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35:34 | 移动端: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

通过合理引入适当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真实感,能切身体会到思想道德学习的重要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摘要:文章阐述了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中的不足。并基于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提出了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即提高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精选合适的生活内容教学;走进社区生活,面向社会延伸;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大部分家长几乎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语数英应试科目上,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度不高,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事实上,只有使学生对应试科目形成一个良好的认识观念,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这良好认识观念的培育,离不开思想品德课程[1]。因此,思想品德也是小学极其重要的科目之一,直接影响学生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和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最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合理运用课堂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的能力。要求教师在传授课程内容后,学生能将其正确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因此,思想品德课堂培养的重点,不仅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策略,还要求学生能真正理解课堂内容,并能更深层次地为自己所用,即思想品德内容的生活化延伸。通过合理引入适当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真实感,能切身体会到思想道德学习的重要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一、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探索欲较强,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新课标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正是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生活的能力。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遵循了上述内容,是一种以生活与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需要将课程内容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不断渗透,深入地引导学生,对生活形成更正确的理解与认识[2]。同时,在加强学生对生活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品德意识,培养更好的思想品质与情操。最终,通过生活化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完美融合,让学生逐步明确自身的价值,这种认识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的认识。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后,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更客观地看待事物,同时,也能更深入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也能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实现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3]。

    二、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不高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不高,主要表现为,未对小学品德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缺乏实践性的生活化教学培养,导致现如今的小学品德教师中,多数教师对生活化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理解的阶段,而并没有将此付诸于实际。有些教师虽然对生活化教学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表面形式化比较严重。同时,学校对于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不高,还表现在未针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时和教学目标上做出改进。生活化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去寻找与教材有关的素材,但学校在课时安排和教学目标方面却未做出调整[4]。

    (二)生活化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在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整体的教学效率与质量都不高的问题。一方面,在生活化教学内容方面,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据笔者观察,很多教师实行的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主要以教科书中的课后任务布置为主。教科书中规定的实践内容是什么,就单一按照任务需求安排生活化课程内容。这种过分依赖教科书规划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脱节,因此,也无法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学内容缺乏有力的延伸,学生缺乏实际的锻炼。教师给学生创设的实践机会过少,局限性较强,生活化教学内容没有创新。例如,一些关爱、善待老人的课题,只局限于“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传统内容中,没有往外延伸并与其他生活内容进一步结合。事实上,生活即真实的实践,只有真正融入实践中进行培养,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品德传递的核心思想[5]。

    (三)生活化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

    将思想品德课置于现实生活中,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领悟思想品德的真正含义。但是,需要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实现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仍然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但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因考虑过于简单,弱化了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严谨性,看待教学目标比较理想化。理想化的思想品德生活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首先,将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看成一种放松课程,任意放任学生玩耍,而忽略了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现实生活中甚至忘记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存在,无法将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6]。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只一味地规划不符合学生真实需求的生活化实践内容。实际上,生活化教学需要将思想品德活动置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其中。而在参与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若缺乏沟通,将无法达到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目的。甚至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对于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质,学生是否真正从生活化学习中受益都无从得知。

    三、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

    当前,学校与家长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度不高,是导致思想品德课程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对学生而言,平淡且局限性较强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让学生乐意去学,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抵抗的心态。因此,无论是学校本身,还是家长教师,都需要转变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观念,要充分意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并加强思想品德教学。在课程安排上,需要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课时进行合理安排。同时,相应的课时时间与生活实践教学内容,也需要做好一定的课程安排。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拟定。只有当学校提高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

    (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精选合适的生活内容教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不能是泛泛而谈的生活教学,而应是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贴近学生生活,并从中精心挑选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先从课堂上进行改变,将自己严厉的教师身份,转变成类似知心姐姐身份的存在。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于一些比较内向,平时喜欢自己相处而不愿意与他人一块玩的学生,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的语气与之对话,让学生放下防备,并且愿意主动和教师亲近。在不断贴近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倾听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真实想法,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负面情绪。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将更有针对性,不会陷入盲目教学的单一模式中。

    (三)走进社区生活,面向社会延伸

    思想道德课程与语数英科目不同,此科目没有大量的生字词认识,也不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思想品德课程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对世界、人文、文化有一个充分且客观的认识,并且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过多被干预,思想情感比较简单、纯洁,对世界的认知能力也比较弱。在此阶段中,身边人的行为、举止、语言等,都会对他们的内心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思想品德教科书中,那些“高大上”的名人故事,如雷锋帮助他人的感人事迹,学生没有真正实践过的话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例如,社区里经常举行的关爱老年人公益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的思想品德教育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的公益活动,学会照顾、关爱老人。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自身对于他人的重要作用,有益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目标。为学生日后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因此,提高思想品德课堂质量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整个课堂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后,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近况为参考,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在课堂上,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烦忧,并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帮助烦恼的学生解决忧虑。也可以讲述最近生活中的重要事情,让其他学生也与自己共同分享[7]。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营造话题的方式,如“我有一个愿望”,或者“最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件事”等,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能很好地鼓励学生发言,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质。

    四、结语

    思想品德是小学的重要教学科目,对于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对思想道德课程有一个更全面与深刻的认识。目前,我国仍有较多小学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不足,因此,广大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策略探讨,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