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浅谈油画艺术的观众期待与认同艺术论文

浅谈油画艺术的观众期待与认同艺术论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2:07:04 | 移动端:浅谈油画艺术的观众期待与认同艺术论文

油画作为艺术的一种,很多人对它是向往的,我们要如何画出观众的期待与认同?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浅谈油画艺术的观众期待与认同艺术论文,大家参考一下。

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给艺术带来了新的风貌和呈现形式,也让艺术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并将高雅艺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至爱梵高》作为全球首部油画电影,其凝聚的不仅仅是全球125位画师手工绘制的65000帧油画,更是现代传播技术对于经典艺术的影像重建。在新的视觉文化背景下,尽管梵高本人是缺席的,但是丝毫不妨碍观众对这一场艺术视觉盛宴的朝圣,因为从走进电影院开始,观众就已经开始与梵高对话,体验和感受梵高的心路历程。

一、《至爱梵高》的观众期待

《至爱梵高》是一部因爱而生的电影,其导演多洛塔?科别拉是位资深的梵高迷。之所以历时7年坚持选择以手绘油画的方式,在她看来就是要表达一种致敬,要以梵高的画来讲述梵高的故事。正是多洛塔?科别拉对梵高的崇敬,在电影中她对梵高使用的颜料种类、具体色号等绘画艺术都进行了高度还原,从而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难以抗拒的真实感。梵高的一生短暂且凄苦,观众不仅对梵高的油画充满兴趣,更好奇其传奇故事。从公众的期待视野来看,静态严肃的梵高画展或梵高传记难以获得足够丰富的信息。而且梵高的书信和画展,对于全球不同地区的观众来说,能够身临其境地接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梵高油画艺术价值节节攀升的同时,其传奇故事也在被不断演绎。对于梵高迷来说,走近梵高、理解梵高内心是一种迫切的期望。电影《至爱梵高》正好可以满足观众的这种期待需求。该片讲述了梵高颠沛流离的一生,以梵高自杀的事件为开始,不仅描绘了他的一生,也留下了他对流浪生活不同寻常的视觉记录以及创造那些旷世巨作的过程。不仅如此,梵高之死更是给观众种种的猜想和启示,让很多挣扎在艺术边缘的绘画创作者感同身受,真实感受到梵高的孤独与无助。比起油画,电影是画面、叙事与运动的结合,它可以以跨领域、去边界以及以可视化的叙事来激活人们的记忆和想象,产生一种在场的作用于感官冲击的感知模式。《至爱梵高》以作品和书信为线索,以梵高的画作和适当的场景,将梵高的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幻觉等不同时间与地点发生的故事交织起来,创造了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影像传播效果,满足了受众的艺术期待,又进一步扩大了该片的观众群体。

二、《至爱梵高》观众的社交膜拜

在本雅明及其同时代的其他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看来,文化工业的生产让艺术成为经济的一部分,使得艺术的自主性丧失。技术的复制让艺术独一无二的形式和韵味被改变,艺术作品的批量复制和大众化传播,妨碍了艺术本身的膜拜价值。对于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我们没有本雅明因技术复制过程中艺术灵韵和膜拜价值消逝而产生的哀叹,也没有似阿多诺因技术复制过程中艺术灵韵的消逝、艺术自律性的破坏而感到的愤怒和偏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让媒介不再是人们感知社会的一部分,而是以深度嵌构的形式形塑着高度的媒介化生活。因此,技术与艺术不再是间隔的,二者相互融合。《至爱梵高》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摄影控制系统,巧妙地将经典油画艺术与电影结合起来,既有原画作的光影与色调,又增加了流动梦幻的效果。电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观众都能看懂该影片的剧情与叙事。尤其是对于没有亲临梵高画展、无法目睹原作品的观众来说,一帧帧电影画面以全新的视觉代替着观众眼睛透视梵高的艺术生活。有影评指出,梵高迷们看着银幕上绚烂的色彩、流动的笔触热泪盈眶,联想到自己初识梵高、爱上梵高的心路历程,他们能看到梵高心中的那团火,看到梵高的画中有怒放的生命力。

这正是现代传播技术对于艺术的价值挖掘,它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进行艺术再生产和传播。作为对传统油画经典艺术的影像建构,《至爱梵高》是一种具有互动性的视觉表达,也是一种文化意象系统。梵高作为符号不仅是这个系统的核心,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将梵高油画以电影形式呈现,并没有妨碍和侵蚀其油画的膜拜价值。不仅如此,观众对于梵高及其艺术的膜拜和朝圣,不会因为观影的结束而终止。伴随移动社交媒体的沉浸式使用,梵高及其艺术作品的膜拜价值得以不断延展。2017年12月初电影上映的几天时间里,新浪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7000余万,微信朋友圈被该电影刷屏,豆瓣电影打分8.5分①。豆瓣网友@法法撰写影评中说到:“狂热地爱著梵高的笔触,而一切都活了起来,那感觉实在是太妙了,就像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和梵高的跨时空对话,当他以特殊的方式转身离开,黑暗中的我早已泪流满面,那短暂的相遇,舍不得告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油画电影的传播不仅仅是展示传递呈现梵高的画作及其一生,更重要的是观众观影后通过社交媒体的交流、表达以及社群内部相关记忆的唤醒和想象的激活,形成了对梵高及其作品的仪式膜拜。较之于油画作品展览的观展,观众在这场艺术的传播中,其在场是动态的,不仅是影院观影的过程,还表现在观影前后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确认与强化。对于观众来说,明知道电影中一帧帧画面和场景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但是这种在场感却能强化观众对于真实的信任,从而激发想象力。可以说大多数观众在观看《至爱梵高》电影时,是一种虔诚的而非娱乐的态度,甚至是以一种对梵高的迷恋和致敬的心理在社交媒体上讨论、思考、书写着与梵高有关的内容。

三、《至爱梵高》观众的想象共情

共情是人类情感经历和社会交互的重要成分,是指通过观看或者想象能够感知、理解他人的处境,能对他人的处境产生相似的情绪反应。共情作为一种感同身受的领悟能力,是在情感共鸣、移动动机的基础上共同激发出来的,它包含了情绪共享、观点采择和情绪调节三种成分。同传统油画展览不同,油画电影的观影体验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更偏重感性。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下,具有情感色彩的内容比严肃理性客观的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也更容易得到共鸣。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表达对《至爱梵高》的感受和观点,其过程是一种重新对梵高人生故事和绘画艺术的想象。电影一帧一画的美学体验,使梵高直抵观众的心底,社群中个体的想象,使社群成员间角色转换、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这种想象能够唤起群体内部的共情,也是群体产生认同的关键。社交媒体上《至爱梵高》群落成员间的认同程度,可以有力调节控制群落个体间的共情。社交媒体呈现着典型的圈群化特征,它是个体离散后按照趣缘和文化重新聚合的部落。这种社群在强调情感、兴趣和关系为链接的同时,更注重社交、互动与分享。成员通过对相同议题的讨论、分享以及其他层面的交流,形成了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因此,社交媒体的发展凸显了传播的文化本源,强化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意义。

以《至爱梵高》的观影活动来说,它将个体从传统的私人化行为演化为一种以互动和共享为核心的社会化行为。对于电影的观众来说,无论是有信仰的梵高迷还是对梵高略知一二的一般个体,我们必须承认观众情感反应的作用。银幕下,观众通过一帧帧流动画面和场景,对虚构的影像产生感情。不仅如此,观众观影过程中会将自身代入到电影角色中,或与梵高对话、或体验梵高的心路历程,这是一种观影中与电影角色的情感共享。劳拉穆尔维认为,电影具有典型的拜物教特征,它塑造了时空连续的幻觉,将一个比真实还真实的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至爱梵高》形成的高口碑现象,正是商业电影公司利用了人们对梵高及其艺术作品的迷恋和膜拜,以现代的电影技术制造的视觉刺激。观众即便知道电影中一帧帧的油画是由诸多画家模仿而成,但是丝毫不妨碍沉浸其中。不仅如此,《至爱梵高》的导演还高度还原了梵高的生活场景、人物肖像以及近乎逼真地采用了梵高画作的色彩,通过流动的时空与震撼的色彩营造一种观影的仪式感,一种梵高迷的集体朝圣。观影的仪式是一种参与性很高的美学体验,身处同一空间面对同一故事,电影涉及梵高的各种元素无差别地触及每一位观众的灵魂。电影逼真“活动”的油画画面和绚丽的色彩刺激着观众的想象,一起感受着梵高的忧伤与孤独。梵高的那些打动人心的传奇故事和情感体验是影迷间形成共情的基础,而有了共情才会形成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共鸣,进而通过自我表达、分享与交流强化梵高迷间的认同。

四、结语

电影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影像重构,并没有将艺术陷入绝境。相反,形式更加丰富的生产、传播以及社交媒体的膜拜,进一步刺激艺术的兴盛。涉及梵高的影视作品有很多,《至爱梵高》的成功,就在于导演选择用梵高油画的方式,为他制作了一部电影,这不仅是对梵高最高的尊重,其历时7年集体创作本身也是一种行为艺术。正如有观众在社交媒体发表评论:用力去生活,用力去热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最深的感触,而这也是长久以来被人们遗忘的那个梵高。所以,观看《至爱梵高》,是以感同身受的在场感与梵高共同走过那短暂而孤独的人生路。经典艺术的影像建构日益成为影视的宠儿,但也应警惕影视制作过程中艺术的物化和内在精神的消解,以及在对艺术的影像化表达中注重经济效益忽略艺术品质的现象。如何平衡和规避,需要艺术批评与影视制作领域的规范和引导。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油画艺术的观众期待与认同艺术论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