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随着语文的重视而变得重要起来,它不是一个能速成的能力,需要依靠自身的平时积累。当然,练习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只是无法一蹴而就。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要点,有兴趣的可以来看一看,学习一下。
【写作】
(1)怎样写好一篇读后感?
读,是读一句话、一句诗,或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总之要读过。读完没读完,另说。
后,是时间,要在读过之后写,没读过怎么写?“读过”是“的”,有“的”才能放矢。有本事的话,写得“放肆”也行!
感,是在读的过程中,有感觉,有感受,有感动,有感慨,有感情,有感悟。这是最最重要的!哪怕没读完,只要有了“感”,也能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主要在“感”上做文章。
为什么有“感”?一定是在读的过程中触动了你心里某处的记忆,产生同感,勾起了回忆,把书本(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了。这能列出一个逻辑过程:读内容→→触动心弦、产生同感(提出你的观点)→→联系生活(用你的事实证明你的观点)
(2)主题似乎离生活很远,怎样贴近实际生活?
主题很大,似乎离生活很远,主要是因为大主题里的关键词比较抽象,同学们又缺乏归纳总结的经验,缺少理论联系生活的实践,所以不能够熟能生巧。
写征文,要贴近实际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都是实实在在的。贴近自己的生活去写作文,作文就有内容好写,而且也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那怎么样才能贴近实际生活呢?由大变小。
比如:红船精神包含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在阅读了《红船领航》读本之后,能不能在你身边也找到具有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人物和故事。或者说,在阅读《红船领航》读本的时候,有没有哪一句话、哪一段故事让你联想到了某个人、某件事。如果有!那你就找到了写作的材料,也就将大主题变小了。写作文的切入点要小,小了容易掌握。事情虽小,但道理不小,小中能见大,以小见大。
所以总结起来八个字:由大变小、以小见大。
想要贴近生活,就要在生活当中去寻找写作材料。比如,可以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一走红色之路,找一找自己家乡的红色基因,由浅入深领会红船精神等红色基因的伟大意义。亲身经历过了,就有内容好写了。
(3)怎样才能生动感人?
写大主题征文,不要无病呻吟,也不要老是讲大道理,不要写假话、套话、大话。如果做到了贴近实际生活,就能医治这个写作毛病。
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要达到生动感人的效果,就会容易得多。
想一想,你会被怎么样的人物感动?你会被怎么样的故事感动?尽管我们每个人感动的点会不一样,但大方向上肯定是一致的。真善美,会让我们感动。写作文的时候,贴近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就会让人感动。
【写主题征文】
(4)怎样才能在主题教育中有思考,有收获?
有句话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要将理论联系实践,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比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敢吗?这是不是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你的爸爸妈妈撑起一个家庭,他们是不是每天都在奋斗?你要好好学习,想取得好成绩,是不是每天都在奋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的奉献是不是很美好?
(5)怎样在征文比赛中使作品脱颖而出?
比如:标题吸引人吗?故事讲得波折生动吗?人物塑造得是不是立体?语言是不是有风格?结构是不是完整,或结构设计有没有让人觉得巧妙?
一篇作文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会影响一篇作文的品质。
再比如: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用得对不对?句子是不是通顺?有没有用一些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用得怎么样?中心是不是集中鲜明?选材有没有典型性、是不是符合实际生活?结构是不是合理?等等。这些都要注意。精益求精。
(6)对指导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征文写作的一些建议
不要把学生的署名变成一个挂名。
写符合学生身份、符合学生水平的参赛作文。
教学生作文,从大处入手,再来小处斟酌、细处修饰,如住房,先浇梁,后砌墙,再装潢。作文有两个大处,一是结构,一是立意。结构如人之身体,立意如人之精神,它们似两条线,一明一暗,把作文各个部分串起来连为整体。
写作文从小处着眼。何谓小处?写作的触发点,小如种子。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写作文也是这样的。即鲁迅所说“取其一端,生发开去”。
【写“红船领航”征文】
(7)红船精神,从学生的角度应该怎样去理解?
红船精神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化的内容,用实际生活(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读本中具体故事,让学生将红船精神内容化。
(8)写作中,怎样紧扣“红船领航”读本中的相关主题?
这个要选准角度,即围绕中心选材。
红船精神的首创、奋斗、奉献,就是立意。一篇作文当中,不需要三个方面都涉及到。中心要集中,围绕其中一个方面来写作文,就可以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