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有效进行读写训练,你有什么办法?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训练方法教学论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种“重读不重写”的倾向,原因是写比较麻烦,有时还很难操作。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开展读写训练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具体做法:摘抄积累,丰富读写素材;注重仿写,加强读写训练;想象补空,激活读写思维;拓展延伸,提高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读写训练
【正文】
我们的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感情丰富,色彩鲜明,变化无穷。春秋战国时期,策士说客们就是利用语言为武器,攻守兼备,让诸侯争霸、烽火连天,又靠其雄辩阔论,化敌为友,尽显连横合纵之风采。语言在历史演绎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程度,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种“重读不重写”的倾向,原因是写比较麻烦,有时还很难操作。但其实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读是写的基础,而写是读的一个运用,也是读的一个目的。读写结合,协调发展,阅读教学才能相得益彰。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开展读写训练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一、摘抄积累,丰富读写素材。
课本中历经时间淘洗的文章,无不是文质皆美的佳作。我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学会摘抄好词好句,学会积累,学会借鉴,以便丰富读写素材。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都会让学生先自己说说应该摘抄积累哪些好词好句,然后从教师的角度再给学生补充一些比较好的词句,要求学生把它们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并且让学生有意识地在日记和写话中进行运用。比如:学了《看雪》一课后,有学生积累了“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等短语,后来在冬天时,他的日记里出现了“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这样的句子。
二、注重仿写,加强读写训练。
语言学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课本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仿写指导,加强读写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模仿的句子或段落,教师要善于结合这些句子或段落,加强学生的读写训练。比如:在学习了《假如》这首诗的第三节之后,可以让学生仿写一小节诗,当时有个学生就写下了这样一节诗: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孩子袁相垚,/画一双好腿,/还她一个健康的身体。/她再也不会只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落叶和飞鸟,/而是和我们一样,/能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这个学生根据身边的实际,仿照课文,写下了这么富有爱心的一段文字。
再如:在教学《日记两则》一课时,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阿英很勤快,总是帮妈妈干活,她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读后,问学生“阿英有什么特点?能用句子中两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学生找出了“勤快、好学”两个词,再让学生读这个句子,体会到“总是帮妈妈干活”是说阿英“勤快”,“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是说阿英“好学”。然后出示一个填空题:_____很______,总是_______,他很_____,不是_____就是_______。让学生尝试着仿写一个句子,最后指名交流。
课文中还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抓住这些宝贵的资源,让学生仿写。
三、想象补空,激活读写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作文过程中重要的心智活动,是创造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学完一些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之后,要善于抓住补空点,诱发想象力,激活学生思维,进行读写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在学完《我要的是葫芦》这课之后,引导学生想象: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试着写一写。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表达着各自的理解,寄托着各自的愿望。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尤其是一些戛然而止的结尾,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无穷想象,他们觉得言犹未尽,喜欢补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原文的情节进行续写。比如《坐井观天》一文的结尾写道: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这里可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
我们的教材图文并茂,尤其是课本中的插图,蕴含着大量的想象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凭借一些典型的插图,展开想象,进行读写训练。比如在《清澈的湖水》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插图找到像“正要跳起的青蛙”、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石兔、石龟”的山石,然后问学生:还有的山石像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写。学生仔细观看插图,迅速动笔写起来。
此外,利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特殊标点等也可以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补空练习。
四、拓展延伸,提高读写能力。
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比如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只有一个地球》等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读写训练,需要长期坚持,要找准读写训练点,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读写结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中国教师研修网》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