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佛系”一词刷爆全网。从“佛系”又引申出了“佛系生活”、“佛系买家”、“佛系追星”、“佛系青年”等词,一众青年纷纷以“佛系”自居。“佛系青年”、“中年少女”,诸如此类的标签层出不穷。
而这些标签勾画出的正是以90后为主的人群。实际上,为90后加标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些年,已有人称90后为“自私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诚然,每一代人都有被加上“垮掉的一代”这一标签的经历,不过笔者仍希望通过分析“佛系青年”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群标签,尝试为“佛系青年”去标签化。
“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失业了”,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各种“第一批90后已经XXX了”的标题。佛系工作、佛系恋爱、佛系交友、佛系购物,“佛系”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一切随缘”、“就这样吧”、“随便”、“你看着行就行”,这种对生活的态度无一不反映出一种“佛系”的心态。
“佛系”如此流行,实际上刻画了当代青年的一种矛盾心理。“我有想法但是我不说”、“脸上笑嘻嘻,心里 mmp”,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多数人对于现实的无可奈何。在90后人群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社会谋生,剩下的也已进入大学发展学业,他们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从校园过渡到社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青年逐渐开始承担起前所未有的重任,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使他们疲于思考,鲜明的价值观与年少理想早已被现实磨得不再棱角分明。疲惫,使青年们逐渐“佛系”起来。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0后对于网络的适应能力普遍比之前的70、80后人群更胜一筹。互联网时代带给人们便利,而海量信息潮则给人以更加多样多元化的选择。有问题,百度、谷歌一下就好。网络解放了人的大脑,使人们不再需要强迫自己进行思考和选择,这诱使一部分人放弃了主动思考的权利。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跟随主流价值观就不会出错,这无疑形成了一种思维惰性。懒于思考,也使青年们逐渐“佛系”起来。
此外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多数人还是认为父母的观点极具参考价值,甚至有一部分人以父母意志为自己意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丰富、精神享受开始受到追捧的当下,年轻人与前几代人相比显得过于“有主见”。“佛系青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愿更为强烈,更强调自身的独立自主和发展,这无疑会与传统理念产生摩擦。在年轻人尚未完全进入社会主力军行列之前,价值观的碰撞自然会导致90后被各种“标签化”。
对于“佛系”这一称谓,不同人观点不一。有人会欣然接受并认可,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偏颇的价值判断。对于“佛系青年”,笔者个人认为“真佛系青年”可取,“假佛系青年”不可为。打着“佛系”的幌子不作为,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
“佛系青年”去标签化,想要去掉的不是这一个两个的标签,想要去掉的更多的则是部分价值观对于当下社会现象和人群的偏见。每个人各有各的特色,过度标签化会导致普遍的观点趋同。而作为“佛系青年”的一员,笔者本身并不反感这一标签,不过对于频繁“标签化”的行为实难认可。
去标签化,实际上只需要等到下一批人闪亮登场,届时标签就会自动消失,或是继续被传承下去。而作为个体,若想“去标签化”、改变他人对自身的固有印象,主动作为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下,很多年轻人正在身体力行。读书、运动,改变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合理规划生活,主动理财,建立起阳光向上的形象。积极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自然更有可能收到正面积极的反馈。个体的积极进步凝聚起来,无疑能够助力“去标签化”的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