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读《红色家书》有感10篇

读《红色家书》有感10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2:06:59 | 移动端:读《红色家书》有感10篇

红色家书是革命先烈心中的一丝柔肠,在承受头破血流的伤害时都不会表现一丝心软、害怕,而家人是他们的软肋的。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读《红色家书》有感10篇。

【篇一】

先烈们的家书,诠释了他们的爱,爱家人、爱真理、爱国家、爱党。爱,便有牵挂;爱,便有力量;爱,便有永存的理想和信念。因为爱,所以会有临终前“望爹娘,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的惦念;因为爱,才会有“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必胜信念;因为爱,才会有“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誓死不从;因为爱,才会有“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的不竭动力。是因为先烈们的大爱,才有当年的中国从孱弱中站起来,才有我们今日富起来、强起来的基础。

爱党和国家。党和国家的兴旺唇齿相依,热爱祖国就是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时刻记住不断锤炼党性,始终坚信党的正确领导,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中,同心助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

爱人民和工作。工作岗位是实现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土壤。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一颗助推社会发展的螺丝钉,都是一片服务百姓的遮雨瓦,应该倍加珍惜工作的平台,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和工作岗位的高度热忱,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之风的侵蚀和影响,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爱自己和家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是作风和家风的建设传承。作风,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事成与败。在工作生活中,要切记遵纪守法,自尊、自重、自爱、自警、自律,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才无愧于党的培养和教育。同时,通过自己的言行,润物细无声地将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工作、爱学习和洁身自爱的红色家风传承给家人,让红色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篇二】

读罢三篇井冈英烈的红色家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心中的思绪也似乎飘向了那战火纷飞的苦难时代。在我的记忆中,烈士和英雄们似乎都是超然于凡人之上的人,似乎他们的心中并无他物,而只充斥着那满腔的爱国情愫。但当我读完这一篇篇言辞朴实,情真意切的家书后,我明白了英雄们也是人,不仅拥有那满腔的爱国壮志,也有那份难以割舍的儿女情长。

既如此,英雄们的身影是否会变得不那么高大?是否他们也只是与我们相似的凡人?不,正因如此,英雄更能称之为英雄!

人活于世,从不只为自己而活。椿萱之亲、管鲍之情、伉俪之爱,都是世人所难以割舍的感情。这一份份家书,既是英雄之“绊”,亦是英雄们真情流露的最好证明。既然他们也与我们一样,同样有血有肉,同样有情有爱,那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是什么让他们一往无前?是否只有抛却一切情感与欲望,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我并不认同这种不去改变社会而是等待社会改变的消极生活态度。八十多年前的中国战火纷飞,每个中国人都似弹簧般被国破家亡的现实所挤压,有些人被压得没有了弹性,成为了逆来顺受的芸芸众生;有些人被压断了腰,成为了摇尾乞怜的可耻叛徒;而有些人则在长期的压迫下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英雄。他们并非冷血无情,他们也并非“超然于世”,他们同样渴望家庭的温暖,他们同样向往美好的生活,他们同样为七情六欲所“绊”,他们同样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唯利他方可实现大我”,他们在国家出现危难和人民遭受威胁时能够挺身而出,将自己的小我化作一份份情真意切的家书珍藏于身,从这一封封的家书,一字字的恳切中汲取力量,最终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以革命实现民族翻身自强的大我之中。

跨越八十多年的时空,换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寥寥数行的文字朴实平凡确又珠玑凿凿,红色家书仍不褪色,现在读来依旧催人奋进。

【篇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抚今追昔,钩沉史海,我在品读中深刻体会到,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共产党员不怕坐牢,不怕流血牺牲,并且涌现出许许多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光辉典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努力争当有信仰、有担当、有气节、有情怀的好干部,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而努力奋斗。

一、做一名有信仰的组工干部。党章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党员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遵循的党性原则。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抵御风险、经受考验的压舱石。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四种意识”,提升政治站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有效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做一名有担当的组工干部。敢于担当是党的优良传统。担当就是承担起责任,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是一种迎着风险上、克服困难走、不为绝境怕的大无畏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义、维护真理。在改革发展面前,担责履职、敢作敢为。在急难险重面前,攻坚克难、冲锋陷阵。在不正之风面前,坚守原则、敢于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组工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义务,就要精通业务,熟悉行业规则,严格落实政策、执行政策,做一名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这样,在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协调处置各类矛盾问题时,才能有底气、不说“外行话”,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地开展工作、化解矛盾。

三、做一名有气节的组工干部。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谓大丈夫也”。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张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纵观中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性格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品行就是其核心内容。公道正派、克己奉公是组工干部必备的人格情操。组工干部的行为,代表了组工干部的形象。工作、生活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等,随时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对照检讨自己,同时要听的他人的批评、意见或建议,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组工干部要做到对外平等、不骄不欺,有亲和力,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宽以待人,不以权谋私、不优亲厚友、不嫌贫爱官,在高标准严要求中真正做到对外平等。

四、做一名有情怀的组工干部。组织部门是党员、干部、人才之家,组工干部作为“娘家人”,要进一步增强亲和力、公信度,做到群众公认。组工干部要有智慧,既要讲原则,又富有人情味;既要善用方式方法去实现组织目的,又要善用真心真情去感染人温暖人引领人。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做组织工作不能做关门闭户的“宅人”,要主动下基层,到一线,同群众同甘共苦。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才能够了解群众冷暖,把握群众需求,从而避免工作方向跑偏,沦为“两张皮”。

作为组工干部,应率先当好干事的“工匠”与“猛将”,真正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魄力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真正做到把群众装在心中,把工作落到实处。

【篇四】

“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这是省委书记、省长刘奇的“初心情怀”,更展现了一种“使命”的担当。当我读完一封封满怀家国情怀的英烈家书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每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先烈们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都是鲜活的、生动的,感觉遥远确又是那么触手可及。

“举案齐眉”的夫妻情。“我最亲爱的婉:……关于你的今后,必须要努力作一个改革的职业家,一切去教书谋生活等个人主义的倾向,当力求铲除,这才是真正的爱我。假如我死后有知,我俩心灵唯一的联系,是建筑在你能继续我们的工作与事业。……”这是1930年5月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刘愿庵在重庆被捕就义前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篇中虽无夫妻之间的柔情蜜语,但确有以国家为重以革命为先的壮志,充分彰显了爱国之情,将夫妻情怀升华为爱国之情。

“柔情脉脉”的母子情。在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不忘教育孩子,要像她那样热爱国家、为国效力:“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天下之情,应该没有比母子之情更深厚的了。但是,在国家这艘大船将要倾侧之际,她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红枪白马女政委”声名远扬。她宁愿舍弃亲情,尽最后一丝力气来扶正这艘大船,真正是舍小家顾大家。这就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就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她将小家的母子情转化为大爱的国家情。

“纸短情长”的革命情。“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抗日名将吉鸿昌在牺牲前写给其妻的短札。一封家书充满浩然正气,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国家的希望,人终有死,妻不必悲伤,将孩子教育成才。这既承载着夫妻深情,也寄托着为国家大业而置生死如鸿毛的家国情怀!透过文字我们可感悟到那个国破家亡之际,将军将对妻儿的心爱之情转化为革命到底,不怕牺牲的壮志情。

诵读《红色家书》,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理当用先烈的事迹作为审视自我的镜子,摒弃名利之扰,认真工作,踏实履职、转变作风,摒弃“怕、慢、假、庸、散”,从红色家书里汲取营养,补足精神之钙,为吉水社会和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春望》,一封家书,是写信人真情实感的流露,它的重要性不在于那几张纸的重量,而在于因为它承载了文字而蕴含的巨大能量。看完红色家书,被先烈们50余封家书所传达的爱党、爱国、爱家的深情所打动,也被这强大的正能量所震撼。

《红色家书》共分为反哺义、雎鸠缘、手足亲、舐犊情四部分,几乎每一封家书都包涵亲情、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家书通篇闪烁着追求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

其中一个革命者的家书让我影响深刻。刘伯坚,四川平昌人。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刘伯坚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3月4日,在江西信丰、会昌交界处与敌作战中负伤,不幸被俘,他在写给兄嫂的家书中说:      

“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把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我四川的家听说久已破产又被抄没过,人口死亡殆尽,我已八年不通信了,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 3月21日刘伯坚英勇就义,时年40岁。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舍小家顾大家,他所传达出来的对党和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畏牺牲的奉献精神让我为之动容。

【篇六】

《红色家书》选取的革命烈士中,牺牲时年龄最大的不过39岁,而最年轻的只有16岁。他们的遗书有的写给妻子儿女,有的写给父母兄弟,有的写给同事战友。这些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乡镇干部,我要向先辈学习,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工作中加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工作中担当实干,克己奉公,在自己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是要补足精神之钙。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要求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和省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补足精神之钙,努力争当有信仰、有担当、有气节、有情怀的好干部。

二是要担当实干。实现理想,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干事。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实干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一贯以来就是勤劳的民族,因此,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乡镇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向上面对的是上级众多单位,向下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既要传达贯彻落实好上级政策,又要做好人民群众工作、帮群众排忧解难。因此,作为乡镇基层干部更要担当实干。

三是要克己奉公。克己奉公既的革命烈士的精神品格,也是党员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重要前提。对党员干部来讲,如果一事当前,公私不分,首先考虑个人得失,顾及亲朋故旧或者小团体利益,把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那么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公道正派。基层干部每天面对不同的群众,面对不同的利益,只有在心中树立强烈的克己奉公意识,做工作才会有勇气,解决问题才会有方法。

【篇七】

《红色家书》辑录了何叔衡、张太雷、邓中夏等近百位革命烈士充满亲情、激情与爱情的书信。在那个硝烟战火四起、环境复杂险恶的年代,他们将对亲朋故旧的思念付诸笔端,可谓是字字血泪、情透纸背。《红色家书》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缩影、一部简史,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源所在。

97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97年后,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在这97年里,无数共产党人为了理念信仰付出了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时光荏苒,我们已经见不到先烈们的鲜活身影,听不到他们的呐喊呼声,但透过这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我仍能感受到他们不停跳动着的心脏,触摸到他们高尚纯净的灵魂,领悟到他们矢志不渝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立党初衷,就是解放劳苦大众,造福全中国。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挺立的旗帜,迎风飒飒响,正气贯云霄。红色家书中,无论是毛泽东致信妻兄杨开智告诫他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还是刘少奇致信姐姐刘绍懿要求人民政府的法令要办的,必须老老实实照办,还是陈毅告诫家人,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节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无论官多大、位多高,都依然保持共产党员公道正派的作风,绝不徇私枉法,绝不搞特殊化。共产党员都是从人民中来,必须时刻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心和浩然正气,让党和人民熔炼成一个整体,历经各种挑战,创造出一个个新的奇迹。

【篇八】

通过对《红色家书》一书的学习,一封封感人的书信,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受到前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及对后人的敦敦教诲。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民警,对家庭建设,对日常公安工作,我想谈谈学习之后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家庭美德的传承与弘扬。习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红色家书》中老一辈革命家就是以家书为纽带,进行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既反映他们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情真意切。其中,刘少奇同志致儿子刘允若《每一个人都不应当躲避党和人民的监督》一信让我感触尤为深刻,信中,刘少奇同志能敏锐地从孩子的来信中发现孩子所暴露的思想问题,并站在一个父亲和一个党员干部的角度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他“虚心领受同志们的批评”,“警惕不对的方面,获得及时的纠正”。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下一代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时时加以引导,特别是暴露出一些较为严重的思想问题时,必须及时加以纠正。叶剑英致女儿叶楚梅信中所说,“必须完成你们这一代的责任。”我们这代有属于我们的责任,下一代的责任必须在时代的角度上加以强调,使其成为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

二、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不断进步完善

“打铁仍需自身硬”,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党员民民警,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及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学习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领会精神实质,努力转变学风、作风。其次,要积极参加党支部专题党课、“每月一课”、组织生活会的学习,多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多与同事交流。同时,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三公”要求,坚持廉洁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组织的检查和群众的监督,不断学习进步,完善自己。

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年代,依靠群众做好日常公安工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中,这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为我们换来的。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人民警察最应该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警察的工作不仅辛苦,而且还有风险,为了实践“保一方平安”的誓言,经常有警察受伤流血或牺牲的事情发生。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我们要依靠群众做好日常公安工作,依靠群众是公安机关须臾不可离的法宝,社会再发展,科技再进步,公安机关专门手段再强大,依靠群众这一条永远不能丢。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就会拥护我们,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就会脱离群众,使我们的工作陷入被动。人民警察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智慧,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是我的学习感悟,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篇九】

近期,从上到下荐读《红色家书》,我也从手机、电视、电脑和书本上读到了一些红色家书。那一篇篇红色家书,每一篇都是一幅震撼心灵的感人画面,都是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让我思绪万千,泪水盈框,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真挚的至爱亲情,炙热的家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

作为基层组工干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彰显着党性本色,因而我们必须做绝对忠诚于党的表率。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记在脑中,更要融进自己的血脉,从一封封家书的血肉深情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把组织工作融入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党的建设等中心工作和复杂环境中,发挥组工作为、彰显组工力量、树立组工形象。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以爬坡过坎的压力感,把从严治党要求压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实到每一名干部,从递一杯热水、解一个难题、坐一条板凳的真情中筑牢堡垒、淬炼党性。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以奋勇向前的使命感,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精耕细作,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党和群众喜爱的“精品”,干出一流业绩。

读红色家书,就是要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始终如一的奋斗情怀,朝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向前。

【篇十】

电话与手机的方便,使我好多年未用纸笔给远方的亲人写过家书,也多年未接到远方亲友的“尺素传书”。原先浸染墨香与浓浓亲情的的家书,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日我从网上读了部分革命先烈在炮火中、在临刑前写下的《红色家书》,似乎触摸的不是文字,而是英烈们的澎湃与滚烫的热血,是既有大爱又有小爱、既爱大家又爱小家的博大灵魂。

先烈心中有“大爱”:爱祖国,爱人民。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他们长年抛妻别子、颠沛流离,最后流血牺牲。如:钟志申(1893—1928)在给哥哥的遗书中写道:“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我知道我的牺牲,不会白牺牲,我的血不会白流……共产党是杀不绝的啊!”

先烈心中也有“小爱”:爱父母,爱妻儿。他们虽然胸怀崇高理想,但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热血男儿,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儿女情长。

他们孝敬父母。熊亨瀚(1894—1928)在遗书中说:“余生未报父母养育之恩,死又增父母西河之痛,罪孽深重,上通行天……倘来生有缘,再报寸草。”

他们深爱妻子。黄竞西(1896—1927)在写给妻子的遗书中说:“惟我们不能偕老,夫妻能偕老的有几呢?一年、一月、数日的都有,我们已有了十年,也不算少了,宝儿也四岁了。你万勿以我而悲伤。你的体弱,千万要保重。”。

他们教育后人。杨杰(1889—1949)临死前在给儿子的信中说:“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人的身上(本钱者,有技术、有学问、有能力之谓)。”

《红色家书》收录的一封封家信,描绘的是众多革命志士背后关乎爱情、亲情、友情的“小爱”。细细品来,这又何尝不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大爱”呢?他们在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烽火岁月里,写下的那些牵肠挂肚、血泪相流的家书,既可告戒家人、警醒世人、又能启迪后人。

读着这些有血有泪、情意真挚的书信,我忽然明确了人生目标:共产党员不能崇尚享乐,不能得过且过,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小心谨慎经营好自己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家庭也是每个人解除疲劳、休憩身心的最佳处所。所以一个共产党员工作之余回到家里,要孝敬关爱父母,与爱人相敬如宾,并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成长成材。特别是在外不能贪赃枉法、违法乱纪,让家人放心与安心,是给家人最大最长远的幸福。

读完《红色家书》,令人泪湿衣襟,也令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党性修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读《红色家书》有感10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