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志愿者,虽然我们是不求回报的做事,但是我们仍然要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要做好,不要认为是没有回报而无所谓,作为保密大会志愿者,我们要有自己的操守,有些能说有些不能说要分清楚。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保密大会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精选2篇。
篇一
你有多久没有见过清晨六点的海大了?
结束保密大会十天的志愿服务已经快要两周了,我再没能有机会逼着自己早起去遇见六点钟的海大。
一天礼仪培训,四天封闭背稿,两天技术对接,三天展会讲解。这十天给我留下了什么?
礼仪培训的第一天,认识了海大,科大的很多小伙伴,他们也恰好成了我后来几天同组合作的小伙伴。封闭背稿第一天,不同于前一天的轻松愉快,拿着初次见面的厚厚一沓的讲稿,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密密麻麻冗长无味,背稿专用的屋子因为鲜有人使用而显得有点潮湿阴冷甚至略显昏暗,我和很多人一样有点失落,无奈,又自我怀疑,那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绝望,又是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暗暗担忧,我们都害怕失败,害怕辜负。
这是最难过又感觉看不到希望的四天。
终于啃完了厚厚的讲稿,随之而来的是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对接。我讲解的展区是由中科院信研所负责,我还记得第一次和展区负责老师见面的情形,他高高瘦瘦,穿着暗黄色运动卫衣,牛仔外套,踏着高帮运动板鞋,这和我想象中的老师太不一样。我以为他会是严肃的怪老头,我以为他可能大腹便便,甚至发量堪忧,我以为他会用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我们,甚至会提出严苛的要求。可是所有的我以为,所有的我担心,都在我见到他的那一刻灰飞烟灭。他的这种亲切感,最早开始渐渐消融我用恐惧和不安筑起的冰山,后来,我们一直叫他dx哥。
dx哥给我们逐一讲解晦涩的专业名词方便我们理解,耐心地解释展区中的各种情况让我们心里能有个底,尽可能的帮我们将讲稿里面拗口的部分修改成易读易理解的语言,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我们的负担,鼓励我们不必拘泥于讲稿,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就算讲错了他一定会帮我们解围圆场,他会一直在那里,随时准备“救”我们。这种被人理解,这种承诺,让人心安。
除了dx哥这个展区的总负责人,两天又陆陆续续认识了展区各部分来自中科院信研所的老师和哥哥姐姐,s老师,dh哥,lc哥,y哥…..讲解和技术的配合,要求我在后五天里一直和他们相处。从起初的配合节奏把握不好,讲错了就茫然不知所措,到最后展会的三天愈加娴熟,配合几近天衣无缝,收获观众掌声,我从不自信的犹疑,走到自信的落落大方和优雅从容,我被他们的善意和肯定所包围着,被他们的信任和鼓励所簇拥着,故而不断修正,“不断向前。我感激着他们。我们回京的回京,返校的返校,离开的时候s老师说,欢迎你考我们中科院的研究生”,我轻轻一笑,说“老师,咱们此去一别,可就江湖有缘再见了。”
十天很短,短到可以浓缩成一张合照。
十天很长,长到一件事情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长到每个人都遇见了一个更有韧性,更能坚持,更加自信的自己。
结束的那天,和小组的小伙伴说,感觉好快啊,说结束就结束了,背稿的时候抱怨冷抱怨背不过,讲解的时候抱怨被高跟鞋绑架,脚疼地踉踉跄跄还要假装微笑假装优雅,可是真的结束了还是会不舍。
总之,遇到的这些有趣的人都太可爱,这段经历也太过于难忘,以至于我觉得自己的这段经历透支了未来很长时间的运气。
dx哥有次无意间说了一句话,“就慢慢来吧,改变总是一点一点的。”
每一次尝试,每一段经历,每一次勇敢,都注定会成为生活的注脚,积攒经验,以备为未来加冕,“哪有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总有一步的欢喜。”
这种欢喜,永远会是我们斑斓的颜色。
篇二
习总书记说过:“没有网络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通过这次志愿者活动,不仅让我了解最尖端的窃密技术和手段,更使我深刻认识到加强信息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方方面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类新型病毒木马层出不穷,境外势力不断加大对我国各种信息的窃取和渗透力度,我国的保密形势不容乐观。本届保密交流大会便是一个提高公众保密意识的良好契机,通过相关窃密泄密演示,让公众,尤其是涉密人员意识到泄密窃密无处不在,要时刻保持警惕,严防国家秘密的泄露,危害国家安全与利益。
作为保密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要以保护国家信息安全为己任,认真学习保密知识与技术,熟练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为身边同学、亲朋好友进行保密宣传教育。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术,为保护国家秘密,预防信息泄露做出自己微小的贡献。
网络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利益,也与我们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平时大家也要加强保密意识,不要随意使用无安全性确认的WiFi、公共充电宝、充电桩等,不在微信、qq等即时聊天软件中发送含有个人信息与工作数据的消息,谨防个人信息泄露,保护自身安全与利益。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