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2:25:14 | 移动端: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是一本新教材,也是一门新的课程,这个课程的开放对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观念的培养很有意义,为了教好这门课,也是需要老师思考的,为了运用体验式教学,你有哪些方法?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

?

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乡村教师教学竞赛暨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上,我听到市教科院余民老师在评课时谈到一个观点:体验活动不要太多,太多就有了无效的活动。这个观点让我非常有触动,从过去品德课堂到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老师们对于体验式教学法都是情有独钟,一方面原因是道德本身是不能说教的,另一方面体验式教学能让课堂更生动。所以老师对体验式教学把握不好,过度无效便成了经常性问题。那么如何在重视体验教学的情况下,把握好体验学习的度呢?我个人思考总结了几个小策略,抛砖引玉和大家探讨。

1

体验式教学要还原生活,符合逻辑

体验式教学的“效度”首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做到“以生为本”。根据部编教材编写特点,体验式教学要按照儿童生活路径,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遵循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和认知规律。创设出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行为。

《爱护公物》中有个体验式环节,文老师要求学生在假设的没有桌子椅子的情况下,在书本上写字。这个出发点是感受生活离不开公物,发现公物的重要性。但是这样的体验是不符合生活逻辑。孩子的逻辑是哪怕没有课桌椅也要找一个着力点靠着写,因为二年级孩子书写技能还没有完全掌握,他们不会悬空写字。所以课堂上出现了半数以上的孩子无视老师的要求,依然我行我素把书放在桌子上写字。即便有几个孩子按照老师要求来站着悬空写字,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把字写好上,而忽略了没有公物不方便。所以从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没有儿童的视角,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

体验式教学要解决问题,引发共鸣

部编教材重在解决学生生活中真实问题,体验式教学要解决问题,需要设计有“梯度”的活动,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老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设计层层推进的活动,同时还要考虑活动之间的内部联系,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活动更是前一个活动的提高和升华。这样的梯度和联系,才能环环相扣,引发学生与教材、与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例如茶陵秦老师执教的《父母多爱我》一课,教学目标中有一条是“培养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和认同”。理解和认同是完全无法通过说教来解决的。所以秦教师设计三个版块层层推进,解决孩子对父母不理解甚至有误会的问题。她通过可视听的父母工作场所到可感的瑶瑶妈妈的信,这种直观体验又建立在前面的情绪积累上,所以许多孩子在这个环节痛哭流泪,特别是留守儿童更是产生情感的共鸣,他们对父母的误解打开,对父母陪伴的渴望也在理解中得到释放。

3

体验式教学要立足教材,指向目标

部编教材自身的逻辑性很强,在教材中心文字里面都有非常清晰的教学主线。如芦淞区《防止溺水 珍爱生命》一课,谭偲老师的活动设计就紧紧遵循教材本身的逻辑,从“预防——自救——施救”,清晰指向教学目标“初步掌握防溺水知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而在《亮出我自己》一课中,皮老师设计了“亮出美德”的环节,让学生通过看、听、说身边的美德故事,来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己不但有才艺,更要亮出美德。这个环节的设计已经偏离了这课教材的教学目标,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是也是偏离了教材单元版块的目标的。《亮出我自己》是引导学生建立信心,感受自信带来的快乐。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自身的逻辑结构以及版块目标没有理解。

新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许多亮点和优点,体验式教学方法也是道德课程常用手法,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好体验式教学方法,值得每位老师好好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