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怎样才能提升安全感?这是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一篇文章的名字,我们生活在社会上都是需要一定的安全感的,尤其是女人,那么安全感从何而来,这篇文章一起看看吧!
最近,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个黑科技,她说,自从共享单车火起来后,共享似乎成为商人们虎视眈眈的蛋糕,随之便出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贴心便民服务
前阵子共享包包的横空出世更是满足了不少女性对奢侈包包的追求,朋友说,前阵子去参加同学聚会,她意外地发现好几个收入一般的女同学,身上背的是古驰,圣罗兰等轻奢品牌包包,难道她们都交上了富二代男友?
于是,朋友好奇地打听,其中一个女同学实在编不下去,便悄悄给朋友推荐了一个共享包包租赁平台,她说,花几百块就能租一个轻则上千,动辄上万的包包
女同学也很直白地跟朋友说:
女生嘛都喜欢包包,但又负担不起,偶尔租个来用,也算是满足自己的欲望
朋友意外地发现,不少女性对这种共享方式表示认可
她不能理解:包包不过是一个兼备实用性的装饰品,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几百块租一个品牌包用几次,却不愿意花同样的价格去买一个全新的质量尚可的包包?难道是虚荣心在作怪?
我和朋友细细探讨,发现的确有不少女人,疯狂追求奢侈包包,鞋子,名牌香水和化妆品,她们表面光鲜亮丽,背地里却吃着最便宜的快餐,住着最简陋的出租屋
每个月工资刚到帐,便开始东拼西凑地把信用卡和花呗还清,以换取下个月的可开销额度
欲望不断膨胀,为了做好面子工程,只能不断砸钱,表面与实际落差越拉越大,不少女人在这过程中,渐渐忘了我是谁?,她们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甚至希望从别人身上去索取
20几岁,太多人为父母而活,为别人而活,为丈夫孩子而活,唯独很少有人会为自己而活
不少女人认为,安全感来源于物质生活,如果没有一个得体的行头,很容易被同类取笑,也有不少女人认为,安全感来源于美好婚姻,遇到对的人,他能给你排忧解难
但实际却是,哪怕你有一个得体的行头,想取笑你的人总会想办法取笑你,认可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外在而影响他对你的认可
哪怕你遇到对的人,如果你寄希望于对方能够给你排忧解难,那么久而久之对方会被你逼走,没有人愿意一辈子接收你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别人的爱情总是一帆风顺?因为他们清楚自己是谁,在相处的过程中,适当依靠,适当分享,适当独立为自己而活,才能提升安全感,进而提升两性关系中的幸福感
那什么才叫为自己而活,怎么做才能提升安全感呢?
为自己而活,简单来总结就是:关你屁事,关我屁事,早晚都得死
很多人会把安全感等同于没有任何风险的稳定状态,但在这个信息万变的世界里,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那些真正拥有安全感的人,无非就是自身已经强大到能够感知风险,并且生成一套完整的防御系统
怎么做才能提升安全感,无非就是从这3方面入手:
首先,倾听并遵循内心的真实想法老一辈总说现在社会太浮躁了,年轻人的想法一时一个样,每一个决定都经不起推敲,更多的是随波逐流而已
的确,我曾问过身边准备考研的朋友,问他们为什么要考研?他们说大家都考,所以就跟着考我也问过身边考上公务员的朋友,问他们为什么想做公务员?他们说父母希望他稳定,就考了
每当做决定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去参考别人的做法,认为这样比较保险,就像我们小时候遇到一道奥数题,解不出来的时候,总想参考答案的思路
这时候老师会鼓励大家,先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哪怕错了,千万不要去参考答案,不要为了做对一道题,而忘了你为什么要做题
如果你真的不喜欢学习,你大可不必苦苦准备考研,如果你不想过没有挑战性的生活,你大可跟父母交流你的真实想法屏蔽内心的声音,只会让你活得越来越迷失
其次,记录点滴,肯定自己不难发现,那些成功人士都非常喜欢做计划,他们的计划表总是密密麻麻,那些有生活情趣的人都喜欢做手账,他们的手账总是色彩斑斓
记录,并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去,很多人每天都很忙,但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机械式的忙碌只会让人们的内心越来越空洞,因为没有半点可以回忆的痕迹,就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时常记录点滴,做工作计划也好,做简单的手账也好,写一句话的日记也好,这些记录有助于把过去所做的事情串联起来,学会暗示自己,默默肯定自己
因为记录,所以未来的一切都会变得越发清晰,内心的不安便会慢慢消退,每走一步都会变得更加踏实
最后,经济独立记得我的一个朋友曾打趣地说过:老板给我画大饼都是假的,只有实际到账的工资才是真的
无可否认,在这个时代里,有一份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有一笔能维护尊严的钱,是非常重要的,他能让我们活得更加从容自在
20几岁,在不断奋斗中积累经验,再用经验和核心竞争力换取更多的财富和自由,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未来还没到来之前,储备更多对抗风险的筹码
不管你的起点有多低,你的过去有多不完美,只要你懂得倾听内心的真实想法,为自己而活,按自己成长的轨迹描绘出未来的蓝图,这样每走一步心里都会特别踏实
每一次进步,每一次跃升,都是努力过后的必然结果,看着不断在进步的自己,你会发现:安全感的来源,不是外界,而是自己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