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我们大家都在写的,为了将这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以及对下一年的工作计划打算,你写好年终工作总结了吗?是不是没有写好?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社会学院基层团委年终工作总结,大家一起来看看。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胸怀责任,发奋读书”倡议的背景下,在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学院团委紧扣青年脉搏,深化改革攻坚。社会学院共青团工作重点发展、多点开花,谱写我院共青团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我院学子连续第七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工作论坛一等奖,在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学子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六项,我院林语晋获校级百生讲坛“优秀主讲人”荣誉称号、1704团支部获校级“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李晨雨获校级“十佳团支书”荣誉称号,博士研究生李敏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为我校唯一入选者。
一、以思想构筑强大精神支柱,
用理论锻造时代政治骨干
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求真务实入脑入心。院团委始终以引导青年明大理、识大势、知大任、养大德为培养目标,坚持把思想引领工作贯穿于团委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筑团员的强大精神支柱,引导团员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结合全国教育大会、团的十八大、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大会议和重要历史节点,组织开展“献礼团代会,我们在行动”、“理论学‘习’我来讲”、“学总书记北大讲话,明新时代青年担当”、“胸怀责任,发奋读书主题团日活动暨征文大赛”、“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题学习会”、“团学骨干观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等旗帜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共计28场,以青年听得进、学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方法切实让新思想在青年中入耳入脑入心。
特色活动稳步开展,骨干榜样推优推先。院团委在全体团员青年中继续深化“百生讲坛”的活动,建立院马列研究分会,将其作为学习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工作阵地。利用院级团属新媒体平台,设置“团学教育”专门栏目,开设在线学习阵地。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活动近10场。扎实推进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开展青年大学“习”演讲比赛,以导学、研学、践学引导青年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2018年校级“百生讲坛”优秀主讲人选拔中,我院2017级林语晋获得“优秀主讲人”荣誉称号;校级活力团支部评选中,1704团支部荣获“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李晨雨获校级“十佳团支书”荣誉称号。
二、团校座谈并举促进成长,
支部社团一心引领双环
打造优秀团学骨干品牌化成长教科书。院团委注重打造有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团学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开展“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主题团干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理论教育、礼仪文案、宣传技巧、办公技能、素质拓展多个方面,方案完善,组织有序。严格落实学习制度、例会制度,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和整体素质。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累计与我校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华科社会学院开展团学工作交流5次。帮助学生干部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素质,让他们更好的在青年群体中发挥引领服务作用。
“一心双环”格局逐步拓展。建立健全“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团委对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指导,充分发挥学院下设的社工协会、博闻调研协会、吉他协会和TEDX152协会共四个社团组织,引导其在活跃学院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学院团委还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打造团学骨干可自学的成长教科书《社会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手册(第2版)》,推进工作程序规范化、合理化发展。
扎实推进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院团委定期召开团支书联席会议,制定基层团支部考评条例,开展团支部和团日活动的审批和评优工作。院团委举办了首届“共会青春·社采纷呈”团支部风采大赛,共有9个团支部的近250团员参与其中,各支部围绕“不忘初心,求真励行”的主题设计班服、排演节目,充分调动了基层团支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团支部活力,展示出了我院团支部的文化与风采。
三、双创工作带动学科发展,
科创体系保障学子成长
着力营造科创氛围,莘莘学子成果丰硕。院团委积极组织学生申报“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级学术科研及创业类型竞赛、项目选拔及相关培训。2018年度,院团委承办华中师范大学“挑战杯”竞赛训练营,立足现有重点作品,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7月,承办华中师范大学“挑战杯”竞赛训练营,立足现有作品,重点打造孵化。8月,在第十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中,我院学子连续第七年获得一等奖。
11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造佳绩,我院共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六项,累计八个奖项,其中《靶向、机制与效应评估:迭代视阀下的城市精准扶贫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市武昌区扶贫模式的考察》荣获一等奖、《让乡村“动”起来——基于当阳红薯产业兴乡中新乡贤行动逻辑研究》获得二等奖。12月,在第四届湖北省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大赛中,我院学子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在青年研究中心课题立项中我院共有两个项目顺利结项,《信息社会的新型劳工:网络主播劳动过程研究》获得二等奖。
项目孵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全方位打造品牌科创体系。学院响应校团委号召,制定《社会学院“挑战杯”、“创青春”竞赛奖励实施办法(试行)》,以雄厚师资优势为抓手,促其与学生奖励机制有机结合,以其合力促进我院创新创业工作的火热开展。
学院建立科创项目常规化推进机制,全年累计召开各类推进会14次。院团委积极组织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聘请我院祝平燕教授、梅志罡副教授为创业导师;鼓励创业团队注册为实体公司,现有华大时光(武汉)有限公司入驻我校创业俱乐部;有创新指导教师9名,指导我院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
四、加强青年文化阵地建设,
积极营造“三博”校园文化
院团委积极投身第二十六届“创新杯”科学文化节和第三十一届“树人杯”艺术文化节系列活动中,力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打造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以精品打造品牌,用时讯引导青年。院团委连续两年承办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主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协办的“爱在华师?感恩母校”2018届毕业季捐赠活动,积极践行华师大爱,踊跃汇聚公益力量,以博爱精神促进青年向上向善。2017年我院举办的“Yesterday Once More”重现经典话剧大赛取得了参与师生的高度评价,本年度院团委重点培育和打造该文化品牌,举办第二届“热风”重现经典话剧大赛,通过话剧聚焦社会热点,引导青年关注社会,用奋斗书写青春。
专业特色与文化育人有机结合。在艺术文化节系列活动中,我院举办的“牢记社工心,建功新时代”第四届社工文化周特色活动,秉持着“宣传社工文化,传播专业理念”的精神,开展了社会工作电影、社会工作学术论坛、社工主题游园会等一系列活动,并举办了“发展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社会学院第一届社工知识风采大赛。通过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文化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术和文化的积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索精神,也有助于向更多的人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重要性。
五、以实践培育时代楷模,
凭奉献书写青春华章
志愿服务基地稳步拓展,青年回馈社会成果丰硕。坚持志愿服务模式多元化,在汉共设有6个日常志愿服务阵地,广泛开展四项志愿服务行动。
以武昌区紫阳街阳光家园、姑嫂树社区、武汉盲童学校为阵地广泛开展针对精神障碍、肢体残疾、自闭症儿童、盲童的阳光助残活动;以江汉区舒美老人院为依托持续开展敬老“暖阳行动”;以广埠屯小学和平分校为依托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农民工子弟志愿行动“春苗行动”;以武汉市优抚医院为阵地深入开展医务志愿服务。
2018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1次,累计参与数达600余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0小时。
以专业特色博闻社情社讯,扣时代热点探寻中国故事。院团委在2018年暑期成立博闻实践队,秉持着“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专业理念,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下设校级重点团队“Enable艺能”博雅医务服务队分队1支,当阳乡村振兴调研分队、中国慈善发展调研分队、武昌精准扶贫实践分队、钟祥移民文化调研分队、漯河传统文化参访分队共5支院级重点分队,以及香港、泰国两支境外访学实践分队共2支,覆盖社会文化服务、国情社情调研、传统文化寻访3个类别共计8支实践分队,实践地点覆盖湖北省、广东省、湖南省、河南省。
实践队员走访农村、社区调查、产业聚焦、体验生活、服务弱势、论坛交流,内容形式丰富,让学生真正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成长和收获。博闻实践队深入社会基层,围绕“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公益慈善发展”、“移民文化融合”等当下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展开调研和服务,为改善社会现状和解决社会问题贡献力量,博闻实践队获评我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实践团队,事迹得到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青年网、荆楚网、长江云等多家媒体聚焦报道。
六、忆团学青春岁月,
改革攻坚还看今朝
过去的2018年,是社会学院共青团工作的丰收年。展望的2019年,我院团委定将与广大团员青年一道,做追梦者、造梦者、圆梦者,步履不停、目光向前、开路架桥、为学校共青团工作再创新辉煌、谱写新华章。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