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不论哪门学科,都要做到如此,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小编带来的是2018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培训心得体会。
10月24日,我们历史学科一行六人到****酒店参加学科培训,刚到酒店门口时,一棵翠绿的盆景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什么树,都深秋了,还这样绿!”同行的一位老师说。我们大家看了一眼,都很惊讶,然后大家都忙着去登记住宿。
一会儿,一切都安顿好后,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我们相约到外面吃饭,再返回酒店时,这一棵树再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究竟是什么树,我们好好看一看。”我说。当我走近这棵树,用手摸了一下树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树是假的,叶子都是塑料做的,当然不怕寒冷,即使冬天也是绿的。我们不禁感叹人类的创造力。“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其中一个老师,顺口吟诵起这首诗来。
“刚才我是看到树干像真树,才判断这是一棵真树,没想到居然是假的。”听了这句话,我不由地想: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树干,怎么这么像真树?于是,我就用手摸了摸。唉!好像是真的。这种情形激发了我的探究欲,我用手切了切树皮,果然是真树,我就重新观察了整棵树,这次我发现,这是一棵真假结合的树,它的树干和树枝是真的,而叶子是假的。可能是秋天叶子落了,树没有了生机,于是酒店的人就把假树叶捆在真树枝上,让小树依然生机盎然。
一棵小树,我们认识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认为它是一棵真树,依据是:树太像真的了,树干是货真价实的树干;第二个阶段,我们认为树是假的,依据是:树叶是假的;第三个阶段,我们才认清楚地认识了这棵树,它是一棵真树干,真树枝,假树叶的树。我们的解释是:“酒店为了让小树在秋冬季节依然保持生机,在小树上绑上了翠绿的塑料枝叶。”
依据的不同,导致了结论的不同。
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史料实证素养”。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历史解释的依据便是史料,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没有依据的结论是主观臆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依据客观真实的史料,经过缜密的分析,得出结论是培养实证意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探究辛亥革命在思想解放方面的历史意义时,我们可以用以下的史料 。
依据材料一,我们看到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但是不是真的达到“深入人心”的程度呢?下面一则史料会给我们另一种答案。
从这一则材料,可以看到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并未达到“深入人心”的地步,因此辛亥革命在解放思想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但是依据这样的材料,得出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材料一中所列举的是广泛统计的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而材料二中是一个农民的认识,这是孤证,如果这个老农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或是一个从大牢里释放出来的人,抑或是其它情况,我们能以偏概全吗?
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孤证不立,多重互证,多方面,多角度搜寻史料,全面客观地解释历史,我们才能得到较为真实的结果,才能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历史的智慧才能被我们真正地汲取。
所依据的史料不同,历史解释的结果就会不同,依据真实的史料,才能得出接近真实的结论。而对真实结论的追求,是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随着史料的不断增多,历史结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以前我们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已经有了结论,但是随着"经远舰"的发现,可能对甲午战败的原因进行新的解释,究竟是技术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还是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问题,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核心素养落地的主渠道是课堂,一节课只有45分钟,我们给学生呈现多少史料,怎么呈现,是实践中要逐步探索的问题。在课堂上种下学科素养的种子,让它在学生的意识中生根发芽,慢慢成长。
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五大素养不是机械地组合在一起的,而是一个整体的五个方面。只要有计划地,逐步培养,就能让学生的素养在学习历史 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当学生对司空见惯的小树,也能用不一样的方法和意识去解释时;当学生对从未见过的大树也能从容地用自己的能力去分析和认识时,那么读史明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核心素养也就形成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