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各地展开,为了让那些贫困镇、贫困村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很多党员干部、大学生都毅然投身于扶贫工作中,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作为驻村干部,你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驻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2017年3月,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到**街道牛桥村开始了新一轮驻村工作。自任职以来,我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坚持用真情打动百姓,用发展造福百姓,用行动赢得称赞。
深入走访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牛桥村共有人口966人,2017年初有建章立卡贫困户12户,34人,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残疾,年老无劳动能力等。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牛桥村具备两大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邻近县城、交通便利;二是特色农业优势,村内草莓种植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同时,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种植技术缺乏,园区基础设施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村庄的发展和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工作组和村“两委”多次开会研究讨论,确定了“突出党建引领,重点打造以草莓采摘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的帮扶工作思路。在扶贫工作中,依托草莓园区,积极开展产业扶贫。
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强化措施,扩大成果。
“村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工作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多次上门走访贫困户,在“七一”、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多次走访慰问贫困老党员和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和慰问金,使党的关怀深入人心。
精准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以村内草莓采摘园区为依托,工作组积极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资金38万元,打造精准扶贫创业基地。采取精准扶贫户到创业基地工作的措施,实施年底分红。村内精准扶贫户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到园区打工的每天收入70余元,有效改善了精准扶贫户的生活质量。
做大做强“牛桥草莓”产业
按照党光中央布署要求,我国将在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工作组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工作安排,积极引导村内种植结构转变,做大做强牛桥草莓产业。一是走出去,组织草莓种植户到深圳、济南、泗水等地对草莓种植进行观摩学习,增强发展动力、提升发展信心。二是请进来,争取市县科技部门支持,成立草莓农科驿站,邀请市县农科专家到村讲课、指导草莓种植技术。三是提供金融支持,协调金融机构为草莓种植农户提供贷款支持。同时,将部分惠农项目资金投入其中,农户每年按7%交纳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争取上级支持,依托草莓采摘园,争取上级扶贫专项资金28万元,打造精准扶贫创业基地,充分吸纳贫困户就业。五是做大做强“牛桥草莓”品牌,依托合作社,成功注册“牛桥草莓”商标,完成绿色食品认证。“牛桥草莓”已经成为金乡县农产品又一名牌。
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全力打造草莓田园综合体。积极争取国土、农业、旅游等部门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在园区新建2200平方米的,集游客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精准扶贫创业服务中心、科研实习基地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在发展采摘产业的基础上,突出餐饮娱乐休闲功能,提升园区整体服务水平。2018年草莓园区被授予市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