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政局的一名工作者,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纷纷献身于扶贫事业中,你知道哪些扶贫事迹?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市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先进事迹材料。
2017年11月,**市民政局军队离退休干部第八休养所办公室主任王小兵同志被市委组织部选派担任**县**镇程子村“第一书记”。程子村属省定贫困村,全村共580户2101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9亩,环境资源贫瘠,集体经济薄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王小兵从放下铺盖那天起,就把程子村当作自己的家乡,真帮实扶,用忠诚、大爱、汗水和智慧,夯实了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幸福新程子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王小兵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村“三委”班子和全体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在各项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带头维护班子团结,带头执行工作纪律,带头抓好工作落实,带头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带头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在他的带动下,程子村彻底扭转了以前软弱涣散的局面。今年年初,程子村“三委”班子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不断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普通群众参与村务民主管理、村级集体事业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为加强程子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王小兵依托文化惠民工程,积极申请**市民政局扶贫项目资金14万元,新建了村西健身广场,重新整修了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和幸福院文化广场,设置党建宣传、健康教育和扶贫惠民政策宣传栏16处。联系市民政局军干二所、军干八所投入资金1万元建成新时代“三新”讲习所1座,配套桌椅36套,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帮助程子村党员群众学习新思想、掌握新本领、创造新业绩。为了建设好、发挥好村民文化广播站的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惠民政策,王小兵又向上级申请专项资金2万元,给程子村文化广播站安装广播系统1套,安装室外喇叭80个,广播覆盖全村每一户居民,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村民文化宣传阵地,受益群众2000余人。
二、拓宽增收致富路,推销“土货”助脱贫。驻村伊始,王小兵就不断地琢磨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方法和路子,他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走东家、串西家,与农民膝促谈心,虚心请教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老党员,掌握村情民意,通过入户调研,集思广益,制定了脱贫致富发展路子,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到贫困农户家中走访调研,他挑选出小米、绿豆、粉条、花生油、玉米面、土鸡蛋等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包装样品20套到市区民政系统各个单位上门推销,凭借优良的品质逐步打开销路,累计帮助村民销售小米3600斤,绿豆1500斤、粉条500斤、花生油100斤、玉米面500斤、土鸡蛋20箱,累计增收4.3万余元,帮助贫困户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三、找准发展路子,抓强抓大抓实村级集体经济。为壮大程子村集体经济,王小兵积极争取上级扶贫政策支持,大力实施特色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通过联系**银行开展金融扶贫项目,为45户贫困户开展创业提供无息贷款200余万元。引进民正牧业养猪项目,带动45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200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引进养鸽项目,带动13户贫困户每年增收600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2018年实施种植补贴项目10个,累计带动112户453人增收,总计发放补贴金额110040元。支持贫困户开展危房改造暖心工程15户,发放补贴107095元。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贫困人员53人,每人享受生活补贴450元,为贫困村民转移就业、外出务工拓展渠道,提高了村民劳务输出的整体效益。
四、开展温暖工程,帮助贫困人员树立脱贫信心。驻村任职以来,王小兵积极协调市民政局开展温暖工程,帮助贫困人员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联系局机关及局属二级机构领导干部入村走访慰问56次,累计筹措帮扶资金6万余元,为程子村贫困户购置大米、猪肉、面粉、牛奶、鸡蛋、食用油、被褥、化肥、热水器等慰问品280余件,为因病长期卧床的困难群众送去17辆轮椅、7张康复理疗床,帮助他们解决康复理疗难题。今年“六一”前夕,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书卿带领局党组全体成员以及局机关科室20余名党员干部向程子村小学留守儿童捐赠高低床10套、被褥20套、乒乓球台2张、书包50个,王小兵陪同张局长一行与孩子们愉快地谈心交流,征求孩子们的心愿,鼓励孩子们要乐观向上,自强自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
五、谱写奉献之歌,他没能在父亲膝前尽孝。王小兵同志的父亲住在甘肃老家,常年的辛苦劳累导致老人家积劳成疾,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王小兵一直想把父亲接过来一起住以方便照顾,但是父亲担心给孩子们添负担,就一直没有答应,而且由于扶贫工作任务重,王小兵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在村里加班加点整资料、建项目,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跟父亲打电话问候的次数也稀疏了。今年端午节,年迈的父亲主动给王小兵打了电话:“孩子,最近工作忙吗?孙女快该放暑假了吧?有空了,带上孩子回老家住两天吧……”“好的,父亲,等闺女放假了我们一定回去看您,请您多注意身体!”通话中,父亲的语气显得有点吃力,王小兵预感到父亲的病可能又加重了,当即就给老家的弟弟打电话询问情况,一问才知道老父亲已经在医院躺了半个多月,老人知道他驻村扶贫很辛苦,怕让他担心所以就把住院的事儿瞒着他……不巧的是,弟弟电话刚挂,妻子又打来电话:王小兵的岳父上午外出锻炼时突然摔倒,可能有多处骨折,正在医院急救……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王小兵不知所措,当时正是程子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一边是躺病床上的两位父亲,一边是紧迫的脱贫攻坚任务,一向果断的王小兵这一回却坐立不安,因自己是程子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牵头人,好几个扶贫项目正等着自己去协调推进,后天还要迎接省、市督察组检查工作,最终他选择了坚守岗位,直到把手头工作处理完,已是第二天凌晨,王小兵顾不上休息,向领导请假后急忙赶往医院照顾岳父,当看到岳父已经转危为安、伤情稳定后,他不敢多停留,向妻子、女儿嘱咐了几句就转身返回村里,而对于远在甘肃的父亲,他也只能嘱咐弟弟多辛苦一点,代自己多尽一份孝心。7月25日一早,王小兵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当时,他正在市扶贫协会协调建设程子村村民文化广播站的项目,直到下午项目落实后,才向领导请假赶往老家。从**到甘肃老家一千三百多里路,王小兵觉得比任何一次走的都更加漫长。王小兵说:“自从母亲1992年去世以后,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俩拉扯长大,尽管我们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从小到大,我们兄弟俩都是在严父的慈教中长大的,我们享受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父爱,但却因为工作没能在父亲身边尽孝,如今父亲走了,自己为父亲尽孝的机会从此不会再有了,这将是我一生永远都无法愈合的伤痛,希望父亲九泉之下理解儿子的不孝……”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最后一面,这位40多岁的铮铮男儿忍不住流下泪水,心怀愧疚。但忠孝不能两全,安葬了父亲后,他又平静地回到村子,佩着孝章带领村民建起了文化广播站,吹响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号角。
扶贫的道路还很长远,驻村“第一书记”王小兵以对党忠诚和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践行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扎实推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纷纷夸赞“王书记”来了,程子村真的变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