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2018年党校师资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2018年党校师资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2:12:44 | 移动端:2018年党校师资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作为一名党员,要经过党校的培训学习,你从培训中学习到了我们?下面小编带来的是2018年党校师资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五篇,大家参考一下。

【篇一】

在这次的培训中,我收获了很多,本次培训的课程设置很有特色,在社会不同领域各有研究的老师们来给我们授课,很是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了知识广度,加强了理论深度。在《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课上我们认识到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只有我们认识到了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的,深刻理解了中国的法治,才能更好的建设法治的中国。在《以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引领社会治理“新常态”》课上,我们了解到了出现社会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问题,认真学习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学理意义,能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理论逻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好的践行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念。通过《走进陕北》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两堂课,我们又对文化,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在专业方面最大的困惑有二:一是如何备好党课;二是如何上好党课。在参加这次培训之前,我自己也试着备过一堂党课,然而就在这中间暴露出来了太多的问题。而我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是我的胆怯在于我不知道对着台下的领导干部们,我能讲什么。毕竟这是党校的讲台,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平台,必须得严肃起来。说到底这还是由于我还没有从学生的心态上转换过来。这一次培训中,郑湘娟教授的课对我启发很大,她的“编剧——导演——演员”的理论也让我耳目一新。郑教授对于如何设计党课,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有吸引力,让学员在一堂课当中学有所获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再配合她自己多年的课堂经验和丰富的课堂案例,让我对于如何备好一堂党课有了最基础的概念,而郑教授的精彩讲授也让我对一堂成功的党课有了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雷万青教授对于现场课的理论讲解和开场的亲身示范让我在以后的备课中有了方向和借鉴,学在员讲坛的三堂现场教学课,我亦是受益匪浅。在郝高霞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既感受到了周恩来在湫燕山遭遇伏击的惊险,又感受到了国共角力政治环境的紧张,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共产党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之珍贵,从而更加自觉的学习革命先辈们的优秀品质,传承我党的优良作风;在刘金峰老师绘声绘色的讲授中,我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也看得见在庞大的群众基础之上我党才能取得党的伟大事业的胜利。也因此更能明白这样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来之不易,这是我们党领导的全体共产党人的努力。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不仅仅是为我们现在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更让我们明白保持我党优良传统的重要性,从而认真的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李妙雪老师给我们详细的梳理了中共七大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共七大召开的艰辛历程以及召开的重大意义,同时被共产党人的风骨与气质深深地震撼。史实与现实紧密联系,让我们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形成我们党校人的精神风貌。几堂现场课,各位老师的各有千秋的风格,和各不相同的课程结构,也让我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往后的现场课的开发和准备上有了借鉴和学习的目标。

而对于如何上好一堂党课,在这一次的培训中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们都做出了精彩的示范。尤其在这次培训中,孙琼欢教授的讲授解决了我一个很大的困惑,那就是如何让党课对学员有吸引力,而我以为这也是党课的生命力。孙教授举了一个如何进行干部清正廉洁教育的例子。在孙教授的授课中,她先讲的是我国的飞速发展以及我们创造的中国奇迹,而这一切是离不开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努力和付出的,有这一点在前,就能很好的与学员中的领导干部们产生共鸣,也为课堂后续做好了铺设。孙教授在这一例子中很好的展示了如何才能对学员产生吸引,让学员听得进去。这也为我今后上好党课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和新颖的思路。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讨论课。在党校的讨论课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也是在一次次的讨论中间,思想的交流,间接的交锋上,大家慢慢熟悉了起来。对于如何上好党课,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既能听到新教师在初入党校的困惑和希望,又听到了老教师分享自己在上党课上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尤其是对于县区党校的发展,刘卫平校长在出席讨论会时指出,我们要加强县区党校的发展,发挥党校作为干部培训教育的阵地作用。在讨论会上,我们了解到了其他各县区党校的发展情况,发展优势,以及党校发展的困境。党校教师上讲台的机会宝贵,尤其是县区党校为了提高培训的质量不得不外聘讲师的情况下,所以作为党校老师就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毅和担当,当然,在需要我们走上讲台时,我们也要敢于亮剑,不负党校教师的职责。

此次培训,既沉淀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自身,收获了友谊。课堂上,老师们的讲授非常精彩,知识的积累上我们都有所获,课堂外,走出县区这一方天地,眼界的开阔上我们都深受震撼,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能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互相学习,也让我们不断的发现别人的优势,看见自己的不足。授课老师们的高度我们一时难以企及,即便是县区党校也有很多老师授课水平相当之高,我明白想要达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间,还有学员讨论中间,大家都在强调积累和储备的重要性,我们能看见的都是冰山一角,想要上好党课,确实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只有我们的理论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在坐满领导干部的党校课堂上自如发挥。我想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新的党校人最欠缺的地方。这次学习收获颇丰,我也会借着这次学习的收获,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争取能够早日走上讲台,做一个合格的党校老师。

【篇二】

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私塾教育的淡出,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的原貌变得面目全非。多少美好在时光中遗失,多少传统被随地抛掷,能教化心灵、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教育和文化难觅足迹。嗟叹之余,当警醒,当悔悟,当力行,让我们的孩子能学习到真正的中国文化,让我们的孩子养成君子之风。

譬如吟诵。

吟诵,是一种传统的教育、学习和创作方法,是祖先几千年的总结和发明。汉字有四声,因此汉语言本身就是有旋律的,吟诵便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按照平仄,以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来表达诗文的意蕴。古代的老先生教学很简单,教一首诗,只需吟诵三、五遍,学生就学会了——老先生将自己的理解融进声音,辅以表情、动作和体态,一股脑的教给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渐渐体会出先生为什么这样吟,加上自己的理解,不断进行修正,进而形成个人的吟诵调。

在古代,每个人都是歌者,每个人都会唱自己的歌;而今,在我们身上这种能力日渐衰退,吟诵甚至被视为怪腔怪调。我是愚钝之人,学习吟诵近20天,只习得一个“矿泉水”调,尚不能自如运用。从杭州回遂,反复听录音,每日里不停哼,吟诵《声律启蒙》“一东”亦勉为其难。昨日,朱立侠博士教吟唐调《岳阳楼记》,更是如入庐山云雾;而余老师、明觉班的一个阳光男孩,一学即会,且音韵神采兼得。

吟诵学会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现在的孩子背歌词的能力很强,人均都能唱上千支歌。有一档电视节目叫做“我爱记歌词”,参与者甚众;我想,能不能开设“我爱背经典”的节目呢?若有一日,“我爱记歌词”门可罗雀,而“我爱背(吟)经典”门庭若市,中华传统文化振兴有望矣。

再说说语文课堂教学。

纵观小学课程设置,语文学科的课时高居首位;语文教师大多兼任班主任,用于语文教学的时间几乎接近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但是,与如此巨大的投入相比,其产出却甚微,主要表现在:孩子阅读量小,阅读视野窄,惧怕作文,语言贫瘠,言辞乏味,自主学习能力缺失。追根溯源,“高耗低效”的语文教学存在诸多沉疴痼疾,如:重“教”轻“学”,教师无视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一讲到底,挤占孩子自主读书的时间和空间。又如:重“理解”轻“积累”,繁琐讲解,夸大个性化解读,学生懒得背,害怕写,丢失了语文教学“厚积薄发”之道。再如,重“划一”轻“个性”。课堂教学齐步走,无视孩童之差异性,资质聪颖者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学困生则因跟不上倍受打击。

而在古代的私塾教育中,语文学习完全不是这样的。

从孔子到民国,中国所有的私塾、官学,都是一对一授课,采取的是问学制。一对一教学最突出的好处有二:一是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真正有利于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所学内容不同,方法不同,进度不同,性急的孩子读《中庸》,性慢的孩子读《孟子》。

古时的授课分授书、背书、复书三个环节。先生授书时,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记诵能力,授以相应量的书,先点明句读,而后范读(吟诵)三遍,再作简单讲解。授书完毕,孩子就回到座位自己背书,他觉得背会了,举手再次上去,在先生面前背书、复书。若过关,则再次授书。如此循环。一般的孩童一天上书3-4次。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古代文人一般都能背诵几十万字到几百字。得益于这样的学习,作文之时自是“胸有万壑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古代学校的班级设置,是纵向混合班。在蒙馆学馆,3-18岁的孩童都在一个班上。大孩子带小孩子,高年级带低年级,很多问题问师兄就能解决。大柘王财贵经典学校,学生数少,全寄宿,孩子之间特别容易滋生情如兄弟姐妹的情谊。昨日傍晚,我就亲眼所见。两个男孩在乒乓球桌旁说着话,年幼者对年长者的依恋、尊重,年长者对年幼者的爱护,尽显无遗。

曾文正公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悠悠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这些天,我亦得“二乐”:一为读书,二为勤劳后息。每日晨五时一刻起床,赶赴大柘;上午练习形意拳,吟诵《论语》,下午练习书法,吟诵《大学》《声律启蒙》《百家姓》《千字文》;晚上学习有关读经和吟诵的理念,9点过后驱车回遂,到家再翻一翻书,听一听吟诵录音;12点,结束一天的学习。

至于第三乐,我的愿景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恢复语文学习的原来面貌。

当为之而不懈努力。

【篇三】

一、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再认识

通过这次师资培训,我对农民田间学校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农民田间学校的基本概念,包含的信息比较广泛,对农民田间学校是什么、不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二是对农民田间学校的师资力量有了重新认识,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农民田间学校就是班主任老师把课讲好,让学员听得懂就可以了,在农民田间学校的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就达到目的了。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懂得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师资队伍不是一两名农技人员去当教师,不是要发挥某个农技推广人员或农业专家的个人作用。农民田间学校的师资力量,是一支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农技人员组成的团队,团队中有辅导员,有助理辅导员,有协助辅导员和助理辅导员工作的其他成员。这支教师团队既各有分工又互相配合,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三是农民田间学校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过去我们这方面知道的太少,我们是从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中看到,每次农民田间学校活动只解决2到3个问题,但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还不太清楚,往往是教师拟定的问题或是学员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启示,明确了农民田间学校每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来源于田间正在发生的现象。而且把田间正在发生的现象,分类归纳,通过讨论确定典型,树立主题,每次农民田间学校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主题,也就是问题的集中性,解决的透彻性。而不是要解决其它的所谓2到3个问题。四是主题解决的方法和方式,在过去的长期实践中,农民田间学校每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我们并不是不分轻重,也是每次重点解决好2到3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方式,都是由教师陈述,也就是所谓的集中上课。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对农民田间学校每次活动要解决主题的方法和方式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启发式教学,让教师和学员互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题解决后,教师和学员对主题的解决有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教师陈述式授课的局限性,有效地把农民思维带入比较深的层次。

二、对农民田间学校教师团队的新认识

农民田间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是农业专家组成的,可以是农技人员组成的,也可以是专家、农技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农民混合组成的,但是无论这支队伍的成分如何,他们必须是一支有实力的真正团队。作为一支有实力的、真正的教师团队,必须能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队员的长处和优势,如发挥对问题的讲述能力、组织能力、正确回答临时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其它能力,也就是能很好地完成各自的分工,又能相互紧密配合,发挥团队的集体作用,用集体的智慧解决突出的问题。这支团队要有能吸引学员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全体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活跃课堂,既不能让学员砸场子,又不能让学员冷场子,通过教师团队和全体学员的有机结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对农民田间学校学员的新看法

农民田间学校每个班在30人以内,他们可以是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可以是种田大户,可以是普通农民,还可以是其他和农业和农村有关的人员,但总的看,农民的成分占主导地位。在过去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一直认为这些学员政治觉悟低,文化素质差,缺乏学习农业技术的能动性,有“不可教也”的不良印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对农民田间学校学员乃至整个农民群体,有了新的认识,农民是最朴实的群体,他们内心有强烈的求知渴望,只是没有遇到良好的求知环境。通过这次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班培训,我们重新整顿教师队伍,把教师队伍建设成真正的团队,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为学员和农民创造真正的求知环境,学员和农民求知的积极性、能动性一定能充分地、有效地发挥出来,要提高这个群体的综合素质指日可待。

四、对自己的重新审视

我本人多年一直做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工作,多年的实践证明,我本人确实把农民田间学校当成“真正的学校”了,完全用教师组织学生的方法组织学员学习理论和参加实践,完全把自己当成“教师”对学员讲课,真正把学员和农民当成学生了,现在看来比较荒唐。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了农民田间学校的特殊性,农民不纯粹是学生,我也不纯粹是教师,这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学校,是成年农民构成的群体,我们在同他们交流和解决问题时,必须用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把自己有机地投放到他们中间,才能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培训,受益匪浅,学到了过去学习不到的东西,理解了过去不能理解的问题。

【篇四】

一、培训特点

xx年7月25日至7月31日,在教育长吴厚庆教授的带领下,校(院)一行35人在陕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党性教育师资培训。这次培训学习,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音像教学,老师学员讨论互动及重温入党誓词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党性教育为主题,以陕西境内的延安、照金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依托,目的明确,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服务到位,具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严密”等突出特点。

一是主题突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带头讲党性,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并指出“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党校教师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主力军,不仅自身要锤炼党性,端正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要研究和探索党性教育方法,把握党性教育规律,以实现增强教学效果,正确引导领导干部自觉爱党、拥党、护党的意识,遵纪守法,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因此,本次赴陕西培训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千里来寻故地”:培训者先受培训,率先垂范,打造坚强党性;二是“千里来取真经”:培训者集中研修,求取真经,提升教学能力。

二是内容丰富。培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七天,但行程安排非常紧凑,先后在枣园、杨家岭、“四·八”烈士陵园、抗日军政大学、南泥湾等旧址,重温党史、体验延安精神的同时,通过专题讲学和现场教学点评的方式接受了经典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忠诚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的优良作风教育,纪律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路线方针教育等。

三是形式多样。七天的学习培训中,既有系统、深入,具有较强理论性的专题讲授,又有形式活泼的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音像教学等,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讲史、讲情、讲理相结合,聆听、亲历、思考相结合。为辅助授课,还精心准备了为人民服务书包等道具,这些红色元素的增添,使人一下子就感受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在现场教学中,映入我们眼帘的那一孔孔空窑,一间间展室,一幅幅画卷,一张张地图,一件件遗物,一个个故事,深深地感动着学员,使每一位学员多了一份敬仰,多了一份感悟,多了一份深思,多了一份信念,多了一份力量,更多了一份责任。

四是组织严密。为了圆满完成本次培训任务,人事处、教务处和纪检监察室提前对培训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充分准备和周密安排。工作认真负责、管理井井有条、服务热情周到,确保整个培训顺利进行的同时,做到了要求严格、纪律严明、监督到位。各位学员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积极研讨、虚心求教、主动交流,体现了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教师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二、主要收获

参加培训的35名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这块革命圣地,与走马观花不同,带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本期培训通过专题教学和现场教学,学员亲身感受了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延安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加强了学员对党在延安十三年光辉历史的全面了解,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对我党成立的初衷与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行的理想、信念和勇气。

(一)更新了知识,提升了理论水平

本次培训使大家对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对延安精神和革命先辈们的革命事迹,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延安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它既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既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又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地,既是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又是新民主主义的实践区。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最成熟的发展期,也是理论文章最多的时期。在小小的窑洞里,昏暗的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大量的理论著作,《毛泽东选集》前四卷共159篇,有112篇是在延安写成的,占70%,如著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为人民服务》等都是毛泽东的发奋之作,在黄土高坡的山沟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延安精神是在延安这块革命沃土良壤上产生的伟大精神,它的原生形态就是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和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

通过延安现场教学学习,其意义不仅是“回头看”重走那一段艰苦奋斗的伟大历史,更是“向前看”激起学员去进行理性思考,借鉴延安精神来指导当今的实践。

(二)坚定了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课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通过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的生机活力十分必要。通过本期学习,学员对延安精神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体现在坚持党的七大路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的新中国。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的优秀的党的干部,为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延安时期,党把培养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高素质干部作为“战斗任务”来实施,在延安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创办了几十所干部院校,培养了一支能打仗、懂经济、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对日后顺利接管各大城市和建设新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解决了培养和造就什么人这个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不动摇的关键问题。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来之不易,我们党在幼年时期理论水平不够高,党内存在着严重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由于建党后较长一个时期内存在着这样的或那样的教条主义,加之又有共产国际的背景,要从根本上肃清教条主义毒害,要使全党自觉地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是非常艰难的。从遵义会议在党中央高层初步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来通过近四年的延安整风运动,终于完成了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任务,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用实事求是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正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完成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并正式写在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就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对“为人民服务”作了精辟论述。党的七大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规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更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特点。延安时期,从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到具体实践,从政权机关到基层组织,从党的领袖到普通战士,始终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树立了“为民谋利”、“人民救星”的光辉典范。延安时期执政经验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自力更生体现着一种主体精神,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艰苦奋斗体现着一种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不断夺取党和人民事业新胜利的传家宝。在南泥湾,毛主席曾尖锐地指出“我们是饿死呢?还是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在抗日期间,也一直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绝对不依靠外部力量”的自主理念,才创造出一个一个的奇迹,将过去的“烂泥湾”改造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依靠小米加步枪,一寸一寸打下新中国的基础,依靠自己的亲历亲为,建立和巩固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过分依赖会丧失独立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过分依赖外部力量,受制于人,难以充分调动军队力量,难以激发组织内部的团结性,难以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三)学习了经验,提升了业务知识

陕西省委党校开展的党性教育,已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所有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形成了完备的教学体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在党校系统内打造了知名的教学品牌。对于同样具有丰富红色资源的伟人故里湖南,如何运用好这些资源和手段开展系列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我们还深刻地认识到,党性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党性教育,必须要学习党性教育经验,探索党性教育规律,提升党性教育水平。

一是党性教育资源挖掘和利用的深度与广度值得学习借鉴。

二是党性教育的过程、手段、方式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三是教学的组织安排值得学习借鉴。

三、启示与建议

为了保持和发挥好党校教育培训的独特优势,必须把党校姓党这个根本原则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在新形势下,党校要切实承担起教育培训的历史重任,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

(一)明确纪律,坚持优良作风

延安时期我党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办学方针,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始终坚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校风,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20余万名革命干部。在今天的党校建设和学员管理中仍然是适用的,应该坚持和发扬。在当下党校办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校综合优势和理论优势,从党员干部的实际出发,建立理论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的党性教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党性教育为主导的正确导向,大力推进党性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突出党性教育的规律性、理论性、系统性和时代性特色。

(二)夯实基础,突出主业课程

一方面要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特别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帮助党员干部掌握看家本领,保持政治本色,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加强党性教育,就是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解放思想,强化对外交流

我校(院)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其先进的理念,对于解放思想、促进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不多等问题,党校教师作为培训领导干部的主体,其自身思想观念是否解放,对学员有很大的影响。

(四)优化队伍,促进专业提升

科研是做好教学的基础,没有科研含量的教学是没有根基的。提高科研水平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过程。因此,我校(院)可以通过科研课题、优质教材和基地建设等手段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领域的专业素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推动校(院)专题教学、模块教学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党性教育实效。

【篇五】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由市委党校举办的为期一月的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在培训中,我聆听了省市党校和有关高校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参加了延安现场教学,听取了红色文化专题交流及名师名课赛教,接受了一次很好的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通过培训,我对六中全会精神等党的理论理解更加深刻,对践行党的宗旨、执行党的纪律规矩意识更加强化,对搞好党校干部培训的思路方法更加开阔,发自内心的感谢市委党校的周密部署,感谢班主任的精心组织。结合这次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明理和力行,在严谨治学上提高自己。

听了教授们和市县党校老师的课,为他们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感动,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作为党校人,就要做一名真正的读书人,而学问是读书人的骨血,要有真学问就必须好学,明白“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之理,在做学问上“有志、有识、有恒”,用学问武装自己,使自己思维慎密、语言规范、行为正确,真正有“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的情怀。

二、注重理论和党性,在正确育人上提高自己。

这次培训,突出了对学员进行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是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县区党校如何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风向标和学习的标杆,我分管着学校的教育培训工作,在以后我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中,在课程设置上也要突出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在教学方式上创新探索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在师资选配上更具有针对性,以切实提高参训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三、注重进德和修业,在真为人师上提高自己。

我也承担一定的学校授课任务,面对培训对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深感党校教师的责任重大、难度之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得具备知识技能,才能很好的传道授业解惑。但党校老师不但要学为人师,更重要的还要行为世范,就是要具备新形势下作为党校教师应有的道德修养,用高尚的人格感化人、影响人,用人格魅力去教化人,当一名真正的党校教师。

四、注重姓党和质量,在鼎力办学上提高自己。

正确的办学理念。党校姓党,这是大原则,是办学方向,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提高办学质量,是办好党校的关键,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各方面齐头并进。抓好办学的几个着力点。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勇于担当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以适应干部培训的需求;抓好学风、校风转变,以好的风气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争取各级对党校工作的关心支持,为党校的追赶超越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党校师资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五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