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4篇】

“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4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31:49 | 移动端:“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4篇】

祝愿我的家乡更美丽,更富裕,祝愿我的父老乡亲生活得更幸福,祝愿每一个中国人更加自信,乐观豁达,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4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

    “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逐梦之路

    我家在老粮仓镇长田村,那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村落,那里有青山和绿水,有各种野蘑菇和各种山果,那里有勤劳勇敢的人们,他们淳朴善良,亲切又好客。他们世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过去,因为比较闭塞,交通不方便,他们只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很少与外界产生联结,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一小部分年轻人走出了村庄。我在这个美丽而又封闭的小村庄里一直长大到17岁。1991年底我离开家乡去当兵,沿着那条不太宽阔的泥泞道路走出了村庄,见证了外面的世界。直到1996年底我回到县城参加工作,一晃就二十多年过去了,家乡的变化很大,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党的政策好,我的家乡也跟上了时代的脉博,重新焕发了青春。

    2018年4月22日,那天是周末,我抽空回了一趟老家,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和外婆。沿着209省道,经过四五个乡镇,行程大55公里,现在交通方便,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家了,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以前这条省道是泥沙路,到处坑坑洼洼的,车子只能慢慢开,没有三四个小时,是到不了家的,现在这条马路四条道,全部是柏油铺成,平坦又宽阔,两边大树成荫,绿色的铁制栏杆,洁白的斑马线,相映成趣,路上车来车往,一片繁荣景象。

    走过省道,一条柏油马路铺成的县道蜿蜒而上,五分钟的车程便到家了。这条路是近几年才改造好的,而以前坑洼不平,进出很不方便,现在全部铺了柏油路面,宽约5米,在四周绿色的环绕下,黑色的路面显得格外耀眼,路上人来人往,到处是乡音,路的两边是田野,刚插不久的禾苗,正在茁壮生长,绿油油一片,田埂上,山坡上,到处开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山花,一阵清风吹来,清香扑鼻,树上的鸟儿在欢快的鸣唱,仿佛在欢迎我这位归家的游子。天上的白云在慢慢的漂移,越过一道道山岗,去追逐属于它们的梦想。

    春天是忙碌的季节,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田间阡陌,到处都是劳动的身影,有的在施肥,有的在除草,那些都是我的邻里乡亲,有些是从小看我长大的叔叔伯伯们,他们大都七十多差不多八十岁的年纪了,古铜色的皮肤,沧桑而又坚毅的脸庞,每次看到我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笑声明快又爽朗,眼神亲切而慈祥,挺直的身板仍然显得那么健康。每一家的屋前地坪上,一群群的鸡鸭鹅在抢食着不知名的食物,山坡上的牛羊在恣意的撒着欢,田间劳作的人有些在高兴地哼着古老的山歌,沿山的一条小河溪水在缓缓地流淌,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散向四方,一派田园风光,一副诗情画意,简直是一处现代桃花源。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一方水土,四十四年前,我就出生在这里,它留下我许多童年的记忆,有美好也有苦涩,同样的一块土地,短短几十年间,从贫瘠到逐渐富裕,从荒凉到逐渐充满生气,我就是见证人之一。在我的记忆中,自从我懂事以来,我们这个小山庄是封闭的,与外界的联系很少,由于交通不便,一年也难得走出这个山旯旮几次,那时候一年四季大半时间是不穿鞋的,一是路上都是泥巴水坑,穿鞋反而麻烦,当然,主要原因是买不起新鞋,一般都是穿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经不起这些泥水的折腾。那时候,我们每天打赤脚走路去上学,一条四尺宽的泥巴砂石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每次下雨天走得都是胆颤心惊的,一手要撑伞,一手还要提着裤脚,以防泥巴溅到裤上,除了趟水坑,有时脚心还会被尖利的沙石刺伤,一年四季,我的小学时光就是每天与这条泥泞小道斗争,每天两次,风雨无阻,苦不堪言,那时我的梦想就是如果能有一条好路走就心满意足了。

    有一件事,我记忆特别深刻,那时在我们村,收完稻谷晒干之后,是要送中购粮的,不像现在,不但不用交公粮,还会给种粮的农户每家实行国家补贴,由于道路难行,交通也不便利,那时送公粮的时候只能肩挑手扛,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或者用独轮车运送粮食。有一年我家送公粮的时候,父亲要我和妹妹帮他去拉独轮车,他在后面推,我两姐妹在前面用绳子拉,由于路面坑洼不平,拉起来很费劲,双手被麻绳磨出了血泡。当我们走到一个急转弯的地方时,由于我用力过猛,独轮车直接掉到了下面的水田里,装稻谷的尼龙袋破损,谷子全部洒在了泥水里。那时刚刚解决温饱,粮食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无比珍贵,那是他一年的劳动结晶,也是主要收入来源,对于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来说,粮食相当于他的半条命,暴跳如雷的父亲冲过来就给了我一巴掌,这一巴掌我现在都记忆犹新,因为从小到大,我父亲从未打过我,这是唯一的一次,当时父亲那愤怒的面容仍然历历在目。

    说老实话,当时我的委屈全怪在这条路上,如果路能够再宽一点再直一点再平一点,我也不至于挨这一巴掌。从那时起,我对于修一条宽阔的公路就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可能儿时的要求和梦想会很简单,只要能够让我每天都能痛痛快快地上学,只要让我的脚不再划伤,只要下雨天不要搞脏裤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的家乡,土地肥沃,物产也丰富,有很多土特产品,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利,出行困难,有好东西也运不出去,所以大家都没有种植和养殖的欲望。1990年,掀起一股南下打工热潮,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挣钱去了,村里留下的只是一些老人和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村。

    近几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出台了一条又一条强农富农的好政策,修路修桥修水利,我的家乡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十九大以来,精准扶贫,农村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我老家这条泥泞砂石路也早已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儿时的梦想和愿望旱已实现。如今,由于交通便利,现在很多外出的年轻人都选择回到家乡施展拳脚,种植业,养殖业,遍地开花,村民们正奔走在富强的大道上。现在,我们村有很多人都买了小车,盖了别墅小洋楼,日子过得好不惬意。有很多城里人在羡幕农村人,羡幕农村山青水秀,羡幕农村环境优美清新,羡幕农村人与人相处融洽,人情味重,羡幕农村人的悠闲自得,最想吃农村的那种自家养的种的各种绿色无污染食品……

    走在这条柏油马路上,我的内心是激动的,闻着家乡的泥土气息,听着到处和我打招呼的乡音,一种温暧慢慢地在我的血液里流动,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轻快起来。这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公路,它承载了我们几代人的梦想。山花烂漫,绿草如茵,我走在这条路上,内心充满了幸福与快乐,走得踏实又安祥。这是一条希望之路,这是一条富裕之路,这也是一条农村与城市的联结之路,消灭城乡差别之路,这也是我们的农村农民走向世界的一条路,更是每一个农村人的追逐梦想之路!祝愿我的家乡更美丽,更富裕,祝愿我的父老乡亲生活得更幸福,祝愿每一个中国人更加自信,乐观豁达,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2.

    “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听83岁老人讲脱贫 感受时代最美音符

    我是在全市精准扶贫培训班上认识谢国恩老人的,当主持人介绍谢老已83岁高龄,来给我们讲授“如何摆脱贫困,拓展农村发展思路”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83岁的谢老,看起来精神矍铄,讲话逻辑清晰,思想超前。给我印象鲜明的是他的三个特点:

    一是政策钻研有深度。讲课中,谢老引用十九大报告中的观点是信手拈来,对中央历年的一号文件钻研得很深。他说如何从长远角度摆脱贫困,关键是靠中央的一号文件。通过一号文件,我们看到了农村的四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1950年的土改,第二次变革是1954年的互助合作,第三次变革是1983年的联产承包,第四次变革就是2017年开始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带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

    二是眼界高远有思路。谢老说,要长远脱贫,重要的是要把村干部思想武装起来,增强村干部的时代责任感,要引导村干部培养超前意识。如何培养超前意识,谢老讲道,重要的是要掌握发展规律,考虑到5-10年以后乡村的发展。这一点,谢老旁征博引,列举了很多谋发展的超前思路。比如,要考虑社会化进程,未来蔬菜将更依赖于市场,过5-10年公共食堂将会重现,一亩蔬菜相当于十亩田的收入。要根据社会消费方向,未来精神方面的开支将大大提高,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游,通过人员的流动拉动消费。象边远的龙田镇,发展全域旅游,现在好象没多少人气,但未来5-10年,极有可能有飞机开到龙田。我们要有超前意识,大胆设想,超前谋划。谢老还讲到乡村振兴的出路是一村一品,比如红薯品牌,可通过电商加市场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乡村要从整体产业带动个别贫困户的脱贫,要成立合作社,村干部带头等。

    三是心系群众有情怀。授课结束之际,谢老表示他将到全市193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去全部走一遍,去作些义务讲课,将自己的思路和理念传授给乡村的干部,促进他们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多些信心,多些办法。

    听完谢老的课,我们都被谢老的精神所感动。耄耋之年,依然潜心学习,坚持走基层,想方设法为贫困户为乡村谋出路谋发展,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合力奏响的最美音符。

    这个时代,我们有最坚强的领导。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这个时代,我们有最明确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这个时代,我们有最广博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人民群众。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所有爱国统一战线最大的力量和智慧。在这力量和智慧里,就有着无数如谢老一般的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且带领广大群众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是这无数星星之火的传递和汇聚,必将点燃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雄雄火炬。

    3.

    “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珍惜伟大时代 绽放最美年华

    清晨,我照例打开学生习作,我们班才女的一段文字跃入眼帘:

    “朝霞春水,落英缤纷,歌声悦耳,淡酒怡人。漫漫红尘,岁月静好,我且享受这安稳的现世吧。”

    上课铃响了,我放弃准备好的教案,拿起这篇习作,走上讲台。

    一石激起千重浪。不都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享受它,不好吗?望着少年疑惑的眼神,我知道,这一课,必不可少。

    且看,悠悠自然,鲜花稗草,杨柳荆棘,从来都是并肩而立,花好月圆与风卷残云更是如影随行;而且,泱泱大国,我们的城头也曾飘扬着异国的旗帜,我们的尊严也曾饱受侵略者铁蹄的践踏。所以,太平盛世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试想,才女讲享受,岁月会静好?青年不奋斗,现世能安稳?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的负重前行,才是国富邦宁的基础。

    孩子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从2020到205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程见证与参与,时代赋予你们青年的使命既是光荣的,同时也是艰巨的。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你们要具有逐梦的勇气、雄健的精神、过硬的本领、创新的思维,要珍惜这伟大的时代,将最美的年华融入壮丽的事业当中,你们要竭尽全力维护这现世的安稳,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逐梦!“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青年人拥有伟大的理想,是何等的豪气!勇立潮头、不惧风高浪险,这样卓越的风景,理应由我们年轻人来制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人之所罕致焉”,共产主义理想亦是这人间罕见的奇景。惟有无畏者,才能创造并领略这绝世风景!

    不惧!“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为实现历史交给我们青年一代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学会吃苦,接受磨砺,理想不会一蹴而就。李大钊先生说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险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在漫漫人生途中,年轻的心灵需要翱翔于蓝天,接受风霜刀剑的磨砺;需要游弋于大海,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需要驰骋于荒野,接受荆棘沼泽的考验……

    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创新!丹心未泯创新愿,良方成就百年梦!只有吸收更多文明的新技术、新思潮,创造出更多的新元素,才能让“中国制造”更加出色。创新好比练剑,把收集到的各种精美材质放入熔炉里炼一炼,锻造一把有中国特色的“中华剑”,去开拓祖国的美好的明天。

    同学们,美景已描绘,蓝图已铺开,百年梦想待后生!青年演化的图腾,是祖国厚实手掌上的刚劲的茧;青年积蓄的能量,是冲破禁锢后振翅的翼;青年奋斗的悲苦,是生命极尽张扬的红;而青年创造的未来,势必是行将崛起的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新中国!

    伟大的时代,最美的年华,孩子们,把羽翼淬火,让生命喷薄,尽情飞舞,放声高歌吧,因为你们是——伟大祖国复兴途中的有为青年。

    语毕,掌声雷动。我看到,孩子们眼神坚定,熠熠生辉。我知道,点燃的火种,定将熊熊燃烧,光芒万丈。

    4.

    “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一字师”的故事

    唐朝末年的一天,齐己拜访郑谷,齐己呈上新作《早梅》,郑谷看到其中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沉思片刻,说:“要表现早,数枝已开,不早了。开花的第一枝,才是最早的。”齐己马上顿悟,当即吟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诗意清润而意远,诗眼独到而毕现。佩服,佩服,齐己很是虚心,对郑谷施以拜师礼。

    这就是诗界流传甚广的“一字师”美谈。除了这个故事,再了解了解这两位大诗人的生平经历,发现了更为有趣的话题。两人都是早慧儿:江西袁州人郑谷,七岁骑竹马的时候,就能赋诗;宁乡大沩山人齐己,七岁为同庆寺放牛时,就在牛背上用竹枝写诗。两人成长的道路却完全不同:郑谷后来中了进士,走进了封建学子的理想家园;同庆寺的住持为了日后山门荣耀,实施人才计划,把年幼的齐己收为弟子,齐己自此走进了佛教丛林的精神家园。

    也许,官宦家庭出身的郑谷就应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继承家训家规,终成“一代风骚主”,也就是成为了一位全国著名作家;也许,贫寒家庭出身的齐己就应走“吃四方僧饭”的道路,解决了吃饭问题,终成“一代诗僧”,《全唐诗》收录他的作品数量排在第五。人生道路完全不同的两人,因什么结缘,而有了“一字师”的故事呢?是佛缘,是“沩仰宗”。

    公元879年,密印寺第三任住持慧寂离开沩山,来到江西袁州的仰山,弘扬灵祐法雨,“宗风启仰山”。公元903年,郑谷归隐仰山。齐己云游四方,是个“挂单”和尚,同庆寺和密印寺可谓同宗同源,因此,仰山是他必去的地方。自然,在仰山,两位晚唐大诗人相遇了。而此时的郑谷,正是仕途上失意的时候,想脱俗又脱俗不了,他羡慕起齐己“飘荡无形”的生活,但已经无法达到那种境界,只能在青灯影下继续炼句悲吟。而齐己,带着他的“诗囊”,不知下一站“挂单”何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忠诚担当走在前,服务大局作表率”主题征文【4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