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如何开展这是每个学校都会思考的问题,也是教研工作者一直在探究的问题,你参加研修后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县教育局教研室参加中小学教研员教研工作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深感之一:“教”,要真,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教,是真的艺术。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我们在日常课上一般能做到真实教学,以真实的教学面目示人。公开课呢?作假的成分则相当普遍。可怕的是,师生容易逐渐形成一种默契,学生默许或支持教师的虚假行为。培养真实、诚实的受教育者,是教师的职责。如果教师的教学是假的,作为学生,他们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教,是慢的艺术。课堂教学能立竿见影吗?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乃至所有的教育活动,都需要反复强化,持续施加影响。很多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短期见效的。课堂上的所谓的“立竿见影”,如果不是知识太简单,就可能是过程太虚假。一棵树影响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怎么可以快呢?揠苗助长,不是真正的教育。
深感之二:“学”,要真,即“学非探花,自拨其根”。
学,是实的过程。教不可虚,学不可假。求学问是一个扎扎实实的经过,从起点到终点必然要有一个曲折的中间环节。学生的学习要遵照他们身心的特点,遵循学习的规律。教师万不可纵容假的学习,更不可让学生因为自己而假学,必须兼顾效率与质量,必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设计组织教学。教师的教踏实了,学生的学才能一步一个台阶。教师的引导、设问、化错都是帮助学生真学的有效行为。
学,是稳的过程。行云流水的课堂是不是好的课堂?自然需要依据“三标”(课标、评标、堂标)来评价,需要让学生的发展来“说话”,但是,一堂真实的好课可能是不太顺的。因为不太顺,所以我们可以走得更稳一点。学习便是如此,稳,方能致远。允许学生犯错,帮助学生“纠错”“究错”和“救错”,变事故为故事,摒弃“代学哲学”,打通学生思维的通道,让学生的学习自然而又曲折地发生,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成长。
我们在想,教育是“真善美”的事业,教育的“善”和“美”建立的基础是“真”。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我们都应铭记而遵循,为真教而努力,让真学在课堂上发生。
中秋刚过,南通祥云笼罩,晋城秋雨绵绵。两个相距千里的城市,因为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两个城市的教育人,因为“教”和“学”亲密地握手交流。
话题相同,道理相同,愿景相同,虽然地理人文环境有别,但我们晋苏两地携手共进,定能共创两地教育的胜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