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虽然是一门严肃的课,但不是死气沉沉的课,如何让党课活起来?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让党课活起来做好哪三个转变,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独角戏”变为“百家讲坛”,让党课更具吸引力。在党课主体上,一改党课自始至终由领导一人讲的固定模式。针对不同行业党员需求不同的特点,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邀请党校讲师、“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致富带头人、车间能手、“田专家”、“土秀才”等各领域优秀代表一对一、点对点与基层党支部对接讲党课,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党员受教育的需求。
“固定课堂”变为“流动课堂”,让党课更具号召力。结合工作实际,灵活性地将党课阵地从室内转移到室外,把课堂设置在社区院落、文化活动广场、田间地头、企业工厂、精准扶贫一线等党员容易集中的场所,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课,让学习“活”起来,既保证了党员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有效解决了党员忙于工作疲于应付党性教育的问题。
“官话”变为“土话”,让党课更具说服力。有些党员干部讲党课不注重实效、不接地气,语言平淡无味,既没有结合实际,又缺乏事例,只是课堂上干巴巴的念一念文件,读一读报纸,导致党课枯燥无味、党员理解不了、难以消化,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针对这样的问题,要求“讲课人”课前对“课件”进行“翻译”,用接地气的语气,通俗易懂的土话、大白话把理讲清、把事讲透,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