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是一个新的节目,大家来解读习总书记的话,让大家更好宣传继承习总书记的思想精神。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网评【精选】八篇。
篇一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从10月8日开始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军报记者 10月9日)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兼收并蓄,广征博引,特别是对古今中外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运用上,驾轻就熟,犹如“神来之笔”。在他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无论是谈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明中国原则、立场,或是在基层和干部群众交谈,总书记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党员干部平日也要多看一些古典名篇,涵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也应有古典情怀。
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般的信仰。做人不能没有信仰,缺了信仰就失去了人生的航向。在当下社会,党员干部要坚定信仰,信守宣言誓词,做一名新时期政治定力强的合格党员。一名党员唯有严格要求自身,有担当有作为,才能有所建树,才能在维护好党的形象中实现人生价值。今天的每一名党员,要把为人民服务当作毕生价值追求。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带头人,要对得起组织的培养,以人民的利益为首要;要做表率,个人讲诚信,真正使党员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作风形象、严明的纪律形象、坚不可摧的战斗形象。
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般的爱民心。“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个珍视人民的国家也必将兴旺发达。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党员干部要争做“干一辈子好事”的沈如波,争做“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争做“为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杨善洲。要心系群众,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做好人民的勤务员。
党员干部要通过研读经典名篇陶冶情操、增加才情,通过研读诗词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到我们为人民服务中去,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篇二
最近,《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从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等方面进行解读,阐释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凸显习总书记对家庭建设的重视。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从历史上看,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他们往往是因为仰之弥高的家风、家训。谈到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状况,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家庭小事,而是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好坏的大事。优良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修身齐家的日常,也是撑起领导干部脊梁的龙骨,更是放飞中华儿女中国梦的春风。但,家风不正则会重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覆辙,导致损害国家利益、侵害人民权益的恶果。
我们中国不是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德行的成长是要从小培养的,而家庭教育是最基础和最牢固的方式,它奠定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生的底色。家和万事兴,领导干部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耐心培养和鼎力支持,因而,我们更要尊重呵护家人,一方面要感激家庭给予的关爱和温暖,将优良家风作为接力棒,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家人,长鸣警钟,坚决不准家人走后门、乱指挥和思想松动等,真正做到忠厚传家家长久,诗书继世世代香。
廉洁齐家看似容易,却时常因枕边风,让党员干部犯了迷糊。23岁副处长、33岁副局长、43岁副市长...刘某“官运”亨通,却管不住妻子。这位妻子不但全面接管丈夫财政收支,还频频顶着“市委书记夫人”的光环帮朋友“办事”。起初,对于妻子的行为,刘某还有所训诫,但时间一长,刘某也选择了沉默与逃避,最终也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剖析这位“失足”干部,其家人在该案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家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一对父子的微信聊天记录,在网上热传。父亲是重庆市忠县原副县长杨志刚,儿子是忠县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傅坝村第一书记杨骅。今年8月,杨骅突发疾病,倒在了扶贫岗位上,这对父子再也不能通过微信聊天了。从曝光的聊天记录中,我们看到这对父子谈工作、聊扶贫、讲廉政,但从来没有聊到过关于提拔、待遇方面的话题。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父亲通过微信化为治家的春风细雨,教育和引导儿子一心为民。这样浓浓的好家风打动人心,款款的公仆情怀又让人感佩至深。
古话说“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就说明了家风的重要性,领导干部不仅要加强自身修养,还要像杨善洲、焦裕禄、谷文昌等同志学习,树立良好的家风,让好家风撑起干部的脊梁。
篇三
10月8日,由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一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主题展开,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郑板桥的千古名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切入点,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践,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来源: 2018年10月10日 央视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他一系列重要讲话里,围绕“执政为民”经常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进行精彩论述,他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这些华章佳句,与习近平总书记朴素的大众化语言鲜活地融合在一起,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一个政党只有始终深深植根于群众沃土,才能赢得人民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刻阐释出人民对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意义,饱含着对人民的尊崇和热爱。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守为民情怀,满怀对人民的深情厚谊,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百姓疾苦;去关注民生福祉;去化解矛盾问题。真正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竭心尽力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蕴含了真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基层、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最牵挂的是人民群众,展现出亲民爱民真挚情怀。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带领人民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品格。我们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感情,下大气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篇四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推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本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等典故来切入主题。全文从重视家庭、重视家教,讲到重视家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建设的重视。(《共产党员网》 10月12日)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的重要性,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连,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育“家庭”,营爱国风尚。“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在中华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有“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有“家和万事兴”的至理名言。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更是将家庭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广大家庭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汇集力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传“家教”,立良好品格。“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是教育的启蒙,是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塑造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素也以重视家庭教育闻名世界。《朱子家训》虽仅634字,却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曾国藩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也曾以竹入联来教育自己的儿孙:“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树竿新生竹,直似儿孙。”党员干部只有注重家庭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在“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以及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等方面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
扬“家风”,塑优良党风。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现实中常有“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现象,无论是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还是苏荣的“家是权钱交易所”,诸类丑剧所透露出的“危险信号”必定带有家风败坏的成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就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正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引导与修正,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方式,严谨家风,管好家人,以良好的家风引领党风民风向善、向上。
党员干部应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之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篇五
近日,《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第三集《国无德不兴》围绕“立德”这个主题展开,系统地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对于引领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崇德、明德、修德、以德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为政首重立德。政德是干部保持政治操守、恪守职业道德的内在品行和行为准则,是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成事之要。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道德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把党员干部的政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深化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永葆忠诚——明大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忠诚是一种品性,一种节操,更是一种信仰。永葆忠诚、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各种矛盾和困难日益凸显。作为党员干部,务必时刻把党性要求记在心上,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始终恪守政治立场;尤其要有坚持原则、坚守正气、维护真理、实事求是的政治自觉,特别是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原则性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亮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追随者、实践者、奋斗者。
永葆初心——守公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一代代党员和干部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永葆初心、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发展定力,目不旁观,心无旁鹜,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自觉增强群众意识,时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民为亲、以民为友、以民为师,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真正把“群众的期待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的承诺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永葆自律——严私德。“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自律是一种约束自我的美德,一种战胜自我的能力,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永葆自律、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正如常言所说:“为政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风气蔓延,金钱、美色、名利等诱惑尚在,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切实筑牢内心的思想防线;坚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持续强化纪律规矩观念,严守党的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真正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踩红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干部之于政德,既是一种呼唤,也是一种要求;政德之于干部,既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责任。进入新时代,伟大的梦想召唤着前进的脚步;迈上新征程,伟大的事业期待着奋斗的臂膀。广大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提高思想觉悟,锻造过硬品格,努力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篇六
昨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以家庭、家教和家风为起点,围绕家庭与国家、家庭与民族、家庭与个人的紧密联系,讲述了家风好、家训严的重要意义。家风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个家族代代相传的文化风格。“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的这些“平语”,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灵、砥砺人生本色。
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广为流传,他以一辈子的赤子之心和为民情怀,把心紧紧贴在群众的脉搏上。同时,杨善洲更注重家风的传承和培育,在教育子女方面,他始终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有一年正值雨季,杨善洲家的老屋漏得不行,妻子让人捎信给杨善洲,让他凑点钱回家修缮房屋,过了几天,杨善洲寄回了一封信和30元钱,在信中,杨善洲这样写道,“我实在没钱,现在比我们困难的老百姓还很多,你们就买几个盆盆罐罐先接一下,实在不行就挪一下床铺,暂时躲避一下。”杨善洲“舍小家、为大家”的红色家风,为家庭及子女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好家风是情怀,是清白做人的传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出了好的榜样和表率,始终以一种高尚的人格、浩然的正气来对待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同时,在人生的征途中,父母能够做到不投机不取巧、不耍小聪明,一如既往的真诚以待、坦坦荡荡。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足以知“何可为?何可不为?”在面对诱惑时,他们往往能够坚守住底线和原则,他们内化于心的高度自律、外化于行的行动自觉,是清白做人最好的传承。
好家风是财富,是纯真质朴的积淀。为什么说好的家风是财富?因为好家风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不仅会泽被子孙后代,而且一个个好家风对一个民族精神品格的凝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想法设法“抄近道”,缺乏一点一滴的积累精神。一个家庭或是成员如果沉不下心、稳不住神、耐不住寂寞,势必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家庭教育要注重对纯真质朴品格的积淀,思想纯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演绎“集小步以成千里”的优良家风!
好家风是信仰,是拼搏奋斗的源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同样,每一个社会个体也要有信仰,信仰就是“明灯”,是指引一个人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信仰就是力量,是为之拼搏奋斗的不竭动力。拼搏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激励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地敢拼搏、勇奋斗。一个人信仰的培育离不开家庭这片“土壤”。祖辈、父辈有信仰、讲奉献、敢拼搏,犹如“活水之源”给子孙后代以信仰和追求。
篇七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10月9日,新华网)
片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9月21日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所讲的一段话“‘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让笔者感受颇深,平“语”之所以近人,皆因民大于天。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出自《管子·牧民》,其意思是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在于违逆民心。其实,不妨回过头来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天起,就始终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纵观哪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不是顺应民心之举。而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成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能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能带领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正是顺应人民期盼,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的结果。
早在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引用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并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不仅如此,“人民”二字还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以来, “人民”二字在贺词中提及有数十次之多,足见人民情怀深沉绵长,“人民”二字在总书记心目中的份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人民”二字出现达200多次,还明确强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各族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和决心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
事实上,顺应人民期盼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多是落实到行动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领人民致富奔康,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每年上千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这不仅在我国史无例,在世界上也无先例。随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富裕、舒适和安逸。我们的人民也会因此而更加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党的执政根基也将变得更加牢固。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在管子看来顺的是百姓安逸快乐、富足显贵、生存安定、生育繁息的欲望。而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的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顺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牢固树立的政绩观、人民观、价值观。而检验我们党是否顺应民心的就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否得到不断提升。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人民至上,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甩开膀子加油干。
篇八
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治国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本集《国无德不兴》以立德为主题,主要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选取了总书记常用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从崇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明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德——勤学、明辨、笃实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0月11日,光明日报)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做官先做人看作是从政为官的美德。没有高尚的人格做底子,为官从政就容易“跌跤”。高尚的人格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而过人的才能却填补不了人格的缺陷。因此,为人者必须重视品德,为官者必须重视官德。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所谓“官德”,就是领导者的思想道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迈进新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高尚的品德,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有良好的官德。
实践证明,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德”决定着自身的品质、形象、威信,“才”,决定着一个人的能力、本领、水平。在德与才上,德是基础,才是条件;德是核心,才是关键;德是本质,才是属性。才靠德来统帅,德是才的灵魂。服人者,以德服为上、以才服为中、以力服为下。人,离开了德,就失去了做人、做事、做官的根。由此足见“德”的分量之重,而从政为官者的“官德”则更是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进一步彰显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进一步树立了鲜明的用人导向。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德是干部为官从政的根本。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为官者要正确处理从政、修身等问题。迈进新时代,我们党对党员干部也有官德要求,如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为政以德、正心修身应是“官德”的必修课,这就要求新时代干部境界要高、眼界要广、胸怀要宽。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者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新时代干部要始终以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为榜样,切实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