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到外国患者,语言沟通的不顺,生活习惯差异,弄的心中很紧张,即使已经是从业5年的护士了,知道了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一位特殊患者的护理体会,快来看看吧。
呼吸科的病房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是一位皮肤黑黑的、牙齿白白的、头发卷卷的、瘦瘦高高的小伙子,名字叫Jo kahaya,我们都亲切的叫他卡亚。卡亚来自非洲东部乌干达共和国,现在在北方工业大学留学,这次是因为发热、乏力、伴随腹痛收入我科治疗。
当我知道自己是卡亚的责任护士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虽然我已经是一个从业5年的“老”护士了,但却是第一次护理外国患者。语言不通,加上生活习惯差异,我心里真的是七上八下。尽管紧张,可是作为他的责任护士,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工作准则,主动大胆的向他问好,并带他到自己的病床。因为卡亚来中国时间不久,还不会讲中文,由他的老师陪同入院。入院时有老师当翻译,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老师看到我们的护理很尽心,卡亚的情况也已经稳定,就返回学校工作了。老师走后,我开始在心里打鼓,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这个特殊的护理工作。我硬着头皮说出了第一句话:“Hello,my name is lily.I am your nurse...”我暗自庆幸平时没有放下英语的学习,关键时刻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没想到卡亚也非常友好的回答我,还十分感谢我们对他的帮助。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我用英文为他完成了入院评估,也了解了他的基本信息,还带着他熟悉了病区的环境,心里暗自高兴似乎这次护理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卡亚刚入院时身体非常的虚弱,需要陪护,他的老师为他请了一位护工阿姨,可是阿姨不会英文,卡亚也不会中文,日常照顾就变得很棘手。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为卡亚制定了特殊护理办法,制作了一张表格,上面标注了日常生活用语,用中英文双语写明,比如说上厕所、吃饭、喝水、发烧等;因为考虑到有些护士也不会英语,又制作了另一张表格,上面有基本的护理及操作,比如:量体温,输液,抽血,留取标本,吸氧等等,这样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
卡亚入院后一直高烧不退、伴随有心率快和镰刀形细胞贫血,需要特别精心的护理。他的高烧持续了3、4天,最高一次达到39.4度,我的心里也跟着揪了起来,一天好几次的去他的病床前测体温、问症状。终于在第6天,他的体温被控制住了,可没等我放松,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卡亚开始出现全身的肌肉关节痛,主要集中在上臂,疼痛等级高达8分,可他却没有一次因为疼痛呼叫过我,也没有因为疼痛落过泪。每次看到他因为忍耐,而从额上渗出汗珠,我都不由被这个在异乡求学的年轻人感动。作为他的责任护士,我一直在和他沟通,希望他在疼痛时告诉我们,好让我们帮助他抑制疼痛,可他却说:“I try to be brave.I believe my doctor and you,and I hope I can recover from soon.”(我要勇敢,我相信我的医生和你,我希望我能很快好起来。)听到他这样说,我更加被他的勇敢打动,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作为一名白衣天使,肩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
考虑到卡亚疾病的特殊性,主管医生请院内多个科室为他进行联合会诊,护理工作上也制定了更加精密的护理计划。经过13天的精准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卡亚终于在9月12日病情好转并出院。出院前他已经可以用简单的中文对我们说:“我叫卡亚,谢谢你们。”他还告诉我,回到学校他要好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博大的文化。
卡亚虽然出院了,但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通过的这次护理经历,使我们科医务人员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作为新时代的护理人员,努力学习英语不仅是完善自己能力的要求,更是为了的更好的服务来自五湖四海的患者们。作为一名护士,在患者身心痛苦时,我们就是支持他的精神力量,一份关心、耐心、爱心和细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更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有许多力量在帮助和支持他们战胜疾病。医患之间最需要关爱与温暖,今后我更要尽自己的努力,护理好每位患者,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环绕在身边的温暖如春的医患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