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演讲致辞 > 发言表态 >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材料精选【8篇】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材料精选【8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36:04 | 移动端: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材料精选【8篇】

维护民族团结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材料精选【8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铸就天平梦 浇灌团结花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顺应时代发展和司法改革形势,结合当地实际和民族地区特点,探索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以我所在的新市区人民法院为例,面对纠纷数量激增、类型更加多元和难度不断加大的压力,认真落实司法改革要求,调整庭室结构,优化团队组合,深化繁简分流,坚持现场办案,就地调解,深入居民小区现场化解民生纠纷,将多功能巡回审判车开到村头巷口调解涉农纠纷,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枫桥经验”焕发新时代光彩。

    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是边疆地区各族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活中,我怀揣着对伟大祖国和大美xx的热爱,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用自己的行动和爱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作为一名稀有血型拥有者,我和丈夫同为RH阴性A型血,正因为血型稀有,更加懂得互帮互助。多年以来,我和丈夫坚持无偿献血,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民族,临产孕妇、心脏病患儿、垂危的老人,在他们最危急的时刻,我和丈夫总能伸出援手,没有任何犹豫,捐献血液总量达1万毫升。我们始终觉得,能够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挽救他人于危难之中,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也因此结交了更多的朋友,赢得了更多的情谊。

    我也深深知道,维护民族团结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不断增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互信互帮,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就不再是难事。

    2.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山青水绿人和

    我所在的水源保护区法庭辖区面积829平方公里,其中的739平方公里处于水源保护区,关系到昆明市数百万居民的饮水安全,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主动申请到这个法庭工作。

    我们的工作方法说白了,就一个字:走!从2012年至今,每年有近200件案子以调解方式结案,我们累计步行5000多公里,相当于把中国从东到西走了一遍。把法庭开到群众家旁边,群众就会把法官当作家里人。

    法庭刚成立,我就碰上一个棘手案件:一个小孩子放鞭炮,把邻居熊某的眼睛炸伤了。我们把原、被告及双方亲友请到一起,反复做工作,同时协调互助基金、最低生活保障等渠道帮助,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我想,我的工作要说诀窍,那就是跟群众以心交心,以心换心,让群众树立起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水源保护区的杨大爷年近九旬,孩子却不履行赡养义务,我们经过10多次调解,终于唤醒了3个儿子的良知。杨大爷感激地对我们跷起了大拇指。群众对法官的认可,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誉。水源保护区的案件,绝大部分都在诉前被我们调解了。水资源保护法庭成立以前,每年都会发生烧火毁林案件十几起,随着我们的工作开展,近三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环保案件。

    2004年,我母亲查出患有癌症,就在母亲弥留之际的那个夜晚,当事人打来电话说有一笔被执行款在外地某银行,如不及时划扣很可能被转移。犹豫片刻之后,我立即赶往外地。被执行款成功划扣了,可我却没有赶上送母亲最后一程。作为女儿,对母亲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作为法官,我兑现了自己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随着司法改革不断深化,我为自己能亲历这场伟大的改革而自豪。同时,作为水源保护法庭的法官,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用我们的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守护和谐家园,保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3.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创新双品牌 司法暖民心

    结合xx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谈谈我20多年来从事少年家事审判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以问题需求为导向创新羊城金不换工程。20多年来,我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少年司法理念,在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下有幸成为一名可以建言献策、推动少年司法改革、创新少审机制的模范法官、全国人大代表。在我的直接参与和倡导推动下,xx法院坚持以创新“羊城金不换”少年司法品牌为抓手,探索制定了一系列强化未成年被告人、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护的审判机制,包括庭前社会调查制度、合适成年人制度、被害人谅解制度、心理测评干预、疏导制度、判前司法联席会议制度、圆桌审判方式以及法庭教育制度,社区矫正建议制度、犯罪少年智慧矫治制度等,其中多项制度为全国首创,树立了独具特色的“xx品牌”。

    未成年人犯罪有着深刻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问题,少年司法惩治和预防并重,我和我的同事们联合综治部门构建青少年维权岗、妇女儿童权益诉讼保护与研究基地等“三岗六基地”,以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电视广播节目、微电影、法庭开放日等多种形式积极送法进校园、进图书馆、进社区等,着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法治教育成效斐然。

    二、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目标创建xx万事兴品牌。在法院新时代少年家事审判工作新形势下我们鼓足干劲再出发,坚守为家庭和孩子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与综治部门进一步加强联动,在“羊城金不换”少年司法品牌基础上,又创建了“xx万事兴”家事司法品牌,双品牌齐头并进,再创新成效。

    家事审判和少年审判同根同源,理念相通,都要有润物细无声的细劲,化解矛盾纠纷的干劲,协调各方形成合力的韧劲,创意调解帮教的巧劲。刚刚我审结的一宗未成年人交通肇事罪刑事案件和由此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通过充分并交叉运用少年审判机制、家事调查调解机制,就达成了刑事和解缓刑、民事撤诉、被害人家属满意的三赢。

    我们期待,最高人民法院能够就少年和家事审判发展给予更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我们相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少年家事司法体系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我所在的xx法院也必将在司法改革背景下进一步擦亮“羊城金不换”与“xx万事兴”司法品牌,营造少年家事司法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4.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正义 善良 为民

    我在法院工作了33年,有28年在农村法庭工作。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工作中的几点感悟。

    感悟一:正义感是法官人格魅力最完美的体现。作为一名法官,首先要有正义感。2016年,我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原告是河南省太康县的一个生意人,被告是江西省鄱阳县本地的一个干部。被告仗着自己本地人,想“歪”原告这个外地人的钱。我始终坚持公平公正,查明事情原委,最终依法判决原告胜诉。宣判后,原告非常满意,被告也因为我秉公执法,对我敬重有加。

    感悟二: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作为一名法官,必须恪守司法良知,有一颗善良之心。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法官的善良之心就是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有位96岁的老太太,儿女双全,后来双目失明,生活却无人料理。老太太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宁愿饿死,也不愿将儿女告上法庭。老人的两个女儿找到我反映情况,请求法庭出面处理老人的赡养问题。虽然民事诉讼是不告不理,但作为一名法官,我的良知告诉我,不能看着老人生活无着而袖手旁观。我决定采用诉前调解的方式来处理这起赡养纠纷。经过我多次上门调解,老人的四个子女终于达成了赡养协议,老人从此安度晚年。

    感悟三: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也会铭记你。作为一名法官,要有为民情怀。我出身农村,我觉得能够为父老乡亲服务,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其实,基层的群众是非常朴实的,只要我们真心为他们办实事,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他们都会铭记在心。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法官,做了一些非常平凡的工作,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我已经很欣慰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5.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推进案例应用的思考

    全面深化推进司法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背景下,加强司法案例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长期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法官,谈两点建议:

    一、推动案例研究和案例应用、案例工作和审判工作的深度融合。司法案例是积淀的司法经验,案例工作的推进,要体现服务审判工作的导向,需要案例研究和案例应用协同推进,案例工作和审判工作深度融合,不要搞“两张皮”。一是要推动法官全员参与司法案例研究。二是要重视培训工作。

    二、完善指导性案例制度。一是澄清观念误区。指导性案例已经作为制度性概念,但应该明确即使没有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上级法院特别是最高法院的生效判决,对类案都应该具有指导价值。二是细化指导性案例在具体案件中“应当参照”的操作性问题,细化规范指导法官在个案中应用指导性案例。三是完善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机制。一些指导性案例的援引率不高,实践指导性不明显。而有些不属于指导性案例的最高法院生效裁判所确立的判决要旨在实践中影响深远。这值得认真总结。指导性案例应直面争议问题,回应一线法官的审判工作需要。要在实践中探索形成指导性案例竞争性生成机制。重视运用、发挥律师的智力资源,正面引导、激励律师群体通过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参与指导性案例竞争性生成过程。四是推动指导性案例发布和司法解释工作的结合。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指导性案例,可以通过适当程序将从案例中提炼的裁判要旨直接赋予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以强化指导性案例的权威性。

    6.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司法领域的运用,将极大推动、加快智慧法院的建设。个人体会有三点:

    一是类案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研发应用,可作为“智慧法院”建设中“智慧审判”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类案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既有人工的因素,又有智能的成分,其研发可作为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运用处于起步初级阶段前提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快速完成办案中单纯依靠人力耗时巨大的一些简单、重复、辅助性工作,最大限度辅助提高审判质效,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冲突,具有较大的实务需求及发展空间。

    二是智能审判的基础在于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性建设、标准化统一及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深度运用的程度,特别是电子卷宗内容的识别应用程度。同时,系统开发、信息化成果的运用,不局限于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的统一运用,更在于不同系统、单位、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互享互用。案件事实要素的自动提取、网上开庭、证据交换与质证、法律文书的自动生成,案卷目录的自动归纳、结案卷宗的自动保存归档等审判工作的智能化,关键在电子卷宗内容的自动识别及深度应用。同样实现电子卷宗内容的识别应用的基础还在于裁判规则的高度类型化、标准化、要素化,依赖于数据标注识别等技术手段。

    三是智慧法院建设涵盖法院所有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如智慧立案、智慧审判、智慧管理、智慧执行等。类案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仅是单个审判环节中人工智能与审判实践进行对接融合应用的一种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其他各个方面的深度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且势在必行,其推广运用依赖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法院审判实践的需要以及当事人、法官的内在需求及反馈。关键落实在结合自身条件及实际,寻找到技术与需求之间有效衔接贯通的连接点与突破口。

    7.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尽全力攻坚“执行难”

    我从事基层法院工作31年。下面我结合近年来崇礼区法院执行工作方面体制机制建设、重要措施和成效,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一、多措并举、因地制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满意度。一是全面建档立卡推动精准执行。二是以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全院全员参与行动。三是推动形成全社会解决执行难强大合力。四是加大执行宣传和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力度。

    二、科技引航、司法为民,不断推进法院执行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实施力度。二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执行监管。三是深入领会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要求。

    三、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六年来的执行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一是近年来法院执行工作能力显著增强;二是执行联动机制的顺畅运行,为执行工作提供了便捷;三是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等措施,使得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主动履行法定义务者明显增多;四是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明显加大,信用惩戒机制不断完善。执行工作成绩的取得使我信心百倍,但是,城市执行和农村执行不一样,涉企业执行和涉及民生执行不一样,所以我认为下一步要继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因案施策,以创新思维引领执行工作不断前进,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脚步的临近,崇礼区人民法院一定要圆满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崇礼时提出的“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坚决如期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

    8.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争当新时代的好法官

    如何当好新时代的好法官,让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真正深入人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借此机会,我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首先,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心不正则难行远。没有法官的公正就没有司法的公正。作为新时代的法官要走得更远更坚定,首先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在每一个裁判中要通盘考量政治和大局要求、规则和程序要求、情理和人心诉求,决不能脱离政治讲法治、脱离大局搞业务、脱离民意做工作。只有秉持这样的事业观,我们才能面对案多人少情况时不抱怨、不气馁,才能面对当事人的不解和抵触时会理解、会包容,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时始终保有对这份事业不离不弃的情怀。

    其次,要积攒自身的正能量。新时代赋予法官更加光荣也更加艰巨的使命。法官也有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需要减轻,也有不良情绪需要调整。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广泛涉猎各种学科,除了拜人民为师,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断积攒自身的正能量,把健康饱满的情绪贯穿到司法活动的全过程,让好情绪调动出自己的新潜能,让司法更高效更阳光更公正。

    第三,要善待每一位当事人。作为一名公正的守望者、法律的守望者、人民的守望者,要始终善待每一位当事人。要学会倾听,善于从言行举止的点滴变化把握当事人的情绪变化,准确及时地把尊重、理解、体谅传递给当事人,有效疏导当事人对抗的、激烈的不良情绪,做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营造一个良好的办案氛围。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不随意打断当事人的倾诉,不直接否定当事人的看法,不与当事人直接争辩,不轻易对案件下结论,不说“你错了”或者“你不会赢,你肯定输”这样武断的话语,这五个“不”字,是我个人一直奉行的管理好当事人情绪要注意的禁区。事实也证明,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调解率,也有利于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官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塑造法院的形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全国法院劳模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言稿材料精选【8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8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