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分了手之后要死要活的人其实并不是很理解,分手代表了什么,不爱了,不适合在一起了,当初如果双方都是真心的想在一起,那现在哪怕分开,都只会希望对方过的更好。接下来请随小编一起看一篇文章。
“一别两宽 各生欢喜” 出自敦煌莫高窟的文物“放妻协议”。其上所书:“凡为夫妇只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古今中外,有情人总是盼着终成眷属的。无论多么传奇浪漫的爱情,不最后落到实处,就不算得到善终。而这实处,就是婚姻。
正常情况下,没有人在结婚的时候,是奔着日后婚姻不幸福,最终离婚惨淡收场去的。每一对步入婚姻的情侣都怀着对未来几十年的期待和憧憬,规划着两个人共同的人生,都以为自己的爱情情比金坚,婚姻幸福美满。
然而,现实远比愿望来得骨感,甚至残忍。
我曾经无论如何想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会有分歧,争执,争吵,最终两相生厌,成为怨侣?在我的逻辑里,既然大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那么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坐下来好好讨论,最终达成一致。
后来,我意识到,我逻辑上的漏洞简直是千疮百孔。
所谓通情达理,通的是谁的情,达的是谁的理?
必须承认的是,再怎么思想契合,心意相通的伴侣,都还是两个不同的人。实际上,就算是自己,也会经常有左思右想,思想斗争的时候,更何况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尽管因为爱情,伴侣们会乐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为其着想,乐于迁就对方,容忍对方,但那毕竟有时间和程度的限制。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迁就和容忍绝不可能是长期的单方面存在的。
所以,伴侣之间有分歧和争执是必然的。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认为自己通情达理。
丈夫们的通情达理是,
“我妈人很好,你跟她相处不会有问题。”
“我妈把我养这么大,育儿方面有经验,你多听听听她的。”
“我一天到晚这么累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少跟你那些闺蜜们聊天逛街,不学好,乱花钱。”
妻子们的通情达理是,
“我把你妈当妈,可她没当我是女儿。”
“你妈的育儿经验已经过时了,也不科学,怎么能听她的?”
“你累,难道我不累吗?谁不是为了这个家?”
“我的闺蜜们怎么了?你不还是有空就跟狐朋狗友胡吃海喝,吹牛聊天?”
无需大事,更不用关乎原则,任何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都可能引发争执,然后上升到争论,最后到大吵一架,各自拂袖而去,开始生闷气冷战。
有了分歧,坐下来好好讨论。但前提是,你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在一个page上吗?
沟通是夫妻间必须的交流。除了每天事务性的交谈,一日三餐吃什么,谁接送孩子,亲朋好友人情礼节,等等等等,最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对话,以及婚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沟通。
往往因为对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思维不同,讨论就变成了鸡同鸭讲。
妻子们发牢骚,甚至责怪丈夫们的时候,主要诉求在于求安慰。她们需要的是情感上的认同,支持和抚慰。而丈夫们呢?往往在这种时刻,他们要么开始认真严肃地分析妻子们的问题在哪里,俨然一副帮理不帮亲的公正廉明的态度,要么像被踩到尾巴的猫,条件反射式地开始炸毛,摆出警惕防御的姿态。
同样,丈夫们情绪低落,感到挫折的时候,通常需要的是个人空间,一个可以让自己放空,自我恢复的空间。而妻子们的反应往往是“你为什么不说话,不理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又或者,“我早就跟你说了,你看看现在,果然blabla……”
男人和女人是那么不同,所以讨论的最终结果通常是另一场争吵。
当事事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婚姻大抵就走到了尽头。
一段婚姻中,两个当事人再也无法相互感受到信赖和支持,彼此感情消磨殆尽之后,能给对方的最后最好的礼物就是好合好散。所谓“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
不知道曾几何时,中国社会普遍认为,婚姻是利益的结合体。于是,无论是否仍然相爱,还是已经貌合神离,只要不是实在难以忍受过不下去,大部分人仍然会选择留在婚姻中。理由不胜枚举,孩子,父母,房子,同事,公职,面子,名声......
不和更关注个人思想情感的西方社会相比,仅就文章开头的“放妻协议”而言,1000多年前的唐朝都比当今的我们更浪漫。夫妻三世结缘,有朝缘尽,不忍两看生厌,宁愿予以美好祝福,彼此再觅良缘。
这大概也解释了另一个曾经另我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我所见的西方人离异后大部分的EX都仍然能够做多年好友,而离异后的国人大部分却相互憎恨,老死不相往来?
夫妻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纵然令人艳羡,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也未必不是好事。
相爱的时候,倾尽全力;不爱的时候,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