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2018小学教师名师工作室期中总结

2018小学教师名师工作室期中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2:22:32 | 移动端:2018小学教师名师工作室期中总结

这一次加入名师工作室,经过多次的交流研讨,对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学习到了不少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学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18小学教师名师工作室期中总结。

    1.

    一

    立足文本、解读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凭,不管文科理科,教师都需要进行文本解读。通过交流研讨,总结了教材解读思路:首先是教材文本解读,是要解读这一章节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其次,弄清楚教材每一章节内部“导入”“例题”“讨论”“练习”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分析,既有数理上的,又有数学思维上的。第三,要弄清楚教材每一章节的前后联系。

    四年级组的教师围绕《公顷与平方千米》进行教材解读,首先**老师就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单元知识基础与前后联系、单元教学措施、及典型实践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老师进行了补充,主要围绕着授课中的问题与想法展开论述:第一、学生对单位的进率推算过程存在疑问,教师在讲课中要重点突破;第二、标志性建筑的面积单位使用,是使用公顷还是平方米的辨析;第三、大面积里有几个小面积,除了可以用除法算出结果,还可用画图帮忙理解。周凤,**,**老师也进行解读了,大家针对备课疑问进行探讨。

    三年级老师**围绕《三位数加法(不进位和一次进位)》这一课题进行了教材解读,从教材的重难点,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教学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老师就《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一课时,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的分析。随后**、**老师就课堂教学的操作方面进行了补充。

    没有透彻的数学教材文本解读,只是一味的做题目,学生很难真正学会数学。大多学生会做教过的题目,到稍一变形就不会。这是因为他们并不懂数学,脑海中没有真正形成数学思维,只有大量的题目碎片。所以,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真正立足学科思维进行教学,也许能让泛舟题海的学生有一个指南针,不知迷失大方向。

    二

    课堂研讨、取长改短

    新教师摸底课的准备与研讨。开学两个月来,8+1工作室的新老师**、**、**、**经过备课、教具准备、试讲、磨课、评课、二次备课等几个来回,分别上了《亿以上数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三位数加法》。

    工作室的每位老师都调节自己的日常工作,空出时间以确保参加公开课活动。有公开课的老师,都在准备、磨课中得到提升,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老师在**工作室培训活动中呈上小组合作示范课《对策问题》、一师一优考核课中**老师上了《倍的认识》、**老师上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在听课学习活动中,老师们都认真的听课、记载、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简评。课后集体讨论、评析,从别人的课堂中学习长处,在模仿中起步,不断磨练成长。

    三

    写作指导、聚思成文

    李老师结合自己发表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案例《情境融入 课堂建模 学以致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78-79例3解决问题》和论文《课堂内外  合力“练兵”——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与研究》给新老师讲解论文、案例写作的方法。从文章的结构到素材的积累,**老师都倾囊相授,将自己的经验讲给我们听。

    **老师特别提到案例与论文写作并不是临时抱佛脚的拼凑。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留下痕迹,注重在繁忙的工作中多思考,停下匆忙的脚步将小感触、教学设计形成文字。这样,才能在写论文案例时有素材、有血肉,写作时用框架将这些素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篇质量上好的论文就形成了。就像是做珍珠项链,平时注意收集打磨珍珠,需要时用一根线就能穿成一串串闪亮光滑的珍珠项链。

    四

    寓教于乐、收获惊喜

    点子图大家并不陌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是学数学的小助手。正六边形点子图画立体图形,是台湾的李胜义老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室成员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体验了一把点子乐,并把这份快乐体验带给了三四年级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创意园吧。

    孩子们在体验中收获了许多快乐与惊喜。同时,在观察、想象、操作里,学生还积累了直观的几何经验、发展了空间想象力。

    五

    思考总结,共进成长。

    2.

    我很幸运在8+1这个团队,认识各有优点的同伴。在工作室的每次会议中,我的很多教学上的疑惑,被大家一讨论就会变得豁然开朗。此外,听课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老师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教学设计新颖灵活;**老师在课堂上从容不迫,教姿教态优雅;**老师的能说会道,**老师对待教学严谨。**老师的《策略问题》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老师讲的是《倍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出孙老师时刻紧扣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叙述并理解倍的含义,还有孙老师幽默接地气的教学风格也是十分吸引我。

    我们的团队中都是优秀的老师,她们有许多可取的教育教学经验。我能学到成熟的流程分析、灵动的课堂处理、新颖的作业布置、合理的知识拓展、美观的板书设计等。从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激发了自己不断前进的斗志。当我心生懒惰时,她们磨课过程中忙碌的身影,都激励着我要不断前进。每次活动我都认真学习,与伙伴们互相交流,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充实了自己。

    在团队中的听课学习中,我发现一堂成功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的亮点大多在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操作、交流,多组织动脑、动口的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生命力而更精彩。

    远离家乡,来到武汉,来到新的工作学校——汉南区**小学,我感受到的是家一般的温暖、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人人学习争上游的工作氛围。感谢学校为我们新老师的成长搭建的平台,将新老师们聚为一体成立自己的学习工作室。在工作室摸底课的活动准备中,我对自身不足和前进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多次的听课学习过程中,现场感受到一节好课的特点,课堂教学的不足又多发生在哪些方面。工作室的写作指导使我认识到教师不止要会上好课,更要有一支好笔杆,敢于动笔,善于动笔。多读、善思、笔耕不辍是教师专业素养飞速发展的助力器。

    今后,我会继续紧跟团队的步伐,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3.

    来到**小学已有两个多月,这里既有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团队活动的欢乐与收获,也有自己的艰辛努力。回顾这半学期,欢乐与辛酸同行,我有几点成长和感悟:

    一、要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二、懂得感恩是教师成长的必备素质。

    三、作为一个青年老师,除了反思教学,还应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

    四、有爱心、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

    开学初,工作室成员为我的公开课给了很多建议与帮助,我感受到了**小学前辈们的热心与热情,也让我们更能快速融入**大家庭。10月份工作室进行了教材分析解读的研讨,这对我以后教学中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每节课教学重难点有很大的帮助。10月中下旬,在李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下,师生一起玩了用点子图画立体图形,师生在玩中学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与魅力。11月初8+1工作室即将进行书籍阅读提高成员们的理论与文化素养,为日常教学提供理论支持,我相信在8+1工作室这个大家庭里,这种共同研讨学习氛围会让我的教学技能增长快速,在**的工作也会更加丰富有趣。

    4.

    本学期我加入了学校的青蓝工程的“8+1”工作室,在这里我认识并走近了许多智慧热情的数学老师。他们对于数学教学的勤勉钻研让我敬佩,彼此之间共享智慧、交流经验的真诚让我倍感温暖。

    工作室学习一开始,**老师就对我们工作室的活动安排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建议:

    一、在锻炼中提高。要抓住每一次公开课展示的机会,把课备“扎实”,把教材“吃”透,做充足的预设;

    二、在阅读中收获。教师平时要注重多读书——读教材、读教参、读教育教学思想、读班级管理秘籍。读完后要所思考,才能收获更多。

    三、在反思中进步。每上完一次课就要有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学有所思才能为我所用。

    几周以来我们工作室一直在活动中践行这三条。在践行中提高,在阅读中收获,在反思中进步。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沉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智慧的引领,反思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每位老师在8+1师徒结对青蓝工作室活动中都受益多多。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团队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有人陪伴、不再孤单力量满满。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乐学多思,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与工作室团队、学校共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小学教师名师工作室期中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