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教学论文:浅谈抛锚式教学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教学论文:浅谈抛锚式教学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1:38:41 | 移动端:教学论文:浅谈抛锚式教学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抛锚式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你了解吗?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教学论文:浅谈抛锚式教学在科学课中的应用,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摘要】: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开展抛锚式教学不但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知识的建构,发展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在设计抛锚式教学时,教师首先要预设有趣又有效的“锚”,然后围绕“锚”精心设置情景。在情景中提出问题,从而展开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学习以解决问题。本文以《研究磁铁》的教学设计为例,详细的阐述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  “锚”  合作学习  交流与评价  研究磁铁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有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即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由源自于自然、复杂情景中的真实问题决定。教学活动围绕“锚”展开。其次,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本文结合《研究磁铁》教学设计案例详细阐述此模式的应用。

    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学生的好多玩具中也有磁铁。学生对磁铁比较感兴趣,但对磁铁的一些性质还比较模糊。如: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有大有小、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抛锚式教学,围绕精心预设的“锚”展开,生成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有趣又有效的“锚”

    “锚”是指在一定复杂情景中筛选出来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一旦“锚”被确定,那么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因此,一方面,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必须充分拥有资料,解读学生原有基础和教学要求,梳理出教学目标的主次关系,确立本节课学生发展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学习内容中筛选出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方法和过程作为重点学习的对象,为学生的有意义建构搭建脚手架。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锚”,使学习与教学活动围绕“锚”来设计和展开。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有趣又有效的“锚”展开教学。

锚1: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磁力的存在,以及对磁铁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并认识不同形状磁铁的名称。

锚2: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都一样吗?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吗?这一个“锚”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磁铁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二、围绕“锚”设置情境

    教学设计时围绕“锚”设置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情景出发,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景中提出“锚”,并进一步使教学围绕“锚”展开。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习欲望,开展自主探索,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情境的材料可以来自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于教材内容中学生的困惑点;既可以是教师精心设置直接给出,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讲究多样化,采取多种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情境生动有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采用文字呈现法、多媒体演示法、实物展示法、富含表情的语言描述法、游戏和角色扮演法等。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学的重难点,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

    在研究磁铁教学设计中,我主要利用精心设问、生活现象和多媒体视频材料,设置真实情境,使学生易于直接从感观理解问题,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知识。

    1、 围绕“锚1”设置:通过精心设问,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生活的场景中认识磁铁,并激发对磁铁的探究欲望。

2、 围绕“锚2”设置:通过多媒体课件《研究磁铁》,让学生认识磁力大小、磁场等概念。并在玩磁铁的过程中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设计的情景一方面紧贴学生生活中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又紧扣学习主题,即围绕每一个“锚”展开。它们有的通过多媒体视频呈现,有的通过熟识的生活现象以实验方式再现出来,有的以师生提问展现出来。这些呈现方式,特别是前两种,是学生最喜爱的、最欢迎的教学方式。情景中蕴含的复杂问题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从中体验和感悟磁铁的基本性质,有效地引领了学生挖掘自己已有的知识,并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三、展开合作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通过在情景中抛出“锚”之后,提供给学生结构化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探究学习,进行师生间和合作小组同伴间的对话和讨论,通过交流、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争鸣、补充和修正,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并进行操作。同时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环境中,达成知识的社会建构,解决教师抛下的“锚”。

    学生已明确将要研究的问题——“锚”,教师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所要使用的材料,由学生设计方案、实施探究并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这些的探究活动对于单个学生来说是难以在一节课内独立完成的。只有在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在小组内的协商与合作才能顺利开展实验、获得数据和结论。合作小组在“锚”的引领下分工与合作,明确学习的目的与内容,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即使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也能为小组作出贡献,从而获得知识和尊严。

    四、交流与评价

    抛锚式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是进行简单的测验或回答课堂提问,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进行观察和记录,将评价融于学习过程。

     “锚”的提出和解决过程是对学习效果的最好评价和激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对学生提出有关磁铁的问题、作出的回答和方案设计随时给予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对合作探究过程中小组的参与率、秩序和成效进行即时的要求和评价。另一方面,在课堂学习任务单下面设计简单的合作学习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对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态度、行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和组长评价。最后,通过作业反馈进行

评价纠正。

    我们希望通过抛锚式教学,学生能自主完成学习目标,解决复杂情景中的真实问题,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

【结语】:抛锚式教学突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达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运用抛锚式教学时应精心设计“锚”,使之成为学习的切入点和脚手架,并围绕“锚”设置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产生问题并激发出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展开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学习。促使学生顺利地建构知识并进一步在复杂的变式情景中运用知识,达到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的目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学论文:浅谈抛锚式教学在科学课中的应用》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