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扶贫创业的时代,越来越多大学生来到乡村工作,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大学生的你,在村里工作有什么心得?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一】
大学生村官,已经是大家眼中熟悉的字眼,不再是一个个新的名称,这类特殊的大学毕业生近些年在农村大地上风云鹊起。在农村到处都可以见到我们的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们是农村基层建设的一股新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应重“村”而轻“官”。
所谓“村”,就是要怀着到农村学些的思想,要全心全意服务于农村,要全心全意服务于农民,要全心全意服务于农业。要理解大学生村官就是到农村去学习、锻炼和服务的。这是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村官到农村来的真正目的和初衷。
所谓“官”,就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百姓口中叫着“官”。其实到现在为止,百姓口中说出的这个“官”字究竟是褒是贬一直都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
如此一来,在“村官”两个字中,孰轻孰重就不言而喻了。换句话说,大学生村官就是要放下架子,放掉“官老爷”的姿态,去诚心向老百姓学些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去学习农村人质朴、勤劳的精神;学习农村的风土人情;学习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农村各方面的工作中,带领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
大学生村官只有在工作中放下“官”架子去切实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服好务,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拥戴。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村官,才能既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百姓的信任,同时也对得起自己的初心。
【篇二】
思想上要扎根。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首先思想要到基层,不论是因为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还是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解决户口、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原因,既然选择到基层扎根,就应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
工作上要深入。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社会,与村民密切联系,是他们发挥优势、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大学生“村官”应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
能力上的要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优势的发挥。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管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大学生村官通过自身学习和培训加以解决。
【篇三】
大学生村村官经过层层选拔,具有学历高、领会快、头脑活、有热情等特点,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活动中就可能会不重视学习,不专学、不精学、不深学,甚至个别大学生村官会“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一些大学生村官静不下心,沉不下去,凝不住气,鼓不起劲,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工作眼高手低,照抄照搬,敷衍了事,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
有的大学生村官平常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做事按“套路”走,工作自由散漫,拖拉推诿,讲理论头头是道,就是不见行动;讲思路一套又一套,就是不见落实;讲经验一条又一条,就是不见效果,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现象。
作为大学生村官,要想干好“村官”这份工作,就要做到“三个要”。大学生村官要端正学习态度,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勤学、多思、善用,善于向书本学,做到有所“悟”;善于向他人学,做到有所“得”;善于向实践学,做到有所“成”,从而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大学生村官要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思想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找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的问题以及理想情操、道德修养、人生境界等方面的问题,自觉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惹事,切实把功夫用在抓落实上,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大学生村官要在与实际相结合上下功夫,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动脑筋,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上做文章,做到用新观点观察新事物,用新思想看待新经验,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努力使日常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特色工作创出新品牌,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篇四】
农村工作是复杂的、繁琐的、单调的,大学生村官要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在为人处事方面要懂得尊重村民,要跟村民谈心,跟村民交心;要学会放下身段、放低眼光,摆正位置,带上微笑;要学会用真诚的态度与村民沟通。
农村环境比较复杂,村民素质也高低不一,很多村务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可能只是一些小事、琐事,但是对于村民来说往往是头等大事。比如新农合、新农保、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等,都是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这些事情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群众对村委班子的不满,对社会的不信任,损害党和国家在群众眼中的形象。所以说,为群众办好实事比什么都重要。大学生村官被选聘到基层,面临着从“学校”到“社会”的环境改变、从“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从“配角”到“主角”的地位转变.
新的变化带来新的机遇,更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农村基层注定是个锻炼人才的好地方,大学生村官要利用好农村基层的大舞台,不断积累基层工作经历、不断成长成才。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激流勇进,要迎难而上,要有“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激流勇进,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的精神。对于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村官要有永不言败的信心,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于担当,敢于向困难挑战,带上昂扬的斗气和拼搏的精神,必能突出重围,发现一片新天地。
【篇五】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人才是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因素,积极培养本土乡村人才固然重要,大力引进外来人才也是必不可少,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是乡村引进人才的有效手段。
大学生村官是党中央为加强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而向农村注入新鲜血液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有理想、有抱负、点子多、胆子大,敢于尝试新奇事物,敢于创新探索发展之道,为助力乡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村官接受过高等素质教育,文化水平高,对于上级政策的把握和解读比较到位,能够为农民上传下达;大学生村官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善于利用网络平台,不仅能够很好改变村组干部“电脑盲”这一窘境,还能依托物联网优势带动农村产业新型发展,对促进乡村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村官崇尚科学民主,倡导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对革除农村旧习加强农村精神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愈加企盼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大学生村官作为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应该积极发挥作用。要以身作则,争当兴村富民的领头雁。在具体实践中,一要带头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并运用所学技术发展生产。二要适应市场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创业平台,选准增收致富项目,带头学技术、上项目、先致富,为群众趟出路子、作出表率。三要充分发挥技能特长,积极为广大农民传经送宝,将其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其拓宽增收渠道。
【篇六】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道出为政的要义,将从政比作务农,需要精耕细作,久久为功。作为一名踏出菁菁校园,踏入基层一线的大学毕业生,无论是生于农村还是长于城镇,都不曾熟悉“这个”村,在做“官”之前先做“民”,才能更快适应角色,更好扮演角色,更加明晰角色。
仿村民生活,感民生“痛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仿民生活,感同身受。走走乡间小路,感受是否存在道路不通,生活不畅;看看农村学校,感受是否存在师资缺乏,设施落后;访访乡村医院,感受是否存在看病困难,设备欠缺;推推门庭院落,感受是否存在劳力欠缺,童叟留守等等。身入村部,更应深入村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好干部的“参谋助手”,深入研判,措施精细,落点精准。
闻村民心声,集民声“热点”。群众的心声就是干部奋斗的目标。处于“二传位”的基层工作者扮演着“传声器”的角色,一方面将上面的“好声音”掰开捣碎再捏合,讲给群众听,一方面将下面的“真声音”收集分类再整合,促进政策改。闻民心声,心中有数。解答村民所惑,指出政策的支撑点,让惠民“大礼包”为民所知;询问村民所需,找到政策的着重点,让制度创新为民而改;解除村民所忧,找到政策的发力点,让制度发展以民为本。身入村部,更应声入村民,做好承上启下的“信息员”,把好声音带到村民身边,让村民与时代同步;把真声音传到干部心间,让干部与村民同心。
共村民生产,创民身“亮点”。跑腿打杂,打字复印,“只要认字、会操作电脑的人都能做”,这一句话不禁刺破了高学历人才的满满激情,扎心了老铁。如何将学校“人才”转变成乡村“人”“财”,还是需要从“三农”出发。带领村官走出村部,走进田地,褪去官气,接接地气,翻看乡村发展的典型案例,其共同点是“新旧结合”,用新法让旧物变成特色。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大学生村官应该与民共“产”,通过村民的引导,挖掘地方资源和特点;应该与时俱进,通过专业的指导,引进技术“引擎”,将“特点”打造成“特产”。当然这少不了“帮带人”的领路和留才政策的支持,让“村官”做好乡村振兴的“运动员”,把乡村“特点”打造成振兴“亮点”,一村一品,新旧融合。
成才先成人,为官先“为”民。学做“村民”,做到从群众中来;当好“村官”,履行到群众中去。当存在发展困惑时,先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做到“身心合一”,“身至”更“心至”。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