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组织是以居民为主体,在社区地域活动的,以居民利益为主的,居民自主成立组织,存在三种不同的类型,项目化培育类型也不同。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项目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快来看一看吧。
一、培育类型
根据社会组织是否登记注册为标准,社区社会组织分为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街道或社区备案社会组织、事实存在的草根社区自组织三类。针对不同的组织类型,项目化培育类型也有所不同。
1
针对已经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项目化培育途径主要有购买服务、公益创投、政府财政支持项目。《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中也提出,“推动基层政府将城乡社区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逐步扩大购买范围和规模,支持社区社会组织承接相关服务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将加大对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民政部门彩票公益金支持资助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服务项目。”
2
对于备案社会组织与草根社会自组织,因未正式登记注册,因此无法承接政府购买、公益创投项目。对这类组织的项目化培育途径主要有社区提案大赛、社区公益微创投、社区公益创意大赛等方式。
即,通过社区整体动员,征集社区居民自主解决社区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社区提案大赛(微公益创投/公益创意大赛),评选出优秀社区问题解决方案予以资助扶持;通过社区增能计划,提升被资助解决方案带头居民团队的实操能力。全过程最大程度调动各类居民以社区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者、实践者、辅助者、公共资金使用决策者等多种角色参与社区建设。
二、现状
资金扶持范围有限
对于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目前承接的公益创投项目,多为福彩公益金支持的,由于福彩公益金的资助范围有限,集中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范围,对于某些特定服务对象的社会组织,无法给予支持。如服务对象为青少年的社会组织,如要申请公益创投项目,则服务对象必须为孤儿或困境儿童,这就造成社会组织只能将服务对象的范围框定在要求内,而如果社会组织的服务对象是面向普通青少年的,则无法得到支持。除民政条线外,也有妇联、团委、残联等条线也开展公益创投项目,但支持的范围仅限于条线范围内,可扶持的社会组织数量有限。
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组织要求较高
目前,各地也在积极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如2016年7月,苏州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了为期2年的首批社区服务社会化试点,按照“社会化、专业化”方向推进向政府购买服务,投入福彩金1440万元。但这种购买服务,对社会组织的人员配备、专业资质、机构规模等均有较高要求,适用于已成熟型的社会组织。
街道购买社区服务未重视自身组织培育
除市级层面政府购买之外,越来越多的街道开始重视街道层面的购买服务,通过街道统一采购,购买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街道只购买不培育的问题。即,街道统一收集社区需求,对外发布,招募有意愿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项目设计、项目评审(有些街道会采取大众评审)方式,确定购买的社会组织。多数街道最终采购的服务提供者,也多为较成熟的或较有知名度的组织,但却忽视了对街道范围内社区内生组织的培育发展。
项目化运作对资质、实施过程要求较高
目前,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对申请环节、实施环节、评估环节要求均较高。如公益创投,对申请方的要求必须是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需要提供证明文件,需要填写申报书、预算表,参与项目评审答辩等。在实施过程中,对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较高。如果一旦达不到要求,则在评估中将对项目实施成效产生不良影响。这些要求导致一些草根的社会组织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得到社区居民较高的评价,但由于缺乏上述申请和运作项目的专业能力或资质,实际无法或很难申请到项目,而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社会组织则可能项目重复,导致项目分配不均。
项目设计与项目实施存在问题
在项目设计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忽视需求调研的重要性,项目内容设计不符合居民需求,无法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在服务对象的选择方面,也多集中于老年人、青少年等集中群体,而对社区内的中坚力量,中青年涉及较少。
在项目实施方面,活动内容较为雷同,如老年人项目,活动内容集中于上门探访、义诊、重要节日活动等,在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回应方面存在短板。此外,需要帮助的居民和能够提供人力和技能帮助的志愿者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沟通联系的有效方式和平台,存在着社会组织活动无的放矢的现象。
三、建议提供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目前,社会组织面临的最现实困难就是资金来源不多、数量不足,要使社会组织维持自我造血,除了社会组织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外部资源,积极链接企业、基金会资助外,政府的助力更为重要。必须切实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和投入,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实行社会组织对政府和社会有偿服务,扩大对服务项目范围的购买,并把购买服务所需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机制。在购买对象方面,针对成熟型社会组织,由市级或区级层面进行购买,从项目审批、资金监管、科学评估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针对备案组织或草根组织,可由街道或社区层面进行购买,重点购买本街道范围内的社会组织服务。
提高项目申请和运作能力
可由各级民政相关部门组织,针对项目申报、项目开发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全面的项目培训。针对不同类型社会组织,提供不同申请流程。对成熟型社会组织,可鼓励其申请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项目,在申请流程方面,需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申报书的撰写、预算的编制等。针对备案组织或草根组织,可简化申请流程,重点参考居民评价与社区服务成效。
重视品牌树立
在项目化运作过程中,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树立品牌意识,设计实施针对服务对象个性化需求的项目,开展满足其需求的活动,而非普惠型服务;积极进行项目宣传,可通过专业的新闻平台以及新媒体,例如大众媒体,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强化项目宣传意识,注重活动前后的宣传及报道,使项目宣传工作规范运作、常规化、持续化,扩大服务效应;重视居民对项目的反馈,积极收集居民反馈,对并对项目开展进行调整;同时,鼓励组织整合多方资源,扩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