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拥有太多的力量,静以修身。真正的静也是一种高度的修养,是内在的表现形式,让我们活在当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安静的力量传统文化的生活应用》讲座心得体会【4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
华夏智慧,一脉千古,朴实无华而又微妙深远,为人类文明文化提供了永无止息的活水源头,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能滋养现代人干涸的心灵。
今天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大讲堂活动,今天,是威海**学院的**教授为我们带来的一场精彩讲座——《安静的力量——传统文化的生活应用》。
**教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通过大量具体的生活例子,为我们上了一堂博大精深、生动详实、富有吸引力感召力的传统文化教育大课。
梁教授告诉我们“真正的静”体现的是高度的修养,需要内在力量的支撑,而传统文化就能赐给我们这种力量。“安静”可以让我们找到社会归属感,让我们找到家庭归属感,个人归属感。“安静”可以正心正念,让我们活在当下,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要想拥有这种安静的力量,我们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学习,要反思,要理解,要体谅,要克制。安静是一种状态,是可以调练出来的。而学习传统文化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调练。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常常心生焦虑之感。
白岩松说:“中国这么大,找到几个安静的人简直太难了。”
其实,生活也给了我们安静的时刻,只是我们已经不太习惯。
就拿手机来说吧,离开它超过一刻钟,很多人就会浑身不自在。越来越浮躁、焦躁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
美好的生活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优秀的传统文化会教我们放松身心,守住心灵的宁静,生活得从容、安宁。
工作之余,我们可以重温经典,学会从经典中汲取人生智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
“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当我们拥有安静的力量时,我们也会把这种力量传递给学生。
髓。记住的变成了知识,忘记的成为了你的气质。
2.
10月14日,我有幸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大讲堂活动中聆听了**学院梁教授的讲座《安静的力量》,讲座中梁教授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给大家阐述了什么是安静,安静的表现,如何安静以及安静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助益等等问题,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诚然,在现在这个日益月异,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式中,许多身边的同事、同行都觉得很难静心教学,各种检查,各式表格、会议,经常让我们应接不暇,感叹时间被切成碎片,身心疲惫!如此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当老师呢?梁教授通过分享自己在实际中如何去安排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生活的琐事,享受付出的过程,品味每一个当下,为我们展现出一种虽然繁杂却也有滋有味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作为同在教育一线辛勤耕的工作者——梁教授的讲座无疑在教师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也给我们以启示与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如何以平静之心,安排好教学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呢?
首先,合理安排时间、工作任务。就象微信上经常看到的提示:我们把自己要完成的所有工作罗列出来,排出主次,分出轻重缓急,在重要的时间段里完成比较重要的任务,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相对不太重要的事情,在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时间段里,专心致志,不去想前一件事情是否没做好,不去为明天的事焦虑难安,享受专注做事的过程,保证当下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其次,调整情绪,保持一颗平静心。作为教师,只有我们的心静了,课堂才能平静,学生的状态才能平静,从一个词语的发音、一个句子的理解引导学生安静学习,从一个竖式的计算、一个数量关系的理顺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考。最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健康的体魄是支撑所有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保持阳光的心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早起为家人准备一份营养的早餐,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课前带孩子们做个好玩的小游戏,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睡前看会书,拒绝毫无意义的刷屏浏览,营造安静平和的睡前环境。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我心平静,世界安然;相信只要我们以微笑和平静、坦诚和善意对待身边人、身边事,生活自会回报给我们一份淡定、一种从容。
3.
紧张匆忙的生活节奏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使现代人强烈地向往着安详宁静。**教授的讲座《安静的力量》应景而来,我怀着虔诚的心情仔细聆听了梁教授带来的精神大餐。
梁教授从安静的状态、不安静的原因、安静的归因、安静具有什么样的力量、怎样做才能安静和回归喜悦这六个方面来进行展开。
“真正的静”,体现的是高度的修养,是与世界形成和合关系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这需要内在的力量支撑。只有内在乾坤笃定,得失荣辱皆是收获的人,才能够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其实,生活中那些让你觉得不适或者乏味的部分,并不是看上去那么不可动摇,而是你把力量给了他们。我们对于结果的执着,让我们患得患失。如果任由杂念分散注意力,会很容易变得放任自流,沉溺于某种你不喜欢的生命状态。人行走在世间,如果内心不强大,就随时会被外力揪着走。外在失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们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为他人贴标签。更可怕的是,所有这些都毫无例外为我们自己贴了标签。安静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你看到自己的样子,看到你的位置,理清各种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回归到自己本身。安静不会改变你觉得损失的事情,比如你去世的父母,比如你孩子的不好学习成绩,比如你职场的不如意。但是它可以让你不被这些负面的东西困住,让你看到自己,让你放下,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安静中,可以很容易找到那个答案,找到问题的症结,不被困在情绪里。安静,让你看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纠结于问题本身。安静,是积极进取,实现美好生活的钥匙。静下来,静下来,你会成为自己的力量。
我们努力工作、烦恼、焦虑,是为了什么?为了钱财、成功或名望?这样值得吗?焦虑和烦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寻求安静活在当下,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当下的人、事、物上,全心全意地认真去悦纳、品味,投入和体验这一切。人生时光有限,清楚地意识到每一刻,感受它的能量,将能量融入生命中。生命由始而终的行走过程,让我们脚下的每一步路都真实有效,活着的每一天都无怨无悔
4.
10月14日上午,我参加了由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培训处安排的在荣成市实验中学举行的第九期教育大讲堂“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了解,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讲座由威海市职业学院教授、荣成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讲。
梁教授讲座的主题是《安静的力量——传统文化的生活运用》,她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安静的状态;二不安静的原因;三安静的归因;四安静具有什么样的力量;五怎么做才能安静;六回归喜悦。
金句摘录如下:
安静,真正的静,体现的是高度的修养,是与世界形成和合关系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表现在何时何地,遇到何事,都能够冷静从容。
只有内在乾坤笃定,得失荣辱皆是收获的人,才能够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其实生活中那些让你觉得不适或者乏味的的部分,并不是看上去那么不可动摇,而是你把力量给了他们。
外在失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们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为他人贴标签。
内在与外在的失衡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找不到自己,更加外求。
安静,才能看的清各种关系以及你要怎样处理这些关系。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不仅仅是理念,还有操作方法。
专注是需要培养的,只有在安静的反复练习中,才能形成比较好的专注力。
怎样做才能安静,主要包括:要学习;要反思;要理解;要体谅;要内观;要克制;要善良;要有目标。
这是个快节奏的社会,强者的社会,因为什么都需要竞争,所以今天的我们变得很浮躁,很功利,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淳朴的本质。虽然不愁温饱,但很多人并不快乐,不论是有钱的,没钱的,有名的,无名的,都紧张焦虑痛苦。听了梁教授的讲座,体会、感触颇深。
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当我们面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这件事又必须得做或者无法拒绝之时,我们不免会抱怨人生,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坦然接受,以乐观的心态去完成这些事;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不要老是计较自己之前的过失,因为已成现实,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回,但是不要让自己不开心太久。
我们要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要等失去的时候才想起现在的好,不要老是羡慕别人的生活,说不定别人还羡慕你自己的生活,即使生活可能不如意,也要学会享受生活,发现生活的美,知足才会常乐。
我们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的消极情绪影响到他人,但是也不要让他人的消极思想影响到自己,但他人的消极思想传来时,我们可以开解他人,但是自己不能陷入其中,毕竟那些消极情绪不是我们自己的,学会禁止他人的消极情绪摧毁我们的好心情。
我们要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品尝美妙的下午茶,偶尔出去游玩一番等行为使自己放松一下,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保持对生活的激情与对生活的新鲜感,积极有效地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闭上眼睛,静下心来,让思绪沉淀,让自己深入内在,只需纯粹地观照内心,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唤醒内在的纯净与平和,你会领略到难以体会的妙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