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理论是一种什么理论,对我们学校教育有什么作用?在学校教育发展变革中起什么作用?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浅谈情感教育理论下学校教育发展变革教育论文。
摘要情感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和谐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融于智育、劳育、体育、美育和德育之中的,也是联系教育发展各个部分的桥梁和纽带。从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理论出发,分析情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指出在情感教育理论视角下,学校教育发展变革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应当将情感融于课堂教学之中;第二,要构建凸显情感教育的校园文化予以保障。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校教育发展变革
1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教育理论
1.1情感教育贯穿于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之中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目的观中,情感教育在其教育思想中所占的地位就可见一斑。除此之外,他还认为,情感教育渗透于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各个部分,情感教育是联系教育发展各个部分的桥梁和纽带。全面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情感教育也并不是独立于五育之外的一种教育,而是与五育相互贯通、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情感教育是五育协同共进的隐形推动力。
1.2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所谈到的情感教育,主要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三个内容。“理智感”主要指惊奇感、求知欲和成功感。一方面,强调学生学习时应当持有一种强烈的兴趣和渴求习得知识的心理状态,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知识的探究者与发现者;另一方面,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才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继续学习的冲动,从而反过来加深学生的惊奇感与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之下而主动地进行学习。“道德感”占据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主导地位,道德情感的培育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个人对各种事物现象所持的态度,即对各种事物现象的看法、评价和感受,它包括同情感、责任感和义务感、羞耻感、正义感、灵感等。[2]“美感”即美的感受,是审美主体在观察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感受、体验、认识和评价,是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另一个重要方面。
2将情感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情感教育的主阵地之一。随着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提出,课堂教学无疑越来越注重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学生在情感、精神层面的发展。帕克?帕尔默曾指出,教学是智能的、情感的、精神的整合体。“如果把教学缩减为纯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学缩减为纯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学缩减为纯精神性的,它就丧失了现实世界的根基。”[3]教学应当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体。
2.1课堂教学是师生富有情感的真实相遇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4]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相遇。师生双方,相互靠近,彼此敞开心扉,才能真正做到相互平等,只有真正相遇了,彼此才能真正相互沟通。异在的东西与“我”相遇,这就使我超出自我本身,去感受自我以外的世界而不囿于自我。正如马丁布伯所说,在相遇中“应该根除的绝非是‘我’,而是惟我独尊之妄虚本能,它诱使人回避那缥缈不定,茫昧恍惚,无所延绵的关系世界,逃入‘对物的占有’”。[5]教师在面对学生、学科知识这两个复杂的对象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懂得学生,坦然地、无私地面对这些教师每天都会见到的个体,突破与学生分隔开来的状态,这也正是情感教育走进课堂教学的基础之所在。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教育所能带来的现实利益成为了国家、学校、社会、个人所关注的焦点,掌握知识的数量成为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教育很大程度上被窄化为知识教育。当教育被窄化为理智知识教育时,整个教育在情感层面的发展目标则被边缘化甚至淡化,课堂教学被认知教育所替代,学生学习、考试,重复单一的行为使得学生在对成绩、知识点的角逐之中成长,导致人的“情感”这一生命优势被忽略。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6]课堂教学不仅是认知教育实践的场地,也应该是情感教育生长的地方。情感是课堂教学得以真正成功的保障,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掌握,也能够在情感的字样中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找回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有地位,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校教育走向完善的关键之处,要使情感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2.2实现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确信,没有情感的高涨,就不可能有儿童脑细胞的正常发育。我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脑力劳动的多年观察证实,在情绪十分高涨的时候,孩子的思维特别清楚,识记进行得也很紧张。”[6]情感教育不仅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也是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下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着组织者与实施者的角色,实现情感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对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有着充分的了解,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地方式尽可能地给予每一位学生以回应。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努力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表现,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学生创造表达、提问、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之中,体会到自己的需求能够及时地在老师或同伴中得以回应,得到来自教师与同学的及时指导与激励。第二,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教师内心的教育信念、教育热情、教育情感作为一种隐性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着影响。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情感状态是表现为一种积极饱满的情绪状态,能够以一种向上的情感来对待每一堂课,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所授学科的热情,对所教学生的爱。其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他说:“如果教师不得不使足全部力气去回想教材内容,他的讲述缺乏情感,那么儿童就不会感兴趣,而在没有兴趣的地方也就没有不随意识记。”[7]因此,教师应当要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讲授方法。教师本身积极的生命状态,是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对学生生命状态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3构建凸显情感教育的校园文化
(1)构建富有情感的制度文化。学生和教师聚集于学校这一专门的育人场所之中,有着固定的学制与教学形式,有着规定的作息时间表、课程表等。“学生的角色涉及必须要有运动和言语的控制”[8]同时,学校依赖于这些详尽可行的规章制度,以及细致入微的纪律约束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学生在学校学习,意味着要在规定的时间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在高度常规性的学科教学活动中,这一系列带有“权威性质”的规定与要求,长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这些蕴含的“服从”、“等待”、“效率竞争”等因素也会在影响到学生的个体成长,影响到学生走出学校之后的生活。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形式,它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人员众多,学校本身具有的复杂性,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学校教育就有着存在的必然性。但学校日常规章制度应当更多地倾向于对“人”的关注,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权力体对学生或者教师进行控制。将“控制”转向为“柔性”的教导、引导,使学生能从内心深处生长出约束感、责任感以及对学校的信任感,这样才能从制度层面上体现对学生情感的引导、情感的教育。
(2)创造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作为一个专门的育人场所,不仅要注重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和谐也是同等重要的,他说,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让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能激起情感的反应,渗入学生的心灵。[9]这些文字是一种潜在课程,即我们所说的隐性课程,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产生一些非预期的学生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公共场域内的语言倾向于一种竞争的样态,过于竞争性的口号与标语,以及对认知目标的过度追求使得学生在情感层面更多地持有竞争而非共生的姿态。学校里出现的文字,是一种情感的展现,是一种对学生的期望,更是一种美的体现。学校出现的每一个文字,都应当留有足够的空间令学生去感受、体会和创造,它在学生精神面貌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创造一种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化是使学校教育突破应试,转而关注人的“情感”、人的“生命”,使学校教育生态从竞争走向共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2008.
[2]胡继渊,陈文彬,沈正元.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2):14-20.
[3]Palmer,ParkerJ,吴国珍,余巍.教学勇气:漫歩教师心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马丁?布伯.我与你[M].商务印书馆,2015.[5]马丁?布伯.我与你[M].商务印书馆,2015.
[6]苏霍姆林斯基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教育科学出版社:49-50;34-35;40.
[7]雍少宏.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教育思想[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1):88-91.
[8]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9]胡继渊,陈文彬,沈正元.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2):14-20.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