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一步。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学生老师顶岗实习心得体会【六篇】。
1.
大学生老师实习心得:顶岗实习感想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务必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一步
一是加强思想学习,主动与矿领导沟通,努力提高思想水平。
思想是人的灵魂,是人的内在力量,要想把实习任务完成好,首先要把思想调整好。
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实习质量。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潜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时,人的认识潜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此刻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就应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三是热爱实习岗位,用心承担岗位职责,不断提升实习效率。
“爱岗才能敬业”,热爱实习岗位才能完成好实习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对实习岗位的热情,珍惜在岗上的每一分钟,努力学习岗位上的相关知识,用心承担岗位上的职责义务,努力做到能够独立顶岗,能够独立完成岗位上的相关操作,对岗位技能知识做到“懂,会,做”。
四、透过横向比较其他实习生的竞争与差异,总结工作经验,发表自己对改善工作的一些观点推荐,找出自己的缺点不足,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单位应加强对职工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才能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与工作热情。
2.
大学生老师实习心得:顶岗实习前的准备
马上就要开始顶岗实习了,这个暑假我也为接下来的顶岗实习做了一些准备。
首先,我借到了初一的课本,了解了初一课本所涉及到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重新学习,总结知识要点,以便顶岗实习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其次,我拜访了我的初中老师,向他咨询了教学和对学生管理上的经验,还询问了现在初中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习惯,还有和其他老师如何相处,这可以帮助我更好更快的融入顶岗实习中去。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学生。在暑假期间通过每天的练字来提升自己的板书水平,通过联系口语让自己的发音更加标准,通过改变自己的穿衣风格来帮助自己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
这些准备对于顶岗实习还远远不够,我会在顶岗实习期间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提升自己,克服困难,出色完成此次顶岗实习。
3.
大学生老师实习心得:特教老师要有“自知之明”
这里的“自知之明”是加上引号的,其实是说特教老师要有专业自信,要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当然这自信不是凭空而生,它必须奠基在对教育与特殊教育领域的广博的学识基础上,能知道教育知识的思考有多深,教育技术的范围有多广,然后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和程度,以及自己为什么在这个位置的理由,那么就能胸有成竹地在特殊教育育教学的路上一路探索,拾阶而上,不必因为别人的脚步或指点而丧失自信,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对特殊教育的追求,贵在有“自知之明”!
为什么我会觉得现在的特教老师缺乏自信呢?举例言之,近几年来,各式各样的针对自闭症的或言语障碍的“教学法”被引进国内,他们本来也只是一家之言,如果特教老师能学习其理论与应用的原理之后,融合在特教的理论与教学策略之中,依据教材或学生之需求进行教学设计,美事一件,但是偏偏就有特教老师要对某些过度宣传的“教学法训练法”趋之若鹜,完全依据别人的操作和规定去学习与考照,但是对于教育或特殊教育本行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却模糊不清?还有一些老师,在教康整合的大背景下,虚心学习动作康复, 语言康复…… 等等专业技术,但由于自己特殊教育的根基未牢,只好对康复师的意见照单全收:这位康复师认为你这学校或机构对学生太放任,因为他看你的学生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自己做,这样他以后怎么独立生活?但另一位治疗师却认为你们对学生要求太死板,以至于学生“纯粹变很乖, 却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他一生怎么去面对生活的变化?一位治疗师告诉你们不要跟学生多说多问,会引起学生紧张情绪,会逃避学习?另一位治疗师却说: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你们都要多对学生说话,甚至跟他讲理由,他才会思考?有的前辈会教特教老师如何具体的叙写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长短期目标,有的前辈却会质疑IEP的目标用不着太多太具体?甚至同样的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和同样的心理治疗师等,都会有不同的理念和技术,特教老师总不能接触到谁就服赝谁的?从我的角度想: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都是从自己的哲学理念出发来提出见解的,但你的理念是甚么?这才是重要的!特教老师能不能树立自己的专业理念,来判断取材别人的意见?才是真能增长自己的专业智慧,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的根本之道。朝三暮四,摇摆不定,只会让你或机构的服务动荡不安,无所适从?因此我从来不会去全盘否定某个学校的教育作为,总去想着他们所以这么做的背景与依据,自其中提出可以更圆满的做法的建议,然后劝说他们不要急着追逐潮流,只要掌握特殊教育发展的轨迹,然后清楚自己在走与要走的路径,是在这个轨迹的哪个位置上就好了,认清自己已走过甚么?前方还要走甚么?就没有甚么理论是先进的, 甚么理论是过时的焦虑了!?因此特教同仁们可以做的就是赶快把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相关理念,各种课程模式,各种教学理论与方法,各种班级经营与行为支持的方法,广而深的学习清楚,练习纯熟,再来接受外来的思想与技术,就能比较两者的差异与优弱,从中截长补短,让特殊教育的作为更周全,特殊教育的影响更久远!
10多年前,xx中心致力于各种课程模式的开发。学生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们遇到一位好心的物理治疗师,他让我们看到其实脑瘫孩子的动作问题是可以在新物理治疗技术的康复下快速进步的!而这在过去,脑瘫孩子的动作进展在进入学校之后几乎就被判定为无望的,次要的,因此xx给了他们诸多欢乐的课程,就是回避了他们的动作需求,当时的教育理念是“扬长避短”,说穿了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补短”?但是这位物理治疗师却让我们觉得:世上既然有方法让脑瘫孩子的动作进步,为什么我们要剥夺他们动作发展的权利?因此我们特教老师就拼命学(幸亏人家也愿意教我们)。当然在学习之初,我们必须心无旁鹜,专心一致的练功,心想着:只要动作康复的功力提升之后,再来融合我们的特殊教育的方法!我们的体会是:只要功夫过硬的动作康复师,配合有效的练习量,是有可能让脑瘫孩子的动作稳定成长的,人力缺乏或功夫不足的康复师只能配合特教老师做一些辅具适配,摆位移行的服务,除非一开始就抱着“脑瘫孩子的一生,动作没有认知重要”的观念,否则任谁也不会放弃学习有效的动作康复的机会,也不会放弃培养更多有实力的动作康复师的机会!也许有人认为:脑瘫孩子的动作康复师不能只学动作康复,要学整体的全人服务!吊诡的是,我们这位厉害的物理治疗师父也是这么提倡的,但是他的主张是以动作为核心的整合康复服务,脑瘫儿童的知觉-动作能力提高了,认知语言等领域的能力自动升级,如果动作控制能力不足,认知越好越容易诱发神经紧张性的张力;而其他专业人员例如语言治疗师可能会以为以认知, 语言为核心才是扬长避短的正途?因此他们反而会认为追求动作的绩效是落伍的服务?这在其他机构,早已不知所措,但是xx中心是走过五种课程模式的机构,充分明白两种主张的真义,深知为什么目前要采取以知觉-动作为核心的理由,也清楚下一步的探索会是甚么,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确立我们的理念和方向,虚心学习每一个专业领域的精华,用来反思与改进我们的做法,不是全盘否定,或全盘模仿别人的做法,这样特殊教育才会是一个可以与其他专业密切整合的专业领域!
从教育的本位而言,从来不缺伟大教育家的教育哲思,从各个不同学科的本位来看,也从来不缺各异其彩的教学方法,我们特教老师应该先精熟本行的理论与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知识的系统,足以用来理解与对照其他领域的主张与做法,然后以自己的系统来选择现阶段可以应用的观念和技术,以及下个阶段想要应用的观念和技术,这样我们在听到所谓“颠覆思想”的教学观念,或与你做法不同的挑战时,能有自己的理念,来做专业的判断反思,充实自己的系统知识,进展我们的教育服务质量。有许多观念和方法,不怕没听过而怕不能有自己的系统去理解,判断它,这样你的专业会一直握在别人手里。
自知和知人,双管齐下!
4.
大学生老师实习心得:学到更多专业知识的我
“xx”是我第一次自己独立踏上社会的第一个脚步----2018年2月26日,开始了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太阳底下最光荣事业的崇高和艰辛。
转眼间实习生活已经接近尾声,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都有很多的收获。在专业学习上,首先是在开学之初,为了让实习老师能够尽快熟悉教学,老师进行了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培训,首先是戴老师培训的“知动评估”。戴老师开篇用感觉引入了培训内容,然后再细致的讲解了四个发展阶段——好照顾,好家人,好帮手,好公民。在讲解凯伯的“知觉-动作发展是概念学习的基础”理论时,运用“杯子”和“苹果”的概念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了一个概念的发展,是从特定客体阶段(概念前阶段,特定的事物)→具体特征阶段(了解事物外在属性、区辨)→功用阶段(了解事物内在属性、功能归类)→逻辑定义阶段(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一次所培训的知动评估是我第一次接触的,之前在校和实习时更多是接触的有关七大领域的评估,在知动评估里面是要求孩子的能力“卡”在哪里就从哪里开始分析,如果孩子没有完成该项内容,就要从他的感觉、动作、认知、语言、社会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在老师讲解“知动评量表”的时候我也记录下了一些我自己觉得在评估过程中很重要的细节:不要出考试题;不要让学生觉得被强迫;目标是要关注人的、与人调控,适应环境中的人事物要求!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所有的知觉动作都要依赖于动作的执行,提供知觉动作训练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觉-动作基础能力的发展,所以由此出发来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学策略会更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从动作疗法的观点“姿势改变了,人的心理情绪也随之改变”,弯曲本体感觉相对于伸直的本体感觉,弯曲本体感觉会改善紧张焦虑心理情绪,所以在设计活动时尽量给学生设计许多提供弯曲本体感觉的姿势、动作、活动。比如如果在户外我们就可以建议家长带学生攀爬、骑脚踏车等弯曲而学生又有兴趣的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将蹲走、臀行、跪走等融入教学活动中(如:让学生用某种姿势去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把学生上课时的椅子换成摆位椅(骨盆弯曲的本体感觉)。
接着师周老师为我们培训“以知-动为核心的学习适应课程”。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培训里面讲到的很多内容都是“三种培智教育课程模式合集”里面所提到的,当时看书的时候师有些是不太理解的,但是经过周老师的讲解之后,才明白这节课为什么这么安排,这样安排之后老师和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恰当合理。而我们在在制定其他领域的目标时要注意的就是:要选择低于知觉动作能力的目标,用知觉动作带动其他领域能力的发展,让其他领域的发展促进知觉动作能力的发展。在选择知-动主题时也要多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能注意到的、能吸引学生一起参加甚至是动手参与的。所以说这就要求教师是必须要非常了解学生的(了解学生兴趣所在、爆发点、激发点)。
周老师还讲了生活语文的教材分析,从知动语文的定位和功能作为入口,知动语文和普小所教的语文都有一个共同点——目标都是听说读写。而周老师所讲的方法我觉得是非常实用的:配对类活动可以采取钓鱼、贴一贴、筹拍、掷骰子等游戏进行;指认类活动可以通过圈一圈、丢沙包、套圈等游戏活动进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在兴趣所在内学习,兴趣不减退,也会记得更能牢固。
还有苏老师分享的“六种障碍类型的认识”,袁老师分享的“摆位基本观念及运用”,杨老师和周老师分享的语言治疗,梁老师和浦老师分享了艺术治疗是的教学策略,李老师讲解的关于特殊教育的专业整合等等。这些都让我收获了很多也学习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增进了专业技能。
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有机会面对不同年龄和障碍类型的学生,并进行不同科目的教学——与“黄金100分班”的孩子一起上知动个别训练课和知动小主题课;与少年班的学生上语数课、知动课、美术课、音乐课;和大家一起做早操、用餐、社团活动等等。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们会针对我的教学活动的流程设计、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以及如何处理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等给出意见和建议,让我更快的找到教学方向,进入角色。在此期间,中心的老师们给予了我真诚的指导,家长们给予我莫大的信任,这使我能够很快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去。在这里的实习,让我更进一步的接近了这个职业,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个职业。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用心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都说实践才能出真知——无所谓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多留给学生反应的空间;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毫不吝啬地给予表扬。
通过这些日子的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做一名优秀的特教老师的不易,也体会到了学生家长的难处。总而言之,xx的这半年时间,我是幸福的——在我大学即将毕业的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我遇见了xx,遇见了xx这群无私奉献老师们,也遇见了学到更多专业知识的自己。
5.
大学生老师实习心得:实习结束了,但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2018年6月28号,上午班散学典礼,我在xx的实习就此结束了。从三月到六月,四个月的实习生活,我在教学中一点一点的学习“以知动为核心的生活适应课程”。
从开学老师培训学习“以知动为核心的生活适应课程”,只是知道了这个模式,而在后面的教学和实践中,从动作体验到配对、分类操作,深刻的体会到了何为“以知动为核心的学习适应课程”。我个人认为以知动为核心的学习适应课程是以凯伯的知觉动作发展理论为基础,由此建构渗透进入学习生活中。其中知觉动作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与开端,学习能够通过动作来表现,动作能够体现学习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在教学中动作的摆位有利于学生的情绪发展,根据动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首先得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主助教的转换,在实践操作以及老师的指导下,慢慢掌握了一些教学技巧 。知道如何根据知动来设计准备一堂课,安排处理学生学习的一些技巧。通过老师的点评以及周三的教学讨论,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在面对学生的学习以及问题行为时的应对方法
虽然在xx的实习生活就此结束,但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通过这一学期的实习,让我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评量、设计选择教学目标、提供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支持,这些都是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这正是我所缺乏的。在未来,希望自己能够加强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就如戴老师所说成为学生生命当中的“贵人” 。在xx的这段日子,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也让我遇见了xx的各位老师们,谢谢xx,谢谢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指导。
6.
大学生老师实习心得:这是他们、我们最应该过的生活方式
在xx青年部的实习生活马上结束了,四个月的时间不仅体会了“美好生活”模式,更是融入其中,感受到了学员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去工作,去生活的乐趣。
美好生活本就是以成人心智障碍者的兴趣、喜好、向往出发,以此作为生活的重心,皆由此向其他时光推动。这个兴趣又是从何而来呢?有个学员平时聊的最多的就是关于西游记的,那么在做访谈时这个就可以作为一个选择项。学员最喜欢的事情是看西游记,这件事情属于休闲时光的内容,那么我们就要从这个出发,学习时光我们可以设计学习如何购买西游记书籍或CD的活动,去哪里买,要多少钱,如何与店员沟通等。工作时光就是要通过完成某项工作来赚取买《西游记》的钱,才能去买。生活时光里可以设计去书店买书怎么去,走路去亦或需要坐公交,走路的话路线是怎么样的,坐公交的话需要坐哪路车,从哪里坐,到哪里下等等。当我们的活动设计好以后,会发现很多技能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比较困难。这个时候一是要做活动分析,找到在哪个环节出现困难,另外一个是要找到合适的支持策略,使他们尽可能的独立完成。
那么这样就可以分别推动学习时光,工作时光,生活时光里的生活品质 要素得到提升。而这些需要提升的要素则是下个阶段需要我们支持的目标。当我们将目标找出来后,要为每个目标找到一个能达成该目标的支持策略,再以活动的形式出现。那么这些活动经过安排就成了每天的作息表。这个作息表在时间上有可能是统一的,内容也是统一的,例如早上8:30到10:30是工作时间,10:30到13点是买菜做饭时间。下午分别是学习和运动时间。但活动形式以小组方式进行。例如:煮饭有四组。有自己做焖饭的,有两人合作,一个负责理菜,一个负责炒菜和饭后收拾的等等,都是体现了一个个别化的支持策略。
虽然时间上统一但是还要体现个别化,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重心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同一个活动,需要支持的策略都是不同的。例如:在青年部每个学员都要写自己的“今日计划”,有些学员是参照今日计划手册,利用自己的符号书写完成,有些就是独立书写。有些是利用粘贴图片完成。粘贴图片也是不同的,一个是根据老师的提示找到相应图片粘贴,另外一个是根据图片区域颜色和数字配对去粘贴。同样的活动,体现了不一样的支持策略。
当然这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般学校或者机构并不像xx有那么多的老师,有足够的老师去支持,我想这是在我们学校也会遇到的难题。
目标有了,作息有了,就要对作息里的活动进行分析即为活动分析,目的是确定学生在这项活动中的表现水平以及这个活动学员不能独立的问题在那里,由此找出支持他可以独立的策略。表现水平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认知 动作 沟通等。例如:去菜市场买菜进行活动分析:取钱----拿购物袋----去菜市场----选菜----付钱,这个活动取钱会涉及到如何从钱包取钱的动作,还会涉及到要拿多少钱的认知内容,所以在每一个环节所涉及的内容要明确,并且评估学生在此环节的基本能力,从而才能找到合适的支持策略。
选择支持策略有以下几个原则:是否使学员更好的参与活动,尽可能独立完成。支持策略选择要最少限制的辅助性策略;策略尽可能不引人注目。
支持性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1改变物理环境,例如:地铁坡道方便坐轮椅的人士行动。2改变规则,例如:游戏时,可以延长游戏的时间。3改变活动的传统方式,例如:可以用微波炉做简单食物。4改变材料或运用新材料。如用海绵材质的洗澡巾代替传统的抹布擦桌子。
在xx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学校或学生住的地方就是一个正常的社区,不是创造出来的,或者模拟出来的,即自然环境,就是一个最大的支持。xx中心就在一条商业步行街,周边人流密集,有满足学员一切所需的社区环境。菜市场,超市,健身房,大型商场,公交车站等等。青年部就是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厨房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那些灶具。住的祥和佳苑小区也地处江边,小区里设施完善,这些自然环境的支持就是在提高融入社区,提高与人互动的机会。在学校里开一个烹饪教室,甚至超市,都不能比拟的。因为在学校里是隔离的,是优化了的环境,在自然环境中碰到的问题不会发生,自然不会处理问题,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呢?所以只能一直在学校或在家里被照顾。
很多曾在受评山庄培训过“美好生活”的人觉得这种生活模式过于理想化了,这在公立学校,尤其是中国无法实现了。可是我认为这才是成人心智障碍者最应该过的生活,这也是我们普通人正在过的生活,只是很多学校不愿意为这群人去改变以往固有不变的方式罢了。同样是人,人人都应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