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范文征文稿精选7篇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范文征文稿精选7篇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14 12:35:35 | 移动端: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范文征文稿精选7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自豪和激动的,我们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了纪录片,举办征文、手抄报活动,你是不是需要写关于它的论文?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范文征文稿精选7篇。

篇一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从国内到国际,改革开放的一阵阵春风吹拂大江南北,一波波浪潮奔腾不息。

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4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砥砺前行;40年凤凰涅槃,沧桑巨变,巨龙腾飞。中华儿女以钢铁般的意志奋发图强,谱写了历史新篇章,奏响了时代新乐章,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真大步走向“强起来”。

40年春风化雨,沐浴着改革开放阳光雨露的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欣欣向荣美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便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诞生,而高铁建设作为其中的代表更是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厚积薄发的伟大成果。

认识一座城市,常常从一座火车站开始;认识世界,常常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开始。火车和铁路,能见证一座城市的荣光,逐渐提升的加速度,见证了城市与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风光无限。曾经坐在时速仅有40公里的“绿皮车”里面中国人民,想着一日千里;但是今天,坐在让全中国都引以为傲、时速达到350公里的“复兴号”时,才感觉几千公里也不过近在迟迟。如今,在最频繁的高铁站,每84秒就有一列高铁开出。曾几何时,一天内在相距几百公里以外的两地上下班是个笑话,但是今天的中国铁路让这个笑话变成了现实。中国铁路的运营速度就如同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发展速度,这个速度让全世界为之惊叹。中国高铁以每小时350公里的运营速度再次刷新了世界商业运营速度新高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决心与信心。风驰电掣的高铁,让“双城记”成为城市化生活常态;星罗棋布的高铁,让“一日达”成为物联时代的现实愿景。每天早上八点,在中国的版图上,1700多列高铁正在穿梭,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不断扩大的高铁版图,为我们串连起了“说走就走的旅行”,让“高铁幸福”便利了更多民众。

从北国风光到南国风情,从西部边疆到东部海岸,高铁的触角将这片广袤的国土之间“距离”日益缩小,切实改变着我们出行生活的点滴日常。乘坐高铁,是人们现代出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伴随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以高铁为主的铁路网建设如火如荼。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通车,成为世界上当时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成为引领行业的先行官。

2011年,京沪高铁圆了几代铁路人为中华民族腾飞打造钢铁大动脉的梦。6000万立方米混凝土,500万吨钢材,这些数字已经从设计图纸上跃然而出,化为触手可及的桥梁和路基,连接起京沪间24座城市。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仅仅花了5年的时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高铁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完成了“八纵八横”布局的壮举。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一直被世界其他国家认为是难以通行的天堑,西成铁路、兰渝铁路、渝贵铁路等铁路的相继开通,让蜀道难成为历史。中国铁路路网已从“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发展和布局,渗透到了20多个省区市,把全中国紧密地串联在一起。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创造了铁路建设史的多项奇迹。中国铁路靠着不断地钻研和创新,40年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公认的铁路建设难题,如青藏铁路建设成功攻克高原冻土、西成高铁建设解决艰险山区复杂工程地质问题。这些无一不彰显着中国铁路的建设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中国铁路走在时代前列的有力见证。

不忘初心奔大道,勇立潮头逐浪行。中国铁路建设的未来必然不会停步在此。从40年前的追赶者到今天的领跑者,中国铁路有信心和能力继续领跑时代前列,未来也必将引领世界铁路走向一个更高水平。

改革开放天地宽,砥砺奋进正当时。如今的中国高铁已经走出了国门,速度快、安全性好、舒适方便、能源消耗低、输送能力大、环境影响小,一张张“中国高铁”名片深受世界各国热捧,让国人为之振奋和自豪。中国高铁乘着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之风,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驶向海内外,驶向四面八方。

篇二

从1978到2018,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转眼已经四十年。四十年前的一个伟大决定,带领中国人们步入了改革开放的轨道上。四十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四十年间的变化都成为了历史瞬间,永远定格在中国人民的记忆力。

那些年,物资缺乏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因此最期待的日子就是过年,过年了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一口新鲜的猪肉,一颗甜入心底的糖果;那些年,销售商品的地方还叫“供销社”,一个个的木格子里,承载了对富足生活的渴望;那些年,孩子们的游戏是跳皮筋、扔沙包、滚铁环等等简单的娱乐项目,却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最开心的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结束后还能去邻居家蹭饭。

渐渐地在,在街上新潮的喇叭裤取代了千篇一律的布裤子;出现了象征大哥身份的大哥大、BP机;电视由黑白变为了彩色。改革开放的初期,让中国人民彻底尝到了改革带来的甜头,而这一改革更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荒芜的空地上,如今却是高楼林立;曾经夜晚降临,我们恐惧黑夜带来的压迫感,如今霓虹装点,黑夜也有了缤纷的色彩;曾经没有带钱包我们不敢出门,如今的扫码支付,让我们变成不带手机不敢出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从二八自行车到共享单车,从绿皮火车到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动车,从进口飞机到国产大飞机,从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从GPRS到北斗导航,中国自主研发的科技正在逐步强大。

40年的时代巨变,让我们感叹生活变化的同时获得感也越来越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鼓足勇气,接棒父辈,继续前行。为了梦想,加油!

篇三

芒种时节,太阳像一把神奇的画笔染黄了一望无际的麦海。麦子熟了。一阵风掠过金黄的田野,波澜陡起,麦浪涌向遥远的地平线。浓郁的麦香,在乡村清新的空气里流淌,沁入了庄稼人的肺腑。外出务工的男人们陆续回来了,不时有人走向田间的小路,走到自家的地头,拈一拈田里的麦穗,看一看该不该收割。他们放心不下即将成熟的麦子。

麦收季节,“大烟包”大叔钓起了鱼

不经意间,马路上多了晾晒的麦粒,联合收割机开始进地收割了。男人们开着农用车在地头等着接麦粒,收完自己的麦子,处理一下麦秆,就又忙着播种玉米了。现在田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机械——玉米播种机,几亩地一会功夫就播完了,而且还播下了一种高效缓释肥。本来最忙的麦收多了几分悠闲,妇女们照样能在棉田里打叉、拔草、喷药。金堤河畔,人称“大烟包”的张聚香大叔竟钓起了鱼,他嘴里噙着香烟,眼睛直盯着鱼钩,他的小外孙正摆弄着水桶里钓到的几条鱼。问他这时候咋还有这份闲心?他说,女婿开着车在地头等着呢!用不着那么多的人。唉,这“三夏”大忙季节越来越显得平淡了。

经历了几十次的麦收,看到如今的场面,我反倒觉得不习惯,总觉得这不像麦收季节。过去,割麦是件很苦的事,在我们这儿,人们将割麦的季节叫做麦口,像是过一个很大的难关似的。男女老少齐出动。那种热闹和紧张,不亚于一场战斗。现在它变了,就像一个熟悉的人忽然变了模样,不论怎么说,都是有些不习惯。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又在农村生活的人,麦子几乎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与麦子有关的一切也常常成为永久的话题。于是,在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的同时,我忘不了也经常怀念过去的麦收,想起与麦子有关的几十年岁月里的人和事。    

那年,我村的小麦产量全县第一……

熬过了漫长的冬春,终于到了夏季,麦子泛黄了。小时候,我看到的麦子总是稀稀的、矮矮的,一到放学,我们总是在麦地边割草,一看没人,就揪一把麦子搓麦粒,筐里的草满了,也不觉饿了。那时,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白馍,孩子们也没有什么副食,吃上几回这样的青麦粒,就觉得非常不错了。父亲是生产队长,他脾气很不好,经常呵斥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有时,我们正搓麦子吃,一看到他,就一哄而散了。父亲不容忍有人糟蹋队里的麦子,这麦子是社员们一年的细粮,除了交公粮,留种子,其余的都要分给大伙。

终于盼到割麦了。天还不亮,父亲就敲响了村头那口大钟。几十名劳力带上草帽,手握镰刀,都到村西头那棵大椿树下集合。父亲带领大伙走到早已看好的地块。每人三行,刷,刷,刷,不一会就割倒了一大片,麦田里扬起阵阵烟尘。那时的麦子长势不好,麦拢很薄,因而大伙割麦的速度很快。有人趁大伙不注意,故意散落一些小麦穗,这些收割后的麦田是要分给大家的,能拾到几斤麦子,还要铲掉麦茬当柴烧。那时的麦收大概持续二十多天,如果遇到阴雨天,则要持续更长的时间。青壮劳力收割,妇女捆麦,车把式带领几个人专门运送,那时候村里只有两架马车,其中一架还是木轮子的,驾车人坐在车的前面,到了下坡,拉下车闸,那“吱吱扭扭”的声音传得很远。打麦场也有专人负责,翻晒,打轧,扬场。夏播,麦收,各司其职。到了垛麦秸跺的那天,队里就会炸油条,让劳力们会餐一顿。这一天,就像过节一样,打麦场上热闹非凡,社员们干劲都很大。但是,吃油条没有孩子们的份,有的小伙伴在炸油条的地方转悠,馋得直流口水。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吃上过生产队里炸的油条。

麦收结束,除了交公粮,留麦种,每人能分到几十斤小麦。上世纪70年代初,粮食的产量是很低的,小麦产量大概是每亩200多斤。一亩地全年产量超过300斤,叫做“过黄河”;到了500斤,叫做“上纲要”;超过800斤,叫做“跨长江”。记得是1973年,我们村的小麦单产达到了310斤,在郓城县位居第一,每人分到了70斤麦子,全年产量上了“纲要”,被评为全县的生产先进单位。县里和公社一些重大的现场活动,比如民兵打靶、投弹,生产大会战,都会选在我们村。经常看到村子里贴满鲜红的标语,田野里到处红旗招展,让全村人着实风光了一番。也有很落后的村子,比如碱场店,有一年每人仅分到7斤麦子,樊坝村仅分到15斤。细粮平时是绝对不舍得吃的,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刚过了麦口改善生活时,才可以吃到。记得母亲蒸馍时总是把白面放到最外层,里面全是瓜干面。过年时,用晒干的红薯叶切碎,加上油盐和辣椒,包子皮是用瓜干面掺上一些白面做的,这就是了不起的美味了。有几斤白馍,那是准备走亲戚和招待客人用的。那年头,吃饱饭成了问题,粗粮、细粮加在一起,能吃到多半年,加上“统销粮”也不够。父亲和乡亲们春天经常步行到四十里外的水堡集(这里是宋江的故里)去买红薯干,还要买有些发霉的,为的是多买一些。棉种碾碎做的团子,用面粉伴的红薯叶子,是经常吃的,能填饱肚子就行,没有人讲究什么营养。

土地承包,我家分到了十多亩责任田,种了7亩小麦。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陆续发生了一些变化,后来听说有个别地方分田到户了,庄户人开始激动起来。我们村是1981年春天实行土地承包的。我们家分到了10多亩土地,还和另外三户一起分到了一头牛,一个牛槽。那年麦收,没有了上班的铃声,生产队里的马车用不上了,大部分家庭买了地排车。割麦的前一天,父亲早已磨好了镰刀,准备好了草帽。天不亮,父亲就叫醒了我们。我和哥哥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割麦。以前在生产队时,从来没有割过麦子,放了麦假,也就是抱抱麦扑子,捆捆麦子。真割起麦子来,很费劲。不是抓不住麦秆,就是让麦芒刺破了胳膊,一早晨下来,弄得满脸灰土,腰也直不起来了。这样一直坚持到中午,累得饭也不想吃了。下午,父亲、母亲领着弟弟妹妹捆麦子,我和哥哥姐姐拉着地排车运麦子。我们村的地隔着大堤,上堤的时候,必须使出全身的力气,到了打麦场,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分到的打麦场也很小,牲口也少,几家只能轮流轧场。那年麦收,我家7亩小麦,收了将近2000多斤,交了七、八百斤公粮,还剩1000多斤,白面再也不那么稀罕了。秋季的棉花也卖到了600多元钱。村里劳力多的,还能到砖瓦厂干活,每天挣到几块钱。庄稼人哪见过这么多的钱,有些飘飘然了,纷纷买自行车、手表,新衣服。那时候,走在马路上,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手表上了几把弦?”,“二十把。你的呢?”。“二十四把。”“您的上衣是的确良的吧?”“是。您的呢?”当时化纤布料刚刚出现,人们以穿化纤的衣服为荣,走在路上,人们故意把袖子、裤管卷起,露出缝纫机锁的白边,以表示自己穿的是好衣服。

无奈,转让责任田每亩还要倒贴150元

90年代,庄稼人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价格不高,各种名目的收费逐渐多起来,什么“三提五统”,教育费附加、水费,义务工款,车船税,村干部工资,民师工资,还有村里的各种临时性集资。公粮从过去的100斤左右增到300多斤。记得有一年,小麦白粉病严重,亩产不到300斤,除去公粮,所剩无几,很多人家又吃起了粗粮。人们意识到,光靠种地不行了。纷纷外出打工,田里只剩下老年人和妇女。有的家庭实在种不了,开始把地租出去。密桥村有一个妇女,丈夫去世,儿子外出打工,家里还有90岁的老母,经常有病。她一个人实在干不了,地都荒了。无奈,只好把责任田让转让给别人,由别人代替缴纳各种款项,还答应每亩补贴人家150元钱,否则没人种。

好在那时农村逐步实现了机械化,麦收时,田里开始出现了割晒机,也有专门开着拖拉机给别人轧场的。割麦的速度快了起来。我们村有两部拖拉机,很是抢手。记得一次我家没找到拖拉机。我到外村找了一部破拖拉机,轧场的时,拖拉机坏了,在我家的打麦场修了一个多小时,收钱时照样算了时间。当时的拖拉机手很牛,是得罪不起的。离了他们,还真的不行。

后来,我们兄妹五人各自成了家。父母年纪大了,他们的责任田分给了我们兄弟三人。每年的麦收,依然是最难熬的时节。我家没有打麦场,只好在金堤的上面平整一下使用。后来有人承包了大堤,我们又挪到别的堤段。每年,我都因为没有打麦场着急。由于地块碎小,收割机不给我们收割,只好用镰刀。我们这里是粘土地,麦子割下来,一个中午,地就会干,那时就刨不动了。所以,必须先种上玉米,再拉麦子。当我们顶着烈日,把小麦捆好,装上地排车的时候,才发觉早已筋疲力尽。两个孩子坐在车杆上,我和妻子使劲地拉车。上了大堤,稍微喘息一下,妻子领着孩子回家做饭,我忙着翻场,晒场,联系拖拉机,等候下午轧场。有时遇到阴雨天,更是让人着急。记得有一年一连下了几天的雨,没来得及收割的麦子全发了芽。交公粮时粮所不要,大伙只好把先收获的小麦交了公粮,不足的部分用钱补上。发芽的麦子太难吃了,蒸的馒头粘牙,只能烙饼。

然而,在庄稼人眼中,麦收季节是纯粹的、神圣的,因而也是壮美的,无论你在何处,走的多远,都想着回来收麦,也无论收成怎样。麦子熟了,村子里热烈而喧闹。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牲口和农具,一切都因为麦子而忙活起来。因为麦收,男人们受到了尊重,他们拿着镰刀精神抖擞地走在前面;因为麦收,平时撒娇撒野的孩子也乖乖地到田间地头送水端茶;因为麦收,清贫的农家会在这个季节里吃上几斤鸡蛋,买上一些青菜,蒸上几锅白馍,以保证有充足的体力,来迎接麦收。

长期的劳作中,我学会了播种、浇水、开车、轧场、扬场、农作物管理等各种农活,到了农田里,我和农民没有什么两样。

民以食为天。我觉得,麦子就是农民的天。没有哪一样东西,能像麦子一样让农民觉得亲切和信赖。一个农民,无论承载着多少痛苦和不幸,无论他辛勤劳作一年,能收入多少钱,而这些收入能否抵得上他们的付出,他们也不管有没有新房,不管有没有新衣服,只要有麦子,有饱满的粮囤,能吃饱饭,他们心里就踏实了,他们就能或哭或笑地活下来,就能把他们的子孙抚养成人。麦子是带着神的使命来的,在麦收的季节里,村庄里弥漫着一种祭祀般的庄严,庄稼人在沉甸甸的麦子里掂量着活着的价值和希望,麦子,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全部憧憬和精神依赖。一季的劳作只要有了收获,有了饭吃,就觉得天理还在。

有时,大伙儿也想,麦子就怎么那么贱呢?每年麦子打下来,扣除机耕费,收割打碾费和买化肥、农药钱,就所剩无几。若把人力算进去,那就亏了。但麦子还得种,不种吃什么呢?又拿啥来换化肥,供孩子在城里上学呢?——谁叫咱们是农民啊!农民卖掉麦子,千辛万苦供孩子上完大学,还难以找到工作……但埋怨归埋怨,麦子仍然年年种,年年收,杜鹃年年五月都在麦田上空鸣叫,像一个永远猜不出的谜。

庄户人的好日子真正开始了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南风又吹了过来,田野里飘起阵阵的麦香。庄户人胳膊下夹着镰刀,又一次站在地头。我伸手掐下一棵麦穗,放在掌心揉搓,然后低头轻轻一吹,几十颗饱满的麦粒就像兄弟姐妹的一样,安静地聚在一起。鸟儿在天空欢快地鸣叫着,一群麻雀从这片麦地窜起,又在另一片麦地落下,村庄隐在绿树里,天空蔚蓝而高远,几片透亮的云悠悠地滑落西山……

庄稼人掰着手指盘算着:现在,土地承包政策稳定了,也免了农业税,不用交公粮了,种麦子还有补贴,小麦产量也高了,好的地块亩产已达到了千斤。这几年,农民享受养老保险了,也有了医疗保险,很多人也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楼房,小学生上学不用交学费,也算是衣事无忧了。庄稼人再也不用猫着腰一镰一镰地割,而是采用联合收割机。几个钟头,成熟的麦粒就运回了家。看来,庄户人的好日子真正开始了……

篇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又进一步把土地承包到户,这样一来,农民长期被束缚的积极性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农民们下足力气,加大投入,精心侍奉着土地,每家每年收的粮食比大锅饭时多了好多倍,家家粮食都是大囤满小囤流的。吃饱了、喝足了,人们就想着怎样再过好文化生活。

那时我在一个乡镇中学工作,就率先花了500元买了一台“17”的黑白电视。恰好山东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渴望》。每到开演时间,我家的众多邻居就拿着坐位来我家看电视,屋里坐满了人,后来人数又增加了,我就索性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农民看电视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在播放完《渴望》不久,这些邻居们也陆续的把大小不同的电视买回家来,没几年黑白电视就基本上在农村普及了。

又过了几年,在县城上班的二闺女突然给我家买来了一台“21”的彩电,这台没工作几年的黑白电视就下岗了,这是我家第一次换电视。打开电视,荧幕清晰,光彩亮丽,确实比黑白电视更吸引人。虽然我家换了彩电,但是来我家看电视的人反而少了,因为他们家大多数也有了电视,或黑白或彩电。

不久,在济南工作的儿子又买了大房子,装修后换了平板大电视,就把原来用的“24”的彩电送给了我。这时我家又换了较大的彩电,也是我家第二次换电视。

后来我退休赋闲在家,为了让我老两口生活得更好,在济南工作的儿媳执意自己出资要在县城给我们买房子。经过挑选,终于在环境优美的地方买了高层楼上的大房子,这套房子隶属的小区东临一条河,紧靠河,有公园,公园里有广场,有各种健身器材,还有娱乐场所。乡下人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实现了。当初这套房子买了后,三闺女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组织人员装修,并且她还给添置了室内的一些设施。这时,大闺女在大超市经过精选,又给我买了一台“50”平板大电视,这是我家第三次换电视。其实在我家换电视的过程中,邻居们和其他普通家庭也在不断更换电视,有的换的电视甚至比我家的还要好。

三换电视,真是电视越换越好,家家越过越富,人人越过越高兴。三换电视,只是反映我家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大变化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家的变化也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由衷地赞叹社会主义好,党的政策好,改革开放好。

我经常赞叹感谢党的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提升,确确实实使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逐渐富了起来。因此,在前几年住上新房后,我曾根据自己生活的大变化,写了一首《老来乐》,发表在《老年教育》上,略加改动,抄在这里,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

生活精神两无忧,知足安乐度金秋。

告别故土辞老屋,乔迁新居位高楼。

公园赏花听鸟语,河畔散步观鱼游。

儿女膝前争尽孝,暮年福寿岁月稠。

篇五

1979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到老家双桥公社童染坊村,工作安排在丁里长公社任支部教员,下到管区住在村里,那时还没实行责任制,工作就是催收催种。

81年我任公社秘书,工作忙起来了,正是这时农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土地承包制,我家也分了五亩多地,公社驻地离我家20多里,那时路全是土路,还有段沙路,骑车需要一个半小时。当时孩子小,家属在种地顾不过来。我有些发愁,怎么办呢?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就找车队邻居商量。种地首先解决耕牛的问题,一家兑了600元买了一匹耕地的驴,置了犁耙,另外两家买了一头牛,成了个互助组。我们用星期天回家种地,农忙时公社放假收割,农活的问题总算解决了。我的地不仅没有荒,还成了队里的样板田,我在乡里买了优良品种,科学种田、合理施肥,小麦长得像刀砌的一样整齐,扬完场就叫邻居当众给“抢”了。

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成倍地增长,由生产队时的小麦亩产几十斤到上百斤,一跃就是4-500斤,7-800斤,粮食产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也不用为吃粮食发愁,主食由以前的黑窝窝变成了大白馍。

1985年根据党的政策,家属农转非,为了孩子的学习和工作的方便,86年冬天,我们全家由童染坊搬到了乡政府家属院,由三间土瓦房变成带走廊的砖瓦房,由吃自种粮变成了吃商品粮,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从部队转业时我的工资只有59元,08年退休时有1800元,以后的工资年年增长,现在已超过5000元,孩子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成了家,没有供学生的负担,工资有了结余。2010年师范学院盖家属楼,大女儿是师范学院的教师,分了一套三居室的楼房,她已有楼房,我就拿出几年的存款,又向亲戚借了一部分把楼房买了下来,家具、电器、炊具全部换成了新的。2011年春节前,我由丁长镇家属院搬到了郓城师范嘉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这是我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现在都实现了。

改革开放不仅工薪层提高了生活水平,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79年我在老家时,村里没有一栋楼房,连红砖瓦房都没有,有几间土墙瓦房就是好房子。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楼房,村里又重新修了水泥路,连胡同都绿化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清洁炉灶,小汽车满街跑,过去柴草堆的到处都是,猪羊满街跑,粪便垃圾随处见,现在路平街净,人兴树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让我们朝着改革开放的道路继续前进吧。

篇六

我的人生命运,可以说改革开放前后两重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美好的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是毛泽东时代的有为青年,但在成长过程中却栽了两个大跟头

1949年秋天,三叔病故,三婶改嫁,户下的十三亩地无人耕种。于是,我做了三叔的继子,和父亲,妹妹重回山东老家,继承这份遗产。当时,妹妹年幼,父亲年老,顾地里顾不了家里,忙不过来。父亲就动了给我娶媳妇的念头,家里好有个照应。我1950年春天结婚时只有13岁,当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埋下了我闹离婚犯错误的祸根。

娶媳妇没有耽误我的学习,我学习很努力,小学没毕业就提前一年半于1952年暑假考入了初中。

我初中毕业那年,毛主席《论中国农业合作化问题》发表,又听说了大雨淋垮了互助组的故事,我深感农民没有文化之苦。于是,我放弃升学机会,决心回乡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去,把文化传授给农民。

我回乡务农的选择和决心,受到团总支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毕业典礼后,全校师生列队,敲锣打鼓把我送到城北的洙水河边,鼓励我好好干,三年后回校报告自己参加新农村建设的成绩。我背着书包和希望回到家,途经区政府时,又向区委书记和区长表决心,谈想法,从而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支持。

正是在区乡村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8岁的我当上了乡扫盲校长和乡团委副书记兼扫盲委员,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群,在“文盲众多的国家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下,全乡8个行政村办起了120个民校扫盲班,白天搞生产,夜晚学文化,生产学习两不误。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全乡万余人口中,扫除3200余名青壮年男女文盲,并颁发了扫除文盲证书,把刘官屯乡变成了文化乡。

在此过程中,我不知自己吃了多少苦和累,承受了多大的委屈和困难,但我都没灰心过,一直向前从不退缩,也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如1957年提拔我当脱产干部,我因没完成扫盲任务不愿意离开,将名额让给了别人,但我也知道这对于只挣工分的我及我的前途多么重要。由此,我也更得到广大干群的拥护和信任,出席了两届由省召开的扫盲积极分子大会,并荣获两枚由国家颁发的“扫除文盲奖章”及多次省委省政府的奖励。1958年7月扫盲报捷,《郓城大众》报出了号外,《大众日报》刊发了报道我事迹的专版,省教育厅拨专款编印了报道我事迹的连环画,我也因此被保送上了大学——菏泽农业专科学校,我的人生由此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1962年暑假大专毕业被分配到垦利县农业局民丰公社农技站,虽然那里环境很艰苦,但我总是充满激情地努力工作。我1964年春天请假回家,这次回家后我才发现妻子又快临产了,这无疑又给闹了十多年的离婚增加了阻力。怎么办?我把矛头指向了孩子,以减少阻力又破裂感情。我读过旧小说,有吞金而死的故事,我不知从哪里弄到一个蚕豆大的小铁球,趁无人时把它塞到孩子嘴里。结果很快被妻子发现,急送医院抢救,孩子没事了,我被拘留了。经县法院审理,因没造成恶果免于刑事处分,只开除政绩和团籍,回乡务农。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是我没有法制观念造成的,我自作自受。

我虽然被“双开”,但我是大学生当农民,要有高素质,不能给自己丢人。那时正是生活困难时期,有些社员邀我下夜偷队里的庄稼,我除劝诫外自己从不参与,我想到要“慎独”,这是我从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学到的。因为我有技术,队长叫我当“猪倌”,30多头猪我喂的又肥又壮,因搞糖化发酵饲料,全公社在我队召开上千人现场观摩会,进行推广。因为我有技术,队里150亩棉花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全交给我了,我带领一班青壮年妇女全力以赴,因此,产量和效益在全大队数第一。

我在家16年,经历了“文革”的全过程。开始时实行大民主,我当选文革主任,但当时我没意识到“文革”的错误,大民主的好意难却,我只好应承下来,我带领一班人抓革命促生产,坚持文斗,不能武斗,清算“走次派”的错误。可是不到两年,又冒出“保皇派”,两派对立,相持几年,我受到冲击,吃尽了苦头,差一点丧命,我决心退出漩涡,直到文革结束,我这才算又过上了仍然贫困但却平静的生活。

闹离婚和文革中我都栽了跟头,给社会、家庭和我个人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也使我的人生雪上加霜,但人都说,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我总算熬过来了也没落下什么大毛病,孩子们也都健康成长,成家立业了。因此,我感到很欣慰,唯一使我闹心的是两口子还是无法和谐生活。

改革开放 使我重获新生

1980年春天,国家招考闲散科技人员,我幸运地被录用,并在县农业局搞了一年的第二次全国土埌普查后,于1981年8月被分到黄泥岗镇农技站工作,直到退休。

在整整20年的农技推广工作中我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搞吨粮田和吨粮镇建设。在农业局专家的具体指导下,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农技站为依托,根据先示范试种,再大力推广的原则,我们先后从省农科院和山农大引进一大批小麦、玉米新品种,通过会议、编发资料、办培训班和田间地头的具体指导等形式,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传授给农民,通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改变了全镇粮田亩产只有五六百斤的低产面貌,到1990年先后把2.5万亩粮田,一麦一玉米,一年两季,实现了吨粮目标,又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了全镇4.5万亩粮田,由县市农技部门专家组织测产,实现了吨粮镇目标。

第二,发展棉花生产是高效农业的不二选择。在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粮价偏低,高产不高效。那时,乡镇企业还是空白,农民没地方挣钱,所以还得在调整种植结构上做文章。那时的粮棉比价为1:8,因而多种棉花是人们的不二选择。县和乡镇都成立了棉办,专抓棉花生产,并由我任镇棉办主任。恰巧鲁棉一号出炉,单产皮棉一下子由三四十斤提高到百斤以上,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全镇棉花由5000亩扩大到万亩以上。但鲁棉一号由纤维粗和不抗病两大致命缺点,要想继续发展棉花生产,保持农民的植棉积极性,我们又率先从中棉所引进了抗病、高产、优质并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的中棉所12号替代鲁棉一号,并同时推广麦棉“三、二式”大套行加地膜覆盖,实现了粮棉双高产高效。广大干群欢欣鼓舞,棉花面积由万亩扩大到2.5万亩,期间我们又邀请中棉所12号发明人谭联望教授两次来我镇做报告并现场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棉农的科技植棉水平。

随着棉田面积的迅速扩大,棉铃虫大爆发成为必然,且抗药性成倍增强,为此我们继续探索更先进的灭虫技术,菏棉一号(33B)的引进就是这种探索的最新成果。通过试种,发现菏棉一号抗虫抗病、高产优质,也因此使我镇棉花生产达到鼎盛时期。1998-2000年全镇地膜棉达到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亩产皮棉200斤以上,小麦单产600斤以上,亩增效600元以上,治虫成本降低80%,既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又使广大农民棉花发家。我镇棉花面积和效益均占全县38个乡镇的十分之一,同时也促进了纺织等乡镇企业的率先发展。

第三,办好中央农广校,培养新型农民。从1984年开始,我又兼任中央农广校1-2期辅导员,每期3年,共培养国家承认中专学历的新型农民48人,同时被评为地区级先进教学班和优秀辅导员。

第四,搞好农技推广普及。我镇有6万亩耕地,3.8万余人口,35个行政村,村村通广播。我凭借这个平台,每逢春耕备播、田间管理和收获的关键环节,都写成大众化语言的广播稿,通过广播站录音向全镇播放,每天早晚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持续一周,深受广大干群的好评,照着做管用,因此提高了全镇广大农民的科技种田水平。

当时我镇有一套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我团结带领广大农技人员不分昼夜努力工作,把我镇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种田水平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也因此我曾多次被镇机关评选为先进个人,县、市级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镇农技站被评为全省百强站。退休前我也由技术员逐步晋升为副高级农艺师。

我有几个没想到

一、没想到我还能有机会重新参加工作。1965年春天我27岁被“双开”后就想这一辈子对不起党和国家对我的教育培养,一切希望破灭。于是就想扑下身子老老实实当一辈子农民吧,没想到16年后我都41岁了,国家又重新为我提供了机会。有人对我说,你最应当感谢的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原想着晋个中级就不错了,没想到竟晋了副高,较丰厚的退休金为我晚年的幸福和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

二、没想到我终于依法与原配离了婚。年轻时我曾因离婚犯错误被“双开”,但终因与原配性格不合感情终难和好,于是在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离婚重又提上议事日程。我写了约3万字的《我对离婚问题的系统思考》一文,得到领导和法官的理解和支持,也得到了亲友和孩子们的谅解,我们维持了40年的婚姻终由法官调离成功。现在我与原配已分手27年,原配今年84岁,身体硬朗,什么毛病都没有,在新村有自己的住房,有儿女们的悉心照顾,有我和孩子们共同提供的生活费,再加上国家给的低保,生活自由自在,安享晚年。我呢,离婚后也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对象,现在我们一家人相处和谐,重又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三、没想到我的身心还这么健康。我的身心健康也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我虽命途多舛、饱受磨难,但那时候我毕竟年轻,身强体壮能经受得住艰苦的考验。在改革开放后,我重获新生但人也已到中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生目标渐次得以实现,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因此心情舒畅了、胸怀开阔了,工作起来劲头十足、不知疲倦、绩效显著、屡获好评,故而在心理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利。平时,我就注重学习中医和现代养生知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工作再忙,我也不会忘记阅读自己订购的健康书刊,并做了大量剪报、笔记,分门别类保存并不断温习和践行之。现在我已80岁了,可以说心脑血管病等老年病与我无缘。我的目标是“度百岁乃去,无疾而终”,当然我还要老有所为,比如与老伴同游,写作出书,绝不会白活。

篇七

春风杨柳万千条,十亿神州尽舜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四十年沧桑巨变,到处莺歌燕舞,旧貌换颜。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自1966年郓城师范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教育事业至2007年退休。41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感受颇深,终生难以忘怀。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改革开放前的1972年,我被调到黄集公社比较偏远的常刘小学任教。”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在这里特别严重。一堂课上完,我的上衣全湿透,学生通身是汗,土台子上的土在一沾,孩子就真成泥孩子啦。国家经过这几十年的大力投入,黑屋子变成了砖瓦房,现在又变成高大、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并安装了空调,冬暖夏凉。学生的课桌由县教育局统一定做。现在和过去一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那时候教学仪器少得几乎等于零,教师上课只能干讲,学生只有死记硬背,教与学都是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差。现在好啦,实验器材齐全,还有标准的实验室。什么计算机、电脑等科技产品,学生从小就跟他们打交道,交朋友,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很佳。那时候学生的课外书几乎没有一本,只有教科书。现在各类图书齐全,并有专门阅览室供学生使用。那时候办公经费极缺,全靠从学生交上来的杂费中提留一小部分作为办公之用。现在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国家专门为学校拨付生用经费,并且生用经费还逐年提高。现每学年每名小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已达到700元。每想到以上这些办学条件的极大改善,我都感慨万千,还是改革开放好啊!

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另一个重大成绩是:师资水平的大大提高。改革开放前,我在黄集公社多处学校任过教,共同特点是:教师学历低,水平差。中师生全公社每年分不了几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几乎全是民办教师。而在民办教师中,初中毕业的就是高学历啦,绝大多数都是小学毕业,甚至是小学肄业。当时民办教师的待遇又低的可怜,每月只发几元钱。如此低的师资水平、如此低的工资待遇和如此简陋的办学条件,教育水平低就不以为怪啦!现在好啦,国家经过各种各样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如师资培训、教师进修、民师转正,社会招收等,师资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大学本科生教小学已是很平常的事情,专科生已是小学任教的基本学历啦。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师资水平大大提高,同时,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也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清楚地记得,66年刚参加工作时,月工资29.5元。由于工资低,不管你如何精打细算,到头来还是收不付出,日子过得很紧很紧。我2007年退休时,工资每月是2087 元,细算起来,41年间工资水平增加了七十倍。国家为了改善退休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又实施多种改革措施,特别是最近几年实现14年连续增资,大大提高了退休干部职工的养老水平。我现在每月达到5651元。在算算,在退休后的21年间,养老金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七十。国家现在对小学教师特别重视和关心,多次发文要求,小学教师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还增加了教学奖金,农村生活补贴等。我每想起国家这些优惠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沧桑巨变,我都激情满怀,夜不能寐,便情不自禁的赞颂改革开放的好国策!

我坚信: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健康的蓬蓬勃勃向前发展,各行各业一定等够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国家一定等够振兴,华夏神州大地一定能够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范文征文稿精选7篇》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19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