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着无数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在这个年代,用自己的能力践行每一个平凡岗位的工作。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学习十九大精神铭记历史心得体会,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瑞金之行,又一次红色洗礼,不经意间触及灵魂深处,苦难总让人感受疼痛,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一辈革命家以瑞金为中心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也在瑞金叶坪诞生,然这些成就历史伟业的背后,承载了多少苦难,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
上个世纪30年代,千疮百孔的中国,拯救国家于水火中已迫在眉睫,瑞金百姓,奋勇参战,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英勇捐躯的有多达五万多瑞金烈士。五万多,或许这个冰冷的数字并不能感染你。但当你知道,当年的瑞金总人口才24万。其中有11.3万人参军。在这些瑞金籍军人当中,又有将近一半的战士永远的倒在了革命的道路上。你会作何感想?毫不夸张的说:瑞金寸寸红土地,遍洒英烈血。
在瑞金革命烈士纪念纪念馆内,有这样一幅油画:画中的远处,革命队伍正在樟树林旁徐徐开进,鲜红的旗帜的包围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跟对面的红军战士说着什么,在老人的周围,站着八个青壮年。那是他的八个儿子。在当年的紧急局势下,为了扩红支红,老人把自己的八个儿子亲手送上了战场,八个儿子中,最大的已经40多岁,最小的才刚刚成年。老人把左手放在最近的一个儿子背上,依依不舍的跟他们告别。多情自古伤离别,虽然看到的只是老父亲已经微曲的背,但我想此时的他,脸上定然是绽放着微笑的。离别之痛,报国之快。送走儿子后的老人显然孤寂了很多,但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这个决定。只是在弥留之际,老人想最后看一眼看看他们,哪怕是八个儿子中的其中一个。然而,八个儿子都已经永远的倒在了战场上。老人就这样带着默默的走了,去另一个世界看他的儿子……。这个伟大的老人名字叫杨显荣,是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人。
没有扛枪打仗的经历,没为人父母的年纪,是不可能真正体味一位父亲失去所有儿子的悲苦情,感触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切肤痛。但是,如果你爱过,相信一定会被另一位老人所感动。故事的主人翁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她就是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军嫂”的陈发姑老奶奶。他的丈夫朱吉薰,是家里的独子,但为了支持革命事业,陈发姑跟丈夫说,你去参军,我会把家里老人照顾好。直到全国解放,当年同一天出发长征的瑞金幸存者都陆续回到了家乡,陈发姑的丈夫却没有一点儿音讯……陈发姑从青丝等到了白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愁肠寸断,望眼欲穿。2008年9月12日,历经了风雨沧桑三个世纪,75年的爱情守望者,114岁高龄的陈发姑最终没能等到爱人的归来,带着无尽的期盼和遗憾悄然离世。
“对于世界,你不过是一名士兵;而对于我,你却是整个世界。”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为之一颤,好像心里最软的部分被刺了一下。在牺牲的50000多名瑞金烈士中,只有个17166名有名有姓,那么,余下的另外三万多名勇士呢?他们为了革命抛开了青春,献出了生命,却连一个简单的字号都没有留下。当然,我想英烈们在扛起枪的那一刻起,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要名垂青史。而坐享胜利果实,生活安康的我们呢?我们难道不应该把这段历史,这些勇士铭记吗?
铭记,铭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人。不需要口号,不需要叫嚣,我们要做的是善良的活着,正义的活着,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去谱写和平年代的历史,维护和平,守护正义,少些抱怨,多些感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
感悟瑞金,铭记历史,砥砺前行,这就是我参加区组宣部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精神培训所得,所感,所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