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有一种不畏艰辛,辛苦奋斗的精神,它是习总书记青年的见证,也是每个中华青年的见证。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局里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梁家河学习考察,本着“不忘使命,寻找初心”的理念,我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列车,去追寻习总书记艰苦奋斗和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在村史馆,我们看到了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听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19世纪60年代的梁家河村,跟全中国所有的普通农村一样,村民们靠劳动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而宁静。1969年毛主席一声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习近平来到了梁家河,那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然而他在条件如此艰苦的地方,一呆就是七年,过了“五关”,“跳蚤关、思想关、劳动关”等五关,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锤炼了自己的本领,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他迈出了自己伟大人生的第一步,可以说,要是没有作为一名北京知青插队梁家河的这段经历,必然会缺少一段精彩的回忆,那么,梁家河到底带给习近平怎样的变化,教会了他怎样的本领,到底什么才是梁家河精神呢?我认为,梁家河精神就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先后写了超过10份入党申请书,但是组织以他“成分不好”为由,迟迟没有批准他入党。习近平并没有气馁,他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矢志不渝跟党走,为百姓谋利益,办了不少好事。后来,习近平再次递上《入党申请书》,这次,他的入党问题被提到了县委常委会上,1974年1月,组织终于批准他入了党。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曾经对媒体介绍说,介绍习近平入党,“完全是因为习近平本人表现好,踏踏实实干,有想法,能团结群众、团结队干部”。在我看来,之所以习近平能够最终入党,正是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
二是树立“学无止境”精神。从一名下乡的知识青年到大队的支部书记,再到党中央的总书记,习近平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最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他也从未放弃过读书和思考,一盏煤油灯,一块石板,一本书,一读就是七年。跟他一起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当地群众,都谈及很多关于他读书的细节。他刚到梁家河时带的两个箱子中除了衣服就是书;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学习梁家河精神,就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精神。
三是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习近平在梁家河带领群众大干干实事谋发展,打坝修田,建沼气、办缝纫社、磨房、菜园,打井,扫盲……件件都是为民谋幸福的实事,特别是在梁家河口攻坚克难打成淤地坝,直到现在,那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习近平同志当大队书记时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在用双脚丈量着黄土高原的宽广和厚度的这段时间,“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信念在习近平的心中悄然扎根,他立志要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培养出了他不变的信念和初心,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四是筑牢“艰苦奋斗”基石。陕北人用“苦焦”二字来形容生活的艰难,用“受苦”来形容劳动的艰辛。习近平同志曾说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是他到梁家河后经受的“五关”,这五关他都通过了。
2003年,习近平同志接受央视专访时说:“一年365天,除了生病,几乎没有歇着。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还要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到后来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梁家河村民则用“吃苦耐劳”来形容习近平。在他们的印象中,农历二三月修渠打坝,习近平同志经常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当时社员都评价他是“好后生”。
通过梁家河学习考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刻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深刻学习体会到了习总书记的“为人民服务”的博大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梁家河精神”贯穿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做好人民群众“五星级店小二”和“优秀服务员”,为建设“幸福新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