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的管理,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只有制度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关于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设,你有什么相关的思考?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学院,地处闽北**山,山清水秀,风景怡人,空气质量较好。同时,这里也是福建省经济贫困、落后地区,与福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离较远,地域造成信息闭塞。**学院是闽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教师待遇、发展空间有限,人才流失严重,办好教育实属不易。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仍有一部分人在这里孜孜不倦地为祖国培育栋梁之才,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尝试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并有效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周日晚点名、班会制度
安全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基本、头等大事,准确掌握学生去向、情况等动态,是辅导员工作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安全,是引发家校矛盾、纠纷的问题之一。是否了解和掌握学生动态,是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后,家长质疑和刁难学生管理工作的因素之一。为此,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就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制度、措施,防范于未燃。班会,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和有力抓手,是师生面对面传达、沟通、交流思想,加深感情的有效渠道。辅导员工作,要提高对班会的认识。将班会纳入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方面加以考察,像其他课程一样,按管理计划进行,十分必要。
在这方面,我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尝试,制定了周日晚点名、班会制度,并严格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经验分享如下:班会同其他课程一样重要,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相对固定时间、地点,雷打不动坚持,无论年级、班级。辅导员亲自点名,准确把握学生去向。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场时,允许请假,但一定要发短信给辅导员请假,同时,发截图给负责考勤的班级干部报备,予以登记,准确把握学生去向动态。未请假、未到的同学给予通报、批评,相应处罚,综合积分、评优评奖等,严格落实。
二、期末考试巡考制度
大学生期末考试缺考、违纪作弊等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学风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既涉及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也涉及学生学习态度问题。学生因违纪作弊等受处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还关系到家庭的希望。
为防止学生期末考试缺考,减少违纪作弊情况的发生。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制定了期末考试巡考制度,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经验分享如下:考前除言明纪律,严肃考场规则外,辅导员一定要去所带班级学生每门课程的考场巡视2-3次,提醒学委清点考试人数,避免个别学生脑袋迷糊因缺考导致重修,再次强调考场纪律,关机、上交手机,禁带小抄等。高压下,仍然违纪、作弊的学生严肃处理,并在此后的一年中严格执行,让不遵守规矩的学生感到痛点。
三、谈心谈话制度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立德树人的主力军。学生思想动态、政治觉悟、心理状况,除班会等团体教育外,还要通过一对一,深入谈心谈话,才能加强了解,有效引导。师生感情的拉近,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是在用心培育他们,才能增强学生发自内心对教师的爱戴,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亲其师,是互动的关系。
为此,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制定了谈心谈话制度。现将经验分享如下:每次学生遇到问题后,一定要深入沟通、交流,谈心谈话,了解清楚学生内心想法,做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错误,痛改前非。个别问题学生,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谈心谈话,重点关注。真诚与学生沟通、交流,用心关爱,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有意外的收获,掌握意想不到的信息。
四、家校联系制度
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学生,造就国家栋梁之才的责任。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若处理不好,会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根本上讲是统一的,但若处理不好,也可能引发矛盾、纠纷。个别家长未能有效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认为将学生送到学校,只要教师教育就可以了,事实远远不够。个别学校,家校联系不畅,双方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问题发生后,若处置不当,难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或谅解。家校之间缺乏沟通,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思想、心理等情况,安全问题发生后,追悔莫及,是引发家校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我院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制定了家校联系制度,并要求辅导员严格执行。现将经验分享如下:学生在校情况,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反映。问题学生,要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成长背景、个人经历,便于有效分析、共同帮扶。建立家校联系微信群等,将学生在校学习等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尊重其知情权。对于家长存在的困惑、问题,及时解答。不仅学生要受教育,个别家长也要受教育,家校联系时要有底气,不断提高和改进家校联系的方式方法。
五、工作记录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养成勤于和善于记录的习惯,既便于理清思路、总结经验,也是自己工作过程的忠实体现。实事求是的记录,应该成为工作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酿成大错。人是复杂的动物,影响因素太多,不可控因素存在。工作记录既是责任追究的依据之一,也是排除责任、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为此,我院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同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制定了学生工作记录制度,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经验分享如下:一周至少召开一次班会,会前要有记录,理清思路。不仅辅导员自己要做记录,而且要提醒、要求班级宣传委员做好班会记录,拍照存档。每次发生问题的学生,谈心谈话、家校联系后,要勤做记录。既是工作的痕迹,也便于思考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突发事件、问题学生的记录,尤其要整理清楚、完整,花费较多时间、精力。
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信息时代,网络交互平台等的迅猛发展,青年人关注重点的转移,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高校辅导员不仅要重视线下常规工作的互动,更要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思想引领、信息收集,打破时空局限,将学生管理工作融入到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真正的关心。信息掌握的准确,丰富性,也有利于增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无事不知、无情不晓,学生会更加敬畏,更易于遵规守矩。不良苗头,及时发现,加以制止,即可避免不善结果的发生。学生管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更好地培育,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为此,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制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现将经验分享如下:学生因事、因病发短信、打电话请假时,辅导员有意识地存好手机号码并备注清楚,主动加微信、QQ等联系方式,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既便于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予以正面、积极引导,又便于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燃。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前沿前置,真正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正能量的影响,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将立德树人工作做好做实。
七、重视基础教育制度
大学生,经历过高考之前残酷且激烈的竞争,在千百万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大学,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内心既是喜悦的,也有很多茫然。个别学生因高考失利等原因,没有发挥好,与自己的理想差距较大,内心充满失落感,需要加以关心、引导。大一,是大学生活的开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对于刚刚走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经历过高考之前紧张的学习,进入大学丰富多彩的世界,很多同学自控能力较差,茫然不知所措。此时的教育、引导,太重要了。大学学习、生活,相较高考之前,有很多不同。第一,高考之前的学习,有教师布置大量的作业,题海战术的训练,学生无暇他顾,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目标坚定,拼命、努力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把握好人生的命运,有教师带着一步一步前进,很少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模式,和高考之前截然不同,没有大量的作业要做,没有高考的压力,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容易松懈、精神垮掉,迷失自我。大学的学习独立性要求很强,没有高考之前教师亦步亦趋的引路,除了课堂有限的学习外,大量时间靠自学。大学教师面对的是几百个学生,无法像中小学教师一样一对一、手把手教育学生。把握好的同学,学习十分充实;把握不好的同学,逐渐掉队,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学的学习生活。第二,大学,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距离自己过去生活的地方较远,很多同学第一次离家,来到陌生、遥远的地方,独立学习、生活,内心感受比较脆弱,这是过渡、适应期,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大一,是大学生活的关键期。为此,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制定了重视基础教育制度。现将经验分享如下:大一是学生大学生活的开端,像树苗一样,一个阶段的开始,只有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将工作做细致、深入,才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争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为有意向转专业、修第二学位的同学指明道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一新生辅导员要深入研究学生基本信息登记表,以工作为导向,努力做到同更多学生谈心谈话,全面了解其家庭、学习、生活等情况,尤其要重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根据学习情况,任命做事认真负责的得力学生干部,给予教育培养,使其能够在学生中有效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习不勤奋、不努力、不认真,成绩较差的学生坚决不用。一切工作都要以有利于加强学风建设为中心,避免学生活动、第二课堂过多,扰乱学生的思想,使其不能够沉下心来学习。
八、与时俱进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水平制度
大学生教育、培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学生勤奋、努力、认真学习的程度,还与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与学生成长规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教学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一名自身要求不严格,缺乏探索真理、求知精神的教师,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该成为每一位人民教师的座右铭。真正的人民教师,不是职业岗位赋予我们的,而是真正做到“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赋予我们的。
为此,我院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制定了“与时俱进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水平”制度。教师是学生思想、灵魂、学习的引路人,只有加强自身学习、研究,才能有效教育、引导学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思想、道德、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远超于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敬佩,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亲其师,则信其道。反之,效果不佳。重视与学生思想沟通、交流的课堂,真正关心、帮助学生的教师,才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设置(先后顺序)、教材选择需与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相一致,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低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与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知识储备的要求相脱节,学生自学比较吃力。过高,学生学习则会比较辛苦,打消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优化课程设置、选好教材,研究和把握好度,十分重要。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