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29:38 | 移动端: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目送里的一段话,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龙应台《目送》读后感,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因为我平时比较喜欢看散文,所以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散文集,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看看这些散文,可以缓解压力,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对话,感悟生活。这本书就是龙应台的《目送》。

龙应台可能大家都知道,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出生在台湾,所以叫龙应台。她被誉为是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现任台湾地区文化部部长。早期的作品多针砭时弊,以杂文见长,风格冷静、理智、犀利,前几年风格转为温情细腻,近期的几本书不再有当年锐气逼人的气势,却多了一种让人低徊不已的情怀,开始专注于生活的细腻体会。《目送》一书,体现了她对生命的感悟越来越深,她用一种小清新但不乏温暖和哲思的文字,用自己特有的生命感悟,和读者一起探讨人生的“生死大问”。书的扉页上印着这样一句话:“二十一世纪的《背影》,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的确,《目送》牵系三代:往上看,也往下看,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

这本书总共收录了68篇散文,分为三部分,各部分之间有所区隔但亦不无交叉,以叙写父母和子女间的亲情为主,兼顾对生死大问的体会,也有动荡世界的关切。我喜欢这本书主要是被两个方面所吸引。

第一,是这本书的内容和主旨。读这本目送,我最大的感触是很容易找到共鸣,很容易被这本书里的文字所感动。写父亲的逝世、母亲的年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对父母,龙应台像对孩子一样照顾和呵护,读来让人动容。她让两个孩子设法逗外公说话,寻找老人感兴趣的话题;她去医院探视父亲,推着他出来透气;她与母亲和兄弟一道返乡,按照湘楚风俗安顿父亲的灵魂;她给曾经爱美的母亲染完指甲又染趾甲;她陪着失眠的母亲深夜去街头吃东西;她因为要离开而提前二十四小时开始耐心安慰失忆的母亲……作者选取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景片段,有些琐碎,却闪耀着爱和亲情的光辉,加上作者善于对这些片段做出最深刻的思索,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使得这些画面别有境界,情感充沛。拿影响最深的一篇来说,与书名同名的《目送》一篇置于书首,写了生命中两件“小事”:儿子十六岁到美国当交换学生,在机场,她看着儿子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海关,背影倏地消失,

没有回头;多年后,她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时光,她又看着轮椅上被护士推回房的父亲背影。通过这些事,她开始理解个人生命中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弃”,并在文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样的感悟,既有遗憾,又有坚定,乍读上去,不免让人感到有一些落寞,仔细回味,却不得不承认人生的确是这么回事,我们先是目送父母,父母渐行渐远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然后是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一前一后的背影,一前一后的目送,就是人的一生了。作者一语道破的不仅是她个人对生命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思索,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难于言表的普遍体验。 

第二点,朴实但却戳中人心的语言。这篇文章里的大多数体验我们都经历过,但我们缺乏这样动人的文笔和深刻的理性分析,但文笔这种东西真的是靠个人感悟和修养的这篇文章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中别有意味,发人深省.如文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表面是叙写儿子从幼稚园毕业要上小学这一过程,实际也蕴含了生命的一个成长过程.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又如”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冬天的阳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脸上;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我有两个秘密账户,两本秘密存折。两个账户,都无法得知最终的累积或剩余总数。两个存折之间,有斩钉截铁的反比关系。你在那一本存折所赚取的每一分金钱的累积,都是用这一本存折里的每一寸时间去换来的。而且,惊人的是,金钱和时间的两种币值是不流通、不兑换,不对等的货币,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折里的金钱回头来换取已经支付出去的时间。”字里行间,龙应台把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融入在朴素的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出理性和智慧的光辉。正如她自己所说,:”散文不应戴任何面具,主题,语言和个人心灵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净所有的语言污染,把真正的生活体验融进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906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