验、学习。米奇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在混沌时分将他点醒,不再在生命的海洋里迷失航向。你遇到过一个让你醍醐灌顶的人吗?一个用独特的智慧把你这块未经雕琢的玉石打磨到晶莹发亮的人。
这门课不仅是对米奇生命的一次洗礼,对我们每个人都应如是。跟着师生二人的步伐,我也进行了一次思想的长途跋涉,掩卷之后心里有一份醒豁的开阔和力量。莫里面对病痛时从一而终的坚强、坦然、乐观,更是带给我长久的感动。在中国社会加速转型、商业化气息浓厚的阶段,在人们习惯于为生活奔忙、把初心湮没在日常琐屑的环境里,有心的人儿,来被这阵清风吹拂一番,重新审视生活,审视自己,让生命的目标别再沉睡!等深思过后,我们也许会走得更稳,更轻松,也更快乐。
【篇四】
那是高三的暑假,几段旅程结束,总算是又安定了下来,猛然间想起出发前的那篇序言,我说要抛弃那浑浑噩噩的生活,也说要为了一个人去努力,开始写点什么;现在,我确实又要开始动笔了,只不过身边的一切仿佛变了太多太多,心境早已不同了吧。
一个月的旅程,从江浙的温婉到青海的粗犷自然再到关中的雄浑博大,这一切值得让我感到震撼,我所能做的只能是惊叹,再用镜头记录,于心中留存。
说实话,这些出游或许多少带有着另一个目的,去结束那丝牵挂,或许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于是,每一段路,也因氛围不同,周遭的环境不同,感受也就不禁不同了。
于是,我想起了,多少年前有一个女子,是否也曾带着这样一份情,踏上过一段未知的旅程,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人生呢。
真正认识三毛,也是因为偶然,那还是高一的暑假,无聊的自习逼得人要发疯,于是一天下午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和好友一起翘掉了自习去逛书店了。漫无目的地搜书,本不期待有何收获,而无意间几本封皮独特的小书出现在眼前,走近一看是三毛的作品;那时,对于三毛,仅仅停留在听说,或许是我对于三毛的感觉是先入为主,而对于“小清新”则是有着一种本质上的厌恶吧。但还是拾起了几本。
读了几页之后,便有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文风仿佛是从未遇到过的,是一种诙谐,始终轻快,然而这其中又不是空洞无感,字里行间都是真情实感,着实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之前的我,更多的拜读的是余华对现实的残酷写实,又或许是莫言的魔幻与现实的交织,总是粗糙的美与现实的写照,而对于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作者自己的内心的叙写确实是太少,但三毛却让我知道内心,其实是最美的。
依我的拙见,三毛的文字是细腻的,这或许对我也有很大的影响,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着真正情感的叙写者,一个经历过人生百态,欢笑,风浪,挫折的讲故事的人。她的文字没有现实主义的沉重包袱,又没有浪漫主义的过于理想化使得文字轻飘,更不想现在新兴作家的无病呻吟,装作文艺,三毛是真实的,有灵魂的人生歌者。
或许有人说,三毛是过于疯癫,是不正常的,而我觉得,她,只不过是有一颗太浪漫太感性的心吧。三毛的文字,起先读,是会被吸引的,因外那一个个字,那一句句话,是轻快的,是充满活力的,是感觉不到沉重的,你会不忍卒读,一口气读完,此时你看到的是一个开朗乐观,毫无顾忌的三毛,她在享受自己的人生。
然而,你或许会有一种意犹未尽,因为太快了,感觉好像是缺了点什么似的,于是重拾起刚放下的书本,又来一遍,这时的你,或许会看到,那轻快文字的背后,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子。
可以说,三毛是一个奇女子,她可以因为名字难写而自己改名,年幼翘家孤身去离岛游玩,又可以只身一人在坟地读书,而或许最疯狂的是,因为一张照片,便觉得自己与撒哈拉前世有缘,于是,便独身前往一片生命的禁区。
在撒哈拉,她感觉到,是的,我的人生是属于这里的,茫茫沙海,我的灵魂是自由的,没有拘束的,也不会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拘束我的。
由此,我认为三毛是无法去适应那个尘世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迷惑太多人的这一切,对她是毫无吸引力的,她,只属于自己那颗淳朴,感性的心。由着心来,是三毛最大的特点。
撒哈拉的日子,是她这短暂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深爱着她的荷西为了她,追到了这片荒芜的沙漠。撒哈拉小镇,虽小,却一切俱全,日子,虽穷,但充满着欢乐,我想三毛想说的是:“这一切,因为有你。”作为撒哈拉的女儿,荷西便也成为她的守护者,在黄沙中漫游,也曾遇到过危险,两人也差点就此天人两别,但经历过这一切,两人,或许可以说是三毛,对人生有了新的定义吧。
于是黄沙与仙人掌为证,两人在小镇结了婚,这一次牵手,是三毛一生中最难忘的吧,即便是因为战争的来袭,不得不撤离,这又有什么呢,我知道,我还有你呢,我,不孤独的。
但毕竟这时的三毛,还未曾经历过人生中的那场劫难,文字中许多都是对生命欢乐的叙写,文字的背后是轻快,我也许可以说,这时的三毛,或许还只是一个小女孩,可以无忧无虑,享受爱情,生活,幸福。
在下一个叙述前,我想插叙点我的想法,不知对不对,但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三毛的每一部作品,若按照时间来排序,或许是可以看成三毛内心与人生的成长史吧,从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小女孩,到经历折磨后的痛心,再到走出后的怅然对于新大陆的探索,再到最后,对于尘世的再无牵挂,三毛,是将自己作为了这一切的主人公,一笔一笔写出了自己的人生。
恩,接着前面的说吧,好景不长啊,仿佛每一段这样伟大不朽的爱情都或许是短暂的,或许是上帝也在嫉妒吧,撒哈拉幸福的日子也只有八年,突然间,荷西,走了。我想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承受这种痛的,米兰昆德拉曾写过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我想,或许这对于三毛,是又轻又重的,轻的是一切来得悄无声息,重的是这样一种撕心裂肺,让人无法喘息。
三毛毕竟也是一个普通人,面对这些始料未及的“突袭”,她选择了远行,当然,也便是回家,回到数千公里外的,太平洋的明珠,台湾,再一次见到了父母。我想,梦里花落知多少,这一本书,是我心中,三毛的巅峰之作,那字里行间透露了三毛内心的转折,是她这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是从一个毫无顾忌的女孩到内心坚强的女人的转变。
梦花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对亡夫的思念,或许是因为荷西比她要小,这一切又像是姐姐对于弟弟的怀念追思,但不管这样的关系究竟如何,我可以说,每一笔都是真情实感,积淀着爱,超乎寻常的,内心虽痛,但,我不在乎,因外我曾经拥有过你。
当然,我觉得,这本书,或许说,这段日子,在背后更重要的是,三毛,读懂了亲情,于是往后的日子,又有了些不同。
可以说,荷西之于三毛,是最亲的人吧,也可以说,是上帝对这个女儿的恩赐,三毛,从前对家或许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有了荷西后,她懂了,原来家是唯一在任何时候容纳她的港湾。然而这个小港,突然间被毁掉了,三毛,是个感性,念情的女子,于是,她,想到了那座大港,父母,故乡。
其实从梦花之后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三毛对于父母,以及荷西的父母和兄妹,都是充满了极深的情感的,亲情或许是家庭,从此时三毛心中最深的烙印了。日后在加纳利的日子中,和岛民们的交往,或许也是因荷西之死,变得那么像家人,因而在真正告别加纳利时,岛民们也都像是送行家人一般与三毛道别,我想,这时的三毛,算是真正的转变了,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女人,也让她能够继续谱写自己的歌。
同样的,让我感受很深的也有《万水千山走遍》,虽然这是一次约稿的任务,但纸页上的文字从未透露出工作的负担与怨言,有的只是重获新生后的畅快与对未知新大陆探索的欢愉;但三毛毕竟是感性的,纵使这南美大陆的美景让人流连,而与这片土地格格不入的贫穷却又让她心生怜悯与哀愁,我感受最深的是那篇,青鸟不到的地方,感情是那么真,描写是那么细,美景与哀愁,乐与悲,爱与愁,种种的对立糅合在一起,让人便是无言,只留下深深地沉思和感叹。当然,这本书中也不全都是那种美景衬出的悲伤哀愁,还有那种他乡遇故知的发自内心的喜。与中国餐馆店主,与台湾当局驻外“大使“,与家庭好友,未知的南美大陆,居然还有这么多说不出想不到的秘密,让漂泊的游子,能有一点温暖;其实,你可以看出,仍旧是家庭,亲情的力量。
因而,我可以说,在后期的日子中,三毛,以及她的文字,当然也可以说,她的爱,都已经完全倾注在了家庭之上,不论是父母还是公婆,亦可以说是周边所有亲近的人,都成为了自己的亲人,而自己,也充满了的是一种母性的感情,对一切都是包容,接纳。这时的三毛,或许,才真正算是,上帝的传颂者。
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里花落曾见否,花开,花落,我,这一尘世,已足矣。
说了这么多,其实三毛的一切是没办法说明白的,这也只能说是我个人的感受,我,当然,不只是我,太多的人,都不会知道三毛在医院病床究竟在回想着什么,以至于让这样一个经历过如此多故事的女子,这样一个人生,灵魂的歌者,会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告别,她牵挂这么多的世界。是无法忍耐的寂寞孤独吗?我想是吧,或许是这一生,不能是这样如死般寂静,躺在这病床上,因为,不知多久,才能重新站起。又或许,不想轰轰烈烈,被太多人关注,不想再承受这难以折磨的肉体痛苦了,不想体味这人生的又一次痛,干脆就这样了解了吧,抛开一切,就这样静静地走吧,去到上帝身边,说不定,不,一定是,荷西就在那等着我呢。
有人说,三毛是“江郎才尽”无奈自尽,我不认同,这样一个女子,有着永远用不完的才气,这个撒哈拉的女儿,就这样留给世人一个迷,在迷中,永远的告别了我们。
对于我,三毛可以说是一个导师,之前的我,总是刻意去营造华丽辞藻,以为那是写作精髓,而她,让我明白,其实写出自己的内心,就算是文字略显粗糙质朴,只要是真情实感,便是最好的。从此,我最反感的便是空洞,无病呻吟,虚情假意滥煽情,我只知道,真情实感才是好。
上面一段扯得有点远了,其实更感人的是超出文学的,三毛与荷西,Echo与Jose,这段爱情,这亘古不变的情谊,让人潸然泪下,读罢,只能仰天一叹,无从置评了,或许,这就是最真实的爱情所能够带来的,又或许,这是上帝送给这世上所有人的吧,我,不知再这么说了,我只知道,去敬畏,去感动,去……
行文至此,我想依我这些拙见,再写下去,或许就是让人见笑了,我想,这位歌者,上帝的杰作,撒哈拉的女儿,加纳利的公主,她在天堂,一定还是快乐的笑着。
最后,用三毛的一段话做个结吧:
“也许是我太多情,
我想知道一朵花为什么会开,一只鸟为什么会飞,
一位艺术家为什么会为了画笔、文字、舞蹈而甘付终生……
我会记得撒哈拉的朋友,月牙泉的女子,
记得那尼日利亚的丛林,记忆中的关渡,清泉的山间小屋……
记得尘世间那许多不灭的情缘,
那一草一木一沙和许多的欢乐哀愁。
用对生命的爱,燃烧我的灵魂;
用最真的心,
将这些原本只说给自己的故事,说给你们听。”
谨以此文,献给永远的三毛,那个我们都爱的Echo
【篇五】
1不变的克拉克
多年以后,我关于大学时代回忆,一定少不了这样的片段: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变分法和《你一生的故事》;瀚海星云科幻版资源区、康妮?威利斯和《末日之书》;下雨取消体育课的下午、宿舍和《神们自己》。比起高中时代熄灯后寝室里的《基地》、等车打饭和微机课上的《三体》,大学读科幻,多了几分自在。
更重要的是,艰涩难懂的基础课——高数、线代和随机数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幻的乐趣;为论文搜集资料的训练,让我不用再埋头阅览室翻《科幻世界》过刊,而是从网络中轻松获取资源。
虽然大学师生对科幻文学有天然好感,但科幻迷并不多,算稀有动物。对我们90后而言,入门一般还是阿西莫夫,如果想要继续修炼段位,有几座山头必须要拜,其中之一便是冷门中的冷门、以硬科幻、大时间尺度闻名的祖师——阿瑟?克拉克。
有些作家的作品比名字响亮,另外一些则正好相反,阿瑟?克拉克属于此列。他参过军,研究无线电,携男友久居异国,有一颗同名小行星;他和导演库布里克合作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被电影学院的学生逐帧拆开学习;更不用提他与科幻大事阿西莫夫的友谊……大家尊敬他,喜爱他,讨论他——就是不太读他的书。我校图书馆四楼的科幻文学架上,所有获得“双奖”的作品中,就数阿瑟?克拉克的书最新。畅销作家刘慈欣表示自己的风格受到克拉克的影响,也没能重新带起阅读克拉克的潮流。
然而因为他的写作主题,他绝对不会被忘记。
这座大山缺少植被,却能对抗时间的风化,沉默地站在大地之上。
2变化的生命
《2001太空漫游》是一本讨论时间和生命的终极问题的书:我们,人类的生存目的是什么。这样一个严肃的主题,却有一个戏谑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式的开头:
“每一个现在活着的人,身后都站着三十个鬼,因为自有人类以来,死去的人恰好是在世的人的三十倍。自从洪荒初开,大约已有一千亿人出没在地球这颗行星上。”
“这个数字之所以值得玩味,只是因为处于奇怪的偶合,在我们这个宇宙——即银河系——也恰好有大约一千亿颗恒星。所以在这个宇宙里,每一个生存过的人,都相应有一颗星星在天空闪耀。”
熟悉《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读者一定不会对黑色幽默感到陌生。巧合总给人一种“命中注定”的惊讶感,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同时关于活人与鬼的对应关系,平添一份恐怖、庄重。如果要讨论生命,必然不能在闲适懒散的午后,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讨论;而要在开阔的、几何体构成的环境中,最好色调偏冷,比如墓地——大家要穿正式的衣服,站着讨论。一开头,我们就走进了克拉克精心为读者挑选的一块宇宙墓地——地球中。
在目前人类认知的范围内,生命只有极其少数的温床,却有无数的墓地。地球上土地有限,然而天空中一定有充分的土地,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私人的天堂或者地狱。这些潜在的天堂和地狱中,寄居着何种生命呢?克拉克又走进了一步,引导读者望向人们未敢正视的前景。
在这些故事里,观众即演员。演员们渐渐进入角色。看不见的手“倏”地一下猛然拉开大幕。
2.1第一幕,太古一夜。
一群人猿在一块神秘黑石板的诱导下迈出了向人类进化的第一步。如果黑石没有出现,这一幕应当属于《动物世界》节目。黑石吸引了读者所有的视线,它和环境实在是太不搭了,荒蛮的原生地带突然出现的的一个“人造”物品,就像沙漠里的金字塔一样突兀。读者们不禁开始纳闷:这块黑石从哪里来,谁制造的,它有什么目的?我们轻而易举能联想到达尔文爵士引发的关于进化论的争议,后世甚至衍生出“宗教与科学”的矛盾。此处助推人猿揖别的力量来自未知,一块黑石,代表了什么?没有答案。灯光暗下来,新的幕布沉重地降落下来。
2.2第二幕,T.M.A.-1
这一次神秘从标题开始了。T.M.A.-1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故事主人公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也不知道,但是大家一定能猜出来。就是它。人们可以给它取不同的名字,却无法改变它的本质。月球基地发现了黑石,出于保密的缘故不惜对外宣称基地爆发了传染病,同时秘密调遣专家前来调查。在当时的外交形势下,博士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俄国朋友干的?”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又问:“是不是中国朋友干的?”,也不是。黑石像潘多拉的盒子,一个众神送给人类的充满威胁的礼物。
2.3幕间剧和小高潮
接下来的三幕讲述了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一组宇航员向土星出发寻找生命,漫长的旅途中,飞船的人工智能电脑系统HAL叛变并且杀死了大部分机组成员,唯一幸存的宇航员鲍曼关闭了系统,独自一人遭遇黑石,体验了难以用言语描述的超维穿越经历。
这是科幻中一个著名母题:叛变的AI,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HAL叛变属于紧张刺激的幕间剧,人类与黑石之间的张力暂时转移到人类与人工智能之上。然而我们讨论的中心仍然是黑石,关于黑石是否是生命,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有不同的理论解释。理论总是充满奇思妙想,尼尔斯?玻尔说:“你的理论是疯狂地——但是还没疯狂到不真实的程度”。真实可以是疯狂的,这要看我们以什么作为参照系。
2.4最后一幕:通过“星门”
画外音将黑石称为“星门”,银河系的主宰。人类是一次实验的产物(H2G2!),此时黑石构成了某种通道,鲍曼是第一位穿越星门的人。整个第六幕都在描述鲍曼通过星门的体验,然而在没有穿过星门的读者看来,更像是晚会上喝醉了之后的怪梦。
2.5科幻与宗教
黑石三次现身于人类历史中,三个故事围着黑石相互绕转,在黑色空间中划出看不见的轨迹。
这是灵魂和命运的故事,阿瑟?克拉克作为艺术家,运用意向和诗韵,试着赋予它生命,献给各位以及未来的世纪。
“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引自《巴黎圣母院》。然而说得又何尝不是《2001太空漫游》呢?
“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心里想,不论你多少次离开地球,总难以遏制那种激动的心情。他已经去过火星一次,去过月球三次,至于各个空间站,去的次数更是多的记不清了。但是随着起飞的时间迫近,他仍然意识到一种不断增长的紧张情绪,一种奇妙和敬畏的感觉——对,还有些心神不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同首次接受空间洗礼的任何地球佬也就难分彼此了。”
库布里克的电影中,镜头缓缓地扫过巨大的飞行器,就像人们仰头用目光景仰教堂的巨石。
超低温,环形山,木星的光环,星门的神秘,就像神灵异像一般,突然降临在渺小的人类身边,直击着他们的灵魂。Afraid and amaze.
金星冒充月亮,科幻模仿宗教。宗教的历史比科幻长得多,是科幻作者有意造神,还是科学发展的方向诱导着科幻作者向宗教探索呢?直面这一问题的也许是《莱博维茨的赞歌》里的僧侣们,而在《2001太空漫游》中,它们只是像划过地球轨道的流星,美丽,耀眼,有惊无险。
3. Eadem mutata resurgo
读阿瑟?克拉克的书,我不断地问自己:永恒是什么?
一个昏昏欲睡的午后,我打开《2001太空漫游》TXT文本,向黑底白字夜间阅读模式的手机屏幕寻找答案。四十多年前克拉克的读者,打开的是平装本软封皮,阅读纸张上的墨字,四十年后的读者看的是什么呢?会是用安塞波直接发送到大脑里吗……谁知道呢。基地里谢顿博士创立了未来史学派,想要通过输入当前社会的各种变量,对未来历史建模,却输在了不确定性手里。正如三一学院院士牛顿亏在伦敦股票市场。啊,时间,多变又狡猾。
金融学生对时间理解非常独特。经济学是有物理学传统的,而金融又脱胎于经济学。折现现金流公式和股利贴现模型告诉我们,钱和时间可以相互转化,或者说,钱是衡量时间的一种数量化手段。在期权定价BS公式中我们看到期权的时间价值,任何经济学决策中一定不能缺少的是时间成本的估计。你看,钱,生命和时间奇妙关联。
克拉克说,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黑石板。黑色,反光,前三个质数的平方:1比4比9。
当原始人第一次使用工具的时候,它在那里;当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了,它又在那里;当人类飞向土星了,它还在那里,不悲不喜。时间只是一个幻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WOW和非典走了,LOL和H1N1来了。爱问共享倒下了,微盘站了起来。孙悟空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套娃里永远还有一个套娃。庞氏骗局总是能够成功。一双眼睛对视另一双眼睛。埃及传来消息,亚历山大要推行新的法令。此刻的非洲大草原上,雨季还没有来临,古老的信风带仍然牢牢地控制着这片土地。
担忧的父母掰开贪吃孩子的嘴,发现里面有一个宇宙。
原来它是一条对数螺旋线,是递归方程,一首赋格曲,又名命运。
4.最后的最后
我是一个学金融的学生,输入法里打
“gushi”出现的是“股市”而不是“故事”。
但是这并不能定义我。
我是谁?
我的初始值是多少,我变化吗,我的变化是连续的吗,我的变化可导吗?
多少人终其一生,只为了求得人生的一个数值解。
请证明或者证伪人生有解。
数学家雅各布?伯努利把他的答案刻在墓碑上。
Eadem
mutata resurgo.
(纵使改变,依然故我)。
【篇六】
如果说有一条隐秘的线索可以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断片式的故事串联起来,我相信应当是作者求“真”的态度。这种“真”令我感动,甚至令我害羞,它仿佛迫使我置身于透明的产房,我想羞怯的扭过头却又好奇的注视着一个人物的诞生:他(她)是怎样脱胎于一个隐喻、一个场景,而后或是沉稳、或是虚弱的向我走来,身后隐约闪烁着产科医生波澜不惊的目光,这位医生正是昆德拉。
我一直坚持认为小说家没有必要并且应当尽量避免阐释自己的作品,因为一旦这种权威式的阐释被建立和接受,那么它无疑扼杀了对一部小说进行多元解读的可能。事实上宗教独裁正是宗教领袖争夺对经典的解释权的结果。在这种具有高度排他性的语境下,占据领先者会毫不留情的排除异己,固化优势。但他没有意识到的是登上权力巅峰即意味着自掘坟墓:至高的话语权和膨胀的自我必然导致覆灭和速朽。小说也是一样。若是纳博科夫执念于关于《洛丽塔》的论战,我们或许就很难看到《微暗的火》的诞生,从这一维度上说正是纳博科夫的不执着才成就了《洛丽塔》和《微暗的火》。
但昆德拉并没有听从我这个肤浅的意见。他不但很热心、很细致、很不厌其烦的向我们描述了这些人物的诞生过程,他还把这些场景和隐喻都穿插进了小说中,让人躲闪不及。现在想来这应当是造成我第一次阅读时的厌恶感的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在我连用三个夜晚、几乎要热泪盈眶的读完《平凡的世界》之后,又兴致勃勃的翻开了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花了两天的时间艰难的读完四十多页后,我就用堆积了很久的物理试卷把它无情的埋了起来:封面上的那只小狗眼里仿佛写满了高傲与嘲笑。
现在想来,拿《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平凡的世界》作比较显然是不公平的,并且是对二者都不公平。《平凡的世界》展示的是波澜壮阔的社会冲突的画卷,小人物冲进了时代的洪流,归根到底突出的还是大气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较之下显得更为私人化,虽然故事被设定于捷克近代以来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乡土回忆”这一主题也被一再提及,但这种回忆乃至于家国固恋仍然是属于个人的。昆德拉对“媚俗”的批判亦可看作是对《局外人》的某种声援:一个人是否对其母亲的逝世显示表面上的哀悼与一个人是否对祖国怀有崇敬与憧憬一样都是个人的自由。昆德拉从未在书中强调有一种唯一正确的态度,没有做任何的道德绑架。他很真诚。因为真诚所以他不强求,因为真诚所以他将人物的母体(场景、隐喻、动机)都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因此也可以说,因为真诚所以真实。如果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说出这种真实、进行这种自我剖白是需要伟大勇气的(毫不亚于弗兰茨的伟大进军),这就意味着他需要将一些十分私人化的经历分享给读者——换言之即公之于众。而且不仅仅是“经历”这样的既成事实,连自己的思维过程都告诉读者:托马斯是怎样从一个窗边的形象变得日益丰满,贝多芬的一个动机怎样塑造了他的性格。这些本应隐藏在帷幕后、海面下的动人细节被昆德拉无私的搬上了舞台,翻上了海面。要知道,昆德拉可是写下了:“集中营是个人私生活的完全灭绝。”这些最为私人的经历常常与羞耻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即使与羞耻心无涉也应当是被自我埋葬的记忆,那么昆德拉如此热衷的旧事重提是否可以视为一种对自我话语的反叛呢?我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当是开放的。如果将其视作一种自我反叛,那么它意在强调“集中营”的不可逃脱,即便是作家本人意识到了也无法将自身抽离。如果将其作为一种妥协,那么一个合理的解释可以是作家为了使人物完整不得不为之。小说人物的完整依靠的不是一套看似周全的家族谱系,即便是如《百年孤独》,奥雷里亚诺家族仍然扎根于那个“参观冰块的遥远的下午”,他们诞生于一阵风最终归于一阵风,这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迷人之处。而托马斯和特蕾莎连一套可依靠的堂皇的家谱都没有,他们诞生于偶然,结合于偶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迷人之处正在于这偶然,若不将这偶然说明白,整本书都会坍塌。小说是虚构的,每个读者都预先接受了这个常识,那么作家又何苦要费心费力的将故事写的圆融而近乎现实呢?我以为昆德拉追求的不是“像现实”这个意义上的真实,他所追求的是基于“完整”的真实。他用了大量的隐喻,他用这些令人费解的隐喻构建血肉之躯,表面上与真实背道而驰,实际上正是这些隐喻撑起了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的形象,读者在脑海中描绘场景、解构隐喻正是在理解人物。惟其如此,我们才与昆德拉达成了和解。
说到真实,采用变异的线性叙事远没有传统的线性叙事来的受用,时间轴上突出的许多枝桠造成了读者阅读的错乱感受。但这种叙事风格十分奇特,它让我觉得仿佛作家在是边读边写,而主人公们恣意妄为,作家除了提供必要的场景之外只剩下记录的工作。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昆德拉在书中表达了他对人物命运的无能为力。换言之这个故事不是被编出来的,而且主人公们自己走出来的。昆德拉放弃了上帝视角,他不再全知全能,仿佛托马斯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中真实的过日子,他则拥有某种隐秘的途径与另一个世界对话,他和读者一样激动和惶惑,他知道自己或许可以换几个场景,但却无力改变他们的命运,因为命运在隐喻诞生之初既已写就。
那么,命运归于何处呢?作家开篇即告诉我们所有隐喻都可以归于轻与重的对立,所有情节也都伴随着这一组对立的不断转化而展开。轻与重、强与弱、忧虑与幸福,昆德拉善于创造对立和解构对立,他在《笑忘录》中这样写道:“人的生命的所有秘密就在于,一切都发生在离这条边界非常之近甚至有直接接触的地方,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以公里计,而是以毫米计的。”特蕾莎利用她生活中的弱小形象战胜了托马斯的强大,当她意识到自己对托马斯的实际控制后其内心忧虑应运转为幸福,但这幸福又夹杂着自责与愧疚,“幸福充盈着忧虑的空间”。
或许不纯粹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才是“善”的幸福。大善之中寄寓着天地的悲悯。这不同于形式上的博爱,它超越了肆意揣测和粗暴绑架他人情感的媚俗,它甚至不要求自我感动,它的发生是不自知的。幸福使它欢笑,忧虑时时站在它身旁。此时,语义上的两极逐渐向中间宽阔的灰色地带走去,仿佛就要指尖相碰。也正是这毫米间的差别让人无法参透幸福的秘密,幸福(或者说忧虑)也因此而愈发迷人。
“人类被逐出伊甸园”首先向人们确认了一个事实,即亚当确实曾生活在伊甸园中,因此我以为这并非是一个关于惩罚的故事,更重要的在于它为人类指明了奋斗的终点:一切的幸福都指向伊甸园,一切的幸福都归于伊甸园。从这一维度上说,乌托邦正是人类对伊甸园向往和期望回归其中的尝试。但我又想起《美丽新世界》中一个令人警醒的句子:“幸福从来就不伟大”。赫胥黎的预言是否会在某一天实现,这个问题只能由时间来回答,但他至少给了那些自以为身处在巨大痛苦中的人们一点启发。每个人都曾痛苦,因其痛苦人们才会向往伊甸园的生活。但伊甸园是否就真的牧歌飘荡、无忧无虑呢?也许,大写的幸福并不存在于缥缈的云端,相反它无时无刻不弥散在空气中。借用特朗斯特罗姆的一段诗:
清澈的天空向墙斜靠。
像对虚空祈祷,
虚空把脸转向我们
低语:
“我不是虚空,我是开放。”
【篇七】
序曲
童年时我们垂涎欲滴的小吃,离家后我们念念不忘的妈妈烧的家常菜,年岁渐长之后,舌尖味蕾时常泛起的淡淡乡愁……
小学时,我听电视机里朗诵余光中的《乡愁》,感受着海峡两岸阻隔不断的温情;初中时,我翻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渴望有机会走进路遥先生挚爱的陕西榆林;高中时代,我泛读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浅尝欧洲异国文化的五味杂粮;大学时代,我研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感受着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品味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笔下那个瑰丽的想象世界。工作后,我钟情于我们的图书馆,流连在每一个文学书架旁,徜徉的青春,多味的文字,鲜活的感情,快乐悠然而生;最爱在武汉大学樱花浪漫季,捧一本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
我走在校园的林荫道旁,看见斑驳的海报迎风漂摆着,“武汉印象”深深的吸引着我的瞳孔,这是一个多么有趣却调侃的记录,武汉对于我而言,是故乡是他乡,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真实的存在过,我们曾经尝试不顾一切肤浅的快乐,才会一不小心的让成长偷走了什么,时光过客还来不及去迎合。
校园的露天电影院,一部“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唤醒我幼年难忘的曾经……
七岁那年盛夏,母亲带我乘车来武昌,在汉口坐车去龙王庙,再花5毛钱买票过轮渡; 哪会看见滚滚长江还有汽笛的轮渡,觉得一切是那么新鲜和美好。我穿着粉色的裙子,扎了一个马尾,眼珠子不停的转着,吸收入眼的不止是这些漂亮的建筑神奇的景观,更多是那份天真的童心。下船后,辗转汽车,母亲要我先上车抢一个座位,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小小举动,我走失了!车子启动了,可是我的母亲没有来的及上车。我很害怕,急忙喊着司机我要下车,回去找我的母亲;可我却不知道母亲上了下一班公交车,前来追赶我。一个上车一个下车,我们失之交臂。记忆中,轮渡的地方有一个有火车跟汽车都可以驶过的大桥,记忆中,我们最后一次上车的地方是长江边。于是,母亲不停的找公交车寻女,我则不停的沿着长长的江边寻母。天色越来越黑,路上的行人都觉得是那么陌生和不友善,他们的目光总在我身上不停的打量着。
盛夏的酷暑,夜晚十点的江城,我已然在司门口一带来来回回走了数个时辰,最后在十字路口看见穿制服的人--人民交警,我象看见救星一样,拉着他的裤腿用一口方言话说:“叔,我跟妈妈走散了!我们要去一叫东湖的地方,在东湖机电厂找我的亲戚”。十字路口围满了路人,三三两两的议论着,还有奶奶拉着我的手
要我跟她回去;还有人说,这孩子要是找不到家里人,就认领我……
怎么回家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坐了警车?还找警察买了一碗热干面充饥?最记得的,便是母亲看见我后痛哭流涕的面容。是呀,我比电影《亲爱的》里面讲述的走失的天使们幸运,记忆中的东湖是我的乡愁,就记得那一片叫东湖的地方住着我的亲戚,有我的母亲。
儿童时代的自己,面临危险的淡定从容,得意于我小时候看过的哪些《亚力历险记》
、《出走的绒布熊》、《三毛流浪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等,年幼的我知道遇到困难找警察的举动,应该感谢自己平日从读书中获取的知识,书本就是粮食,书籍就是伙伴,这些在我小小的身体里生着根,发着芽儿,春姑娘一般笑着跳着……
二
歌手许巍是一个不断在自我世界中行走的旅人,作为一个孤独的跋涉者,他用歌声来传达"在别处"所获得的种种感受;对于听者面对像《在别处》这美妙动听而又不失其特立独行的品味。总是难忘的只用那些曾经给我们真正感动过的东西:一首诗,一幅画,一声叹息,一个吻或者一支歌,此外,在茫茫人生中,竟还有些什么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很多人的感觉功能已退化为麻木不仁的时代,在这个不之感动为何物的时代,我们从词句描述中收到了这样一些讯号:激情,真诚,思索和感动,这一切不仅仅发生"在别处"。
前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描述了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该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这部大型纪录片如同一本史书一样,透过美食文化,通过电视网络载体,传递着人与自然,人类智慧,古法与现代,民以食为天的真谛;如今央视CCTV一部:“第三极”,同样,非书却胜书,传递着最接近天空的讯号;字幕游走着:“何必管一片海有多澎湃,何必管那山岗,它高在什么地方;只愿这颗跳动不停的心,如盛开的暖阳,旅人等在那里,虔诚仰望着云开,咏唱回荡那里, 伴着寂寞的旅程,我就停在这里,跋山涉水后,等待我永远在这里,涌着爱面朝沧海” ……
读沈从文《边城》的人应该都知道,他所描述的那个湘西边城小镇茶峒,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在湘西小镇那个笔者的故乡传递,因为沈从文,爱上边城。走在湘西凤凰古镇,味蕾里咀嚼着空气的湘土人情;看过电影王全安导演的《白鹿原》,背包里一本作家陈忠实老先生的《白鹿原》书籍,当我行驶的汽车驶入一马平川的西安市郊,当我看见跟我手里书籍一模一样名字的路牌,我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那份意外的喜悦。行走的旅人,最大的收获就是你所走过的每一个乡村,每一处古迹,每一个人文,每一个地标,都曾经清晰的刻在书本里,烙印在读者的记忆中。
台湾作家谈论读书:以前读书一天4到5本很正常,现在一天至少读一本书;阅读是一个很棒的感受,召唤着另外一个灵魂来跟你对话;她说在台湾,大家聊天会聊电影聊音乐聊艺术,但是在北京似乎人们都在谈股票跟房地产。现在很多人为了追求钱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旁边,一味的追求着账户上有多少钱。只要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就足够忙一辈子了!这个作家估计是家境殷实不用为了生计而忙碌。所以体会不到为什么当下文学届大家屈指可数;编剧们却如雨后春笋一般。你记不住他的名字不要紧,只要某一部剧火了即可,那就是他的代表作。遥想我们少年时代的作家们,如鲁迅,已经记不得他的四大代表作是什么,但是他的名字却已经刻在了心里,他的作品都太有历史代表性。
读台湾作家写的书,顿时想旅行去台湾,我好想去看看那个以诗歌般的创意文字的台北文化地标--诚品书店;想看看《16个夏天》里林心如最爱的台北101大厦;看看日月潭阿里山小巨蛋……
文字的魅力总能把人的思绪带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肆无忌惮的弥漫着;喜欢一边听着歌一边看着书。这种习惯从中学一直到现在。而旅行的意义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小格局里,不再偾事嫉俗,与人为疑,它是最有效的心理疗法。
下一站我会去那里?流星划过的天空,有无数的未知!绿灯了,握紧方向盘,驶向家的方向。最惬意的人生不过抬头白云蓝天,低头鸟语花香,开门见山绛水,闭门知己三五成群,愿有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一个人总要去下一站,住陌生的城市,走陌生的路,见陌生的人,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每一座城市,每天都有人来来去去。你,我,他,不过是多了一双鞋子,一些脚步。
青春时代的自己,与书如影随形,如行走的旅人,探知下一段人生的风景;我漫步在熟悉的街口,想着下一站,陌生的城市,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记忆。
三
王朔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写到:北京变的这么快,二十年的工夫她已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们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海象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眼前一阵阵发黑……
其实每个都市都需要一种叫乡愁的建筑 可以唤醒记忆照片中那些流逝的光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之初,这座城市新生儿里,父辈给子女取名大桥的,初步统计五千余人,这批大桥跟武汉长江大桥一起,在武汉这个城市里,共同成长了半个世纪。承载了太多的乡愁的武汉六渡桥,于昨日永久性的拆除,这个武汉最早一批的人行天桥,历经了太多的辉煌,在那些日子里很多武昌里过汉口买东西,其实就是去的六渡桥。当下,高楼跋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创新性建筑,摩天大楼;可依稀少了些传承经典,少了些可以唤醒记忆库的乡愁。
雁过留痕,如今抬头仰望一会成一字行一会成人字行的雁儿,有几人能见?都市乡愁,不光是那些建筑那些桥梁那些地名那些街景,更多地也许是黩物思情。罢了罢了,拆了拆了,永远不在!多少人不在拆除中被报复,就在拆除中肆意地暴发!五岁的女儿都知道天空中有雾霾,北京现在的特产不光是冰糖葫芦跟全聚德烤鸭,北京的特产还有雾霾!我们每个人都有眺望城市的经验,从远郊的高地上望;从市中心的空地上望;从高速高架公路的疾行中望。这眺望在我们的心中拉起一座座城的天际轮廓线。偶然相遇,稍纵即逝,被雨水打湿了电话号码,错过了最后一班车;然后寻找、等待,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条街道,总之是距离很近的地方,喂过同一条流浪狗,亲过同一个小宝宝,或在天涯海角,杳无音信,却依然爱着同一首歌,哼着同一句歌词:然后一次次失之交臂,擦肩而过,在等待中绝望,甚至开始怀疑一切是否真的发生过;再后来在连绝望也几乎死去的时候,突见转机,突现曙光,在车站或在音像店的门口,不经意地一侧头,重逢……我喜欢有着漂泊意味的东西:月光、候鸟、站台、离别的诗,一本像《向左走,向右走》这样的书,一部像《甜蜜蜜》这样的电影。怀揣乡愁的都市人,内心变得清亮剔透,无比渴望心灵的故乡,对很多细微的感觉就特别敏锐:春天的早上,家门口的树木又舒展出几片嫩芽;夏天的中午,一只蜜蜂在透明的玻璃窗前盲目地飞撞;秋天的早上有朦胧的雾,山里的枫叶开始红艳;冬天晚上清冷的街头,一棵挂着七彩灯球的枯树突然亮起来,以至于有想哭的冲动……“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这不是很好吗,思念、感动、流泪、微笑,漂泊之后,还有什么比这些更为珍贵?!
毕业季的自己,无论路走多远,文字的故乡,舌尖的乡愁,都市情怀;无论心有多大,书中的百味,字符的光阴,春夏秋冬,人生亦有轮回。梦里花落知多少,生命或悲或喜,繁华落尽不如三生有幸。
四
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致青春》,我们除了在书本里看到了书中人物的命运,更从电影里看到自己青春年少的韶华。假如青春是一列呼啸而过的火车,女生们与男生们,就是这列火车上的一节节车厢,短暂交汇,渐行渐远……如果你会记得郑微、阮莞、陈孝正、林静等人的话,请你记得每一个陪伴着你度过青春的名字,每一本你青春时期读过的书籍,每一个青春的悸动心境,每一段激励自己人生前进的话语,篆刻上属于我们青春最夯实的烙印。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16年前一首“还珠格格”片尾曲:“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同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诉说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16年后再听这首歌,我们结伴同行,驱车出游,酒吧畅饮,KTV一醉方休;我们东家长西家短,社会时事,愤青男女,热门电影,情感问答,茶馆咖啡里度年华。16年,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杨过谷底再遇小龙女……
狄更斯预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国人都被一个叫手机的毒苹果,每日低下头颅的时候,世界便有了,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在你跟前说爱你,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可叹,时光真真从指缝间溜走;可愿事事总难全,这是一个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
好书可以在网络上、好书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好书可以在社交博客论坛里、好书还可以在光速滑动的电缆里、好书在无数流逝的光阴里、好书在人们的上亿像素的瞳孔里。
小的时候,容易把好感当喜欢,把喜欢当爱,把暂时当一辈子,这叫天真。长大以后,容易把喜欢当好感,把爱当喜欢,把一辈子当暂时,这叫错过。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
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一个懂你泪水的朋友,胜过一群只懂你笑容的朋友。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无论我们走得多远,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青春就是一本仓促的书,我们微笑着,一读再读。等我们看见这样的文字看懂了要说的道理,我们都已不再年轻。趁年轻多看看书,要知道你看的不止是文字而是鲜活的生活,我们不是看故事的人就是演故事的人。
不把所有的东西丢掉,就不知道什么东西你最需要;不把所有的事情忘掉,就不明
白什么事情你忘不了。永远要记住,看破红尘淡泊名利永远是成功者的专利,对小人物而言,欲望才是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抬头看看窗外的阳光,如此灿烂,如此真切,叫你我如何辜负?呼吸一下眼前的空气,如此细腻,如此畅达,叫你我如何摆脱? 骄傲如你我,受天此厚待,怎能不相携,不相惜,不相望,直到世界尽头!
青春如书,当下的自己,渐渐读懂了流水的光阴的故事;当我老了,翻开记忆的瓶口,炉火旁打盹
,回忆多少人曾爱慕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一本书一个经典,一百本书无数个虔诚的灵魂。
尾声
拈一纸繁华,落一处盈笺。翦水凝眸,墨字凝香。墨香潋滟,勾勒一笔浓重的妆红,
点染一抹檀色的唇影,赏尽千枝媚色。一庭芳景,禅境深处,掩映的是如水清寒。是谁坐在菩提树下,细数着轮回一季又一季的满帘落花。柔柔的呢喃,瑟瑟的叹息,潺潺的相思。听是谁在三千红尘中,轻轻弹奏一曲愁肠的弦音。又是谁,沉醉在烟雨红尘中,墨香袅袅的书写人间的风花雪月。一首唐诗,一阙宋词,一曲箫音,涟漪了前世今生。
经典是什么?
经典就是那些恒久的吸引着我们的东西:总是让我们不自觉的拿起,舍不得放下,总是让我们不时的想起,忍不住回味;总是让我们由衷的心生敬意,情不自禁的引作权威,经典何以能恒久的吸引我们?书的理想国度在哪里?能不能用尽所有,抵达每一个书里向往的国度。
好书不分中外古今,文字不分南北国境。
其实,我看过的每一本书,我喜欢的每一位作家,我在烛光下抒写的每一篇日记,我双脚抵达过的每一个城市,我发自肺腑的每一次的呼吸,我在各个阶段静夜沉思后的感悟。于我而言,经典就是因为一本书认识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