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风能够有利于我们的一生,家风的形成是家庭教育的独特魅力。我们要不断的发展家风精神,让更多的家庭存在属于自己的独特家风。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18家风家训征文稿1500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吧,希望你们会喜欢。
家风情怀似清新韵律,当韵律激荡时,它易波动心弦,去触碰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家风故事如斑驳年轮,穿梭古今之间,重拾记忆,轻捻着骨子里流淌着的精神信仰。家风展现的魅力,让其与在当代多元价值社会下高不可及的梦想或不经心的世俗之心背道而驰,在平凡之路上延续记忆深处的精神信仰之歌……
家风的形成,无关文化,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儿时的我,倚靠在家门口,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背诵着《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那字字句句是我对人性最原初的理解。多年以后,我学习了中国哲学,才得知古人将人性分为性善,性恶和性无善无恶之理论。但无论当今人们信奉哪种理论,父母所教育我的保有善心、追求善念和惩恶扬善绝不会是一种虚妄,因为那原初的记忆仍在,善的种子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缓缓流进自己的血液中,慢慢长大。
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我小时候,父母看到路边上有几个行乞的流浪者,其中还有个婴儿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似乎还有些残疾。父母很不忍心,从家带了些米饭、菜和还有热水,流浪的人们接过食物,狼吞虎咽地吃着,连声感谢,父母则弯下身来,去给那个婴儿悉心地喂着热水。我躲在母亲身后,认真地看着这样的情景,第一次感受到给予别人恩惠是如此让人满足的事情。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渐渐明白,对别人施以关怀和帮助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仁慈。朴实善良的父母,虽不擅长说教,却以自己的实际行为为我树立了道德的标杆。
家风的影响,不在于苛求,而在于醇厚。《朱子家训》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孩提时的我咀嚼米饭,难以下咽,饭粒散落在桌上,不愿拾起。父亲为使我明白事理,第一次对我进行了责罚。父亲是个不多言的人,偶尔提起自己的经历,还会潸然泪下。父亲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时候对于粮食的渴望于我这代人很难体会,父亲的两个姐姐在独特的成长环境中意外夭折,更加深了他对于生命的眷恋。
父亲曾对我说,无论物质生活多么丰富,都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不贪图享乐,不与别人在物质上进行攀比。无论生活有多么艰辛,都不要轻言放弃,要对生命的意义视以最大程度的尊重。待我自己有些人生经历后,将此道理再三琢磨,便得知,拥有未必幸福,失去未必不幸,获得内心的安定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不虚念,不违心,于潜移默化之中守护安然之乐。
平淡却不失真挚的家风故事融入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点滴生活中。家风的柔软抑或是灯塔里的守望者,于无声处,润物浸染;抑或是儒学思想中的核心价值,内蕴的信仰追溯于千年之前;抑或是泰然处之的自律,融化在亲情的力量中,化为笃行的动力……
自古以来,家与国相连。修身,齐家,治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便是家风之初义。中国人对“家”的独特理解受到了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如《傅雷家书》,傅雷及其夫人在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中,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深感吾心。书信内容是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盼,是家风情结的自然流露,更是蕴含着那个年代独具的家国情怀。文人若是将自己的情操期盼和精神信仰寄托在家风中,便是诗一般的美好了。
但家风并不是文人的专属,小家庭时代也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和家规。平凡小家庭的家风故事虽不能与《傅雷家书》中所言之媲美,却也值得仔细回味。其实,傅雷之所愿也即是千千万万个小家庭父母之所愿。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家风正则国正,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家风推动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改善。
家风体现着一个家庭的内在底蕴,将拥有独立灵魂的生命个体社会化之一个有存在价值的人。家风是亲情的凝聚,逢年过节全家人聚在一起,聊着往事,笑中带泪;家风是“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始终保有一颗感恩之心;家风是“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不求名利,只求精神的丰富和内心的平静。那些父母教会我的家风,终生受益。家风的故事让我重新追溯记忆深处的精神信仰,也许这才是家风存在的最大意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