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青年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青年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2:02:53 | 移动端:青年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梁家河一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不畏困难、敢于吃苦的精神,这是当代青年的我们需要学习的精神。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青年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每每听到这优美而又熟悉的旋律,思绪就一下子飘到40年前,在前辈们故事的指引下想象着祖国改革开放的美丽壮举。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发端,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远海运集团也顺理成为祖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生力军,自1951招商局改组而成,到1968年上海海运局成立,再到1993年中国海运(集团)公司以及2017年重组成为中远海运集团,这六十多年来,她为祖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习总书记“一带一路”的创新构思,航运总是站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为祖国“一带一路”伟大征程作出着应有贡献,而作为航运一线人员,在工作、生活中要“实”字打头,以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实实在在的标准要求自己,紧随时代步伐,在祖国改革开放继续前进的征程中努力奋斗,发光发热,在习总书记“一带一路”伟大构思号召下继续拼搏,发挥青年才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作为当代青年,在跟随习总书记“一带一路”伟大构思进程中,我们要以总书记40多年前在梁家河生活、做事,求真务实为民奋斗的身影的为榜样,在新时代展现当代青年不屈不挠,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形象。

  我理解习近平的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习近平当年所处的情况是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他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使得1969年梁家河玉米亩产从400斤突飞猛进达到了800斤,习近平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航运一线人员,我们更应该如此,虽然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工作更为便利,但船舶作为移动国土,时常远离陆地,这就需要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工作中求真务实,有一说一,绝不用“差不多就行了”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开脱”自己,以至工作出现更大的隐患。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当时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近平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而远离陆地的船舶,日常生产运营难免“缺粮少油”,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发挥习近平当时的实干精神,遇到问题首先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动脑筋,积极创新,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等、靠、要。

  再次,工作上要勤学习、肯吃苦。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陕北梁家河当了一名知青,初来乍到,他没有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自居,而是虚心向村民学习,大到生产种田,育苗锄地,小到家庭生活,烧火做饭,他还向邻家老大娘请教,亲手学会了腌制酸菜。船舶作为独立的一个生产单位,作为船舶机电设备的管理者,在工作中更需要的是丰富的经验,因此就需要我们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而不能以在学校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自居,拒绝学习!而是紧随老师傅教导,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理论知识的升华。工作中要不辞辛苦,想师傅所想,尽量想在、做在老师傅之前,这样才能给自己工作能力更大提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青年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295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