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服务于人民,为人民办好事,同时我们要有警察这个称呼的担当,遇到危险要走在群众前面,为人民的生命安危着想,你知道哪些警察先进事迹材料?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最美警星丁聪芬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有一种花,永远绽放。
走进丁聪芬的办公室,你一定会被一本本证书、一座座奖牌吸引住,它们见证了丁聪芬勤学不辍、拼搏奋进的坚定信念,记录了她自强不息、不忘初心的心路历程,诠释了她自我超越、永争第一的从警追求。
2008年,丁聪芬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之后,考入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成为一名基层监狱警察,从警10年,先后担任过责任警、教育专职警察,现在是四监区副监区长,不管是什么岗位,她都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监狱警察,要以改造罪犯为最终目标。多次荣获监狱优秀心理辅导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监狱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个别教育能手、优秀心理矫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丁聪芬,利索的短发,遮阳镜,配上一身冲锋衣,登山鞋,运动帽……俨然一个专业登山运动员,你很难与能言善道、知识丰富、心思敏捷的教育工作者联系起来,她害羞的笑笑,指了指监狱大门:“这只是爱好,我的专业还得在里面才管用呢!”
当“老鼠”遇上“猫”
四监区有一名女犯王丽(化名),因为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王丽是社会上的“大拐”,经历丰富,阅历广泛,入狱前还有一群“小跟班”伺候着。入狱后,她适应不了有规律有规矩的生活,适应不了“要自己干活”的劳动改造,多次无理纠缠警官,脾气暴躁,与其他犯人3天一小吵,5天一大吵,成了小有名气的反改造“恶婆”。
丁聪芬可不怕这个刺头儿,日常中并不急于和她正面交锋,而是认真观察王丽的言行,仔细阅读她的档案,私下联系她的家属了解情况,最后摸准了王丽的脉搏。丁聪芬一方面先从生活上关心王丽,她发现王丽爱看书,就找好书给她看;另一方面,让王丽父亲给女儿写信,给予关怀和劝导,告知她以前那些“小跟班”都进了监狱,其中一个因为积极劳动,改造变现良好,获得了减刑,还学会了缝纫,有了一技之长。这些话从父亲的嘴里说出来,王丽的思想开始松动,丁聪芬又给她制定了严格的改造计划,要求她严格遵守。当王丽情绪激动时,丁聪芬及时教育,稳定情绪;当王丽在劳动中受挫,总也干不好生产时,丁聪芬不厌其烦地手把手交。业余时间,丁聪芬利用心理方法教育和疏导王丽,帮她排遣不良感情。
王丽对同改说:“有一天中午,吃完午饭,丁警官找我谈心,做心理疏导,进行到一半,进来一位老警官对丁警官说,‘快去吃饭’,都下午两点了,我还以为丁警官吃过饭了,我问她怎么不吃了再来,我又跑不了,她真诚地说‘我见你早上手托相腮的,怕你情绪又不好,赶紧给你看看’。这是很正常的一句话,对我却是最有力的思想改造,一个小小地动作都被她关注,并为之废寝忘食,我深深地被感动着,彻底服了,我这只原本人人讨厌的‘大老鼠’算是遇上‘猫’啦”。
果然,王丽通过努力改造,从好逸恶劳的懒人变成了生产能手。
让“百合花”绽放在心里
丁聪芬管理的罪犯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长期吸毒等,她坚持定期找各类罪犯谈话,特别针对罪犯的生理期、更年期,加强疏导教育,深入了解成长经历,每一次谈话,她都用心倾听和分析。很多罪犯缺乏有效社会支持,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导致人格不健全、缺乏情绪控制能力,丁聪芬时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让罪犯学会自我反省和觉察,随着她们人格的逐渐健全,能够真诚忏悔并重新开始新生活。同时,丁聪芬还对部分特殊群体罪犯进行团体辅导和放松训练,使她们调节好心理状态,更好地面对改造生活。
丁聪芬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一些心理测量并撰写心理文章,论文《自我和谐、人格特质对少数民族女犯改造质量的影响研究》获得全国女犯改造理论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面对荣誉,丁聪芬平静而谦逊。她坦言:“我只是做了一点分内之事”。
多年来,丁聪芬就像是柔软又坚韧的百合花,静静地绽放在女犯们的心间,开出一片纯净,开出一份新生。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