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术业有专攻,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不一样,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吧。
人的一生可能都在重复这一问题,该怎么去扩展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见识?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旅行,不断地审视自己,终其忙碌,我们只是想让自己的未来充满想象。
这个时代有太多拥有才华而不成功的人,他们没有战场可以驰骋,没有硝烟可以证明,没有权威可以挑战,似乎只能在生存、意识、职场、家庭之间寻找自我,他们困惑、迷茫、焦灼、急切、努力,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是总有那么多勇敢的人,一次次地在生活的碎片中无畏地相信、摧毁、重来、探寻,把多元的方式、快速的节奏装进自己的生活,去消化,去创造,去融和,去重塑,他们,成长惊人。
彷徨的生活,浮躁的人心,请你即使看不清未来,也请看清自己;看不清生活,也请看清眼前事物:
1.别又在想骗我辞职了,我只想专心地做我自己的事
2017《人力资源白皮书》公布的员工整体离职率达21.6%,近两年来成持续攀升之势;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真正的高科技、管理、专业、综合人才,“铁饭碗”的日子不再轻松和无虑,没有一种职业不需要精心的努力。
有人评Facebook的CEO:“我起初觉得扎克伯格很可怜,挥舞着百万年薪找来的人,一群一群的蠢蠢欲动,满脑子辞职的念头;后来我懂了,扎克伯格不是找不到拿了100万就愿意在Facebook赖到海枯石烂的人,他是不想要……他找的是想成为扎克伯格的人。”
我们常常抱怨,你看某某某说要辞职,只一个月就从建设银行跳到招商银行当领导啦;某某某说要辞去世界五百强或者国企的工作,现在做自媒体,读书旅行别提多潇洒啦;为什么别人换个工作那么简单,而我只能苦逼地在这里高不成低不就,舍不得离开,离开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呢?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辞职梦,而职业只是个跳板,跳板的背后是他们躁动的人心,鲜少有人砥砺自己在单调的岗位上专研到老死,或因为工资不如意,或因为老板不如意,或因为职业不满意,或因为现状不满意。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留洋的学士,什么都不干,因为没有生活来源,就一个博士接一个博士地考,专业幅度相差也很大,文学、哲学、宗教、数学、工程、化学,一直在漂泊,然后喝醉,酒醒之后再去考。
我没有在质疑你频繁换工作所能承受风险、成本、压力的能力,我只是想担心你像这个博士一样,在人类的知能天域中漂泊久了,哪儿也不想驻足,像穿了那双红舞鞋,一路跳下去。
2.人生有种东西叫“取舍”,你就不要再患得患失,无枝可依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你选择了一条路,就决定了一生的道路这样的哲学,这叫人生总有取舍,你无法鱼和熊掌兼得,但人心越来越着急,似乎只有不断着色才能填满单调的人生履历,我明白,蜉蝣与夏虫都怕自己来不及。
人类总是在自己的知能领域里找寻那些未知的潜能证明自己,当我们在现实中一次次受挫和不堪压力后,忍不住告诉自己能安逸就安逸,随遇而安是想把机会留给更多的新人或者年轻人,但又不甘被后浪拍打在岸上因此隐形下去。
电影《无问西东》里沈光耀用尽一生都在诠释那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勇敢、无畏和真心。其实,任何时代都一样,不要像过江之鲫,盲目的陀螺,只有当你站在高处,你才会看到闪光的尘世。
站在高处的你请清醒、清晰地作出自己的取舍,不要一生都在做50%*50%*50%…=0…的乘法,犹犹豫豫,恍恍惚惚,患得患失,所以在你选择了一种生存的方法或方式后,请你一定呕心沥血,做到极致。
3.在你自己的领域里忍受最差、做到最好,并且不怕重来的自己
管理学上有一种管理方式叫“蘑菇管理”: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青苔(不受重用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
忍受压力当然苦,我们说感谢痛苦教会我成长,真的是在感谢痛苦吗?不是,痛苦就是痛苦本身,我们感谢的其实是自己,因为如果不成长,我们也许就废了,如果迈不过这个坎,我们也许这一生都是卑微的尘埃,哪有机会见识到夏虫眼中的冰沙呀。没有这个艰难的岁月,我们还是会成长,但少了一些经验和睿智。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以为我一个女孩子,修读两门专业考双学位,两个星期拿到三十门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奖学金已经足够极致,可当我在自习室里看到我的经济学导师们背着背包,每天和我们坐在同一个教室,修读专业,评写论文,考取学位的专注,我才知道,努力的姿势有多美。
我们选择在尘世里修炼,而不是找一个洞穴闭门造车、与世隔绝,虽然我们会因此受到诱惑、难堪,遭受痛苦、煎熬,但请你心无旁骛、笃定坚信,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懂得处世的种种不易,因为染上尘土的修炼才得真自在,才得真境界,才得真功夫。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